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达商砼有限公司建站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倍,是滴灌的 10 倍。 所以,解决民勤水资源问题的关键在于农业和农村用水方式的彻底革命。 3 声环境 民勤县境内声环境质量尚好,项目区无大的噪声源,道路交通、工业加工、施工现场附近均有不同程度的噪声污染。 15 4 生态环境 民勤生态环境主要有六个问题,一是地下水资源量逐年减少。 民勤全县可供水资源量为 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 520立方米。 上游石羊河来水每年以 1000 万立方米的速度减少。 二是地下水位逐年下降。 随着石羊河上游来水逐年减少,地下水补给不足、超采严重,民勤部分地区水位由上世纪七 十年代初的 1— 9 米下降到现在的 12— 28 米。 三是地下水矿化度逐年增高。 水质不断恶化,水质矿化度平均达 6 克 /升以上,最高的地方达 16 克 /升左右,远远超过了人畜饮用水矿化度临界值,而适宜饮用的淡水普遍在 250 米以下,部分村社 300 米以下的深井也难以找到淡水。 四是土地荒漠化与盐渍化进一步扩展。 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地下水,使地下水位进一步下降,地表植被干死,治沙能力降低,在强烈的风力作用下,使熟化的土壤遭受侵蚀,最终导致了土地沙化。 另外,由于土壤表层的盐分得不到水分的淋溶和冲洗,在强烈的蒸发蒸腾作用下,土壤表层的积结盐 分越来越多,使原来非盐化的土壤逐步向轻盐化和重盐化土壤方向发展。 特别是北部湖区湖盆边缘土壤的含盐量很高。 由于荒漠土壤愈积愈严重,最终形成盐渍化土地。 五是沙区荒漠植被退化,沙丘进一步活跃。 由于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使大量的荒漠植被遭受严重的破坏,多种干旱的草本植物明显衰退,天然梭梭林已基本绝迹。 分布在沙区绿洲内外,河流两岸,湖积盆地等低地草甸植物,出现大量死亡。 在民勤县西北一线的沙丘,每年以 — 10 米的速度向绿洲推移。 六是生态环境局部改善,但总体恶化的问题比较严重。 为了保护民勤绿洲,在国家、省、市的 大力支持下,民勤 30 万各族群众节 16 水调水、衬砌渠道,植树造林,防风固沙,保护绿色,固守家园,使局部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但生态环境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势头仍未得到遏制,民勤县面积 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达 2288 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 %。 近年来,有 万公顷耕地和 万公顷林地沙化, 万公顷草场退化,近 万公顷耕地因盐渍化而弃耕。 在绿洲外围,有 1 万公顷的流沙、 69 个风沙口正在昼夜不停地进犯,流沙以平均每年 3 至 10 米的速度吞噬绿洲,其中单个月形沙丘年移动量为 20 米。 仅一年就有湖 区 30 个村的 万公顷良田被流沙埋压。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区域环境质量较好 ,有一定的环境容量 第二节 控制污染的初步方案 一、控制粉尘污染的治理措施 本项目采用全封闭的搅拌主楼及皮带输送机特殊的头部结构调计极大地降低了粉尘和噪声对工作环境的污染。 主机采用意大利 WAM 公司高效专用收尘机,自动化控制、压缩空气反吹;自动清理再生粉尘、排放可达欧洲标准、外观大方、滤芯为德国原产,使用寿命长。 皮带机采用封闭式结构,有效防止粗细骨料在上料过程中的扬尘。 粉料罐采用意大利 WAM 公司高效除尘装置,能有效清楚粉尘污染,收尘率高达 %,过滤面积大,清洗更换方便。 所有的粉状物料从上料、配料、计量、投料到搅拌出料都在密封 17 状态下进行。 搅拌机盖、水泥计量仓、粉煤灰计量仓的排尘管均与除尘器相连,骨料加注口调置阻尘板从而降低粉尘排放量。 采用负压除尘及特种纤维滤布使得投料时长生的粉尘完全进入除尘器而不向周围扩散,而收集到的粉尘又可以方便的回收再利用,有效的保护环境。 二、控制噪音污染的治理措施 搅拌主机性能采用高强的耐磨内衬板,混凝土各物料在搅拌主机内轴向、交错和循环性连续流动,冲击性小,无振动,各项指标完全达到和超越国家噪 音标准。 具体检测数据如下: 检测位置 相关参数 评价 距搅拌中心 米 =90db 完全达到国家标准 控制室内 =80db 完全达到国家标准 离搅拌主机中心 7 米 =70db 达到 ISO 标准 搅拌主楼和控制室采用 50mm 夹芯板的装修,能有效防止噪音进入控制室,工作环境舒适。 配料机、传送皮带机采用先进电机带动,选用意大利进口三级行星减速机,噪音小。 骨料中间仓采用特殊耐磨衬板,能有效的降低砂石料落料时产生的噪音。 气路系统各部分电磁阀均集中布置,管路和走线结构采用一体化设计,气路软管采用高强度 PU 管和高效防泄接头,电磁阀排气口装有消音器,有效降低站内空气噪音污染。 空压机配防护室,减少空压机运行的环境噪音,同时保护空压机, 18 提高机器使用寿命。 三、 “三废”防治措施 废水:企业拟在搅拌楼周围及厂区边界设置两道集水沟,搅拌楼的西南侧设置废水沉淀池,搅拌楼及混凝土运输车、地面冲洗水集中在池中,经沉淀后可循环使用。 厂区采用不冲水卫生公厕,污水用作附近农田农肥,不排放。 项目所建沉淀池要求一备一用,并采用钢砼结构,废水处理流程如下图: 设计处理水量: 15180t/a, ,50 t/d。 污水处理系统水力停留时间:24h。 初沉池设计尺寸约 50m3,调节池 150m3,混凝池 80m3,沉淀池80m3,二沉池 200m3,以 FeSO Fe2(SO4)3为混凝剂。 采用以上工艺处理后,类比同类企业杭州冠宇混凝土搅拌公司(已采用废水回用工艺),污水可以实现零排放 废气:砂料堆按照一定比例设置喷嘴,定期喷水,保持砂堆表层湿润。 保持表层含水率 ≥%;清洗、冲洗汽车运输道路,保持地面清洁,可有效降低地面动力起尘;水泥筒库呼吸孔采用单机布袋除尘;要求散装水泥车抽料时,用毡料布袋手工扎紧放空口,使 水泥不能散失。 固体废弃物:生产剩余混凝土可制成预制板或其它预制件出售;废水产生沉淀物可添加约 30%水泥和骨料制成低强度水泥砖块外售;污水 地沟或坡降 调节池 初沉池 混凝沉淀 二沉池 回用 19 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外运至垃圾填埋场。 四、绿化 绿化是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绿色植物对大气污染物有一定的吸附作用,利用绿色植物减尘、滞尘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技改工程中充分考虑绿化用地,在厂区道路两旁和主要车间周围空地尽可能种植适宜环境的树木。 第五章 消防 第一节 概述 本项目工程为商品混凝土搅拌生产线,生产过程中各种原料、半成品、产品均为难燃材料。 第二节 消 防措施及消防设施 一、总平面布置 厂区内部各区块道路互为贯通,设有主干道和次干道,其中主干道路面宽需 15米。 厂区内道路、厂区路面结构采用混凝土路面。 总图设计时在满足道路通行的同时,结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要求,在建筑物四周设消防通道,道路与周围建筑之间的间距符合防火间距的要求。 二、建筑防火 耐火等级及消防疏散 厂区内各生产车间的耐火等级为一、二级,各生产车间不超过一个防火区。 每个防火分区设有二个以上的对外出入口。 20 建筑构造 本设计按规范建筑防火构造,主要生产设备采取 耐火等级高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他用房采用砖混结构。 三、消防用水量 消防用水量 本项目无需设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 15L/S,同一时间内的火宽次数为一次,火灾历时为二小时,一次灭火用水量为 108m179。 本项目采用循环用水,循环水池兼做消防水池,火灾时由消防水泵升压供水。 消火栓给水系统 室外消火栓由消防水泵升压供水,室外给水管网沿厂区道路布置,围绕建筑呈环状布置,消火栓布置按间距不大于 120mm,保护半径不超过 150m 设计,并满足消防用水量要求。 室外消火栓采用地上式消火栓。 四、灭火 器配置 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14090 进行设计,厂房、办公楼等各建筑物均配置一定数量的磷酸盐干粉灭火器。 第六章 项目设计方案 第一节 工艺技术方案 根据国家建设部关于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公司)要重视技术装备 21 的更新改造,采用先进的搅拌设备、计量装置,采用微机来控制和管理计量,以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生产控制水平,大型搅拌站要求选装自动化程度高的砼搅拌设备,同时要求建立起自己的科研体系,加强科学研究工作,研究、开发高性能外加剂、掺合料的应用技术,质量控制技术,二次投料等技术,逐步提高混凝土品质 ,开发研究、推广应用高性能商品混凝土,并按照实际情况不断改设计参数和生产工艺参数。 第二节 设备方案 按照生产设备必须与工艺流程配套合理原则,年产 20 万方大型搅拌站各主要生产设备设计如下: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备注 1 搅拌主机( 2 方主机) 2 可考虑以 2 方主机为主 2 搅拌运输车 10 以 10 方为主 3 泵车 2 38 米和 47 米 4 装载机 1 50 第三节 选址 一般说来,独立搅拌站的服务半径为 30 千米,同时考虑到充分发挥搅拌运输车的效率,大型搅拌站应该从发挥规模优势的角度出发,在某特定地 区,选择工程量相对集中的区域建立分站,通过发挥分站之间的协同优势,有效控制业务市场。 22 第七章 投资预算 一、年产 20 万方大型搅拌站企业各项基础项目投资如下表所示: 序号 项目 数量 单价(万元) 金额(万元) 备注 1 场地租赁及基建费用 65 当地建筑商(抵商混) 2 2 方搅拌楼 1 200 400 均价 3 搅拌车 8 55 440 均价 4 泵车 2 640 540 最低价 5 试验设备 1 10 15 6 全部供电设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