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职业技术学院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符合国家教育发展政策的。 五、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个急待发展的知识技术性服务产业,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中初级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基地。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在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支持下,统筹规划各类教育资源,在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同时,也要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避免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流失。 本项目的实施,将使 郓城县 职业 中等专业学校 充分发挥三十余年办学的历史积淀,利用其雄厚的师资力量及教学设施的潜 力为 山东省 的职业技术教育发挥更大的作用。 在市场的竞争中根据自身情况,在培养职业人才、教学研究及具体方向上做出自己选择,形成多种模式办学。 六、 项目的建设是现代大工业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现代制造业不断壮大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随着新技术被广泛地运用,“中国制造”升级换代,企业对机械加工这一新技术的认识不断提高,社会对机电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导致机电应用型人才的严重短缺。 近年来,“技工荒”和“高薪难聘高素质的机电技工”已成为全社会 18 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机械制造业在东北 三省更是方兴未艾,齿轮制造、农业机械装备制造、机床制造、电机制造、汽车制造等均呈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全国同行业中占有较高地位,机械加工技术的人才需求迫在眉捷。 该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的加快 菏泽市 机电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为 山东省 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热潮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七、 项目的建设是全面实现教育服务经济建设功能的可靠保证 实现充分就业和提高就业质量是解决现阶段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十二五”时期将是 菏泽市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 时期,随着产业的升级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工艺的改进,一方面,社会的需求要求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要紧跟时代的发展。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在岗人员需要继续学习,下岗人员需要再就业培训,终身学习将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问题,以技能教育为特色的职业教育在满足人们终身学习的需求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职业技术学校的发展,可以将目前的教育结构由平面型转为金字塔型,增强教育服务社会的链条,可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并通过示范作用,带动其它中职学校增强综合办学实力,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为 菏泽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更大 贡献。 综上所述, 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 我国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 , 这无疑给技术院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培养技术人才的主体 , 技术学校应该主动适应时代发展 , 深化内部 19 改革 , 调整经营战略 , 为培养技能型人才做好坚实的保障。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必然发生变化,既需要研究型、开发型人才,更需要多层次、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推进“三个转变”的有效载体和保证,从更新的高度认识到了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了实现职业教育的新的历史性跨越 ,为 菏泽市 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实现现代化提供人才储备,促进 菏泽市 中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该项目的建设刻不容缓。 八、 是大力实施科教新市,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提出 :“ 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础和保障。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提升国 民整体素质,把 郓城县 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以发展教育来引导和支撑我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反复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投入,加快发展。 菏泽 市委、市政府认真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对教育工作高度关注, 郓城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 ,凝聚党心、民意、饱含各级领导、人民群众 和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关爱和期盼,是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对促进 菏泽 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 20 九、 符合“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大力发 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技水平的高低已成为综合国力的具体体现,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储备是影响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党中央制定的“科教兴国” 的发转战略,迫切需要培养更多更好的高素质人才。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各类人才,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已成为推动我国社会进步、经济繁荣和民族振兴的关键所在。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xx 年本)》( 20xx年修正)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三十六、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业 3( 职业教育)的范畴,符合国家政策。 综上所述,提出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21 第三章 建设条件与场地 第一节 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一 、 地理位置 和地形地貌 郓城县位于 山东省 西南部。 地处北纬 35176。 19′ ~ 35176。 52′, 东经115176。 40′ ~ 116176。 08′。 东邻 梁山县 、嘉祥县,西接 鄄城 ,南连巨野县、菏泽市,北隔 黄河 与河南省台前县、 范县 相望。 南北长 44 公里,东西宽 公里,面积为 平方公里。 人口。 县人民政府驻郓州街道,在省会 济南 西南方向 150公里处。 为菏泽市辖县。 郓城是 水浒 故事的发祥地,素有 “ 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 ” 之说。 地处鲁西南平原, 大地构造属中朝陆台山东台背斜的西南边缘凹陷带,处于 “ 鲁西断块 ” 中的 “ 鲁西南块陷 ” 上,地表全为新生界覆盖,没有基岩出露。 地貌由于受地下岩层构造和地上黄河等内外营力作用的控制和影响,整个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没有山丘,全境属黄河冲积平原。 西南与东北 高差 9米,地面坡降在 1/5000— 1/10000,海拔在 — ,地貌类型主要有缓平坡地带、浅平洼地带、河槽地带、河滩高地地带四种。 文化底蕴深厚。 郓城县历史悠久,是千年古县,春秋时期筑城名郓。 郓城县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宋江的家乡,素有“水浒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之说,水浒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被评为山东省首批旅游强县,荣膺“中国好汉之乡”称号。 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是闻名全国的“戏曲之乡”、“武术之乡”、“书画之乡”、“古筝之乡”。 郓城县名人 彭丽媛 : 国家主席 习近平 的 夫人 、现任 解放军艺术学院 院 22 长 ,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舞团团长,著名 女高音 歌唱家 ,中国当代民族声乐代表人,中国第一位民族声乐硕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最年轻的文职将军 (少将军衔 ),总政歌舞团第一批 “ 国家一级演员 ” ,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第一批 “ 政府津贴 ” ,曾先后三次荣立二、三等功。 二 、 水文 黄河自 鄄城县 流入郓城西北边境,经 李集 、黄集流入 梁山县 ,流经郓城 28 公里,年均引水量 ,水资源总量 亿立方米。 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外, 流域面积 在 100 平方公里以上 的河流有 11 条,地下水量约。 三 、 地质构造 本项目地处黄河多次决口改道冲积而形成的平原,地形平坦,平均海拔 ,属黄海高程系。 浅部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黄河冲积层,岩性主要为粘土、粉土、粉细沙。 粘土承载力为 80— 110kpa,压缩模数 4MPa;粉土承载力为 120200kpa,压缩模数 14Mpa。 项目建设地址地层为杂填土与黄河冲积形成的粉土、粘土及粉质粘土等,共分 7层,分别描述如下: ( 1)层杂填土 (Qmi):黄灰色,项部杂色,稍湿 — 湿,以粉土为主,含少量砖块、砖屑,项部为混凝上,该层 松散 — 稍密。 厚 ~ ,层底标高 ~。 其单桥静探比贯入阻力平均值为。 ( 2)层粉土 (QffI+p1):灰黄色,湿~很湿,下部粘粒含量较高,该层松散。 厚 0. 400. 90 米,层底标高 48. 6049. 33 米。 其单桥静探比贯入阻力平均值为。 ( 3)层粉质粘土 (Q“”, ):棕色,棕黄色,局部为粘土,该层可塑。 23 厚 — ( 4)层粉土 (Q:“”’ ):灰黄色,下部浅灰色,很湿,下部粘粒含量较高,该层松散 — 稍密。 厚 ,层 底标高。 ( 5)层粘土 (Q4~l+p1):棕灰色,上部为淤泥质粘土,局部为粉质粘土,该层流塑 — 可塑。 厚 ,层底标高。 ( 6)层粉土 (Q,’” p1):灰色,黄灰色,很湿,下部粘粒含量较高,局部为粉质粘土,该层松散 — 稍密。 厚 3. 00— 4. 10 米,层底标高 —。 ( 7)层粉质粘土 (q4al+p1):灰色,褐黄色夹灰色,见姜石,含量不均,中夹粉土薄层,该层可塑,粉土粘粒含量较高呈稍密状态。 本次勘察未揭穿该层,揭露最大厚度 米。 四 、抗震设防 建设地址地层状况适于项目的建设,项目周围亦没有采矿企业; 该区新构造运动活跃,地温梯度一般大于 5℃ /100m。 历史上属于地震多发地带,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20xx年), 郓城县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因此,本项目主要考虑的地质灾害为地震,建筑设计时要考虑抗震设计,按 8度设防。 依照国家相关规定,建设单位需报请有关部门应对项目建设场址进行地质灾害及地震安全影响进行详细分析评价。 五 、 气象资料 全县属暖温带半湿润东亚季风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 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和凉爽,冬季干冷,雨雪稀少。 平均年日照时数为 24 ,全年各月以 6 月份日照时数最多,为 小时, 2 月份日照时数最少,为。 光照年平均总辐射量为 卡 /厘米 2。 年平均气温为 ℃ , 1 月份气温最低,平均为 ℃ , 7 月份最高,平均为 ℃。 全县地面温度年平均为 ℃ ,年平均气压为 毫巴。 全年以北风为主,南风次之,历年年平均风速为 /秒。 平均年降水量为 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 天, 7月最多, 1 月最少。 全年降雪初 日最早在 11 月 8日,最晚在 1月 15 日,年平均降雪日数为 ,最大积雪深度 150 毫米。 累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69%,蒸发量年平均为 毫米, 6 月份最大,为 , 1月份仅。 六 、经济发展状况 目前,郓城经济快速发展,事业兴旺发达,社会稳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已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快车道。 20xx 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可比增长 %;完成地方财政收入 亿元 ,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 17454 元、 8326 元,分别增长 %、 %; 全社会供电量达到 亿千瓦时,增长%; 20xx 年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 202 亿元、新增 32 亿元,各项贷款余额 142 亿元、新增 32 亿元。 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用电量、一般工商业用电量、各项存款余额、居民存款余额、私人汽车拥有量、在职干部职工工资发放标准等各项指标均居菏泽市前列。 郓城县先后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省中小企业发展先进县、全省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全省畜牧工作先进县、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 25 “十二五”期间是郓城县大开放、大投入、大建 设、大发展的五年,是奋力爬坡、攻坚克难、全力赶超、实现突破的五年,是应对困难、努力工作、迎接挑战、艰苦奋斗的五年。 郓城县委、县政府决心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 四 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根本出发点,以建设现代化煤电化工基地为着力点,强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升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和文化、旅游产业,凝心聚力,扎实苦干,强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到 20xx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以上,达 到 420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 25%以上,达到 40 亿元,力争突破 50 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1400 亿元以上、力争突破 1600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 增长 15%以上,城镇化率提高到 45%以上, 力争跨入全省县域经济第一方阵。 七 、郓城县 学生规模 郓城县 是一个拥有 127 万余人的人口大县。 全县有定点小学 164 处,在校生 11 万人,初级中学 37 处,在校生 46000 人,每年初中毕业生 120xx人左右,普通 职业技术 3处,在校生 19000人。 第二节 基础设施 条件 郓城县 京九铁路 纵贯全境 公里,设有 3个客货站,欧亚大陆桥在这里与京九铁路交汇。 济菏高速 、 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