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产业建设农村移民技术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环境,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 为了进一步促进和巩固石柱县花椒产业的发展, 带动 农民群众增收致富,黎场乡 还 开展 “请进来、动手干 ”技术培训, 邀请相关专家 进行花椒高产栽培管理新技术的培训,以此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全力推动花椒产业的快速发展。 项目的提出 目前石柱县 黎场乡 花椒产业发展不断壮大,经济社会效益逐渐显现,但 由于该乡地处库区,属于石柱最为贫困乡镇之一, 移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贫困群众多,又 缺乏特色经济林种植技术,特色经济林种植管理粗放,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花椒产业建设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就业技术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集约化程度低,经济效 益不高;特别是实施退耕还 林工程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农村移民再就业问题突出。 而 黎场乡 在大力发展花椒规模化种植的同时,在花椒高产稳产技术培训、病虫害防治、市场培育等方面严重滞后。 尽管该乡近期在开展 “请进来、动手干 ”技术培训 ,但由于缺乏培训场所,不能形成长效培训机制,大部分移民和贫困群众还得不到切实的技术指导和准确的市场信息。 因此,针对目前 黎场乡 花椒产业存在的问题,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做好做优,真正让广大移民群众增收致富,该乡提出了花椒 产业提档升级,确立了在政府的引导下, 依托龙头企业和各方力量, 通过成立 发展了花椒经济协会, 完善优质 种苗供应机制 , 加强技术指导培训,积极开拓市场等一系列措施, 在探索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拓宽思路,走出了一条符合黎场乡 花椒产业 的特色发展之路。 在此良好的发展环境基础下, 重庆林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提出了“建设三峡库区花椒产业农村移民就业技术培训基地”,以完善 黎场乡 花椒产业技术指导培训环节,为推动全乡花椒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建设的必要性 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移民政策的需要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和关心三峡工程移民 安置 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 建立三峡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基金政策,是党和 国家实行开放式移民的重大移民政策调整。 利用三峡库区后期扶持基金,建立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培训基地,有利于库区移民安置,提高农村移民的再就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移民收入,促进移民贫困户脱贫致富。 因此,建设该项目是落实党和国家有关库区移民政策的需要。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花椒产业建设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就业技术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发展花椒产业基地的需要 建立花椒技术培训基地,有利于提高特色经济林花椒种植的科技含量,改变库区花椒传统生产经营方式,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实现花椒种植的标准化、规范化,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提高规模效益。 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有效地促进商品农业、创汇农业和市 场农业的形成与发展, 三峡 库区生态安全的需要 建立花椒技术培训基地,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花椒,不仅能增加移民户的收入,实现移民户万元增收,而且种植花椒有利于进一步改善库区生态环境建设,确保三峡工程的安全营运。 因此,建设该项目,是确保三峡库区生态安全的需要。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区位优势明显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重庆市东部、长江南岸,三峡库区腹地,属于重庆市“一圈两翼”的渝东南片区,处于渝东北片区和渝东南片区的关键结点,是连接渝东北区和渝东南区的门户;从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看,石柱县东接 湖北利川,居于中西部连接的结点上,是重庆与我国中、东部地区水陆来往的战略要塞;从“一圈两翼”和中西部连接的战略地位看,石柱县有着渝东南枢纽门户的区域优势,是重庆向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交通便捷 石柱县城距长江最近距离 47 公里,距重庆主城区 262 公里。 石柱境内交通四通八达,境内连接各主要乡镇的主干公路已全部完成山重二级水泥或柏油路改造,村村通公路率达 100%,基本实现县城到各乡镇“ 2 小时交通”。 川汉管道公路穿境而过,长江黄金水道沿西北过境 27 公里,西沱港分别建有客货深水码头。 石柱县城距高家镇港口仅有 47 公里,距西沱镇港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花椒产业建设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就业技术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口仅 88 公里,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 230 公里,并设有民航、铁路售票处,石(柱)万(州)公路改造基本完成,石柱距万州五桥机场和火车站仅 140公里。 沪蓉高速公路即将竣工通车;渝利(川)铁路涪陵至利川段即将动工建设,预计 20xx 年竣工通车。 石柱在近五年内将形成”四高一铁一水”的交通网 ,良好的区位及交通条件,石柱即将成为渝东新枢纽。 项目区距石柱县城约 50 公里,距西沱深水港只有十余公里, 长江 穿境而过 , 所在村、组都 实现了 电信、移动、联通等信息网络全面建成,信息畅通有保障。 村村通公路, 运输极为方便。 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从 20xx 年以来,公司在黎场乡、西沱镇等库区乡镇发展花椒种植,使群众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给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增收效果,乡(镇)领导和群众发展花椒种植的积极性较高。 二是我县作为库区唯一的少数民族县,又是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可以综合利用西部大开发、三峡移民、少数民族、扶贫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加大对规划区乡镇的支持力度。 三是劳动力资源丰富。 石柱县从 20xx 年启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全县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 万亩,其中坡耕地还林 万亩,全县有 49437 户农户参与,可实现劳动力转移 47313 人,因此,实施该项目劳动力资源丰富。 自然地理条件适宜 项目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 海拔分布在 175- 500 米,年均气温 20℃左右,土壤为沙壤土、紫色土,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 PH 值 - ,通透性好,通风向阳,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水质洁净,排灌方便,交通便利,规模化发展花椒条件良好。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花椒产业建设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就业技术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政策优势 一是《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若干意见》,明确了有利于规划区乡镇产业发展的各种支持和优惠政策。 二是国家、重庆市政府和县人民政府分别出台了实施《三峡水库可持续持续利用综合规划工作大纲》、《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两翼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意见》、《石柱县 20xx20xx 年整村脱贫工作规划》、 《石柱县绿化长江森林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等库区发展和三农政策 ,各级政府将大量投入农业发展资金,农业发展面临良好的机遇。 三是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发展,出台一系列推进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推动产业较快发展。 技术支撑有保障 一是与西南大学建立了县校合作平台,聘请西南大学园艺学院的专家教授作指 导,为花椒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二是石柱县农业、林业等部门有从事经济果树高、中级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和专家 20 多人。 三是我公司先后承担并完成了花椒基地建设、农田改造建设等多个项目,造就了一批经验比较丰富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型实用人才,为花椒基地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撑。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花椒产业建设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就业技术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第四章 建设规模及 内容 培训规模 培训中心每次培训学员 100 人以上,每年培训 3 次,年培训库区农村移民人员 300 人次以上,覆盖乡镇直接受益移民户 300 户以上。 通过技术培训,提高花椒种植基地集约化经营水平,每亩花椒年均增产 鲜椒 200 千克以上, 2 万亩花椒基地,年均增产 400 万千克,即 4000 吨。 建设规模及内容 项目建设总占地 100 亩,其中 花椒生产加工综合技术培训中心 6 亩、花椒种苗繁育技术培训基地 20 亩、花椒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基地 70 亩 、花椒烘烤加工技术培训中心 4 亩。 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花椒生产加工综合技术培训中心 征地 6 亩,主要建设内容包 括 : 场地平整 6 亩,培训教室 5 间 200㎡ ,学员宿舍 15 间 400 ㎡ ,办公室 5 间 100 ㎡ ,食堂、管理用房及厕所700 ㎡ ,院坝硬化 1600 ㎡ ,中心绿化 1000 ㎡ ,中心道路 600 米。 花椒种苗繁育技术培训基地。 租地 20 亩,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土壤改良 20 亩、温室大棚 2 个,每个 250 ㎡, 钢架大棚 4 个,每个 150 ㎡,并配置 滴灌和喷灌设施各 1 套。 花椒标准化种植技术培训基地。 租地 70 亩,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 整地及改良土壤 70 亩、花椒标准化种植基地 70 亩、人行便道 700 米。 花椒烘烤加工技术培训中心。 征地 4 亩,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 场地平整 4 亩、鲜椒存放仓库 300 ㎡ 、干椒贮藏仓库 200 ㎡, 晒坝 1000 ㎡ ,购置烘烤设备 5 套、变电设备 1 套等。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花椒产业建设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就业技术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第五章 场址条件及建设地 点 自然地理条件 石柱县位于长江南岸、三峡库区腹地,属于重庆市“一圈两翼”中的南翼。 地处东经 107176。 59′22″至 108176。 34′45″, 北纬 29176。 39′29″至 30176。 32′45″之间,东靠湖北省利川市,南依重庆市彭水县,西南连丰都县,西北邻忠县,北接万州区。 县境南北长 公里,东西宽 公里,总幅员面积 3012 平方公里。 项目区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西北端,规划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海拔多在 175- 500 米,属于低山丘陵地带,年均气温 20℃左右,≥ 10℃年有 效积温 6350- 6546℃,年降雨量1110mm 左右,无霜期 320 天以上,年日照 1410 小时左右。 土壤为沙壤土、紫色土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 PH值 - ,通透性好,通风向阳,光照充足,水源丰富,水质洁净,排灌方便,交通便利,规模化发展花椒条件良好。 社会经济条件 规划区位于石柱县西北部,与万州区、忠县相邻,覆盖西沱镇、王场镇、沿溪镇、黎场乡 4 个乡镇,项目区幅员总面积 平方公里,辖 24个村 6 个居委会,总人口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万人,人均耕地面积 亩。 有移民户 497 户, 1923 人,其中劳动力 1156 人。 规划区以粮经作物为主,辣椒、花椒已初步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0xx 年规划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4500 余元。 与本县其他乡镇相比,经济社会条件相对落后,农户收入处于全县中等偏下水平。 项目区花椒种植情况 公司从 20xx 年开始 在黎场乡种植花椒,到 20xx 年底,在黎场乡、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花椒产业建设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就业技术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沱镇、沿溪镇、王场镇现有花椒在地面积 8000 亩。 其中已有 1200 多亩花椒开始挂果投产, 20xx 年产鲜花椒 50 多万千克,销售收入 200 多万元。 规划到 20xx 年底建成 2 万亩规范化种植基地,其中黎场乡 10000 亩,西沱镇 20xx 亩,沿溪镇 5000 亩,王场镇 3000 亩。 建设地点选择 培训基地项目拟建在花椒种植面积最大的黎场乡黎场村、深溪村。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花椒产业建设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就业技术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第六章 技术方案 及 设备 配置 技术方案 花椒生物学特性 花椒属芸香科植物,是用途广泛的香料、油料树种。 花 椒的自然寿命为 40 年左右,最多可达 5080 年。 花椒个体发育分幼龄期、结果初期、结果盛期和衰老期 4 个阶段。 其中幼龄期一般为 23 年,结果初期一般为 45年,结果盛期一般为 1525 年,衰老期约 510 年。 花椒一般为春季气温稳定在 10℃时开始生长,结果枝在 4月上旬到 5 月上旬出现生长高峰,发育枝和徒长枝分别在落叶后到果实膨大期和 6 月下旬到 8 月上、中旬为生长高峰期。 花椒生态学特性及对环境的要求 花椒属喜温不耐寒树种。 花椒在年均温 816℃的区域均可生长,但 1015℃的区域栽培最好,在年均温低于 10℃的区域栽培,常有冻害发生。 一年生花椒苗在 18℃以下枝条会受冻害,成年花椒树可抗 25℃的低温。 当春季气温回升变暖,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6℃以上时,芽开始萌动,10℃左右椒开始抽梢。 花期适宜的平均气温为 1618℃,果实发育适宜的平均气温为 2025℃,春季气温高低对花椒当年产量影响最大。 因此,春季若发生“倒春寒”,易造成花器受冻,当年减产,要防止花椒受冻,提高花椒早期生长温度。 花椒属强阳性树种。 光照条件直接影响花椒树体的生长发育和果实的产量与品质。 花椒生长期年日照时数不少于 1200 小时。 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树体生长发育健壮,椒果产量高,品质好。 花椒属耐旱不耐涝性树种。 花椒抗旱性强,一般在年降水量 500毫米以上,且分布比较均匀的条件下,可基本满足花椒的生长发育;一般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花椒产业建设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就业技术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1 在年降水量 600 毫米以上的地区生长良好,大量结果。 花椒属喜肥好气性树种。 花椒属浅根性树种,根系主要分布在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