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本科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品因达不到发达国家环保包装要求而受到直接或间接影响。 (六)绿色卫生检疫制度 GATT 乌拉圭回合通过了《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措施协议》 , 该协议规定了一整套有关卫生与动植物卫生检疫的国际标准。 规定在提高透明度、非歧视、遵循科学原则的前提下 , 成员国人畜食物为免遭污染物、毒素、添加剂影响 , 确保人类健康免遭进口动植物携带疾病的伤害 , 应以国际标准为基础 , 有权采用相应的管制措施。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 , 发达国家却变相将它作为贸易保护主义的工具。 绿色卫生检疫制度被广泛应用于农产品、食品贸 易领域。 欧盟 20xx 年 3 月 1 日正式实施关于食品污染最高限量的新法规( EC1881/ 20xx 号条例 ) , 20xx 年 7 月 1 日正式实施关于食品营养及健康声明的第1924/ 20xx 号法规 , EC1881/ 20xx 号条例对各类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 水产品、动物产品、蔬菜、水果、粮食制品、罐头食品、酒类、调味品等各类农产品和食品几乎全部纳入该法规的监控范围内。 20xx 年 5 月 29 日 , 日本正式开始实施新的《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 (以下简称《肯定列表制度》 )。 《肯定列表制度》规定了 15 种禁止使用的农业化学品 , 对 799 种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设计了总计 54782 个残留限量标准 , 是原来标准的 518 倍。 并对没有设定限量标准执行含量不得超过 毫克 / 千克的“一律标准” , 这几乎为现有仪器的最低检测限。 (七)生态税收和绿色补贴制度 所谓生态税 ,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主要目的的 ,向所有因其生产和消费而造成外部不经济的纳税人课征的税收。 由于污染治理费用通常十分高昂,导致一些企业难以承受此类开支。 尤其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和一些中小企业,靠自身 实力去解决此类积重难返的问题更是困难重要重。 当企业无力投资于新的环保技术、设备或无力开发清洁技术产品时,政府需要采用环境补贴来帮助筹资控制污染,这些方式包括专项补贴,使用环境保护基金,低息优惠贷款等。 按 WTO 修改后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定》的规定,这类补贴是“为促进现有设施适应法律和规章所规定的新的环境需求而给予的有关 第 4 页 (共 12 页) 企业的资助”,它属于不可申诉补贴范围,因而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采用。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允许其成员政府可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提供环境补贴。 但这类补贴行为也引起一些进口国以其造成 价格扭曲因而违反 WTO 自由贸易纠纷。 20 世纪90 年代,美国就曾以环境补贴为由 ,对巴西的人造橡胶鞋提出了反补贴之诉。 (八)环境配额制度 配额是非关税壁垒常用的数量限制措施。 现已延及环境贸易领域。 国际上有些环保主义者主张,根据某一出口国某种产品环保实绩来确定其在本国市场的销售配额,即按时期(如年、季度、月)分配给相关出口国输入本国该产品的最高数量。 这种做法对发展中国和各国小企业具有很大的歧视性。 因为,发展中国家受自身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的限制,很难在短期内提高其环境技术标准和质量。 这种环境配额的制度在很大 的程度上限制了国外商品的进口,保护了本国的贸易 [3]。 三、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 绿色贸易壁垒 的原因探析 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 包括烟叶,毛茶,食用菌,瓜、果、蔬菜,花卉、苗木,药材,粮油作物,牲畜、禽、兽、昆虫、爬虫、两栖动物类,水产品,林业产品,其他植物。 (一)国际大背景的原因 1. 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强化 根据 HO 理论 ,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 ,具有比较优势 ,能够大量进入国际市场。 我国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必然对国 外同行业的发展带来冲击和威胁 ,进口国出于保护本国市场的动机 ,会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对本国农产品进行保护。 由于世贸组织的协议 ,关税水平的进一步下降和数量限制措施的逐步取消 ,使越来越多的国家寻找新的更加隐蔽的保护手段来对本国产业进行保护 ,绿色贸易壁垒正是实施本国产业保护的理想手段。 2. 各种更高更严的安全卫生标准层出不穷 随着现代医学和科技的发展 ,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对环境要求不断提高 ,对产品的安全、卫生、生存的环境提出了更高、更严、更新的要求。 各个国家在不同的时期会颁布不同层次类别的规则和标准。 由于此规则、标 准的增加和改变具有不确定性 ,使得我国出口农产品在短期内难以适应 ,从而限制了农产品的出口。 (二)从我国自身来看, 绿色贸易壁垒 的加强存在以下原因 1. 产品结构和出口市场结构单一 从农产品的加工程度看,我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以初级加工品为主,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比重较低。 这种农产品贸易结构使得我出口农产品极易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 从产品出口的市场范围来看,我国农产品主要出口到亚洲地区,出口市场结构单一。 20xx 年农产品在亚洲地区的出口额为 亿美元,实现贸易顺差为 亿美 元。 在亚洲地区的出口额占整个农产品出口总额 %。 其次是北美洲、欧洲,其出口份额分别为 %和 %。 我国农产品出口市场从国别结构上看主要集中于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多数是环保主义倡导者和拥护者,也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发源地。 我国出口商品的市场销路极易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2. 技术上的差距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科技、经济发展上的差距是绿色贸易壁垒迅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发达国家利用这种由于经济水平差距造成的不同环境标准,一方面,加紧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初级产品,同时把 污染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环 第 5 页 (共 12 页) 境更加恶化;另一方面,又把环境问题作为新的贸易壁垒,从而抵消发展中国家资源与廉价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以保持其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主导地位。 这种以“环境保护”名义引入“环境条款”,借以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其产品的市场准入的做法使绿色贸易壁垒迅速发展。 3. 信用危机 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因素,过去,我国农产品出口屡遭国外以“质量安全”为由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阻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由于我国种植业生产经营小而分散,养殖业散养户比重高,农产品产加销环节多,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实施监管的难度很大,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技术支撑体系、监督管理体系等还不完善,存在较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 在当前金融危机形势下,世界各国都会采取强化技术壁垒、绿色贸易壁垒等措施保护本国市场,对进口农产品质量要求更为苛刻。 在这种情况下,个别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负面影响极易放大,会严重影 响整个农产品的出口。 20xx 年的“毒饺子”、“三鹿奶粉”等事件曝光使得国际市场对我国食品质量安全不信任感加剧,农产品出口遭受的绿色贸易壁垒不断增多 [4]。 四、 绿色贸易壁垒 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近年来,针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其严厉程度和品种逐年增加。 虽然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中有些具备一定的合理性,能够促使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但总体上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一)负面影响 1. 增加了中国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 发达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严格而又烦琐的卫生检疫检测制度,阻碍外国农产 品进入本国,而且利用 WTO 协议中关于环境问题规定的漏洞打擦边球,实行贸易歧视,增加了中国农产品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 譬如,美国除了实行进口卫生许可证制度和良好食品生产规范注册认证制度外,又实行了 ISO9000 系列质量认证和水产品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认证制度,对所列指标要求精确到小数点后二位甚至三位,中国的技术水平难以达到。 同时,发达国家还针对中国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设置绿色贸易壁垒。 如欧盟宣布禁止茶叶使用的农药标准由旧标准的 29 种增加到新标准的 76 种,部分农药的标准比原标准提高了 100 倍以上。 2. 削弱 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发达国家不断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措施,提高农产品的绿色标准,增加了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发达国家以一些产品不符合标准为由,禁止进口、退货、赔偿的事时有发生,这样损害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形象,也降低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 发达国家凭借 绿色贸易壁垒 加强了对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控制 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制定了苛刻的贸易技术标准,限制我国农产品进入其国内市场,借保护环境之名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进行限制,从一定的程度上控制了我国的农产品贸易。 4. 提高了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我国国内的农产品生产者为达到国外的苛刻的技术安全标准,不得不增加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环境的检验、测试、认证等手续的额外费用,我国多是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有价格优势,而国外苛刻的技术要求提高了我国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并且削弱了这种价格上的优势 [5]。 5. 导致我国贸易条件恶化 , 降低农民收入水平 第 6 页 (共 12 页) 发达国家绿色贸易壁垒的实施 , 我国农产品出口屡屡受阻 , 往往造成我国农产品出口价格下降 , 贸易条件恶化 , 降低农民收入水平。 例如 , 欧盟有关国家曾以我国海水受到污染为 由 , 使我国出口海水产品价格跌幅达 50%, 冻鸡、冻肉等农产品均由于绿色贸易壁垒导致价格下跌 7%~ 30%不等。 这些 , 都直接导致我国部分农民收入下降。 6.绿色贸易壁垒 易引发贸易争端 , 影响双边和多边贸易关系 绿色贸易壁垒由于具有名义上的合法性和保护方式上的隐蔽性 , 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贸易保护的主要措施 , 我国将不可避免地与其他发达国家或区域性经济组织因为绿色贸易壁垒问题产生双边或多边的贸易摩擦 ,这些摩擦可能会间接或直接影响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 , 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7. 提高了市场准入的门槛 ,限制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 我国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一些发达国家,这些国家实施绿色贸易壁垒措施,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 发达国家通过立法等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处理等制定了严格的技术标准,因为我国某些农产品生产的技术水平无法达标,从而致使一些农产品进入不了国外市场。 下表提供了一些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实施绿色贸易壁垒的相关数据 [5]。 截止至 20xx 年底对我国农产品出口设置 绿色贸易壁垒 的主要国家和地区 : 国家或地区 美国 日本 欧盟 韩国 香港 中东 其它 绿色贸易壁垒 所占比例 42% 32% 18% 5% 2% 1% 1%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统计年鉴 (二)正面影响 1. 有利于保护和改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 发达国家实施绿色贸易壁垒 , 以外部力量的形式 , 强制性地促使我国广大农民增强环保意识 , 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采取环保措施 , 保证农产品不受污染 , 从而在我国广大农村形成一个“在生产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中生产”的良性循环,大大的有利于保护和改善我国农业生态环境。 2. 有利于促进我国改善农产品产业结构 , 积极发展绿色农业 实施绿色贸易壁垒可以促使我国农业 生产尽快适应绿色贸易标准 , 合理配置、利用农业资源 , 重点发展有利于环保的农产品生产可以促使政策和资金向有利于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环保型农产品产业倾斜可以对控制化肥、农药和兽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使用起到促进作用 , 从而有利于绿色农业的大力发展 , 保护农业生态平衡 [6]。 3. 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