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屏山风景区南津关风情寨扩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建筑 FGA 水库观光游憩区段 升钟水库、金沙湖 FGB 水井 松华古井、东坛井 FGC 运河与渠道段落 嘉陵江全渠化 FGD 堤坝段落 嘉陵江防洪堤 G 旅游商品 GA 地方旅游商品 GAA 菜品饮食 张飞牛肉、牛肉凉面、酸菜豆腐面、白菜蒸馍、保宁醋、中秋月饼、米豆腐、千佛咸菜 GAB 农林畜产品及制品 甘薯、蚕桑 GAD 中草药材及制品 黄柏、百合、半夏、白芷、麦冬、藿香、红花、杜仲、防风 GAE 传统手工产品与工 艺品 丝绸、银河地毯、天府绣衣 H 人文活动 HA 人事记录 HAA 人物 华胥、伏羲、张飞、三陈状元、落下闳、袁天罡、李淳风、韩娥、张宪、张鼎铭、肖秧、鲁平、陈省华、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 HAB 事件 升钟寺起义 HB 艺术 HBA 文艺团体 市民俗表演团体 HBB 文学艺术作品 吴道子《锦绣嘉陵三百里》、杜甫《阆山》、《阆水》 HC 民间习俗 HCA 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 坐堂歌、川江号子、打夯号子、采石调子、劳动调子、对歌 HCB 民间节庆 龙舟节 HCC 民 间演艺 巴渝舞、八仙鼓、川北皮影、川北大木偶、川北灯戏 HCD 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 踩高跷、打腰鼓、龙舟赛 HCE 宗教活动 开斋节、观音会 HCG 特色饮食风俗 回族小吃 HCH 特色服饰 丝绸服饰 HD 现代节庆 HDA 旅游节 桃花节、青林橙花节、 HDB 文化节 丝绸节、阆中名醋节 7 21 56 南津关旅游资源特色 ( 1) 具有垄断性旅游资源 — 风水古镇 南津关项目区 在依据风水理论建设,处在前朱雀的位置。 建筑多系明清风格名居,古、雅、幽、深。 是保留最完整、最典型的风水古镇。 ( 2) 风水古镇,处处皆风水 阆中风水体现在古镇的各个领域,大到整个区域天然形态、小到街 21 道的布局,居民院落的格局、以及房间的摆设等。 ( 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然生态环境好,青山、绿水、古镇,自然和谐,有机结合。 ( 4) 多元文化融合 古镇集风水文化、建筑文化、三国文化、画圣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天文文化、科举文化、醋文化于一体,风韵独特。 资源评价综述 ( 1) 山水风光成就最佳宜居城市 在 20xx 年初四川省城市评选中,阆中以绝对的优势征服了评委和网民,被授予“最佳宜居 城市”的荣誉称号。 阆中“风水古都”的特征和符号早己深入人心。 南津关作为阆中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列为古城的重点历史文化保护区,其保存完整的明清建筑和秀山绿水绕城郭的良好居住环境给来过的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 2) 厚重文化“鲜活”魅力风水古都 古镇不仅坐拥宜人的生存环境,其几千年澄垫的多样文化让这座古城丰富而生动。 从巴渝文化、三国文化、科举文化、天文文化、宗教文化、风水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红色文化到民风民俗渗透到从外形的建筑到百姓的生活内容。 ( 3) 品牌商品吸引九州八方来客 保宁醋、张飞牛肉、白糖蒸摸, 这是人们津津乐道的“ 阆苑 三绝”,如今这些品牌商品通过精巧的设计,己经从之前的单一形式变成多样化,包装精美,便于携带。 张飞牛肉已走进西南航空,乘坐飞机的游客 22 在天空上就能品尝到美味的牛肉。 二、 市场预测 四川省旅游业基本情况 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部署,四川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一主线,坚持走旅游产业化发展道路,遵循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力量,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使四川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据省旅游局统计资料表明, 20xx年,全省入境旅游、国内 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全面发展,接待和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共实现旅游总收入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 其中,接待国内游客 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 亿元,均比上年同期增长 %;接待入境旅游者 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 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 %、%(见表 22)。 表 22 20xx- 20xx 四川省旅游情况 年份 旅游总收入(亿元)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国内游客(万人次) 外汇收入(万美元) 入境游客(万人次) 20xx 421 408 8403 14959 45 20xx 566 542 11426 28885 97 20xx 721 696 13164 31595 106 20xx 980 948 16581 39556 140 20xx 1217 1180 18570 51243 171 数据来源:四川旅游政务网 四川旅游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十五期间的强力推动,在全国创出了被誉为“四川模式”的旅游发展模式 —— “政府主导、企业主 23 体、市场化运作”。 20xx年四川省旅游产业主要呈现三个特点: 一是全省旅游总收入首次突 破千亿元大关,取得了新的进展,成为全国第八个旅游总收入过千亿的省市。 二是旅游市场结构开始优化,呈现出“三个高于”的特征,即旅游收入增长高于旅游人次增长、入镜旅游增长高于国内旅游增长、省外游客增长高于省内游客增长,外省游客比重也是首次超过省内游客。 由于这三方面的变化,使全省旅游市场结构开始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三是政府主导启动旅游由“板块推进”向“线路统筹”发展转变。 在“十五”期间,四川省发展旅游实施了政府主导战略和精品战略两个战略,精品战略主要表现在点状分布和块状分布。 而现在,正进入由线路来整合资源、整合要 素、整合行政资源,把精品串联起来的一个时期。 阆中旅游发展现状分析 从 20xx 年起,阆中年游客量就突破了百万人次,到 20xx 年阆中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160 万人次,旅游收入 ,占全市 GDPll%以上(见表 23)。 阆中市每年旅游区接待的国内游客和国际游客的数量比例为90%、 10%,国内游客人数构成比:成都、重庆、西安为 4: 5: 1;吃、住、行、游、购、欲构成比为 1: 3: 1: 2: 2: 1;游客来源主要为中、老年人,收入大多为中端收入家庭,其职业大多为公司职员、单位工作人员和退休人员;散客、团队比例为 7: 3。 20xx 年上半年,阆中旅游业有力地克服了“ ”地震灾害影响,共接待了国内外游客 ,实现旅游收入 亿元,古城景区门票收入 250 万元,游客接待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分别比去年同期减少 24 %和 %,远低于全省平均 20%的下降幅度。 表 23 阆中古城 20xx 一 20xx 年的旅游情况 年份 20xx 20xx 2005 20xx 2007 旅游人数(万人) 100 113 135.4 140 1 旅游收入(亿元) 3. 3 5 7.4 数据来源 :阆中旅游 政务网 阆中旅游客源市场2541520102030405060成都 重庆 成渝之外 国外 图 21 阆中旅游客源市场 最受欢迎的旅游产品50%35%15%文化体验休闲度假观光旅游 25 图 22 最受欢迎的旅游产品 从在这些数据中,我们看到了阆中旅游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但在成绩背后,我们还应该看到来阆中游客的市场范围狭小性,并由此反映出的旅游开发问题。 从图 2 一 1 可以看出占到 90%以上的客源地市场仍然聚集在成渝两地,鲜有他省游客和国外游客。 图 2 一 2的数据显示来到阆中的游客对其文化体验和休闲度假旅游最具兴趣,其次是山水观光旅游产品。 南津关项目区 基本情况 南津关位于阆中古城南边, 依托于国家 AAAA 级景区锦屏山, 与古城隔江相望。 明成化年间,曾跨嘉陵江 设浮桥与古城连为一体,现南津关街头设码头,以渡船与古城相通。 南津关街依山坡而建,由嘉陵江边逐渐升至南津关垭口,街道以石阶层层而上,两边建筑多系明清风格名居,古、雅、幽、深。 临街多铺户,前店后居室。 沿街的小木屋都有外廊柱,出檐数尺,供行人遮阳避雨。 现南津关街较为完善的保留着古时街巷与建筑的原有尺度和空间形态。 多年来,南津关一直处于“养在深闺人未知”的局面。 20xx 年,阆中市投资 100多万元,打造南津关古码头休闲区和古城观景台。 对南津关古码头一带的古街古巷进行了风貌整治,补植行道树 500 多株;整治照明线路,使 长达 5年不亮的古街再现光明。 由于南津关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健全,镇内缺少休闲娱乐设施,目前年接待游客 3000 人左右,人均消费 30元 /人。 客源市场分析及收入预测 26 ( 1) 客源市场分析 主要客源市场游客行为分析: 一、成都市居民出游特征分析 从旅游目的来看, 80%的成都市民偏好休闲娱乐,其次是疗养健身和增长知识。 资源类型集中于水域风光、地文景观和自然气象三项。 在产品需求方面,根据 20xx年底成都日报对旅行社的调查反映,随着带薪年休假制度的正式出台,蓉城不少旅行社已经着手开始开发全新的旅游产品。 不仅 正在积极开发针对“私人黄金周”设计的个性化旅游路线,而且还会针对端午、中秋等小长假,开发更多的民俗游,在旅游产品中融入更多的人文、科技理念。 从出游方式上来看,自助游、自驾车旅游已成为蓉城市民短程旅游的主要出游方式,家庭市场不可小窥(见图 2- 3)。 根据 20xx 年底成都日报做出的民意调查,共 300人中有近七成的市民表示希望能享受连续、完整的假期,许多家长愿意选择在孩子放寒假或暑假的时候休假,通过举家出游的方式,享受天伦之乐。 短程自驾车市场和家庭市场在逐渐升温。 %%%%% %家庭自助游亲朋自助游单位组织单独出游旅行社组团其他 27 图 2- 3 成都市场出游方式构成图 从 年龄结构上来看,中青年对体育运动休闲、生态休闲、水上活动的偏好比较突出;青少年对科技探险、家庭活动、体育运动的偏好比较突出;中老年对家庭活动、体育运动、历史文化的偏好比较突出。 在其它特性上,蓉城誉称休闲之都,成都人好“耍”、好吃、好热闹,从打麻将、泡茶馆、去农家乐以及自驾车旅游等,都可以看出成都消费的“扎堆”跟风现象。 二、重庆市居民出游特征分析 从喜爱的旅游资源类型上来看,重庆市民偏好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其中对“文化型”旅游资源偏好比较突出,出游目的多在于观光、文化体验、探 险猎奇方面。 重庆城镇居民“娱乐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所占总消费性支出的比例全国排名第二,仅次于北京。 根据 20xx四川省旅游局抽样调查显示,前来四川旅游的重庆市游客,他们在出游方式上选择最多的仍是自驾车旅游,占到调查人数的%,其次是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见图 2- 4)。 乘交通工具30%参加旅行社23%自驾车37%单位组织10% 28 图 2- 4 重庆市来四川出游方式构成图(数据来源: 20xx 年省旅游局抽样调查) 从游客获得旅游信息的途经来看,重庆市民大多是通过亲友介绍、传播媒介、网络查询这几种方式。 阆中针对重庆市场的产品营销工作应在这些方面着重加强。 从出游 时间上来看,大多数重庆市民选择在夏季进行长时间和远距离旅游,而在冬季他们更趋向于短、平、快, 34天和 47 天的出游时间是主打。 在其它特性上,重庆市新型时尚旅游方式屡见不鲜。 重庆中旅曾组织“宠物旅游”团出游,使重庆成为继天津、广州之后第 3 个组织宠物旅游团的城市。 三、西安市居民出游特征分析 从出游目的来看 以观光游览、探亲访友和度假等休闲旅游为目的的居多,市民对自然景色、田园风光表现出强烈的偏好。 在出游时间方面 主要集中于节假日,特别是双休日。 目前小长假增多了,西安市场短程旅游需求值得多加 考虑。 在出游方式上 家庭游和亲朋自助游占据主流地位,其次是参加旅行社组团。 在游客的特征方面 由于西安市是全国重要的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出游者的文化程度普 29 遍较高,据西安市城调队调查显示,西安市居民外出旅游人数中,文化程度在大专以上者占 %,中专及高中者占 %,初中文化程度者占 %,小学及以下者占 %。 外出旅游文化程度高者居多,意味着他们对文化旅游产品的品味需求也更高。 从出游年龄结构来看 是以 11 到 40 岁之间的年龄段为主,年轻人兴趣广泛,求知欲强,出游愿望高;中年人成家立 业,有稳定的收入,出游能力强。 从游客的职业分类看 据西安市城调队调查显示,离退休人员中外出旅游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