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经济开发安置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开发建设工业新城,一是有利于整合资源,促进镇、区协调发展。 坚持“四体”发展战略(发展规划一体,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一体,产业布局发展一体,资源整合利用一体),整合工业区与蒲阳集镇资源,整体开发建设工业新城 ,促进 工业区与蒲阳集镇建设互促共进,统筹发展。 二是有利于夯实产业支撑,促进市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市第一要务是产业发展,其中,二产业的发展是重中之重,要确保都江堰市市域经济科学发展、可持续发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安置房建设 项目 可行性 研究 报告 8 展,财政收入稳步快速增长,综合考核成都市三圈层“第一”目标的圆满实 现,必须努力促进工业新城招商引资大突破、项目建设大跨越、产业发展大提升,实现以工业为龙头的城市北翼快步发展。 三是有利于构建“三区一城”,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及农业现代化互动发展。 一方面, 通过 工业新城的整体开发建设,不仅可以有效避免工业集中发展区“工业孤岛”现象的发生,还能通过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的完善, 城市 建设管理水平 的 提高以集聚人气,集聚投资, 产生人口红利, 形成集聚效应,带动一、二、 三产业 联动 发展 ;另一方面,通过一、 二、三产业的发展, 特别是工业集中发展区一大批新引进工业项目的建成投产,既 可 以 就 近就 地 解决 全市城镇下岗职工和转居失地 农民 的充分就业问题 , 又可以带动城市居住、商贸和餐饮娱乐等配套服务业的大发展,还可以带动区域农产品消费。 从而 真正 实现城市化 、 工业化 及农业现代化 的互动、互促 、互进。 本项目的建设,可为工业园区提供居住、商贸和餐饮娱乐等配套服务,有力保障工业园的建设,促进都江堰经济发展。 灾后重建的需要 本项目的提出的首要目的实现灾区恢复重建。 都江堰市是紧邻四川省省会成都的旅游城市,隶属于成都;与成都市区 经成灌高速公路 、成灌高铁等相连 ,约 30 分钟车程 , 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60 公里 ,被誉为成都的后花园。 都江堰市是国际旅游名城 , 自然资源条件十分优越,“ 都江堰水利工程 ”和“ 青城山 ”被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使之成为西南地区唯一获得双文化遗产的生态性文化名城。 地震使都江堰市 60%的建筑和基础设施受到了损毁,在今后数年,都江堰市将面临庞大重建工作。 “ 5 12”汶川特大地震,蒲阳全镇 13755 户 44665 人受灾,其中遇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安置房建设 项目 可行性 研究 报告 9 难 140 人,失踪 8 人,农村住房倒塌 66557 间,建筑物受损 45754 间,房屋损毁率 %,交通、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100 余家工业企业停产停业,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达 50 亿元以上。 因此,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可对各种基础设施进行重建和升级,使重建工作取得成功。 本项目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和谐社会 自 20xx 年以来,成都在全市实施了以推进城乡一体化为核心、以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障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加快。 目前,成都统筹城乡仍处于初期阶段,还存在着发展不足,内部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不明显 ,差距仍然存在,充分就业面临较大压力等问题。 国家确立成都为“试验区”是成都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面临的难得历史机遇。 为推进“试验区”建设,成都选择了“全域城区”为试验区规划方向,辐射成都 60%的面积、惠及 80%的人口,直接带动 51 个新市镇、 31 个产业化基地和 5 个工业园区的发展。 根据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要求,成都将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尽快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本项目的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 抓手, 对 都江堰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二 元结构的存在,造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较低,影响了城乡协调发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形成了典型的“三农”问题,只有坚持城乡协调、一体化发展,才能保证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如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安置房建设 项目 可行性 研究 报告 10 果农业与农村的发展滞后,必将拖住工业与城市发展的后腿,使其进程受阻,最终将停留于更加畸形的二元结构。 城乡统筹发展的实质是提高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和服务业与乡村产业间的融合度,从而推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一体化发展。 根据城市和农村的不同特质要求和发展优势,合理分工,互促共进。 从分工角度解决城乡之间产业同构和过度竞争的问题,使城乡之间 形成一种相互支撑的经济技术联系,更好地发展农业产业化,推动 都江堰 城乡可持续发展。 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就必须全面繁荣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生态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切实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质量。 而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充分发挥城镇对农村或非农产业对农业的“拉动”作用,减少农村劳动力,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推进都江堰城镇化进程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 为了加快四川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四川省也制定了“干好头五年,准备后五年,谋划后十年,提前翻两番的追赶型、跨越式发展战略”。 都江堰市委、市政府 结合本 市 实情, 提出了“ 城乡空间架构以三山为依衬,岷江为轴心,七水为脉络,田园为基底,七射五环干路为骨架,扇形组团式进行布局。 通过 ‘ 一心五轴,五河十岸 ’ 的打造,形成 ‘ 亮山亮水亮河 ’ ,营造滨水空间,把城市环境、都江堰品质做出来 的 规划 ,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强产业互动,城乡相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安置房建设 项目 可行性 研究 报告 11 融,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城市化不仅仅是单纯的非农人口的数量,而且包括了城市化的质量问题。 城市化的质量按照国际上的标准,主要由六个“现代化”组成:即建立现代化城市经济体系;城市社会系统的现代化;城市政治、行政系统现代化;城市文化系统的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城市生态系统的现代化。 本项目的建设,将有力地加大 都江堰市蒲阳镇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利于改进城市风貌、突出城市特色,进一步完善城镇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功能;也有利于增强产业支撑力和农村 劳动力转移和容纳能力;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水平。 是都江堰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需要 20xx 年,都江堰市确定了建设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 ”的发展目标。 把灾后恢复重建与建设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相结合,以国际化的标准和理念引领城乡规划建设,以市场化的取向深化改革开放,以民主化的方法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全力构建 “1475”四级城镇体系和一核三带九河“139”核心城区,全面推进城镇体系建设、产业提档升级,计划经过 20年左右,建成 “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 ”。 都江堰 提出 将用 3 年时间围绕 “1475”四级城镇体系, 构建新型城乡形态。 “1”即一个中心城区; “4”即青城山文化旅游发展组团、蒲阳经济技术发展组团、龙池 —虹口 —紫坪铺山地运动休闲度假旅游发展组团、聚源新城发展组团等四大发展组团; “7”即向峨、天马、翠月湖、崇义、柳街、石羊、安龙七个新市镇; “5”即 500 余个农村新型社区。 本项目是 “1475”四级城镇体系 中的“ 蒲阳经济技术发展组团 ”,通过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安置房建设 项目 可行性 研究 报告 12 实施本项目,可有力推动蒲阳镇的建设和发展,为都江堰建设 世界 现代田园 城市示范区做出贡献。 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20xx 年蒲阳镇被确定为成都市 优先 发展 重点镇,因此加快当 地建设步伐迫在眉睫。 要促进当地经济更快发展应大力吸引外来资金加入到当地建设。 本项目在国家对口直接援助重建范围之外,为获得重建所需资金,应开辟一条市场化的道路,在都江堰市重建整体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实施都江堰蒲阳工业新城开发项目,实现蒲阳镇的重建和升级,同时,充分利用都江堰市的旅游、自然资源和“壹街区”的辐射带动,通过土地整理和后续建设,改善当地投资环境,促进当地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是提高当地居民收入的需要 要实现蒲阳镇的发展,首先要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实现居民的安居乐业。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 促进了当地商贸、 休闲和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可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 能有效 提高当地居民收入 ;同时,本项目的实施为工业园区的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这就间接地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收入。 因此实施本项目势在必行。 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安置房建设 项目 可行性 研究 报告 13 第三章 项目业主介绍 本项目业主为 都江堰市工业集中发展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业主:都江堰市工业集中发展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时间: 20xx 年 注册资本:伍仟万元 注册地址:都江堰市蒲阳镇 公司类型:国有全资 经营范围:完成都江堰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川 苏都江堰科技产业园)内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及开发,完成农民安置房的建设;负责工业集中发展区资源性资产的经营性管理;负责工业招商引资项目委托代建工程;负责投资咨询和企业管理咨询等。 公司简介: 为大力推动都江堰市 “三区一城 ”的构建,加速都江堰市工业集中发展的进程,经都江堰市政府授权,于 20xx 年 9 月 5 日登记注册正式成立都江堰市工业集中发展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并赋予公司融资贷款和完成市内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投资的职能。 公司注册资本金为 5000 万元 ,系国有全资公司。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何平先生。 公司 主营业务为 : 完成都江堰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川苏都江堰科技产业园)内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及开发,完成农民安置房的建设;负责工业集中发展区资源性资产的经营性管理;负责工业招商引资项目委托代建工程;负责投资咨询和企业管理咨询等。 组织结构: 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安置房建设 项目 可行性 研究 报告 14 公司管理规范,内设机构齐全:设董事会和监事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 董事长为公司法定代表人,并兼任总经理,统一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和管理。 公司设立三部一室,即办公室、融资财务部、工程建设部、合同预算部。 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法人代表:何平,本科 学历,多年政府各职能部门工作经验。 公司拥有一套规范、严谨、高效的管理体系,公司结构合理,条理清晰,责任明晰,运转高效。 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安置房建设 项目 可行性 研究 报告 15 第 四 章 项目区域 概况与经济分析 一 、都江堰概况与区域经济 (一) 都江堰概况 行政区划 都江堰市总面积 1208 平方千米,总人口 万人( 20xx 年),以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 都江堰市辖 17 个镇(灌口、幸福、蒲阳、中兴、聚源、天马、崇义、龙池、柳街、胥家、安龙、大观、紫坪铺、翠月湖、石羊、玉堂、青城山)、 2 个乡(向峨、虹口), 49 个社区委员会、333 个村委会。 交通 都江堰距成都市 48 公里,都江堰市区和成都市区经成灌高速公路连接,约 30 分钟车程;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60 公里; 213 国道(兰州至昆明)横贯市境东西;成都茶店子汽车站,有大巴车直达都江堰市客运中心;20xx 年 5 月 12 日成青快铁正式通车,从成都到青城山只需 30 分钟左右。 市区内有便捷的公共交通,乘公交车游客可以很方便地到达各个旅游景点。 旅游资源 都江堰市人文胜迹众多。 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堪称“举世无双”,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凸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是世界水文化宝 库中首屈一指的稀世奇宝。 自古即以“幽甲天下”著称于世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凝聚了中国道教文化的精华。 距今 4500 多年的芒城遗址是成都平原目前发现的几处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安置房建设 项目 可行性 研究 报告 16 早期史前遗址之一,是新石器时代古蜀人的重要聚居地,是古蜀文明的重要见证,是研究长江上游人类文明起源的重要标本。 位于青城山麓的普照寺、以三教合一为突出特色的灵岩寺在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具有广泛影响。 位于青城外山的药王庙以及道家养生之术,是源远流长的中华长寿文化的重要体现。 都江堰市作为成都平原往川西北地区的重要通道,是西蜀文化与藏羌文化的交汇区,民族民俗文化独具 特色。 历史文化 由都江堰而产生的具有强烈地域色彩的都江堰水文化包括水文学、水文物、水神学等。 诸如“二王庙”、“伏龙观”、“观景台”等处的人文景观;改建鱼嘴挖掘出土的东汉李冰石像和“饮水思源”石刻;歌颂李冰父子降龙治水的民间传说和具有一定宗教神学色彩的祭祀活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祭水、祭神、祭人的诗、词、书画的水文学等,形成独具特色的都江堰水文化。 (二) 区域经济分析。都江堰经济开发安置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