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工车间自动送砂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二级减速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20 中间轴上键校核 ...................................................................................................................... 20 低速轴上键校核 ...................................................................................................................... 20 九 . 减速器的润滑与密封 ......................................................................................................................... 20 十 . 减速器箱体及其附件 ......................................................................................................................... 20 十一 . 资料索引 ......................................................................................................................................... 20 1 设计内容 说明及及计算 结果 一 . 设计任务书 二 . 传动 系统方案的总体设计 输送机 传动系统方案 电动机的选择 选择电动机类型 电动机功率的确定  设计题目 铸工车间自动送砂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  输送带 速度 V m/s  鼓轮直径 D 355 mm  鼓轮轴所需扭矩 T 660  使用年限 6 年  工作条件:双班制工作,连续单向运转,有轻微振动,室内工作,有粉尘。 小批量生产,底座(为传动装置的独立底座)采用型钢焊接。 本设计采用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作为传动系统,如下图所示 η 2η 3η 5η 4η 1IIIIIIIVPdPw 按设计任务书要求,选用 Y 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该型号电机可以直接接入三相交流电网,寿命长,运转平稳,使用维修方便,而且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 F=2T/D=2*660/= 鼓轮轴的输出功率: PW=Fv/1000=*传动装置总效率 : 采用二级展开式圆柱齿轮作为传动系统 选用 Y 型三相异步电动机 PW= 2 设计内容 说明及及计算 结果 确定电动机转速 0 . 8 =得=联轴器效率:)一对(=滚动轴承效率:)级7精度(=闭式齿轮传动效率:=带传动效率:V确定各部分效率如下:42按《课程设计》表424 3 2 1 443221ηηηηηηηηηη 所需电动机功率 : KWPP W 3 .6 .1 20  η 因载荷平稳 ,电动机额定功率 mP 只需略大于 0P 即可,查课程设计表 201 选取电动机额定功率为 4kw。 m i n/5 . 2 143 5 5 0 . 8 41 0 0 0601 0 0 060传动滚筒转速rD VWn   ππ 根据《课程设计》表 21 和表 22: 两级圆柱齿轮传动比范围: V 带的传动比: 得总推荐传动比: 2 4 016 ~带减  iii 所以电动机实际转速的推荐值为: m i n/1 0 8 5 0 . 47 2 3 . 3 6 rinn w  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为 750r/min、 1000r/min、 1500r/min、3000r/min。 综合考虑为使传动装置机构紧凑,选用同步转速 1500r/min 的电机。 型号为 Y112M4,满载转速 min/1440rn m  P0= 额定功率为4kw n 筒 = 选用电动机型号为 Y112M4 3 设计内容 说明及及计算 结果 传动比的分配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各轴的转速 总传动比 3 1 . 8 54 5 . 2 11 4 4 0  nn wmi 分配转动比: 为使传动装置尺寸协调、结构匀称、不发生干涉现象,现选 V 带传动比: 3带i ; 则减速器的传动比为 : 10. 6331. 85带减  iii; 考虑两级齿轮润滑问题,两级大齿轮应该有相近的浸油深度。 则两级齿轮的高速级与低速级传动比的值取为 ,取 21 ii  则: 3 . 8 51 0 . 减1  ii . 8510 .61减2  iii 1 轴 mi n/480314401 rinn m  带 2 轴 m in/1 24 .6 75 80112 rinn  3 轴 min/ 6 75223 rinn  滚 筒轴 min/4 5 . 3 3 634 rnnn w  3带 i i n1=480 n2= n3= ( r/min) 4 设计内容 说明及及计算 结果 各轴的输入功率 各轴的输入转矩 整理列表 三 . V带传 1轴 kwPP 3 . 4 8 6 . 6 7101   2 轴 : kwPP 3 . 3 4 . 4 8 6 53212   3 轴 : kwPP 3 . 2 1 . 3 4 83223   卷筒轴 k 1 5 134334   电机轴 mNnPT m  24 .3 414 403. 6795 5095 50 00 1 轴 mNnPT  111 2 轴 mNnPT  2 5 6 . 61 2 4 . 6 83 . 3 59 5 5 09 5 5 0 222 3 轴 mNnPT  7 8. 2364 5. 343 .2 29 55 05095 333 滚 筒轴 0444  nT mN 轴名 功率 kwP/ 转矩 T 转速 min)/( rn 电机轴 4 1440 1 480 2 3 滚筒轴 P1= P2= P3= (kw) T0= T1= T2= T3= ( mN ) 5 设计内容 说明及及计算 结果 动的设计 V 带的基本参数 确定计算功率 acP : 已知: kwP 4 ; min/1440rn m  查《机械设计》表 88 得: AK 则: kwkwPKP Ac  选取 V 带型号: 根据 acP 、 mn 查《机械设计 》图 811 选用 A 型 V 带 确定大、小带轮的基准直径 d ( 1)初选小带轮的基准直径: (《机械设计 》 表 87 和表 89) mmdd 801  ( 2)计算大带轮基准直径: mmdid dd 2408031带2  根据《机械设计》表 89 圆整 mmdd 2502  验算带速: smndv md / 1    因为 5m/sv25m/s,所以带速合适。 确定 V 带的基准长度和传动中心距: 中心距: )(2)( 21021 dddd ddadd  初选中心距 : mmdda dd 4 9 5)2 5 080()( 210  ( 2)基准长度: kwPc  A 型 V 带 mmdd 801  mmdd 2402  V= 6 设计内容 说明及及计算 结果 mmaddddaL ddddd 1 5 2 34 9 54)802 5 0()2 5 080(24 9 524)()(22202122100 由《机械设计》表 82 选带的基准长度 mmLd 1550 ( 3)实际中心距: mmLLaa dd 5 0 8 . 52 1 5 2 31 5 5 04 9 52 00  验算主动轮上的包角 1 : 由 adddd )(180121  得  )80250(1801  主动轮上的包角合适。 计算 V 带的根数 z : LAr KKPPPKPPz c)( 00  ( 1) min/1440 rnm  , mmdd 801  查《机械设计》表 84 再插值法计算得 kwP  ( 2) min/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