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前城拆迁安置住宅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放以来,临潼的发展一日千里,建设成就令人瞩目。 绚丽的古代文明与璀璨的现代文明在这里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1997 年根据发展要求临潼区于 6月 25 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撤县设区。 临潼区辖 14 个街道、4个镇、5个乡:骊山街道、秦陵街道、新丰街道、代王街道、斜口街道、行者街道、马额街道、零口街道、雨金街道、栎阳 街道、新市街道、徐杨街道、西泉街道、相桥街道、交口镇、北田镇、油槐镇、何寨镇、铁炉乡、穆寨乡、小金乡、任留乡、土桥乡。 临潼是古都西安的东大门,总面积 915 平方公里,辖 14 个街道、 4 个镇、 5 个乡, 285 个行政村,总人口 70 万,其中农业人口 万,占总人口的 80%。 近年来,临潼区委、区政府以 “ 创中国旅游名城、建西安经济强区 ” 为目标,坚持统筹发展、科学发展,突出抓好旅游、工业和奶畜三大优势产业,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积极推进 临潼渭河生态 发展有限公司 锦绣前城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城市化进程,努力构建和谐临潼,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20xx 年,全区 生产总值完成 亿元,增长 %;地方财政收入 27388 万元,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 4020 元,较上年增加 486 元;城镇居民年可支配收入 9000元。 三次产业比为: : :。 区域综合实力陕西省县域经济排名第六。 今年一季度,全区生产总值完成 ,增长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亿元,增长 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增长 %,实现了首季 “ 开门红 ”。 —— 临潼旅游资源丰富。 临潼旅游景点众多,拥有兵马俑、华清池 2 个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和秦始皇陵、骊山森林公园 2 个国家 4A 级景点,骊山风景区是国家首批公布的风景名胜保护区之一。 境内有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51 处,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5 处。 近年来,我们围绕优势的旅游资源,相继实施了秦俑馆前环境改造、秦陵遗址公园、城市快速干道、唐华清宫遗址保护及华清爱琴海、东花园、华清颐和城等一大批旅游重点项目,集中打造 “ 秦风、唐韵、御温泉 ” 三大品牌。 预计今年 5月份可获中矿联的 “ 中国御温泉之都 ” 授牌。 20xx年,各主要景点累计接 待游客 741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 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 ,旅游综合收入。 临潼渭河生态 发展有限公司 锦绣前城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 临潼工业发展势头强劲。 围绕区旅游商贸开发区、新丰工业园区、新生代工业集中区等工业园区,坚持走依托大厂办小厂、龙头抓企业的路子,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促进了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 全区现有 规模以上企业 36 家,有陕鼓、标缝、银桥、伊利泰普克等产值过亿元企业 10 家。 有中国名牌产品 5个,分别为: “ 秦俑 ” 牌乳粉、 “ 银桥 ” 牌液态奶、 “ 标准 ” 牌工业缝纫机、 “ 陕鼓 ” 牌轴流式压缩机和 “ 陕鼓 ” 牌能量回收发电透平装置。 “ 标缝 ” 、 “ 秦俑 ” 还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 20xx 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完成 亿元,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114 亿元,增长 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增长 %。 —— 临潼农业产业特色突出。 目前,全区奶牛存栏达到 万头,奶牛小区总数达到 80 个,奶类总产 量 19 万吨,奶牛存栏位居全省第二,奶产量居全省首位,荣获 “ 全国牛奶生产强区 ” 称号。 蔬菜 临潼渭河生态 发展有限公司 锦绣前城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年产量 35 万吨,是西安市重要的蔬菜供应基地。 番茄制种面积达到10000 亩,番茄制种量占全国市场 6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番茄制种基地。 以石榴为主的杂果 14 万亩,是全国著名的石榴生产基地,临潼石榴获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 “ 原产地保护 ” 认证。 20xx 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 亿元,增长 %;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32694 万元,增长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 30761 万元,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亿元,增长 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亿元,实际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 亿元,增长 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0xx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620 元,分别增长 20%和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 以内;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 “ 发展旅游事业,促进经济发展 ”。 今天,临潼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按照江泽民总书记给临潼的这一题词精神,为临潼经济腾飞而团结拼搏,埋头苦干,携手共进,开创临潼辉煌的明天。 临潼渭河 生态区是临潼 “1366” 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属6 个经济增长极之一,其范围总体面积接近 138k ㎡(约为临潼总面积的七分之一),包括渭河河道及两岸 5 个产业经济区块,涉及九个街办、乡镇, 41 个村组,总户数 19897 户,人口 7 万余。 将分两期进行开发建设: 开发建设一期( 20xx— 20xx 年)规划四址:东为新丰大桥南北一线,南为铁路郑西线、新(丰)行(者)路连线,西为渭河临潼区与 临潼渭河生态 发展有限公司 锦绣前城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3 高陵县交界线,北为南徐路一线;总面积约 56k ㎡,合 万亩。 其中渭河河道面积约 26k ㎡(其中滩涂、湿地约 18k ㎡),两岸产经区面积约 30k㎡,合 ; 开发建设二期( 20xx— 20xx年)规划范围: ① 临潼渭河(新丰大桥)下游 66k ㎡渭河河道(其中滩涂、湿地约 48k㎡), ② 新丰街办渭河段右岸约 3k㎡, ③ 任留乡、雨金镇、油槐镇、交口镇渭河段左岸约 5k ㎡, ④ 新丰街办渭河东岸、何寨镇渭河南岸约 8k ㎡; 总面积约 82 k ㎡,合。 其中,两岸产经区面积约16k ㎡,合。 西安市临潼渭河生态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为渭河生态区开发建设的指导、 临潼渭河生态 发展有限公司 锦绣前城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4 协调机构,成员单位有:发改委、规划分局、国土分局、农林局、水务局、交通局、建设局、旅游局、外贸局、环保分局及沿渭河 9个街办、乡镇等。 渭河生态区管委会是具体组织实施西安市临潼渭河生态区开发建设的办事机构。 该区域遵循四维生态河流建设开发模式和 “ 规划控导 、 项目带动 、 一体管理 、 多头推进 ” 的运作模式,以渭河治理、生态人居、生态旅游、高科园艺、新 农村建设等 5 个方向为重点,着力推广生态区高端地产、生态地旅游、生态温泉、生态湿地、生态区高科农林园艺等产业项目,实现对渭河临潼段( )的综合治理,防汛安保达标;滩涂、湿地(约 66k㎡)的生态修复并有效开发利用; 两岸(约 46k ㎡)产业经济繁荣兴旺;成为临潼集生态人居、生态旅游、高科农林园艺业及新农村建设等持续互动、生态文明、人水和谐、充满活力的发展区域。 以 “ 一河 ” (一带)生态文明和 “ 两岸 ”(两翼)产经和谐发展进一步加速提升临潼城市品位,助力临潼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跃式再发展。 可行性研究 报告编制依据 ( 1)编制《报告》的委托合同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4) 《江河流域规划编制规范》 ( 5) 《渭河流域重点治理规划》 临潼渭河生态 发展有限公司 锦绣前城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5 ( 6) 《陕西省渭河五年治理规划( 20xx— 20xx)》 ( 7) 《关中 —— 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 ( 8) 《西安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 9) 《西安市临潼区总体发展规划》 ( 10) 《西安市临潼区“十一五”发展规划》 ( 11) 《西安市临潼区旅游发展规划》 ( 12) 临潼 及项目周边地区市场 调研和现场勘察资料 ( 13)其他有关依据资料 ⑴ 研究项目研究范围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范围包括 锦绣前城 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项目定位、项目选址、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方案、投资估算、 环境影响评价 、 效益分析 、节能分析等。 ⑵ 研究工作概况 受 西安市临潼区渭河生态区管理委员会 的 委托,我 公司 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拆迁安置小区项目建设的法规和政策对项目单位实际情况进行了查证,并组织有关专家现场踏勘,查阅资料,根据工程项目建设条件及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对工程建设地点、建设规模、技术标 准、工程投资、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论证,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提出的理由 与过程 ⑴ 安置房,是政府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 临潼渭河生态 发展有限公司 锦绣前城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6 时,对被拆迁住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 安置的对象是城市居民被拆迁户 ,也包括征拆迁房屋的农户。 根据需求调查表明,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 西安 市 临潼区 现有的安置房数量 已 不能满足拆迁户的需求,因此尽可能新建更多高品质的拆迁安置房、不断满足拆迁户的需求已迫在眉睫。 ⑵ 锦绣前城 项目 是 为加快 西安 市 临潼区 城市建设步伐,维护被拆迁人 的合法权益,保障被拆迁人的居住条件,推动拆迁工作的顺利开展,贯彻货币化补偿、政策优惠安置原则,落实 “ 先建安置房,再征地拆迁 ” 的工作思路 而兴建的, 西安 市 临潼区 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重大项目。 项目建成以后 , 将 解决被征地拆迁群众的安置,解决拆迁户的居住问题。 ⑶ 该项目 的建设 为加快 临潼区 城市建设步伐,维护被拆迁人的合理权益,保障被拆迁人的居住条件,推动拆迁工作 的 开展,落实“先建安置房,再征地拆迁”的征地拆迁工作新思路等措施的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项目建设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要求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加快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保障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实现社会和谐的“托底”机制,如果广大拆迁居民、村民可以享有可靠的拆迁安置保障,就可以安居乐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住房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构成部分,建设规范合理的拆迁安置住房是 临潼渭河生态 发展有限公司 锦绣前城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7 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是各级政府关注民生,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 ,是关心和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行动,是政府为人民办实事,履行政府责任的客观要求。 住房问题作为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事难事之一。 因此,建 设 拆迁安置保障住房,满足 被 拆迁 人 的基本住房需求,既关系到千家万户拆迁居民的切身利益,也是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所在。 建设 拆迁安置住 房,让符合条件的 被 拆迁 人 住 得上经济、实用的拆迁安置住房,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体现社会公平,对于建设和谐 XX 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建设的 市场定位 安置房,是政府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设施建设项目时,对被拆迁住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 安置的对象是城市居民被拆迁户 ,也包括征拆迁房屋的农户。 它 体现了政府 被拆迁人 的关爱 ,一方面国家大力支持并规范 拆迁安置住房 建设的各项政策,为住宅建设发展展示了广阔的空间,为 被拆迁人 通过 购买高品质的拆迁安置住房 来提高生活质量增强了信心。 另一方面,本项目属定向开发建设项目, 安置房屋销售对象为 临潼渭河生态区开发 、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及政府实施土地收购、储备而被拆迁的农民或居民。 根据需求调查表明,随着城市建设发展步伐的进一步加快, 渭河系统治理的需要,临潼渭河生态区开发 、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规模不断 进 临潼渭河生态 发展有限公司 锦绣前城 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8 展 , 这些 开发 和建设项目所涉及到 的拆迁居民和农民数量大幅度增长。 临潼区 现有的安置房数量已远不能满足 被拆迁人 的需求。 因此新建更多高品质的拆迁安置房、不断满足拆迁户的需求已迫在眉睫。 渭河临潼段( 42 公里)完成综合治理,防汛安保达标;滩涂、湿地(约 66 k ㎡)修复并有效开发利用;两岸(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