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罕区民族中学新建校门、校墙、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防、文物保护以及招投标等工程建设方面的有关规定和标准。 及时的将足额建设基金落实,确保建设资金流动,有利于工程如期、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族中学新建校门、校墙、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 顺利完成。 加强工程全程监控制度和措施,确保不出现任何人为纰漏,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工程竣工验收标准,严格合同管理确保工程经济安全,建立健全的施工安 全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过程中尽量避免人员伤亡。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族中学新建校门、校墙、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2 建设必要性分析与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必要性 学校的基础设施条件是提高办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由于赛罕区民族中学原有校园校墙、学校大门及门房因城市快速通道建设占地被拆除,学校基础设施已不能保证学校基本的教育安全与素质教育质量要求,因此重新修建民族中学校园校墙、校门、门房及配套设施不仅是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 GB5009920xx) 和《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的 要求,更是 赛罕区 民族中学目前必须解决 的问题。 第一、校园校墙建设是保障校园师生活动安全、改善学校卫生环境的重要措施。 校园围墙拆除后,学校原有的安全封闭环境就遭到破坏,现有的学校安保力量、设施有限,校园外的施工人员、社会流动人员及其他各类社会闲散人员就很可能进入学校,对校园教学治安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对此,许多学生家长也给学校提出建议,希望能尽快修建学校的校墙。 实施校墙的重建工程,对于保护在校学生的学习、活动安全,降低社会不安定因素对学校可能带来的社会不稳定风险、保障学校安全、 改善学校卫生环境、 建设人民满意的学校有着积极意义;新建的具有民族特点 的钢混铁艺校墙设计使简单的校墙变成了“会 说话 的 墙壁 ”,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对校园环境起到了极大的美化、净化作用,色彩鲜艳的校墙不仅是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其富有蒙元文化特色的墙柱造型也在 对外彰显 民族中学 学校教育 特色,符合城市外立面建筑设计的相关要求。 第二、校门、门房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是 是学校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族中学新建校门、校墙、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分, 符合民族教育政策。 按照《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事业 “十二五 ”发展规划 》中“ 全面提高民族教育发展水平。 继续贯彻优先发展方针,在研究制定各类教育事业规划、组织实施各项教育工程中,优先安排民族教育项 目,确保民族教育在与全区各类教育同质同步发展的基础上,适度超前发展。 ”“公共教育资源向民族教育倾斜”,“ 切实研究解决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所面临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 ”的政策要求,学校要不断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校门、 门房及其配套设施是学校基础设施,校门是一个学校的门面,是学校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校门的形象显现着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和教育品质,也使得学校容易辨识,是学校基础设施中重要的一部分,同时门房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将起到对校园进出人员及车辆的监督管理和规范化,进行人员、车辆出入登记,并监督规范在校学生出入校 园,休息室用于来客临时休息处,门房的建设一方面要保证在校师生的安全避免社会闲杂人等扰乱校园秩序,另一方面要负责外来访客和校内的通传工作。 能极大改善民族中学的基础设施条件,符合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政策要求。 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呼和浩特市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 综上所述,民族中学校墙、校门、门房及其配套设施工程的建设是学校目前面临的急待解决的问题,是教育发展的需要,符合民族教育发展规划,是政府重视教育、切实解决民族学校在发展教育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具体行动体现,项目建设合理 、合法、可行,有利于创建地区稳定、和谐的民族团结环境, 项目的建设 十分必要和迫切。 建设规模及内容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族中学新建校门、校墙、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校墙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规模:新建赛罕区民族中学西侧钢混铁艺校墙 ,面积 ㎡ ,墙柱处高为 ,围栏墙高 采用土建铁艺校墙加钢筋混凝土柱隔断 , 墙柱头做 铁质 成品民族图案 ,栏杆上部艺术造型采用方管。 投资规模 万。 建设内容: 校墙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工程、校墙工程、油漆工程、安装工程和装饰工程五部分,涉及铁艺校墙、钢混柱及流水洞设计等建设内容。 门房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规模:为门房的主体与配套工程建设项目,其中 :门房 两个,分列在新建校门两侧,共有四个房间,每间 建筑面积 26 ㎡,总建筑面积 104㎡,地上一层总高度 4m,外墙做高档隐框幕墙装修并进行蒙元文化艺术造型的建设,配套工程包括给排水、电气、弱电、暖通, 总投资 万元。 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包括校门两端两个门房, 主体工程包括建筑物的构筑与砌体、室内外装修等工程。 配套建设给排水工程、配电及照明工程、消防安全系统、避雷系统、通风系统及供暖系统等工程。 ( 1) 给水系统:主要包 括门房的室内、外供水管网,以及与外供水管网的连接。 ( 2) 排水系统:包括室外雨水管(渠)及污水管(渠)的建设。 ( 3) 消防安全系统:包括室内安全疏散出口、消防灭火器的配备等。 ( 4) 配电及动力照明系统:主要包括配电系统(配电箱)、日常照明系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族中学新建校门、校墙、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统。 ( 5) 通风系统:根据场地使用特点,该项目通风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 ( 6) 避雷系统:主要建设构筑物防雷接地网络。 校门建设规模及内容 建设规模:新建校门为钢结构艺术门和电动伸缩门,以及校门建设过程中遭到破坏的校门内外道路的恢复硬化,钢结构艺 术门总长 24m,高,两端架设在左右门房上,中间设计两个钢立柱,间隔 12m,电动伸缩门为不锈钢单轨结构,中间开门,长 24m,宽 ,高。 钢结构艺术们两侧建设两个苏鲁锭长矛,高 3m,剑头长 39 公分 ,宽 3. 9 公分 ,旗杆为不锈钢管管径 DN25,旗杆为蓝色,箭头下流苏为白色,恢复硬化道路624 ㎡。 工程投资规模 万元。 建设内容:校门建设及油漆工程,防腐工程、装饰工程。 建设内容汇总表 表 221 主要建设内容汇总 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原有建构筑物拆除 次 1 详细拆除内容见本报告 叙述 原有围墙拆除 米 200 原有校门拆除 个 1 原有门房拆除 平方米 53 新围墙、门房、大门地下原夯地面 平方米 843 监控 个 2 校内庭院砖 平方米 1800 2 校墙 平方米 栏杆下矮墙 平方米 钢混结构,高 围墙栏杆 平方米 钢筋,高 栏杆上部造型 平方米 方管,高 3 门房 平方米 104 框架结构,外部高档隐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族中学新建校门、校墙、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框幕墙装修 采暖工程 平方米 104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 电气工程 —— —— 包括该项目中校门景观灯用电和电动伸缩门用电。 弱电工程 平方米 104 包括电话通信系统、保安 监控系统 等 给排水工程 平方米 104 4 校门 个 1 钢结构艺术门 个 钢结构艺术造型 电动伸缩门 米 24 不锈钢门,高 ,宽,中间开。 校门内外道路恢复 平方米 624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族中学新建校门、校墙、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3 场址和建设条件 场址现状 地点与地理位置 该项目 建设地点位于呼市赛罕区民族中学校园内, 东侧紧邻城市快速道路。 其中:新建的校墙位于原校墙西侧,门房位于新建校墙西侧,分列在新建校门两侧,详见学校总平面布置图,学校具体位置见宗地图。 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590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 39 号令)等法律及《呼和浩特土地资储备实施办法(试行)(呼政发[20xx]) 10 号)》, 该项目 各部分工程用地土地权属归国家所有。 该项目 校墙建设 ;门房建设面积为 104 ㎡;校门总 长 24m 高,项目用地均位于校内,用地符合学校功能区规划要求。 该项目选址地处呼市赛罕区民族中学校园内,新建钢混铁艺校墙位于校园东侧,紧临呼和浩特市科尔沁南路,原校门、围墙等拆除、清理后为快速通道扩建用地;新建校墙、校门、门房均在原建构筑物西侧,项目建设条件较佳,主要交通路线上没有机动车等危险因素,符合校园整体功能区划,适合进行教育事业。 不利条件为校门和建设项目破坏了学校的一部分原有硬化地面,需在项目建成后恢复地面硬化铺砖,从学校的平面布置来看,校墙、校门、围墙地块的目前选址最为经济、合理。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族中学新建校门、校墙、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场址条件 地形、地貌条件 呼和浩 特市位于半干旱的农牧交错区,地理坐标为东经 110186。 46180。 — 112186。 18180。 ,北纬 39186。 35180。 — 41186。 23180。 北与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包头市达茂旗相连,东与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卓资县、凉城县接壤,南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和山西省右玉县交界,西与包头市毗邻。 规划区包括全部行政辖区,包括 4 区、 4 县和 1 旗 ,即新城区、玉泉区、回民区、赛罕区、武川县、和林县、清水河县、土左旗、托县 ,共 15 个乡,25 个镇的区域范围,总面积为 1721400 公顷。 全市地形地貌主要分为山地和平原两大地形,北部大青山和东南部蛮汉山为山地地形。 南 部及西南部为土默川平原地形。 地势由北东向南西逐渐倾斜。 海拔最高点在大青山金銮殿顶部,高度为 2280 米 ,最低点在托克托县双河镇,高度 为 986 米,市区海拔高度 为 1040 米。 大青山为阴山山脉中段,生成很多纵向的山脉山峰。 境内,由西向东主要山峰有金銮殿山、蟠龙山,虎头山等,东南部是蛮汉山。 呼和浩特市从南到北,由西至东水热条件不同,地形地貌差异较大,所以自然植被类型也有所不同。 植被分布规律的特点是从南向北,从东向西有森林植被逐渐过渡到灌丛草原,干草原、草甸草原,同时尚有岩生植被、沼泽植被和沙生植被。 工程 地质、水文条件 工程地质 呼和浩特市气候受地形海拔高度影响,水热条件随地形海拔高度的变化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民族中学新建校门、校墙、门房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呈有规律的变化,从而对土壤的形成、发育产生明显分异,在海拔 1900— 20xx米以上的中山,年平均气温较低,水分条件好,生物循环积累和淋溶过程较为明显,从而形成森林土壤和淋溶森林土壤;而在海拔 1600 米以下的石质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则形成灰褐土、粗骨土及过度类型的栗褐土,在山前倾斜平原及黑河冲积平原,地形平缓,所形成的是隐域性潮土、盐土等。 该项目目前还为进行工程地质勘测,依据该项目东北方向民族小学建设项目的地勘报告,该项 目所在地场地类别 为Ⅱ类,地貌属冲洪积层组成,地基土分类为中硬场地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50KPa, 地下水位较深,地基土对混凝土及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水文条件 地下水主要补给源是大青山山区降水入渗转化的地下水,由哈拉沁沟和乌索田沟两个冲积扇径流补给,形成自流盆地。 受构造、岩性及地貌的控制,地下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除丘陵山区外,广大的平原区都有较丰富的地下水。 全境水质较好,适宜农田灌溉和人畜饮用。 呼和浩特地下水可分为浅层水和深层水。 地下水埋藏深度、水质、水量均由北向南呈有规律的变化:地下水位由深变浅,山 前区大 于 4。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