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缺陷管更换及防磨套整治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图(一)炉右 86 米平台 合格区 不合格区 待检区 工具房 缺陷管检修区 18 附表六: 3 机 C修锅炉缺陷管更换及防磨套整治施工进度计划 分部分项工程名称 工作天数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5 缺陷管更换 缺陷管拆除 4 管口打磨、开坡口 19 新管预制 19 鳍片焊接 19 防磨套整治 防磨套拆除 4 防磨套安装 20 19 四、施工准备 人员准备 本工程的施工人员,在本工程投入施工前,接受公司进行的安全培训,教育,并经考试合格,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接受业主进行的安全培训教育、并经考试合格。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统一着装,佩戴好符合个人要求的防护用品。 后续入场人员:中级检修开始前两天,所有人员进入现场,进行安全培训和考试,并办理相关进入现场的手续,准备检修场地等工作。 所有施工人员入厂时间按照神头二电厂要求进入现场,并预留 1 天时间进行入厂培训。 现场焊接人员全部持证上岗。 技术准备 开工前,编制施工方案,包括工程编制依据、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组织措施、质保体系、现场文明施工及 6S 管理,办理开工申请。 现场准备 按业主要求,有关人员提前进入施工现场,准备检修场地,布置施工用电及其他施工准备,作好随时投入施工的准备。 五、组织措施及 6S 管理 组织措施 管排更换过程中,设检修负责人一名,各作业人员必须听从组长统一指挥。 分工明确不得随意离开检修现场。 工作开始前召集所有成员召开现场会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工作人员必须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指定的安全监护人必须在场监护。 必须由专业人员统一指挥,一切工作人员必须听从指挥。 安全措施、技术措施准备就绪后方可进行工作。 作业人员组织: 20 在管排更换整个过程中,要求所有作业人员要高度重视,精力要高度集中,不得出现一丝失误。 为此,在这个过程中必须精心组织、合理分工,所有作业人员必须服从工作负责人的统一指挥和调配。 6S 现场管理 6S 现场管理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安全六方面 的内容,具体包括: 整理 把要与不要的人、事、物分开,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这是开始改善生产现场的第一步。 其要点是对生产现场的现实摆放和停滞的各种物品进行分类,区分什么是现场需要的,什么是现场不需要的;其次,对于现场不需要的物品,诸如用剩的材料、多余的半成品、切下的料头、切屑、垃圾、废品、多余的工具、报废的设备、工人的个人生活用品等,要坚决清理出生产现场,这项工作的重点在于坚决把现场不需要的东西清理掉。 坚决做好这一步,是树立好作风的开始。 整理的目的是: ① 改善和增加作业面积; ② 现场无杂物,行道通畅,提高工作效率; ③ 减少磕碰的机会,保障安全,提高质量; ④ 消除管理上的混放、混料等差错事故; ⑤ 有利于减少库存量,节约资金; ③ 改变作风,提高工作情绪。 整顿 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定位。 通过前一步整理后,对生产现场需要留下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以便用最快的速度取得所需之物,在最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最简捷的流程下完成作业。 整顿活动的要点是: ① 物品摆放要有固定的地点和区域,以便于寻找,消除因混放而造成的差错; ② 物品摆放地点要科学合理。 例如,根据物品使用的频率,经常使用的东 西应放得近些(如放在作业区内),偶尔使用或不常使用的东西则应放得远些;③ 物品摆放目视化,使定量装载的物品做到过日知数,摆放不同物品的区域采用不同的色彩和标记加以区别。 清扫 把工作场所打扫干净,设备异常时马上修理,使之恢复正常。 生产现场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灰尘、油污、铁屑、垃圾等,从而使现场变脏。 脏的现场会使设备精度降低,故障多发,影响产品质量,使安全事故防不胜防;脏的现场更会影响人们的工作情绪,使人不愿久留。 因此,必须通过清扫活动来清除脏物,创建一个明快、舒畅的工作环境。 21 清扫活动的要点是:①自己使用的物品,如设备、工具等,要自己清扫,而不要依赖他人,不增加专门的清扫工;②对设备的清扫,着眼于对设备的维护保养。 清扫设备要同设备的点检结合起来,清扫即点检;清扫设备要同时做设备的润滑工作,清扫也是保养;③清扫也是为了改善。 当清扫地面发现有飞屑和油水泄漏时,要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 清洁 整理、整顿、清扫之后要认真维护,使现场保持完美和最佳状态。 清洁,是对前三项活动的坚持与深入,从而消除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源。 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职工能愉快地工作。 清洁活动的 要点是:( 1)施工环境不仅要整齐,而且要做到清洁卫生,保证工人身体健康,提高工人劳动热情;( 2)不仅物品要清洁,而且工人本身也要做到清洁,如工作服要清洁,仪表要整洁,及时理发、刮须、修指甲、洗澡等;( 3)工人不仅要做到形体上的清洁,而且要做到精神上的“清洁”,待人要讲礼貌、要尊重别人;( 4)要使环境不受污染,进一步消除混浊的空气、粉尘、噪音和污染源,消灭职业病。 修养 努力提高人员的修养,养成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作风,这是 6S活动的核心。 没有人员素质的提高,各项活动就不能顺利开展,开展了也坚 持不了。 所以,抓6S活动,要始终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 安全 就是要维护人身与财产不受侵害,以创造一个零故障,无意外事故发生的工作场所。 实施的要点是:不要因小失大,应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训练;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全员参与,排除隐患,重视预防。 六、主要施工方案 缺陷管及防磨套的拆除 炉内温度降到 60℃以下时,将照明电源接入炉内工作场所。 检查炉内吹灰器系统管道位位置情况,建立检修记录 ,确定更换管子的位置。 检查受损的防磨套部分减薄判废情况,建立检修记录。 22 划好所换管的水平锯割线,如数量较多时应做好记录,顺序编号,割管时管子应固定好,以防止割开后突然移位伤人。 打口时先清理掉内外壁熔渣,戴好防护眼镜,坡口打好后用封头将管子封好,防止杂物落入管内。 所有检修部位的管口的切割,全部采用机械方法切割,严禁用割把切割。 切割时割开长度比更换管两端各长 20mm,注意割管时不能割伤其它管 子。 管子切割后,端面垂直度偏差不大于管外径的 1%,且不大于。 新管段预制 领用新管时必须进行外观着色检查,无裂纹、折叠、沙眼、分层等缺陷,表面缺陷深度≯ ,咬边深度≯ ,外径偏差≯ ,厚度不小于 10%。 管子切割后,端面垂直度偏差不大于管外径的 1%,且不大于。 采用坡口机进行坡口,坡口角度为 a=30~ 35。 严禁用割炬坡口。 对口焊接 本工程管道的焊接全部采用氩弧焊。 新管坡口制作好后,用管卡把两端焊口对好。 对口间隙为 1~ 2mm,钝边 ~ 1mm。 管子对口焊接时不得强力对正,以免引起焊口附加应力,两坡口间距离 2— 3mm。 管子对口偏折度,在距离接口中心 200mm 处测量其折口偏差不大于 1mm。 焊接对口应内壁平齐,错口不超过壁厚的 10%,且不大于 1mm。 所有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焊前作焊接试样,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施焊。 焊口同一位置挖补不得两次。 焊缝至弯曲起弧点大于 150mm。 两焊缝距离大于 200mm。 同时考虑焊缝布置在有利于工作的位置。 管子锯割后,检查垂 直度,倾斜值不大于 1mm。 管子对口端头的坡口面及内外壁 10~ 20mm 范围内应除油、垢、锈等,至金属光泽。 当管径小于 100mm 时,对口管子中心线在距焊缝 200mm 处用样板检查,偏差值不大于 1mm。 注意事项:对要更换的新管段配制新管时,要对新管的材质、尺寸、制造质量 23 作全面检查,不符合要求的不准使用。 焊接施工技术措施 一般规定 焊接人员及其职责应符合下列规定: 焊接技术人员应由具有相应工程经验的人员担任。 焊接技术人员应掌握工程概况,负责组织新钢种、新工艺的焊接工艺评定工作,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和焊接技术措施,根据技术措施向有关人员进行交底,指导焊接作业,处理焊接技术问题,整理焊接技术资料。 焊接质量检查人员 (1)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技术水平。 (2)负责焊接工程检查、监督和验收评定工作。 (3)确定受检焊缝及委托检验事宜。 (4)掌握焊工技术状况,有权停止违反操作的焊工工作。 焊工 (1)必须经过焊接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训,并取得焊工合格证。 (2)凡担任承压构件焊接的焊工,必须经相应技术考核合格方可施焊。 (3)应具有良好的工作作风,严格遵守有关规范和技术规程。 (4)应按照焊接技术措施进行施焊。 (5)施焊前应认真熟悉作业指导书,凡遇与作业指导书要求不符或出现重大质量问题时,应及时向焊接技术人员报告,不得自行处理。 (6)不得超越其合格项目的焊接工作。 (7)认真自检焊接质量。 焊接热处理人员 (1)焊接热处理工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2)应遵守有关规范及焊接技术措施有关热处理的规定,做到操作无误、记录准确。 (3)热处理后必须进 行自检,并整理热处理资料。 施焊环境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接的环境温度应能保证所需的足够温度和焊工技能不受影响。 (2)当焊件表面潮湿,焊工及焊件无保护措施时,不应进行焊接。 24 (3)对不合格焊缝进行返修,返修前应进行质量分析。 同一部位返修次数不得超过两次,返修、补焊工艺应与原焊缝施焊工艺相同。 (4)管子焊接时,管内不得有穿堂风。 钢材 钢材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或部颁标准 )专业技术条件。 钢材应具有质量证明书文件,凡对质量证明书上内容有缺项或数据有怀疑时,应按批号抽查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焊接前必须查明所焊材料的钢号,并正确地选用相应的焊接材料,确定合适的焊接工艺和热处理工艺。 焊接材料 焊接材料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及技术条件。 焊条、焊丝均应有生产厂家的质量证明书,对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批号抽查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焊条、焊丝的选用,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份、机械性能和焊接接头的抗裂性、碳扩散、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以及使用条件等综合考虑。 焊条应设专人保管,应保持室温 1025℃,相对湿度低于 60%。 焊条使用前应进行烘干,应做好烘干记录,发放记录。 记录内容应有焊条规格牌号、烘干温度、保温时间、数量、材质、领用人签字。 焊条领用后应放入专用保温筒内。 当天未使用完的焊条应交回二级库重新进行烘干,烘干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酸性焊条烘干温度为 150℃ 200℃,保温时间 12小时,碱性焊条烘干温度为 350℃ 400℃,保温时间为 2 小时。 焊前准备 坡口型式按要求加工。 焊材下料与坡口加工按下列要求进行: 坡口的制作应以机械 加工的方法进行。 在对口前,应将坡口表面及附近母材内、外壁油、漆、垢、锈等杂物清除干净,直至发出金属光泽。 焊件组装时应放置牢固,以避免在焊接和热处理过程中产生变形。 焊口对口时,一般应做到内壁齐平。 如有错口,其错口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25 (1)对接单面焊的局部错口值不应超过壁厚的 10%,且不大于 1mm。 (2)焊口的局部间隙过大时 ,应设法修整成规定尺寸 ,严禁在间隙内加填塞物。 焊接工艺 (1)点固焊时,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工、预热温度等应与 正式焊接底层相同。 点固焊后检查各个焊点质量,如有缺陷应立即清除,重新进行点固。 (2)点固焊缝的长度、厚度、点数应能保证在正式焊接过程中不致开裂。 质量检验 应重视焊接质量的检查和检验工作,实行焊工自检,专业检验相结合的办法,保证焊接质量。 所有焊缝的表面质量均应符合要求,检查发现外观质量不合格时,应及时进行修补。 外观质量不合格的焊缝,不允许进行其它项目的检查。 全部焊缝应进行外观检查,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和工艺文件的规定。 (2)焊缝及其热影响区表面无裂纹、夹渣、弧坑。 防磨套的安装 护瓦焊接前,应看好护瓦标识,以免将省煤器与过热器护瓦混弄。 护瓦焊接时,直护瓦与管夹应点焊。 直护瓦与直护瓦连接处一端的护瓦环与管子点焊,另一端不焊。 护套一端与护瓦点焊,另一端不焊,使护瓦能膨胀。 直护瓦,内、外护瓦一定要焊在迎风面管子上,内外护瓦与护瓦环要焊牢,不能与管子焊接,不能使护瓦转动。 护套一端与护瓦点焊,另一端不焊,使护瓦能膨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