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丫口煤矿zk3-3钻探施工设计暨s75绳钻接手易损情况探讨_勘察技术与工程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本区主体段无大的河流、库塘等地表水体,但季节性溪沟较发育,溪沟水受大气降雨控制,具有涨落迅速之特点。 撒召 小溪发育于矿区北部,向南流至撒召乡政府北部老祖坟坡附近潜流入地下,以暗流形式注入牛街河。 牛街河 (又名非格河 ),发源于矿区北约 11km 的鸭格塘,蜿蜒向南迳流,于矿区东北侧附近折向东流入南盘江支流,属珠江水系。 本区属亚热带高原型暖湿气候,每年 12 月至次年 2 月为霜冻期, 5~9 月份为雨季,尤其以 7 月降雨量最大,约占全年降雨量的 40%,全年平均降雨量为1169mm,日最大降雨量为。 全年蒸发量为 ,年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6℃,年平均气温 15℃。 气候特点归纳为:冬春干旱,气候干燥,夏季多雨湿润,且冬寒夏温,春暖秋凉。 每年 12 月至次年 5 月为旱季,多风,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最大风速达 7 级 (风速为 15m/秒 )。 、地 震 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xx)及《建筑抗震设 计规范》(GB5001120xx),本区 (属罗平县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地震动反应谱特成都理工大学 20xx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6 征周期为 ,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属无震害区。 、经济状况 本区所在的罗平县系滇东主要农产区之一,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次为玉米、洋芋、荞麦等;经济作物主要为烤烟。 区内居住着汉、彝两个民族,大型工矿企业较少,地方经济条件相对较差,但旅游资源较丰富,旅游业较发达。 居民收入以务农为主,次为外出务工。 矿区地层情况及水文地质条件 地层情况 ( 1) 第四、三系( Q+N) 上部浅黄色、浅褐色黄土,下部紫红色弱粘土,底部有卵砾石层。 ( 2) 洛河组( K1L) 岩性为紫红色、棕红色 中 ~粗粒长石砂岩,中夹 3~ 5 层中厚层状杂色粗砾岩层及薄层棕色砂质泥岩。 砂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次棱角~次圆状,分选一般,钙泥质胶结,具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局部含有粗砾岩块 夹 中厚层状 和透镜状粗砾岩,上部层段有砂砾岩存在,中下部夹有砾岩层。 ( 3) 宜君组( K1y) 岩性为杂色巨厚层状粗砾岩,夹粗砂岩透镜体。 砾石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变质岩块次为石英岩块。 砾径一般 5~ 15cm,最大 25cm 以上,次棱角 次圆状,分选差,基底式或孔隙式胶结,致密坚硬。 与下侏罗统安定组假整合接触。 ( 4) 安定组( J2a) 为棕红色、紫红色砂质泥岩,夹薄层紫灰色、灰绿色中~粗粒砂岩,底部为1~ 3 米含砾粗岩。 砂岩成熟度低, 以 长石杂砂岩为主,次为长石石英杂砂岩,次棱角状,分选差,钙泥质胶结,块状。 泥岩含砂量高,并含钙质结核。 ( 5) 直罗组( J2z) 成都理工大学 20xx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7 上部紫红色、灰绿色、紫灰色泥岩及砂质泥岩,夹灰绿色、灰紫色中粗粒砂岩,含黄铁矿结核;下部以灰绿色,灰白色砂岩为主,底部为灰白色含砾粗砂岩,分选差,泥质胶结,砾石成分以石英岩 块为主,砾径 15cm。 与下伏延安组假整合接触。 ( 6) 延安组( J2y) 延安组为含煤地层,井田内无出露。 其岩性以河沼相砂泥岩沉积为主,含煤5 层,底部 4 煤为主要可采煤层。 延安组 下 部为铝质泥岩、褐灰色泥岩、砂质泥岩 、 4煤 及 41 煤;中部为灰色中 ~ 粗粒砂岩,粉砂岩及薄层泥岩,底含细砾,含 1~ 2 层薄煤或煤线;上部为灰色砂泥岩互层,含 ( 1) 2号煤。 与富县组或三叠系胡家村组假整合接触。 ( 7) 富县组( J1f) 岩性为灰色、紫灰色泥岩,与下伏地层假整合接触。 ( 8) 胡家村组( T3h) 岩性为灰绿色、灰白色粉细砂岩夹灰色、灰黑色泥岩。 水文地质条件 ( 1) 第四系更新统砂黄土孔隙 ~ 裂隙潜水含水层与砂粘土隔水层 遍布黄土塬梁地带,各沟谷中均有出露,包括上更新统马兰组( Q3)、中更新统离石组( Q2)及下更新统午城组( Q1),总厚 175m。 马兰组一般厚 15m,为浅灰黄色粉土,结构疏松,大孔隙及垂直节理发育,透水而含水微弱。 离石组一般厚 130m 左右,含水层主要由砂黄土、黄土及古土壤层组成,地下水位埋深 ~ 85m,含水层厚度 ~ ,单位涌水量 ~178。 m ,属富水性弱的含水层。 水质类型一般为 HCO3Ca178。 Na 及HCO3Mg178。 Na178。 Ca 型,矿化度小于 ,水温 14~ 15℃。 成都理工大学 20xx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8 午城组厚约 30m,以深黄褐色砂质粘土为主,较致密,具隔水性。 ( 2) 第三系红土隔水层段与砂卵砾石孔隙潜水含水层段 厚度 80m。 上部以棕褐色粘土、砂质粘土为主,厚约 60m,系良好的隔水层。 下部主要为浅棕褐色~浅灰褐色半固结砂卵砾石,厚约 20m,出露泉流量 ~,一般 ~ ,富水性弱而含水不均一。 水质 类型 HCO3Na178。 Mg 、HCO3Mg178。 Na178。 Ca,矿化度 ~ ,水温 7~ 18℃。 ( 3) 下白垩统洛河组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岩组( K1l) 棕红色中、粗粒砂岩夹薄层泥岩及薄层棕灰色砾岩,厚度 281m。 钻孔抽水试验结果:单位涌水量 178。 m,渗透系数 ,为富水性中等的含水岩组。 水质为 HCO3178。 Cl178。 SO4─Na 型,矿化度 g/l。 ( 4) 下白垩统宜君组孔隙~裂隙承压含水层( K1y) 棕红色~紫灰色块状巨砾岩,厚度 40m 左右。 据钻孔对该含水层进行抽水试验:单位 涌水量 ~ 178。 m,渗透系数 ~ ,为富水性微弱的含水岩层,水质为 Cl178。 SO4─Na 型。 矿化度 ~。 ( 5) 中侏罗统安定组相对隔水层( J2a) 岩性以棕红色、紫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及中、粗粒砂岩组成,厚度 60m,砂岩裂隙不发育,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 6) 中侏罗统直罗组裂隙承压含水岩组( J2z) 岩性为浅灰绿色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夹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 上部泥岩、砂质泥岩具隔水性。 下部中~粗粒砂岩 为 含水层,据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 ~ 178。 m ,富水性极弱,水质类型 SO4Na及 ClNa 型 ,矿化度 ~ ,水温 17~ 20℃。 ( 7) 中侏罗统延安组裂隙承压含水岩组( J2y) 地层 厚 度一般 90m。 含水层 主要 由 4号 煤 层 及其老顶中粗粒砂岩、砂砾岩组成, 矿 区中东部较厚,达 50~ 60m,其它地区较薄,一般 10~ 30m。 据钻孔抽水成都理工大学 20xx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9 试验:单位涌水量 ~ l/s178。 m ,富水性 微弱而 不均一,水质类型以 SO4178。 Cl Na型为主, SO4Na型次之,矿化 度 ~ ,水温 16~ 19℃。 工程施工要求 [4] 本孔为井筒检查孔,除对钻孔质量的一般要求外,此孔还要做全井数字测井,分层抽水实验等。 ( 1) 该孔 需要 钻遇地层及煤层: Q+N: 268m; K1l: ; k1y: ;J2a: ; J2z: ; J2y: : J1f: 10m。 1 煤层深度: ,厚 ; 2 煤层深度: 680681m,厚 1m; 3 煤层深度: ,厚 ;4 煤层深度: 738742m,厚 4m; 41煤层深度: ,厚 ; ( 2) 要求准确判定地层单位,划分出各地层组之间的分界线; ( 3) 准确判定煤厚≥ 米的可采煤层的深度、厚度及结构 ; ( 4) 准确测定钻孔的初见水位及近似稳定水位 ; ( 5) 该孔参加质量验收的煤层预计有 41号煤层,共 5 层 ; 成都理工大学 20xx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0 图 24 红丫口 ZK33 地层柱状图 [4] ( 6) 取芯要求:宜君组( K1y)地层及洛河组( K1L)中的砾岩夹层采取率≥30%,其余非煤系地层及煤系地层采取率≥ 70%。 煤层长度采取率≥ 90%,重量采取率≥ 75%。 岩芯、煤芯必须清洗干净,顺序摆放,不同煤岩类型的煤层段划分和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岩石的工程地质特征并统计和计算地层的 RQD 值 ; 成都理工大学 20xx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1 ( 7) 终孔层位为延安组下 10米; ( 8) 见煤前(或止煤后) 10 米范围内准确丈量钻具,其余地段 100 米丈量一次。 见基岩及终孔各丈量一次,误差不超过 %,若超差,需合理平差; ( 9) 按规程认真观测冲洗液消耗量;下钻前和提钻后作好回次水位观测。 钻机停钻,必须每隔一小时观测 水位一次,直到重新钻进为止(若含水层裂隙发育,水位恢复快,需连续观测,连续观测三小时水位不动,则可停止观测)。 消耗量和回次水位观测次数分别达到应测次数的 80%,且点要分布均匀。 钻进过程中遇到涌、漏水,认真记录、描述涌、漏水深度、层位、岩石裂隙发育程度,涌、漏水时需及时通知水文人员; ( 10) 对第四、三系( 1 层次)、洛河组( 1 层次)、延安组( 1 层次)地层进行共 3 层次抽水试验。 要求低固相泥浆钻进,工艺严格按施工设计执行。 每层次在抽水结束时采取水样各 2个; ( 11) 要采集岩石力学样品,岩石样品直径≥ 75mm, 土样 直径 ≥ 95mm。 地质人员专人采样,煤系地层岩性变化即要采样,≥ 5米的岩层要增采样品组,每组样长合计大于 米。 采取煤芯力学样。 该孔要采取瓦斯样 2个,以推测该区的瓦斯含量; ( 12) 钻孔终孔层位孔斜度≤ 8176。 ; ( 13) 除正常测井外,该孔须进行声速测井、近似稳态测温工作。 对洛河组以下要进行流量测井工作; ( 14) 该孔必须按封孔设计要求进行封孔,封孔后,必须提取砂浆样检查,埋石造标,并注明孔号; 工程施工要求 本孔为探煤钻孔,主探 C C5煤层,兼探局部可采煤层 ,按甲级孔标准要求如下: 成都理工大学 20xx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2 一、煤层:煤芯长度采取率 ≥90 %,煤芯送样重量采取率 ≥75 % ,煤层结构清楚,煤芯不污染、不燃烧变质、不混入杂物,顶末、底初回次的岩煤芯总缺失量< ,钻探确定的煤层厚度与测井资料比较,两者误差< ,并作好判层记录。 二、岩芯:全孔取芯,非煤系地层岩芯采取率 ≥60 %,煤系地层岩芯采取率 ≥70 %,岩芯要求清洗干净,按顺序编号、贴票,进行地质及工程地质编录。 要求全孔岩芯装箱妥善保存。 三、终孔层位:钻孔揭穿 F1断层,进入永宁镇组( T/2g2/) 15m后,方可终孔;若未遇 F1断层,则需揭穿煤系地层,进入峨眉山玄武岩组( P2β ) 15m后,方可终孔。 四、孔斜:本孔设计为直孔,终孔斜度 ≤15176。 五、孔深:开孔以后,每钻进 100m及在煤层顶板以上或底板以下 10m范围内准确丈量钻具,误差不得大 %,且合理平差。 六、钻孔封闭:按封孔设计和钻探规程进行钻孔封闭,并采取砂浆样检查,井口埋设永久性标志,提出封孔报告。 七、原始资料:各项原始资料均按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填写,做到及时、准确、清楚、完整。 八、采样:采取煤层煤芯煤样、瓦斯岩、夹矸样、煤 层顶板及底板物理力学试验样、煤层底部黄铁矿样等。 九、水文地质: (一)钻至基岩后,下好井口管,进行止水检查 2小时,要求每小时水位差 ≤40mm。 若钻进过程中发现止水失效,应重新进行止水,检查合格后,方能继续钻进,并作好记录。 全孔要求做回次水位和消耗量观测,应分别达到应观测次数的 100%。 (二)观测钻进中回次水位和冲洗液消耗量的变化,按《煤矿床水文地质、成都理工大学 20xx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3 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勘查评价标准》执行。 深水位的回次水位观测按以下执行: (三)观测和详细记录钻进中涌、漏水、掉块、塌孔、缩径、逸气、涌砂 、掉钻等现象发生的井深和层位。 (四)对全孔岩芯作裂隙鉴定。 (五)因故停钻 2小时以上,要求每小时观测一次停钻水位。 十、测井:全孔进行常规测井。 第三章 钻探施工设计 钻孔结构及施工措施 钻孔结构设计及开孔 本孔设计开孔直径应不小于 130mm,根据地层岩性硬度换径,至完整基岩后,换径为 75mm至终孔。 开孔前,各责任单位和部门对地基、钻塔、机械设备的安装、安全设施、水源循环系统、排水沟、活动工作台、开孔材料准备等进行全面检查。 要求钻塔、机器、机台架安装水平、稳固,天车、立轴、孔口三点一线。 开孔后,开孔管必须从 、 、 、。 其中换径管不短于 3m。 钻至 5m后方能取消导向,并牢固下好井口管,做止水检查,成都理工大学 20xx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14 作好检查记录。 钻进 510m测量一次天顶角为 0度时方能继续钻进,不合格者要及时采取措施纠正。 钻探设备和器材 钻机选择 ( 1) 钻进能力参数选择 ①钻杆直径 土层取芯钻孔直径为Φ 148mm,岩层取芯钻孔直径 不等 ,第一级钻孔最大直径为Φ 150mm,钻杆直径应小于 Φ 127mm,但不能过小,否则会使间隙过大,产生钻杆弯曲严重,泥浆上返困难等问题;孔深为 780m,考虑到钻孔较深,立根长度应尽可能长,但也要保证立根立放不能过度弯曲,那钻杆至少需选择Φ。红丫口煤矿zk3-3钻探施工设计暨s75绳钻接手易损情况探讨_勘察技术与工程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