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大路沿线基础配套雨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s 1 不计入本项目 投资 排水分区四 雨水重力流管线 DN800 km 1 混凝土管 萨大路沿线基础配套设施(雨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哈尔滨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6 雨水重力流管线 DN1000 km 1 混凝土管 雨水重力流管线 DN1200 km 1 混凝土管 雨水重力流管线 DN1500 km 混凝土管 雨水重力流管线 DN20xx km 混凝土管 钢筋混凝土雨水检查井 座 173 雨水口 座 173 铸铁连接管 DN200 米 692 顶管施工 DN1500 米 40 四区雨水泵站 4 m3/s 1 不计入本项目 投资 总投资 万元 萨大路沿线基础配套设施(雨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哈尔滨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7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大庆市城镇建设格局是一个组群组团模式,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布署,本着生态、自然、现代、宜居的发展定位,坚持系统规划、整体建城、纵深管理、开发开展的原则,正在高起 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建设和运营。 大庆将采用高科技手段,因地制宜、科学谋划、规划先行,充分利用区域内资源,辅之以人文景观,进行城市化改造,将其打造成一座集旅游观光、中央商务、教育研发、信息物流、生态宜居的园林化新城和景观化社区,力争用 20 年左右时间,将其建设成为利于创业、适宜人居、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现代化城区,可容纳 80 万人居住,使之成为黑龙江副中心城市的扛鼎之作。 大庆市红岗区经过近年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区内现有道路总体发展情况良好,但萨大路沿线地区雨排管线还处于空白。 为了解决排水问题,保证区域内 排水顺畅,完善城市的排水管网建设 ,更好的进行城市化发展,经研究决定,对萨大路沿线雨排管网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并委托我公司编制本工程可行研究报告。 大庆 市 是因油而兴的城市,长期以来城 镇一体化 功能不够健全,第三产业 规模小、 发展缓慢。 近几年大庆市以完善教育、文化、医疗、体育、交通、流通等城市功能为重点,用高水平的第三产业带动提升传统第三产业发展。 重点强化大庆城市的交通中心、商贸中心、文体中心、教育中心、萨大路沿线基础配套设施(雨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哈尔滨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8 旅游中心和医疗中心等项功能。 该项目的建设将对红岗区的商业、金融等相关 产业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 , 加快 第三产业发展。 为实现这一蓝图,要从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抓起。 该项目是促进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项目主要以“改善城市面貌”为目标,进一步完善红岗区基础配套,项目建设将极大的提高红岗区的城镇一体化水平,并在进一步完善大庆市城市功能方面发挥巨大作用。 大庆地区地表水文状况属安达闭流区,境内天然河流较少,大气降水都汇集到低洼处,无法排出区外。 但受古地质和现代地貌的影响,大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文状况具有独特区域性,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 良好、完善的基 础设施是吸引外商投资和优秀人才的有利条件。 从某种意义上说,区域与城市基础设施是吸引和利用外资的最重要的投资环境。 凡是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的地方,几乎都是人们乐于生活和工作的地区。 城市基础设施越是完善,城市所能产生的综合效益就越高,吸引力和辐射力就越强。 从城市建设实践来说,所谓城市现代化,应当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一切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实现城市功能高效、便捷、完善与城市环境清洁、整齐、美观的统一,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多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环境保护,尤其是城市内 的排水问题,每年国家都投入大部分资金解决部分城市排水问题。 本工程的建设将直接改萨大路沿线基础配套设施(雨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哈尔滨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9 观红岗区萨大路沿线的排水现状,同时也将极大的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 符合了国家的环保政策,提高了红岗区的综合使用功能,为当地的经济建设和发展铺设了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它对推动与促进红岗区的发展,实施“扩容强市”战略,完善城市排水网络建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红岗区经济的建设必将产生强劲的拉动作用,所以它的建设应尽快实施。 萨大路沿线基础配套设施(雨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哈尔滨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10 第三章 区域概况 大庆市的发展目标是:建 设特大型城市、生态园林型城市、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高科技现代化城市,东城区实施“东移北扩”战略。 该地区处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上风侧,远离工业污染区,内部湿地水系发达,林地草原生态资源丰富。 本着“城厂分开,城矿分开”的原则,遵循建设绿色空间相隔、快速通道相连、湖泽水系相通、湖在城中、城在湖中,蓝天、绿地、碧水相互辉映的中国北方高科技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的建设方针,“北扩”应结合大庆市建设特大城市及生态园林型城市的发展目标,以拓展城市居住用地和公共设施用地为主。 (一)城市经济地理位置背景 1.大庆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城镇带 上,目前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不断扩大的辐射范围,成为该城镇带主轴线上的重要城市。 随着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等高级核心的形成,黑龙江省南部城镇带将成为全省龙头,带动整个黑龙江省经济的发展。 2.“哈 — 大 — 齐”经济轴带的枢纽。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处于“哈 — 大 — 齐”重化工业带轴线的枢纽位置,是黑龙江省正在崛起的区域中心,黑龙江省西部中心城市之一。 3.是大庆城市经济区的核心城市。 根据《黑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 20xx2020)中关于城市经济区的划分,大庆城市经济区包括大 庆 市区、萨大路沿线基础配套设施(雨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哈尔滨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11 林甸县、肇源县、肇州县 、杜蒙县、安达市,总面积 万公顷,是黑龙江省八大城市经济区中经济密度最大的城市经济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石油工业基地和石化工业基地。 大庆市这种特殊的经济地理位置,刺激了大庆市的经济发展,加速了城镇网络体系的形成,促进了城市间技术、人才的交流。 未来大庆至北安、黑河铁路这一交通动脉的贯通,将使大庆市成为我国对俄贸易,特别是协同俄国开发远东丰富自然资源的重要枢纽;肇源松花江大桥及明沈公路大庆连接线的建设,将使大庆市成为黑龙江省西南部重要的对外交通枢纽。 (二)城市社会经济背景 1.我国最大的石油产区 大庆油田 是全国最大的油区,总含油面积 ,探明地质储量 52 亿吨,可采储量 亿吨,居世界第十三位。 依靠石油开采,大庆市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城市。 丰富的油气资源,不仅为国家财政收入、出口创汇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促进了大庆地区的经济振兴和黑龙江省中部经济区的崛起。 但随着石油可采储量的逐年递减,其对大庆经济的拉动作用也会逐步减弱,急需发展替代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我国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 随着大庆油田的开发,大庆已成为我国五大石化基地之一。 石化工业在大庆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是大庆的第二 大支柱产业。 目前乃至将来的发展中,石化工业在整个大庆市经济结构中的地位还将逐步上升。 萨大路沿线基础配套设施(雨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哈尔滨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12 大庆石化工业前景优越,不仅以它丰富的原料型产品,为大庆地方工业的腾飞创造有利条件,甚至左右着东北乃至全国的石化工业发展。 3.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大庆市是全国首批小康城市,恩格尔系数、人均住宅居住面积、人口预期寿命等均超过国家小康指标。 其中, 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比上年增长 %。 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同比增长 %。 农民人均纯收入 1980 元,同比增长 %。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日益改善 ,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同比增长 %,农村住宅砖瓦化率达 %,同比提高了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也稳步趋升。 4.人口城市化水平较高,但区域差异明显 大庆市城市化率达 %,与黑龙江省平均水平相当,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大庆市区由于石油资源的开发而迅速进入工业化时期,城市化水平偏高达 %,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 由于大庆市与外围乡镇农场在城镇化发展历史和发展机制等方面影响因素不同,外围乡镇农场以农牧业和轻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其城镇化水平不高,导致二者 之间的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从而对全市整体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提高大庆整体城市化水平势在必行。 5.城市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 大庆市经济总量中第一、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高达 %,市区的 GDP占全市 %,城市经济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有绝对优势。 大庆市经济结萨大路沿线基础配套设施(雨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哈尔滨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13 构不合理,仅石油石化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贡献率即达 %,经济结构不尽合理,造成城乡二元化结构失衡,影响了大庆市城镇化水平的的进程。 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已成大势所趋。 6.基础设施水平有一定差异 大庆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在黑 龙江省处于较高的水平,很多指标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但其农村基础设施水平相对市区水平有差距,尤其是城市周边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一定差异,对城市整体化形象产生一定影响。 城市中心区良好的硬件水平为大庆市整体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7.党的十六大作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为黑龙江省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大庆市作为我国重要的石化工业基地,正面临着石油资源衰退,可采储量减少的现实,因此,国家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的战略决策和部署为 大庆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发展的契机。 在未来的一、二十年内,石油开采将逐渐失去其优势地位,石化生产在达到顶点之后也将步入相对稳定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持续发展,大庆市产业结构将逐步实现多元化,高级化。 城市的经济基础是城市发展的依托,大庆市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国家重要化工基地和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又是黑龙江省西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市政府提出了“大招商,大开放,大发展”的经济战略方针后,经济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全市实现萨大路沿线基础配套设施(雨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哈尔滨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14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同 比增长 %。 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 亿元 、 亿元、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 %和%。 城市经济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已逐步走向“多元化”的轨道。 雄厚的经济基础是城市发展生存的坚实后盾,也给其发展带来机缘。 (三)城市发展战略与政策背景 1.国务院批复的《黑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 20xx2020)中规划大庆市为“高科技现代化园林城市,我国重要的石化和石油工业基地,黑龙江省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 规划中确定了大庆市的发展目标,“依托现有产业和资源基础,发挥大庆市经济实 力强的特点,强化大庆市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社会、商贸、交通等方面的职能;进一步协调大庆与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城市的区域联合,为哈 — 大 — 齐城市群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基础;在保持石油工业基础的前提下,重点建设石化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绿色食品基地”。 2.中共黑龙江省委 [20xx]11号文件《中共黑龙江省委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庆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 “到 2020年或更长一点时间,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全市经济主导产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乡共同富裕文明,全市基本实现现代化,成为高新技术现代化城市”。 3.市领导 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开创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建设新局面》中提出,“到 2020 年,完成由资源型城市向综合型城市,自我服务型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矿区型城市向生态型城市转变,全萨大路沿线基础配套设施(雨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哈尔滨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15 面建设高科技现代化城市,在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 要“按照建设特大城市、中心型城市、生态城市、高科技城市的要求修编城市规划”。 4.在用地发展方向上,市政府提出了东移北扩的总体思路;在建设模式上,提出了围林、围湿、围草、围湖建城。 (四)红岗区概况 红岗境内国有大企业众多,区辖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的第二、四、五、九共 四个采油厂,钻井二公司等 10 家二级单位和市第二医院等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及 65456部队,下设矿大队级单位 235 个,共有职工 58000余人。 辖区油气资源丰富,原油年产量一直保持在 20xx万吨以上,天然气年产量 12 亿立方米,分别占大庆油田年产量的 40%和 60%,年产值为400亿元。 这些大中型企业的建设和发展,集中体现出红岗新区域工业经济在全市工业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代表了红岗区域工业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 近年来红岗区的地方工业、非国有企业也日趋呈现出迅猛的增长势头 ,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提升,实现了位次前移。 乡镇企业发 展迅速,在全省县(区)排序中名列前茅,展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国家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实施的扩大内需政策,省委对大庆“好些再好些、快些再快些”的重要指示,发改委提出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规划,市委推进开发建设庆南新城战略,招商项目陆续投产回报,为红岗超常发展、突破发展、跨越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重大契机。 萨大路沿线基础配套设施(雨排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哈尔滨市国际工程咨询中心 16 依托区域丰富的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农副产品资源,为石油产能服务的工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