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秀路(跨高浪路)立交桥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进行其他墩的施工。 钢模前后两外侧面每面辅以钢管支架护架固结。 墩身模板安装前先行对钢模的几何尺寸、平整度、拼缝、焊接等进行出厂检查验收及试拼装,符合设计要求后用于工程安装。 模板组装后,缝口用油灰嵌封,防止漏浆,模内涂刷好脱模剂,脱模剂优先采用能减少砼振捣气泡的脱模剂。 因墩身模板自重较大,拟采用 12汽车吊配合进行安装。 就位时模板底脚上线,并用紧线机或链条葫芦调整纵横向垂直度至规范要求。 符合要求后用钢管设置六道缆风进行外部支撑。 墩身砼浇筑 墩柱身砼浇注前,先 将模内杂物垃圾清理干净,并用水泥砂浆嵌塞好模板底部的缝隙,并报请监理进行对模板,钢筋的全面检查验收。 考虑到设计墩顶钢筋网片影响到人工平仓、振捣,因此在砼浇灌时,上层钢筋网应预留空洞,以方便人工进入墩内进行平仓、振捣,待浇灌到墩顶时再进行绑扎上层钢筋。 人工振捣用两人从墩两侧钢筋骨架孔由边向中央进行,砼浇筑分层进行,采用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并应特别注意新老砼浇筑层振捣衔接,保证墩身砼横向不出现冷缝;砼浇筑中设专人对模板进行检查,砼至墩身顶部时,严格控制标高。 墩身砼浇筑采用泵送砼,但考虑到坍落度过大将使砼振 捣过程中气泡较多,因此砼坍落度宜控制在 15cm左右。 砼泵输送管道上接有橡胶软管,将砼导入仓面内。 墩身养护 墩身养护采用薄膜养护。 墩身模板拆除前与拆除后均应保持墩身湿润,以利墩身砼强度的增长以及防止砼表面缩裂。 因墩身外侧面为立面不易持水,故定专人洒水养护,始终保持砼表面处于湿润状态。 桥台施工参见承台及墩身施工,不再敖述。 7. 5 支座安装 支座安装工艺流程 支座位置放样 → (预埋件制作预埋) →支座垫石浇筑→ 支座检查→ 支座安装 支座位置放样 墩身施工完毕后,进行支座位置放样,在墩面放出支座纵横向中心 线。 预 埋件制作预埋 预埋件现场进行制作。 在墩身浇筑时先预埋四只底脚螺栓,预埋时用木板制作样架固定螺栓,保证预埋位置准确。 支座垫石浇筑 支座垫石采用立模浇筑。 浇筑至设计高程后安装、整平钢垫板, 并与预埋螺栓连接牢固。 支座安装 支座安装前先检查支座各部外观有无缺陷,几何尺寸及产品质量证件,如有缺陷或不符合设计条件的不用于工程。 支座安装将严格按产品说明书要求进行,安装时将支座底板上纵横线与墩顶纵横向支座中心线相重合。 支座安装时报请监理检验。 7. 6 现浇箱梁施工 本工程连续箱梁采用支架上现浇方法进行 施工。 根据设计意图,本工程上部结构应先进行两个中央跨的现浇施工,待中央两个施工段合拢后方能拆除支架,进而分别进行两个边跨施工段作业。 据此我单位将配备满堂支架 5孔共 150米进行施工,以确保整体施工进度。 7. 6. 1 支架基础 由于所有现浇箱梁均采用满堂支架施工,为了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需对支架范围内的土基进行处理。 具体措施为:将原地面清表后整平,并采用 12T 光轮压路机进行辗压,压实度不小于 85%,然后回填 30cm 灰土。 灰土层分二层进行施工,灰土施工时先上土摊铺,每层层厚控制在 25cm左右,土方摊铺应用挖掘机结合 人工充分打碎,整平后打好方格网按每平米灰计量铺撒石灰,用旋耕机翻 2 遍,使灰土拌和均匀;摊铺成型后测定灰土实际含水量,确保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进行灰土碾压。 灰土用 12T 光轮压路机压至密实,无明显轮迹或松软,控制压实度为 90%。 上层灰土施工时做出 1~2%的路拱,保证地基不积水泡软地基;在支架地基两侧开挖 50cm*80cm 的排水沟,将地基范围内的明、渗水引排至场外。 为增加满堂支架基底整体刚度,应在灰土地基上设置不小于20cm 厚、宽 25cm 的 C20 砼条形支架基础。 条形基础沿桥横向布置,以利每排支架能在条基上调 整支架高度。 7. 6. 2 箱梁支架施工 箱梁支架采用 216。 48 的钢管进行搭设。 根据荷载计算钢管排列间距沿纵桥向为 ;横向圆弧段翼缘下以及主箱室下平均为,箱梁腹板为荷载集中点,下部支架钢管应进行加密,横向间距为 ,纵向 ;扫地杆离地 10cm,水平横杆步距为 150cm。 箱梁梁端、预应力张拉负弯矩点等应力集中部位下缘钢管支架应予以加密。 斜杆每隔 3 排设置一道。 具体布置可参见附后的支架设计。 中孔 30m 因高浪路不断交通,支架搭设时预留净宽 、高 5m的上下行汽车通道各一个,具体 方案可参见附后的高浪路口交通控制方案设计。 钢管支架搭设顺序为:放出支架纵横控制线 → 摆放扫地杆 → 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扫地杆扣紧 →安放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二步大横杆→架设临时斜撑杆,上端与第二步大横杆扣紧→依次往上安装大横杆→接立杆→架设剪刀撑。 支架搭设注意事项:钢管支架按规定间距进行搭设,注意杆件的搭设顺序;及时与结构拉结或采用临时支顶,以确保搭设过程的安全;扣件拧紧程度应适当;有变形的杆件和不合格扣件不能使用;随时校正杆件的垂直和水平偏差;支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0cm,以防止杆 件滑脱。 钢管支架用立杆下用 10cm*10cm 的铁板垫平支承;立杆联接除圆弧段翼板顶层可采用搭接接头外,其余部位必须采用对接接头,搭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 ,并用双扣件进行连接,两接头应跨过一横杆间距;扣件的外边缘到杆端距离不小于 100mm,立杆接头与相近大横杆的距离不大于步高的 1/3;相邻两立杆的接头相互错开,保证其不在同一步高内;大横杆长度不小于 3m,立杆与横杆之间用直角扣件扣紧,不得遗漏;上下相邻的大横杆应错开布置在立杆的不同侧,以减少立杆的偏心受载;大横杆接头与相邻立杆的间距不大于纵跨的 1/3,且 同一水平内的两根大横杆接头和上下相邻的两根大横杆 2 3 4 5 6 1 2 3 接头均错开布置,不得在同一跨内;斜杆与地面的夹角宜在 45~60之间,斜杆的接头距节点距离不得大于 200mm;斜杆连接时,搭接长度不小于 400mm,并用两只旋转扣件扣紧。 扣件进场时按一定比例抽样进行检查其质量,保证所用扣件合格,扣件已长久不用时,表面应进行除锈处理。 安全措施:支架施工属于空中作业,搭设上部支架时施工人员应配备安全带、安全帽等安全设施,下部设置安全网,防止构件下落砸伤工人。 跨高浪路支架施工应注意交通安全,现场配备人员配合交警组织好车辆交通,支架搭 设完成后设置安全防护网,防止施工上部箱梁时,工具、构件落至车行道上造成安全事故。 7. 6. 3 模板铺设 考虑到设计箱梁为鱼腹形,底模须进行弯曲,因此 底模采用244cm*122cm 厚 的大型竹胶模板(模板布置详见附图 ),将模板钉于纺木上,保证模板能弯曲成设计形状。 模板安装后纵横接缝用油灰封嵌密实,防止漏浆。 底模及翼缘下模板安装时纵横接缝设放于同一直线上,并进行拉线检查。 箱梁底模铺设前先行测放底模控制边线。 支架顶端根据主梁底部弧度设置相应的弧形钢管,并且为保证模板整体强度和钢度,在纵桥向设置 15 15cm 的枋木,间距根据支架密度设置;然后再在横桥向铺设 10 15cm 的枋木,间距中到中为 30cm。 圆弧段翼板下因不设横向枋木,纵向枋木应加密布置,保证模板强度满足要求。 纵向枋木在腹板下拟利用托架直接顶于钢管支架之上,其余部位可设置在立杆附近横杆上。 箱梁内芯模顶板采用大钢模,弧形模板采用木模,布置详见图 所示。 图 箱梁底模横向拼接图 7. 6. 4 支架设计计算 箱梁支架架验算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箱梁腹板下支架承载力验算;②中幅主箱下支架验算;③圆弧翼缘段支架 承载力验算;④弧形钢管抗弯验算;⑤横向枋木抗弯验算;⑥纵向枋木抗弯验算。 验算时将按荷载最不利点进行验算,且为简化计算,不考虑砼之间相互影响,也不考虑上部荷载的横向分布。 计算中构件均按简支梁进行验算。 7. 6. 4. 1箱梁腹板下支架承载力验算 根据箱梁设计方案,现浇箱梁满堂式支架中以腹板下支架为受力最集中处,且以合拢段腹板受力为最不利(宽度 75cm),以该处进行承载力验算如下: q 的计算: q= 25+[1/2 2+1/2 2]25+(+) 25=根据支架布置设计布置图,腹板下钢管布置横向为 3 根,纵桥向间距为 ,则每延米腹板下受力钢管为 6根,则每根钢管承受荷载为: Q=q L K/N 式中: L— 单位长度 1m; K— 施工荷载系数,取 ; N— 受力钢管数量; 代入得: Q=。 根据支架搭设情况,主箱下钢管均采用对接接头,横杆步距为,则每根 D48 3mm钢管承载力为: [N]=ψ . 式中:ψ — 杆件纵向弯曲系数,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A— 钢管的截面积; f— 钢材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按上式计算得,若采用对接接头, [N]=;搭接接头[N]=。 则: Q=< [N]= 安全。 7. 6. 4. 2中幅主箱下支架承载力验算 q 的计算 ( 1)每延米顶、底板重量计算: (+) 25= KN/m ( 2)施工荷载按恒载的 20%计: =q=+=单根钢管受载: Q= 1/5=< [N]= 安全。 7. 6. 4. 3圆弧翼缘段支架承载力验算 圆弧翼缘段下钢管支架共 5根,纵向间距 ,钢管按搭接接头计算。 q 的计算 ( 1)全桥箱梁均布荷载计算 q=1963 25/254=( 2)中幅主箱荷载计算 q={ (+) 29 25+2 [ (+)/2 2+ 2+2 (+)/2 2+2 +1/2 2 +1/2 2 ] 25 }/29= P L/2 L/2 P L a b ( 3)横梁、齿板: q=[1/2 2+ ] 25/29=则每延米单侧翼缘均布荷载为: q=()/2= 单根钢管受载: Q= 1/5=< [N]= 安全。 7. 6. 4. 4弧形钢管抗弯验算 根据支架布置图,斜板下钢管受载最为不利,该段 钢管长为: L=176。 = 按简支梁计算,受载情况以下图为最不利: 图中: a=, b= ( 1) P 的计算: P=1/2( + ) 1 25 = 式中: 为施工荷载系数(因侧模除承受砼自重外,侧压力较大,故取 )。 ( 2)最大弯矩 Mmax=P/4 L=1/4 = ( 3)钢管惯性矩计算 I=π /64(d4d14)= π /64 ()== 107m4 ( 4)钢管抵抗矩计算 q q L= W=π /32(d4d14)/d=π /32 ()/==106m3 ( 5)最大弯应力计算 σ max=Mmax/W= 103/ 106= 106Pa< [210106Pa] ( 6)最大挠度计算 fmax1=PL3/48EI= 103 1011 107= fmax2=Pb/9EIL√ 1/3( a2+2ab) 3= 103 1011 107 √ 1/3(+2 )3=105m 跨中挠度: f2=L/2/√ 1/3a(a+2b) fmax= 105m fmax=+=< [] 安全。 7. 6. 4. 5横向枋木抗弯验算 15cm 10cm 横向枋木按支架设计图设置于模板下方、纵枋上方,中到中间距 30cm,取箱梁 腹板下横枋为例进行验算,以下图为最不利。 q 的计算 ( 1) 每延米钢筋砼重量: ( 2) 施工荷载按上部恒载的 20%计: = KN/m q=10963+= KN/m2 最大弯矩 P L= Mmax=1/8qL2=1/8 = 抵抗矩 W=b h2/6= 104m3 惯性矩 I=6 h3/12= 105m4 最大弯应力计算 σ max=Mmax/W= 103/ 104=< [ Mpa] 最大挠度计算 fmax=(384 E I)=5 103 (384 9109 105)= 105m< []= 104m 安全。 7. 6. 4. 6纵向枋木抗弯验算 15cm 15cm纵枋架于钢管支架顶上,横枋之下,拟从梁肋处及翼缘斜板下两处分别进行验算。 梁肋处间距最 大为 50cm,箱室下最大间距为 100cm。 梁肋处抗弯验算 纵梁荷载为上部横梁传递的集中荷载,该集中荷载间距为 30cm,下图为纵梁受弯最不利布置: ( 1) P 的计算 P=q = = ( 2)最大弯矩 Mmax=1/4PL=1/4 = ( 3)抵抗矩。锡秀路(跨高浪路)立交桥工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