镇雄县刘家坡煤矿采区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52采区设计 第 8 页 (乌峰镇)(扎西镇)大河上街2416嘎么山不米多图11 交通位置图乡镇 矿区位置县址公路省界 县界图 例:麻塘麻园凤翥 温水沙沟大水沟田坝木歪长河花山坝向东老官房新寨 毫都文阁石田玉田龙洞 瓜果木城头屯郭家河李官营小河铁厂河坝诸宗小米地大火地黑塘岩洞脚安尔洞彭家寨螳螂松林军备银屏茶园花园麻地大保瓦桥细沙河庆坝黄水洞黄莲碗厂笋子盐溪会家寨仓海谷花官庄大坪小洛瓜雄茶坝雨萨妥泥罗甸团树德隆花果新场后槽湾沟平桥堰沟上寨尾嘴泥坝关门山瓜乌青枫摆洛林口凉水干秋硝林木黑仁厚长安龙塘毛坝鱼洞昆坝布丈拉埃高坡龙井新河黄坪新地方六井茶卓三滴水庙河关口倮倘马店板桥木瓜园洗白屯上比旧岔河安家坝银厂场坝锅厂何官屯省川四盐津县四川省县良彝县信威毕节县省贵县良彝树林尖山威信牛街镇磷凤长安庙沟柳溪洛旺坪上以古青场中屯乌峰镇板桥镇塘房林口泼机镇亨地鱼洞黑树镇母享镇仁和镇双河分水石坎水田花射茶木坡头堰塘以勒镇大湾镇芒部镇果珠雨河镇木卓李子罗坎镇杉树碗厂盐源干沟五德镇牛场镇花山安尔镇雄场坝km0州 镇雄县 河对门 煤矿 52 采区设计 第 9 页 二、地 表水系 矿区属 长江水系赤水河 和乌江 流域 源头分水岭地带 ,矿区范围内地表水 较 发育, 塘房河水从矿区 北部流入环绕矿区从南部 经过, 属 常 流 水系, 水位高于开采标高,另有 一些季节性 沟溪。 本区属溶岩地层分布区,地表储水条件较差,矿井 涌水量受降雨及地表水影响 变化较大。 矿井水流 排水 入矿区 内 塘房 河泼机河 贵州,属乌江支流长江水系。 四、气象及地震 气象 矿区地处滇东北高寒山区,其气候特点是气温低、湿度大,晴天少、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冰冻期长,降雨量比较充沛 ,蒸发量少。 据当地气象资料,全年无云晴天仅 20~ 30 天,其最长日照时间仅 小时,而年最多雨天可达 230 天,连续最长冰冻期达 29 天。 年降雨量一般为 — ,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 ,月最大降雨量 ,雨季多集中在 5— 10 月份,一般以中小雨为主,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尤以 7 月份降水量最大,可达年降水的 40%以上。 年暴雨天仅 4— 5 天,其余时间大多是小雨雾蒙蒙的阴雨天。 年最大蒸发量 ,多年平均蒸发量。 历年平均气温 ℃ ,每年 6— 9 月份为气温较高的月份,极端最高气温 ℃ ; 11 月至次年 3月为冰冻期,极端最低气温 ℃ ,11 月至次年 3月为冷冻期,刮风时间少,一般为 2~ 3 级,以镇雄县 河对门 煤矿 52采区设计 第 10 页 西北风为主,东南风次之。 矿区地处镇雄县低海拔地区,气候条件相对较好。 地震 根 据 国家地震 1990 年版 《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滇东北地 区 属弱地震带 ,地震烈度属 小于 Ⅵ 度,且远离地震带。 矿山大地构造以新华夏式构造体系最为发育。 本区 属镇雄 — 威信煤田的一部分, 镇雄煤田西部发育了黄莲坝 含煤 向斜 (马河向斜) , 以古含煤向斜,中部有镇雄复式含煤向斜和场坝 — 镇雄— 塘房 正断层 , 北部有石坎含煤向斜和 雨河 ~ 簸箕湾逆断层;矿山位于 复式 向斜的 次生 大擢魁向 斜 南 翼, 场坝 — 镇雄 — 塘房正 断层的 上 盘。 雨河 ~簸箕湾逆断层面为地震活动带;矿区 远离主要地震活动带,区域稳定性较好。 2020 年 5 月 12 日汶川地震本地有震感无破坏, 矿山范围内的有关地震记录,均为有感地震和微震,从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 表明矿山处于地壳运动相对 稳定地区。 区域构造位置 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2020 年 2 月 2 日颁发的 1: 400 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及《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附录 A 所列我国主要城镇抗 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镇雄 县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所属的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 组。 地面建筑抗震应按 7度设防。 五、矿区经济 镇雄县 河对门 煤矿 52 采区设计 第 11 页 镇雄县 内居民以汉族为主,杂居苗、彝等少数民族,除部分人员参加采煤外, 当地居民以农业生产为主,农作物以 玉米、水稻、小麦、洋芋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是茶叶、烤烟、油桐、天麻、竹笋、水果。 区内工业不发达,仅有少量煤矿企业,且其生产规模均较小。 原煤除少量供 镇雄 县工、农业及生活用煤外,大部份销往 贵州、 四川、重庆等地。 区内农用电网已改造完成,电信通讯方 便。 矿区内现在建有东源集团两个大型煤矿,镇雄华电火电厂已于今年开工建设,五年后将发展为区域工业化集镇,也是镇雄县城的卫星集镇。 第二 节 矿井地质 一、 矿区范围 刘家坡 煤矿位于云南省镇雄县镇雄煤矿区北部井田东段、西段两个 勘探 矿段之间 ,全为东、西两个矿段(详勘)覆盖,四周未与相邻煤矿山矿界重叠(纠纷)。 与本煤矿四周相邻的煤矿山矿界情况为:见图 1~ 2。 矿区所处区域构造位置属滇东北新华夏构造体系与滇黔多字型局部联合构造部位、镇雄复式向斜北翼。 构造的总体展布方向以北(北)东向为主,南北向和近于东西向展布的次之 ,地层走向与构造一致。 煤矿 矿区位于镇雄煤矿北部井田东段、西段个两个矿段之间,地处北东~北东东向镇雄复式向斜北翼,该向斜被北东向 镇雄县 河对门 煤矿 52采区设计 第 12 页 镇雄县 河对门 煤矿 52 采区设计 第 13 页 断裂切割;出露地层与区域地层基本一致,地层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较缓,一般 6176。 ~ 15176。 ,仅局部受断层影响,产状变陡。 二、矿井出露地层 区域出露地层较为齐全,自震旦纪以来,各地质时代均有沉积,以下仅将二叠系以上各组地层岩性特征简述如表 1~ 1: 表 11 区域地层简表 系 统 组 地层代号 厚度( m) 岩性特征 第四系 Q 0140 冲积、残积、洞穴堆积及滑崩积层。 白垩系 K 536 砖红色砂岩夹砾岩,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侏罗系 中统 遂宁组 J2sn 340985 泥岩、泥质粉砂岩,含钙质结核。 沙溪庙组 J2s 761915 下部泥质粉砂岩、泥岩与砂岩互层,上部泥岩夹砂 岩 中下统 自流井组 J1z 210250 泥岩、粉砂岩,底部泥质粉砂岩 三叠系 上统 须家河组 T3x 210250 砂岩夹泥质粉砂岩及薄煤层 中统 法兰组 T2f 072 白云质灰岩、白云岩 关岭组 T2g 220346 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夹白云质泥岩,底部为黄绿色 粘土岩(绿豆岩) 下统 永宁镇组 T1y 195441 泥质灰岩,顶部夹白云岩与白云质泥岩 飞仙关组 T1f 330480 粉砂岩、细砂岩夹泥岩,下部夹鲕状灰岩 卡以头组 T1k 1670 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 二叠系 上统 长兴组 P2c 3852 泥灰岩与细砂岩、泥质粉砂岩互层夹薄煤层 龙潭组 P2l 130170 粘土岩、细砂岩、粉砂岩夹可采煤层 13层 峨眉山玄武岩组 P2β 10400 致密块状玄武 岩,下部为凝灰岩( 615m),其底部赋存黄铁矿。 与下伏地层呈假整合 下统 茅口组 P1m 197390 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 栖 霞 组 P1q 126320 厚层状灰岩 梁山组 P1l 850 粘土岩,石英细砂岩夹煤层与炭质泥岩 矿区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分别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 P2β)、二叠系上统龙潭组( P2l)、二叠系上统长兴组( P2C)镇雄县 河对门 煤矿 52采区设计 第 14 页 三叠系下统卡以头组( T1k)和飞仙关组( T1f)及第四系( Q),其中二叠上统龙潭组为矿区的主要含煤地层。 现 由老到新分述如下。 峨眉山玄武 岩组 ( P2β ) 分布于矿区北西部,以平行不整合于 龙潭组 之下,地层厚度:东段 40~ 65 m、西段 ~ ,岩性为深灰色致密块状,杏仁状玄武岩,夹碳酸盐化玄武岩,与紫红色凝灰岩。 顶部 ~ m 为杂色凝灰岩,灰色凝灰岩。 与上覆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龙潭组 ( P2l) 矿区内露头较差,大部被浮土掩盖,仅在东部出露,与下伏峨眉山玄武岩呈假整合接触。 据钻孔资料统计,其地层总厚度 : 东段 127~ 154m。 西段 ~ , 平均。 一般 145 m。 为一套湖泊~沼泽 相为主的地层 ,由陆源细碎屑岩夹煤根据岩性组合和含煤特征,共含煤层(线):东段: 10~22 层,主要可采煤层 C5b、 C6a,局部可采煤层 C6c;西段: 10~18 层,其中 C5b全区可采, C5a、 C6a、 C6c局部可采。 均分布于上部,根据东段、西段含煤性与含煤性特征,将 龙潭组 ( P2l)东段、含煤地层划分为上、中、下三段。 ( 1)下段( P2l1) 以平行不整合接触覆于峨眉山玄武岩组之上,地层厚度: 镇雄县 河对门 煤矿 52 采区设计 第 15 页 东段:地层厚度: 35~ 66 m,南西部厚 35~ 45 m,向北东方向增厚到 50~ 55 m。 西段:地层厚度: ~ m,平均 m,一般 60 m 左右。 岩性为灰色粘土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夹粉砂岩、细砂岩,下部夹凝灰质泥岩、凝灰岩,含分散状菱铁矿球粒、黄铁矿结核、植物化石。 底部夹 C10煤层,煤层厚 ~,常分叉为 C10a、 C10b两层。 C10a中夹 ~ 石泥岩。 C10层位普遍存在,说明煤系开始接受沉积的时间大体一致。 ( 2)中段( P2l2) 地层厚度:东段: 33~ 61m,北西部厚 33~ 45 m, 向南东方向增厚到 50 m。 西段 :地层厚度: ~ m,平均 ,一般 40 m。 岩性由灰色泥岩、粉土岩夹粉砂岩,细砂岩与 1~5 层薄煤,泥岩与粘土岩中含较多的分散状菱铁矿和球粒状菱铁矿集合体。 ( 3)上段( P2l3) 地层厚度:东段 :33~ 58m,中部厚度较薄 33~ 40 m,向四周增厚为 40~ 54 m。 西段 :地层厚度: ~ m,平均 m,一般 50 m左右。 岩性由浅灰色、灰色泥岩,粘土岩,粉砂质泥岩与粉砂岩,细砂岩互层夹煤层 (线 )7~ 15 层,可采2~ 4 层,其余为薄层煤层或煤线,除 C5b煤层顶板含海相化石外,其余煤层顶板均为植物化石, C6a煤层以下的 泥岩,粘土岩中含较多的球粒状菱铁矿集合体。 镇雄县 河对门 煤矿 52采区设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