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提取6000吨_年茶多酚、茶色素、儿茶素、咖啡碱等茶叶功能成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项目建设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该项目目前被湖北省十堰市列为重点农业精加工项目。 公司高管和技术主管人员均多年从事茶叶提取项目的研究和建设,曾参与过全国最早的 10 茶叶提取深加工企业湖南省农业大学下属‘金农公司’的筹建及生产经营和广西‘莱茵生物’科技公司的筹建。 已开展从茶中水分、灰分、碎末、果胶、氨基酸组分、糖组分、茶多酚、可溶性糖总量、游离氨基酸总量、儿茶素、咖啡 碱、水浸出物、黄酮类、酚酸及缩酚酸等分析项目的检测与分析。 为茶原料分析,产品功能性分析及茶叶深加工、茶饮料、茶成分提取等研究项目进行开发和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产业政策导向好 省政府及茶叶产区的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普洱茶产业的发展。 茶在中西部地区是一项重要的产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贯彻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 多年以来十堰市各级政府十分重视茶叶产业发展,始终把茶叶作为全市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产业来优先发展,政府在税收、资金及技 术等多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着力培植和提升茶叶产业。 资源优势 十堰市位于中国中央山地秦巴山区汉水谷地,湖北西北部,汉江中上游,东经 109176。 29′至 111176。 16′,北纬 31176。 30′至 33176。 16′。 全市国土面积 ,辖两区五县一市及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总人口 334万。 十堰市山脉分属 3个系 :秦岭山脉东段延伸到本市北部,武当山位于本市中部,大巴山的东 段横列于本市西南部。 这些山脉多由变质岩和石灰岩构成。 特点是:山大谷狭,高差大,坡度大,切割深。 最高点竹溪葱坪海拔,最低点丹江口市潘家岩海拔 87米。 全市整个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11 自西南向 东北倾斜。 全市可分为丘陵、低山、中山、高山 4种主地貌类型和河谷平地、山间盆地 2种副地貌类型。 全市国土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 耕地占国土面积 9%;园地占 %;林地占 %;牧草地占 %;其他 农用地占 %;未利用土地占 % 冬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略为温暖,夏季比较炎热。 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光热资源较丰富。 年平均日照时数 1655~1958小时,无霜期 224~255天。 平均年降水量 800毫米以上,六 至八月是本区全年雨水、热能最丰富的季节。 夏季平均气温大都高于 25℃ ,其中七月平均为 27℃ 左右,积温较多。 七、八月份降水量一般都在 100毫米以上。 受海拔高度、坡向等 地形地貌 因素影响,气候复杂多样。 素有 “高一丈、不一样 ”, “阴阳坡、差得多 ”之说。 本区山地小气候的多样性,为多种经营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位于秦岭和 巴山 之间气候造就了养生宝地,冬无严寒(秦岭阻挡了南下的寒流),夏无酷暑(山地起伏产生阴坡阳坡),有山有水(气候湿润) ,十堰市 及 周围有茶叶种植面积近 100万亩。 能对加 工厂提供加工原料;加之可辐射全 省及贵州等地 的茶叶种植农户。 市场优势 目前,世界茶叶总产量约为 300万吨,而有机茶销售量仅为 6000吨,且主要是红茶类。 有机茶在国际市场正以 20%的年增长率增长。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 国内形成 绿 茶消费 持续升温 ,带动了 绿 茶出口,导致内销价格持续升高,原料价格持续上涨。 但是国内从事茶叶提取的企业有 20多家,但是市场的需求在以每年 20%的速度增长 ; 而且十堰市及周边地区的夏季茶叶因为价格低,几乎不采摘。 但 却给茶叶的精深 加工企业 带来机会,综合提取茶多酚、茶氨酸、儿茶素、咖啡碱等茶叶功能成分成为可能。 从茶 12 叶中提取、分离而来的儿茶素、茶氨酸、儿茶素单体、茶多酚、咖啡碱、茶叶氨基酸等可作为天然药物、功能食品、功能饮料等原料, 市场前景广阔,市场优势突出。 科技开发优势 十堰市 拥有 数百 年的茶叶种植历史,积累了大量适合本地区特点的茶叶种植技术, 湖北省农业厅也专门有茶叶种植的部门在为茶农服务, 为全市 茶叶 种植和加工 提供了 有力的保障。 公司经过 三 年多的准备工作, 与拥有 ‚从茶叶提取高纯度茶多酚茶色素茶咖啡碱工艺‛发明专利(发明专利证书号:第 114176号;专利号: ;国际专利主分类号: A 23F 3/18;授权公告日: 20xx 年 6 月 25 日) , ,取得了发明专利权的使用权及独有生产工艺技术以及后续的 技术支持。 同时 项目实施单位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拥有多年从事茶叶产品加工经验和 科研开发 技术,为本项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资金政策保障 十堰市委、市政府制定了‚打造 100万亩茶园 ‛的茶叶发展方针,重点培育,全面推进,采取切实措施,通过低产茶园改造、新植无性系良种茶园、古茶树资源保护、无公害茶园建设等措施,不断提升十堰市茶叶产业。 另外,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发展高科技工业有较多资金、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生物高科技项目。 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区位于 十堰市郧 县 经济开发区农副产品加工 园区内,距 十堰市城区约 15公里。 交通十分方便。 项目区邮电通讯、电网已覆盖该区域, 城市基础 13 设施建设 、市场建设状况良好, 一切基础设施条件良好,能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14 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 建设地点选择 项 目选址原则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的有关有机茶 4 个行业标准:① NY519620xx《有机茶》、 ② NY/T519720xx《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③ NY/T519820xx《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 ④ NY/T519920xx《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 和《湖北省茶叶地方标准》及《郧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 结合公司自有工业用地及生产实际情况,对项目建设用地进行了选址,以符合国家规定工业项目建设所需的各项基本条件,力求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佳配置和达到项目建设目标的各项要求。 地理位置及具体地点 项目 建设地点的确定是根据工作需求和市场发展的基础上确定的。 本项目 地理位置位于 湖北 省西 北 部, 建设地点为:十堰市郧 县 经济开发区农副产品加工 园 内,总占地面积约 230亩。 项目用地现状 项目区位于 十堰市郧 县 经济开发区农副产品加工 园 内, 距 十堰市城区约 15公里 ,项目占地面积约 230亩。 项目区四周地形较为平坦 , 有完备的市政设施,周边道路通畅,紧靠主干道 武汉通往西安高速公路,还有两条高速公路也将经过项目开发区附近, 同时配套建设的通信、有线电视、给水、电力等市政设施一应俱全,符合 十堰市郧 县 经济开发区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发展 规划要求,已具备建设条件。 15 土地利用合理性分析 建设项目土地不占用耕地、林地,已办理 相关 土地使用 证 ,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 占地面积合理,符合《 十堰市工业园区 总体规划》和集约、有效使用土地的要求,用地形状较规整,地质条件稳定,便于建设,是项目建设的理想环境。 建设条件 地形、地貌 十堰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东经 110176。 47′、北纬 32176。 39′;属广义的秦岭巴山,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十堰城区 1192 平方公里,人口约 54 万。 现辖 2区 5县 1市,面积 ,人口约 352万。 境内苍山似海莽莽起伏,吞入云霄气势恢弘;汉江东奔水横贯,堵河北奔入汉江。 东怀武当山 ,边界接襄阳;南靠神农架,边界接林区;西连巴山脉,边界接陕渝;北系秦岭脉,边界接豫陕。 境内襄渝铁路运输通往全国各地, 20 316国道纵横联接东西南北,高速公路直达 武汉 、西安,人来人往四面八方。 在鄂豫陕渝接界区,十堰居中集汇辐射,南来北往东奔西走,交流周边互相受益。 气候、水文 冬季比同纬度其他地区略为温暖,夏季比较炎热。 属于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光热资源较丰富。 年平均日照时数 1655~1958小时,无霜期224~255 天。 平均年降水量 800 毫米以上,六至八月是本区全年雨水、热能最丰富的季节。 夏季平均气温大都高于 25℃ ,其中七月平均为 27℃ 左右,积温较多。 七、八月份降水量一般都在 100 毫米以上。 旱居各种灾害之首,出现机率一般在 80%以上,多发生于七八月。 受海拔高度、坡向等 16 地形地貌 因素影响,气候复杂多样。 素有 “高一丈、不一样 ”, “阴阳坡、差得多 ”之说。 本区山地小气候的多样性,为多种经营的发展 提供了良好条件。 位于秦岭和 巴山 之间气候造就了养生宝地,冬无严寒(秦岭阻挡了南下的寒流),夏无酷暑(山地起伏产生阴坡阳坡),有山有水(气候湿润)。 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区周围均为工业开发用地,项目区交通十分便利,方便原材料的收购和运输。 项目的开发建设与周边环境相适应。 选址不会对当地的城镇规划、环境保护和防火安全 等产生不利影响。 项目区可安装中国电信固定电话及互联网,有移动通讯覆盖,通讯联系便利。 电、水、路畅通,项目选址已具备项目建设所需条件。 施工条件 本项目建设地点为:项目位于十堰市郧 县 经济开发区农副产品加工 园内 ,场地平坦宽敞,交通便捷,加之位于国道线公路旁,各种施工材料的采购,运输和堆放极为方便,现有的水、电设施稳定可靠,附属设施完善,有利于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导致 企业发展的一些问题。 其一就是, 企业主要依赖向分散在数百平方公里范围内的茶农收购茶叶原料,不利于提高效率和增加了成本。 其二是, 企业没有自己的茶叶基地,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其三, 国内的茶多酚 生产行业门槛低、技术低、产品参差不齐造成了消费者的很多不信任 ;其 四 ,企业的产业链还没有形成,对终端市场的反应缓慢,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弱。 17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所必须采取以下对策: 一是企业要对自身发展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及合理的市场定位,充分利用 现在国家的扶持农业向规模话生产的方向通过与茶农成立合作社的方式将茶地流转集中种植管理。 二是 公司计划投资数亿元用 5年新 开发建设 自有 原料生产基地 10 万亩 , 计划每年新建 2万亩茶叶种植基地。 提高原料质量,加大生产能力,同时必须更新观念,加强市场竞争意识,实现规模化经营,努力降低 成本,应对国际与国内两大市场的竞争要求。 三是 高标准、高质量的与其他茶多酚产品差异化竞争。 一推出市场就高质量、高疗效、亲民价格占领市场。 18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市场分析 产品功能和用途 本项目产品均从茶叶中提取、分离而来,按功能和用途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 1)天然药物原料:药用高纯儿茶素、茶氨酸、儿茶素单体、茶碱。 ( 2)功能食品原料:茶多酚、茶碱、茶叶氨基酸。 ( 3)功能饮料原料:速溶茶、茶浓缩汁。 ( 4)预防性功能保健品:茶红色素系列保健品。 茶多酚是茶叶中最主要的功能成分,具有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降血脂、降血糖、抑制动脉硬化、抗辐射、预防人体衰老、防癌、抗癌等功能。 常用于保健品、食品抗氧化剂、鱼、肉制品的保鲜剂、日用化工品等产品。 儿茶素中的 GECE、 EC、 ECG 等成分具有抗癌、调控酶的活性等重要作用,目前用于制造治疗心血管疾病(脑血栓)的高效针剂;治疗皮肤癌的高效针剂;高纯儿茶素主要用于天然药品、预防、治疗癌症的疗效型保健品。 茶氨酸对于维护人的大脑正常功能有极重要的作用,可增加记忆功能,保持情绪稳定具有优良的效果,茶氨酸还能明显增强人体免疫 机能,提高肝功能,是延缓衰老的天然成分。 目前,主要用作制造安神健脑类保健品、药品的原料。 茶碱(咖啡碱)具有利尿、解毒、强心解痉、松弛平滑肌、解除疲劳、 19 止渴生津、散热镇痛之作用,是饮料、医药、食品、化工工业的重要原料。 产品市场供求现状与分析 全世界只有中国、印度、斯里兰卡、越南等少数国家种植茶叶,从茶叶中综合提取茶多酚、儿茶素、茶氨酸、茶碱(咖啡碱),是中国研发出来的最新产品,现我国也只有极少数几家公司能生产高纯度产品,此产品用途广泛,主要用于医药、食品工业、饮料、保健品、美容、化工工业等多种行 业,特别在医药上,现在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癌症、心血管病正是人类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严重威助人的生命健康,加之人类对保健品、美容品、食品防腐保鲜剂的大量需求。 茶多酚、儿茶素、茶氨酸、咖啡碱等产品恰好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保健、美容等多种功能,用它造成的生物药物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皮肤癌、心血管病大大优于化学剂西药,只要能生产出高纯度产品,目前茶多酚、儿茶素、茶氨酸、咖啡碱高纯度产品供不应求,市场前景看好。 ( 1)高纯儿茶素:高纯儿茶素、茶氨酸的市场需求主要是天然药品、疗效型保健品、高级化妆品 ,目前年需求量在 9000吨左右。 ( 2)儿茶素单体:单体的主要市场需要是天然药物制造商,目前,日本三井公司用 GECG 作主要原料的抗皮肤癌新药已通过 FDA 的认证,瑞士罗氏公司以 EGCG 作原料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药也已进入临床试验后期,目前项目申报单位的 EGCG 等单体是这些药品生产厂家的特许原料,仅 EGCG 的年需求量就将达 40 吨以上。 ( 3)茶多酚:主要应用于保健品和食品行业,目前食品工业广泛使用二丁基羟甲荃 BHT 和丁羟基苘香醚 BHA作为食品抗氧化剂,每年全球使 20 用量在 5000吨左右。 但这种合成抗氧化剂在结构上含 有苯环,食用后其分解产物可被肠胃道。综合提取6000吨_年茶多酚、茶色素、儿茶素、咖啡碱等茶叶功能成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