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大学函授毕业设计7层404盘区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吨回采。 煤层属稳定煤层,掘进、回采分别 按独立回风系统进行设计。 ( 2)回采工作面接替 8509~ 8501 面、 8506~ 8502 面顺序接替。 13 采区巷道掘进 先掘 8509 回风巷道然后掘进 8509 进风巷道,形成系统后进行回采,依次类推,逐渐向东进行掘进,详见设计布置图。 第三章 回采工艺设计 第一节 工作面的地质概况 煤层赋存情况 煤层情况表 煤层厚度 m 煤层结构 M () 煤层倾角 (176。 ) 3 煤层硬度 ( f) 23 开采煤层 7 煤 种 RN2 稳 定 程 度 稳 定 煤层情 况描述 本工作面煤层为 7层,煤层中间有一层夹石,只采上分层煤,平均厚度为 米,煤层倾角平均为 30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表 第二节 机械设备选型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及顶底板岩性情况分析,工作面选用以下设备 工作面设备一览表 设备名 称 设备型号 数量 瓦 斯 绝对瓦斯涌出量: m3/min CO2 绝对 CO2涌出量: 煤尘爆炸指数 % 煤的自然性 煤的自燃发火期 3~ 6个月 地 温 正常 地 压 正常 14 采煤机 MG132/320W 1 台 刮板运输机 SGZ — 630/200 80 米一部 胶带运输机 SJP— 80 458 米一部 乳化液泵 MRB125/ 2 台 单体液压支柱 DZ18 型 DZ28 型 189 根 116 根 切顶墩柱 回柱车 JH- 14 一台 第四章 通风与安全 第一节 通风设计 一、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采区通风系统主要取决于采区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因此要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采区都必须实行分区独 立通风系统; 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开掘其他巷道; 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都采用独立通风系统; 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进风和回风,都不得经过采空区或冒落区。 采区要求通风系统阻力较小,通风能力大,通风畅通,尽量减少漏风,通风系统力求简单,以便在发生事故时,易于控制风流和撤出人员;要保证采区内风流的稳定性,尽可能避免对角风路和复杂通风网络。 二、采区通风系统 为达到上述要求,该盘区采用三巷布置,即盘区轨道大巷、盘区皮带大巷 、盘区专回巷。 开掘顺序为,先开掘盘区专回巷、盘区皮带大巷、盘区轨道大巷,专回巷要超前皮带大巷和轨道大巷。 在开掘先期,先开掘专回巷,在掘进以里 40 米内与 7层西部专回巷掘通,构成独立通风系统,再掘进皮带大巷,与专回巷一样,形成独立通风系统后,方可继续向前掘进,轨道大巷与皮带大巷掘进方法相同。 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 按照采掘部署,首采面回采工艺为普采及高档工作面,通风系统为 U 型,一进一回;最大控顶距 4m,最小控顶距 ,平均控顶距为 米,采高 米,工作面长度为 80米,瓦斯涌出量最大为。 二氧化碳涌出量最大为 m3/min。 风流路线: 15 新鲜风流→地面→ 2( 5) 井井筒→ 7层石门大巷( 7层进风饶道) → 7层西部轨道大巷(或皮带大巷)→ 7层 404 轨道大巷(或皮带大巷)→ 7层 404 专回巷→7西部专回巷→ 7层总回风巷→东风井→地面 回采工作面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地面→ 2( 5) 井井筒→ 7层石门大巷( 7层进风饶道) → 7层西部轨道大巷(或皮带大巷)→ 7层 404 轨道大巷(或皮带大巷)→进风顺槽→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 7层 404 专回巷→ 7西部专回巷→ 7层总回 风巷→东风井→地面 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地面→ 2( 5) 井井筒→ 7层石门大巷( 7层进风饶道) → 7层西部轨道大巷(或皮带大巷)→ 7层 404 轨道大巷(或皮带大巷)→由局部通风机供给工作面→回风绕道→ 7层 404 专回巷→ 7西部专回巷→ 7层总回风巷→东风井→地面 采区硐室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地面→ 2( 5) 井井筒→ 7层石门大巷( 7层进风饶道) → 7层西部轨道大巷(或皮带大巷)→ 7层 404 轨道大巷(或皮带大巷)→采区硐室→回风绕道→ 7层 404 专回巷→ 7西部专回巷→ 7层总回风巷→东 风井→地面 第二节: 采区风量计算 一、盘区总需风量计算: : O 盘区 =4 N 人 K 盘区 式中: O 盘区 盘区计划总进风量,即总需风量 m3/min N 人 盘区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K盘区通风备用系数,取 O 盘区 =4 57 =盘区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为 :每个掘进工作面 10 人 ,计 4 个掘进工作面 , 每个回采工作面 17 人 ,计 1 个回采工作面。 另盘区内其它辅助人员取系数为 . 按盘区峒室及其它供风点 计划需风量的总和计算: Q 盘 =(∑ Q 盘 +∑ Q 掘 +∑ Q 峒 +∑ Q 其它 ) K 盘 ( 1)、采煤工作面的需风量计算( Q 采, m3/min) ㈠、采面工作面的需风量计算: 采煤工作面特征表 层别、采区及工作面编号 工作面平均长度( m) 平均采高 ( m) 工作面平均控顶距( m) 采煤 方法 7层 8411 80 高档 ①、按气温、风速等劳动气象条件计算: Q 采 = Q 基本 K 采高 K 采面长 K 温 式中: Q 采 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m3/min Q 基本 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 m3/min 计算方法: Q 基本 =工作面平均控顶距工作面实际采高 70%工作面适宜风速(取 1 m/s) 16 K 采高 回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取 ) K 采面长 回采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取 ) K 温 回采工作面温度调整系数(取 ) 表 1 K 采高 —— 回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 采 高 ~ ~ 及放顶煤面 系数 (K 采高 ) 表 2 K 采面长 —— 回采工 作面长度调整系数 回采工作面长度 (m) 80~ 150 150~ 200 200 长度调整系数 (K 长 ) ~ ~ 1. 5 表 3 K 温 -回采工作面温度与对应风速调整系数 回采工作面空气温度℃ 采煤工作面风速 M/S 配风调整系数 K 温 18~ 20 ~ 20~ 23 ~ ~ 23~ 26 ~ ~ 26~ 28 ~ ~ 28~ 30 ~ ~ 8411: Q 采 = 70% 1 1 1 1 60 =≈ 249( m3/min) ②、按 CH4涌出量计算: Q 采 = 100 qch4 k( m3/min) 式中: qch4— 采面瓦斯绝对涌出量,取 ( m3/min) k 采 — 采面瓦斯涌出不均的备用系数,取 8411: Q 采 =100 =≈ 123( m3/min) ③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进行计算 Q 采 = 60 V 采 S 采, m3/min 式中: V 采 — 采煤工作面适宜风速 取 1 m/s S 采 — 采煤工 作面平均断面积 m2 8411: Q 采 =60 1 =≈ 356( m3/min) ④ .按回采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需风量: Q 采 = 4 N 式中: N— 采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N 取高档 17人)。 Q 高档 = 4 17=68m3/min) 17 ⑤ .按最大风速进行验算: 15S 采最大 < Q 采 ﹤ 240S 采最小 8411: 15 4 < 356﹤ 240 96< 356﹤ 经计算,确定采煤工作面风量: 7层 8411 配风: 356 m3/min ( 2)掘进工 作面的需风量计算( Q 掘, m3/min) 7层 404 开拓巷瓦斯涌出量 m3/min,二氧化碳涌出量 m3/min,为煤巷、掘进工作面最大巷道断面 =,巷道设计长度 750 米。 ① .按照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Q 掘 = 100 qCH4 K 掘通 = 100 = Q 掘 = 67 qCO2 K 掘通 = 67 = ② .按局部通风机实际需要风量计算 该巷局部通风机型号为 FBD№ 6,功率 2 11kw,采用∮ 600mm风筒供风。 根据日常对该局部通风机实际最大吸风量为 230 m3/min 煤巷掘进: Q 掘进 =Q 扇 Ii+15s=230 1+15 = (取 346) m3/min ③ .按该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需风量: Q 掘进 =4 N m3/min 式中: N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的最多人数 ,该工作面取 40 人 Q 掘进 =4 10=40m3/min ④ . 按该工作面一次爆破所需最大炸药量计算需风量: Q 掘进 =10 A m3/min 式中: A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所需最大炸药量,该工作面取 Q 掘进 =10 = 48 m3/min ⑤ .确定掘进工作面需风量: 通过上述计算,从上述计算结果中选取最大值,确定该工作面需风量为: Q 掘 =346 m3/min ⑥ .按风速进行验算 15S < Q 掘< 240 S 15S=15 = 240 S=240 = < 346< ( 3)、盘区硐室配风量为: 60m3/min ( 4)、尾回配风量为: 200m3/min Q 盘区 =(356+ 346 4+60+200) =2300,取 2300m3/min 第三节: 监测系统 地点: 7层 404 盘区 工作面个数: 4 个掘进工作面、 1 个回采工作面 18 分站台数: 1 台 传感器: 17 台传感器 回采工作面:瓦斯传感器 2 台、一氧化碳传感器 1 台、温度传感器 1 台、断电仪:1 台、共计 5 台 掘进工作面:瓦斯传感器 2 台、断电仪 1 台。 共计 12 台。 第五章 盘区生产系统主要机械设备选型 第一节:通风设备选型 根据盘区巷道长度达 750 米 ,掘进期间供风距离长的特点 ,选用 FBD№ 6,功率 2 11k 对旋局部通风机,巷道长度达到 500 米后应启动二级风机。 第二节:盘区运输系统设备选型 一、 运输系 统设备选型 根据盘区内布置一套高档工作面,四个掘进工作面:日生产能力为 1500 吨,年生产能力为 万吨,选择盘区运输设备如下表 盘区运输设备选型 地点 设备型号 运输能力 7层 404 盘区皮带巷 DSJ800/2*75 600T/h 二、辅助运输系统 根据本盘区所布置的高档设备,盘区辅助运输必须满足 ZY5200/14/35 型支架的运输要求 ,选择盘区辅助运输设备。 盘区轨道巷均选择 JD— 、 JD— 25KW 绞车用于物料和设备的运输,共计为 8 台。 第三节:盘区供电系统 根据矿井和 404 盘区 所用设备的电压等级,确定 7层布置一个盘区变电所,电源由 7层西部变电所供给。 第四节:供电设备选型 一. 7层 404 盘区概况 巷道布置 7404 盘区概况 19 404 盘区位于杏煤公司北部井田西北部,东部为 402 盘区的采空区,南部为 305盘区。 西部为断层,北部为 406 盘区,盘区内煤层上限标高为 1195 米,下限标高1255 米,地面标高为 ~ 米。 盘区范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