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工程设计_石油工程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p 1 5 0 010p D S g 615 00 5 6 7 10 (Mpa) mN 1 2 M p app ,所以 不会发生压差卡钻,满足设计要求。 1500 1800m 井段 6m 1 8 0 0 p m a x b p 1 8 0 010p D S g 618 00 5 6 5 10 (Mpa) mN 1 2 M p app ,所以不会发生压差卡钻,满足设计要求。 ( 3)确定表层套管的下入深度 1D 取初选点 1 200mD 2p D 2f e b f k1DS S SD 东北石油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 9 18001 .1 5 0 .0 6 0 .0 3 0 .0 3200 (g/cm ) 由地层破裂压力梯度表得 3fD1 cm ,fD1fe且相近,因此取 1 1800mD。 ( 4)油层套管下入深度 3 3280m3D 设计结果 表 21 井身结构设计表 项目 表层套管 中间套管 油层套管 下深( m) 200 1800 3280 东北石油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 10 第 3 章 套管柱强度设计 套管柱设计计算的相关公式 1. 某井段的最大外挤压力 310co d wp gD ( 31) 式中: cop 为套管柱所受外挤压力, Mpa; d为该井段所用泥浆的最大密度, 3g/cm ; wD 计算点井深, m。 2. 某段钢级套管的最大下入深度 3Dd Dn 10g SD ( 32) 式中: D为某段钢级套管抗外挤强度, MPa; S为抗外挤安全系数,取。 3. 套管浮力系数 sdB 1 K ( 33) 式中:s为某段所用钢材的密度,取 3g/cm。 4. 安全系数 抗拉安全系数 ( 34) 表层套管柱设计 按抗外挤强度设计由下向上选择第一段套管 由公式 31 可知最大外挤压力为: c o 1 d 10 . 0 0 9 8 1 0 . 0 0 9 8 1 1 . 3 1 3 2 8 0 4 2 . 1 1 ( M P a )pD 1 4 2 .1 1 1 .1 2 5 4 7 .3 7 ( M p a )D c o DpS 东北石油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 11 查《钻井工艺手册上》表 38 选择第一段套管 表 31 第一段套管钢级选择 钢级 外径 ( mm) 壁厚 ( mm) 均重 ( N/m) 抗拉强度 ( kN) 抗挤强度 ( MPa) 内径 ( mm) s ( kN) N80 实际抗挤安全系数 1116 0 .8 8 1 1 .4 54 2 .1 1DDcoS p 确定第二段套管的下入深度和第一段套管的使用长度 1. 查《钻井工艺手册上》表 38 选择第二段套管 表 32 第二段套管钢级选择 钢级 外径 ( mm) 壁厚 ( mm) 均重 ( N/m) 抗拉强度 ( kN) 抗挤强度 ( MPa) 内径 ( mm) s ( kN) N80 1548 由公式 32 可知 第二段套管下入深度为22d4 3 . 2 9 9 2 9 9 8 ( m )1 . 3 1 0 . 0 0 9 8 1 1 . 1 2 5DDD gS ,实际取 2980m,则第一段套管使用长度为 12 3 2 8 0 2 9 8 0 3 0 0 ( m )L D D 。 2. 第一段套管抗拉安全系数校核、第二段套管抗挤安全系数校核 浮力系数 : 331 1 1 1 0 2 9 1 . 9 3 0 0 1 0 8 7 . 4 9 ( K N )W q L 331 1 1 1 0 0 . 8 3 2 2 9 1 . 9 3 0 0 1 0 7 2 . 8 ( K N )cBW K q L 抗拉安全系数为: 1111 9 0 3 .8 2 1 .7 6 1 .38 7 .4 9TT FS W 抗拉满足要求。 第二段抗挤安全系数 2224 3 . 2 9 9 1 . 1 3 1 . 1 2 50 . 0 0 9 8 1 0 . 0 0 9 8 1 1 . 3 1 2 9 8 0DDdS D 满足抗挤要求。 东北石油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 12 确定第三段套管的下入深度和第二段套管的使用长度 1. 查《钻井工艺手册》表 38 选择第二段套管 表 33 第三段套管钢级选择 钢级 外径 ( mm) 壁厚 ( mm) 均重 ( N/m) 抗拉强度 ( kN) 抗挤强度 ( MPa) 内径 ( mm) s ( kN) J55 第三段套管下入深度为33d3 3 . 8 5 3 2 3 4 7 ( m )1 . 3 1 0 . 0 0 9 8 1 1 . 1 2 5DDD gS ,实际取 2330m,则第二段套管使用长度为 23 2 9 8 0 2 3 3 0 6 5 0 ( m )L D D 。 2. 第二段套管抗拉安全系数校核、第三段套管抗挤安全系数校核。 332 2 2 1 0 2 4 8 . 1 6 5 0 1 0 1 6 1 . 1 3 5 (K N )W q L 332 2 2 1 0 0 . 8 3 2 2 4 8 . 1 6 5 0 1 0 1 3 4 . 1 7 ( K N )cBW K q L 第二段套管抗拉安全系数: 22121548 6 . 2 3 1 . 38 7 . 4 9 1 6 1 . 1 3 5TT FS WW 满足抗拉要求。 第三段抗挤安全系数: 33 3 3 . 8 5 3 1 . 3 3 1 . 1 2 50 . 0 0 9 8 1 3 0 . 0 0 9 8 1 1 . 3 1 2 3 3 0DD dS D 满足抗挤要求。 确定第四段套管的下入深度和第三段套管的使用长度 1. 查《钻井工艺手册》表 38 选择第四段套管 表 34 第四段套管钢级选择 钢级 外径 ( mm) 壁厚 ( mm) 均 重 ( N/m) 抗拉强度 ( kN) 抗挤强度 ( MPa) 内径 ( mm) s ( kN) J55 第四段套管下入深度为44d2 7 .8 5 5 1 9 3 2 ( m )1 .3 1 0 .0 0 9 8 1 1 .1 2 5DDD gS ,实际取 1930m。 已超过水泥面,应考虑下部套管的重量引起的抗挤强度的降低,按双向应力设计套管柱。 2. 水泥面处抗挤及抗拉校核 东北石油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 13 水泥面以下第三段套管长 50m,其重量为: 333 3 3 1 0 2 4 8 . 1 5 0 1 0 1 2 . 4 0 5 ( K N )W q L 333 3 3 1 0 0 . 8 3 2 2 4 8 . 1 5 0 1 0 1 0 . 3 2 1 ( K N )cBW K q L 水泥面处受到拉伸载荷: 1 2 3 7 2 . 8 1 3 4 . 1 7 1 0 . 3 2 1 2 1 7 . 2 9 1 ( K N )c c cW W W 由32 1 7 .2 9 1 18%1 2 1 4 .4ZS , 查《石油工程》图 96 双向应力椭圆可知, 90%s ,因此,套管受拉后抗挤强度降低为: 3 39。 39 6 % 0 .9 0 3 3 .8 5 3 3 0 .4 6 8 ( M p a )DD , 水泥面处抗挤安全系数 339。 3 0 . 4 6 8 1 . 0 4 1 . 1 2 50 . 0 0 9 8 1 0 . 0 0 9 8 1 1 . 3 1 2 2 8 0DD dS D 水 泥 面 水 泥 面 所以水泥面处不满足抗挤强度。 采用试算法, 将第二段套管长度增长,即减少第三段的下入深度,提高其底部的抗挤系数,以补偿双向应力的影响。 假设第二段套管长度增加 500m。 则第二段套管顶部抗拉安全系数: 22 12 1548 4 . 1 5 1 . 38 7 . 4 9 2 4 8 . 1 1 1 5 0 / 1 0 0 0TT FS WW 水泥面处受到拉伸载荷为: 31 2 39。 7 2 . 8 0 . 8 3 2 2 4 8 . 1 7 0 0 1 0 2 1 7 . 3 ( K N )ccWW 2 1 7 .3 1 2 .3 %1 7 6 5 .9ZS , 查《石油工程》图 96 双向应力椭圆可知, 93%s ,因此,套管受拉后抗挤强度降 低为: 2 39。 29 3 % 0 .9 3 4 3 .2 9 9 4 0 .2 6 8 ( M p a )DD , 水泥面处抗挤安全系数 239。 4 0 . 2 6 8 1 . 3 7 1 . 1 2 50 . 0 0 9 8 1 0 . 0 0 9 8 1 1 . 3 1 2 2 8 0DD dS D 水 泥 面 水 泥 面 所以水泥面处满足抗挤强度。 第三段套管受拉后抗挤校核: 332 39。 39。 2 2 39。 39。 1 0 2 4 8 . 1 1 1 5 0 1 0 2 8 5 . 3 1 5 ( K N )W q L 332 39。 39。 2 2 39。 39。 1 0 0 . 8 3 2 2 4 8 . 1 1 1 5 0 1 0 2 3 7 . 3 8 ( K N )cBW K q L 东北石油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 14 1 2 39。 39。 7 2 . 8 2 3 7 . 3 8 3 1 0 . 1 8 ( K N )c c cW W W 33 1 0 .1 8 25%1 2 1 4 .4ZS , 查《石油工程》图 96 双向应力椭圆可知, 85%s ,因此,套管受拉后抗挤强度降低为: 3 39。 38 5 % 0 .8 5 3 3 .8 5 3 2 8 .7 7 5 ( M p a )DD , 第三段套管抗挤安全系数 339。 339。 2 8 . 7 7 5 1 . 2 2 5 1 . 1 2 50 . 0 0 9 8 1 0 . 0 0 9 8 1 1 . 3 1 1 8 3 0DDdS D 3 因此抗挤符合要求。 第三段套管使用长度的确定: 假设第三段套管设计到井口,第三段长度 3 39。 3 2 8 0 1 1 5 0 3 0 0 1 8 3 0 ( m )L 第三段套管重量: 333 39。 3 3 39。 1 0 2 4 8 . 1 1 8 3 0 1 0 4 5 4 . 0 2 3 (K N )W q L 第三段套管抗拉安全系数: 33 1 2 39。 39。 3 39。 1 2 0 9 . 9 1 . 4 6 1 . 38 7 . 4 9 2 8 5 . 3 1 5 4 5 4 . 0 2 3TT FS W W W 抗拉符合。钻井工程设计_石油工程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签被激活,使电子标签将自身编码信号通过内置的射频天线发送出去。 ( 3) 读写器的接收天线接收到电子标签发出的调制信号,经内部的天线调节器将信号传送到读写器的信号处理模块。 ( 4) 经过解调和解码后,将有效信息发送给移动数据管理系统。 钻具出入库自动检测系统设计 11 ( 5) 移动数据管理系统根据逻辑运算识别该电子标签的身份,针对不同的设定作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
水准仪 RSQL06E 无线数据采集系统 便携式 计算机 12 1 设计荷载 等级 汽车:城 —A 级 ,人群荷载: 2 桥梁类型 第一联( 320m) +第二联( 320m) +第三联( 426m) +第四联( 426m) +第五联( 326m) +第六联( 328m)(第一联、第二联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第三、四、五、六联采用预应力箱梁混凝土连续箱梁) / 3 主梁混凝土强度等级
平可采储量,万 t a— 煤层倾角,176。 s— 井田走向长度, m ∑ m— 可采煤层总厚度, m r— 煤的容重, t/m c— 采区回采率 已知: Zkp= 5040 万 t, a=8176。 , s=5000m,∑ m=+=11m, r=, c= 则带入数据计算得: H ≥ Zkp sina/( s∑ mrc) =5040 ( 5000 11 ) ≈ ( m) 阶段垂高过小
染料 /量子点敏化太阳能电池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起源于 19 世纪早期的照相术。 1839 年 ,卤 化银用于照片制作 ,但 卤 化银的禁带宽度较大 ,所以对长波可见光不敏感 ,因此 相片质量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 1883 年 ,德国光电化学专家 Vogel 发现有机染料能使 卤 化银乳状液对更长的波长敏感 , 使用有机染料分子可以 使卤
( 1)将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换算成同一种材料,换算公式如下: EI EI EIcc gg 式( ) A A A 式( ) AAcc g g A 式( ) 式中:Ec— 混凝土弹性模量( 50号);Eg— 钢弹性模量( Q235 钢) — 换算材料弹性模量; A— 钢面积; Ac— 混凝土面积; — 换算材料面积; I— 混凝土惯矩; I g— 钢惯矩; — 换算材料惯矩; —
项重要的议程。 三、研究方案: 沥青路面的施工,影响因素很多,单是路面平整度就与路基施工质量、路面底基层及基层的施工、路面材料的质量及路面施工机械的选用、桥头涵洞两端及桥梁伸缩缝的处理、接缝处理欠佳和渗水有关,而这些恰恰就是影响路面平整度的主要原因。 在各个环节中施工人员的素质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四、进度计划: 确 定毕业论文选题并搜集相关资料 20xx 年 01 月 26 日 —— 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