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大学函授毕业设计7层404盘区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吨回采。 煤层属稳定煤层,掘进、回采分别 按独立回风系统进行设计。 ( 2)回采工作面接替 8509~ 8501 面、 8506~ 8502 面顺序接替。 13 采区巷道掘进 先掘 8509 回风巷道然后掘进 8509 进风巷道,形成系统后进行回采,依次类推,逐渐向东进行掘进,详见设计布置图。 第三章 回采工艺设计 第一节 工作面的地质概况 煤层赋存情况 煤层情况表 煤层厚度 m 煤层结构 M () 煤层倾角 (176。 ) 3 煤层硬度 ( f) 23 开采煤层 7 煤 种 RN2 稳 定 程 度 稳 定 煤层情 况描述 本工作面煤层为 7层,煤层中间有一层夹石,只采上分层煤,平均厚度为 米,煤层倾角平均为 30 影响回采的其它地质情况表 第二节 机械设备选型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及顶底板岩性情况分析,工作面选用以下设备 工作面设备一览表 设备名 称 设备型号 数量 瓦 斯 绝对瓦斯涌出量: m3/min CO2 绝对 CO2涌出量: 煤尘爆炸指数 % 煤的自然性 煤的自燃发火期 3~ 6个月 地 温 正常 地 压 正常 14 采煤机 MG132/320W 1 台 刮板运输机 SGZ — 630/200 80 米一部 胶带运输机 SJP— 80 458 米一部 乳化液泵 MRB125/ 2 台 单体液压支柱 DZ18 型 DZ28 型 189 根 116 根 切顶墩柱 回柱车 JH- 14 一台 第四章 通风与安全 第一节 通风设计 一、采区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采区通风系统主要取决于采区巷道布置和采煤方法,因此要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采区都必须实行分区独 立通风系统; 准备采区、必须在采区构成通风系统后,方可开掘其他巷道; 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都采用独立通风系统; 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的进风和回风,都不得经过采空区或冒落区。 采区要求通风系统阻力较小,通风能力大,通风畅通,尽量减少漏风,通风系统力求简单,以便在发生事故时,易于控制风流和撤出人员;要保证采区内风流的稳定性,尽可能避免对角风路和复杂通风网络。 二、采区通风系统 为达到上述要求,该盘区采用三巷布置,即盘区轨道大巷、盘区皮带大巷 、盘区专回巷。 开掘顺序为,先开掘盘区专回巷、盘区皮带大巷、盘区轨道大巷,专回巷要超前皮带大巷和轨道大巷。 在开掘先期,先开掘专回巷,在掘进以里 40 米内与 7层西部专回巷掘通,构成独立通风系统,再掘进皮带大巷,与专回巷一样,形成独立通风系统后,方可继续向前掘进,轨道大巷与皮带大巷掘进方法相同。 采煤工作面通风系统: 按照采掘部署,首采面回采工艺为普采及高档工作面,通风系统为 U 型,一进一回;最大控顶距 4m,最小控顶距 ,平均控顶距为 米,采高 米,工作面长度为 80米,瓦斯涌出量最大为。 二氧化碳涌出量最大为 m3/min。 风流路线: 15 新鲜风流→地面→ 2( 5) 井井筒→ 7层石门大巷( 7层进风饶道) → 7层西部轨道大巷(或皮带大巷)→ 7层 404 轨道大巷(或皮带大巷)→ 7层 404 专回巷→7西部专回巷→ 7层总回风巷→东风井→地面 回采工作面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地面→ 2( 5) 井井筒→ 7层石门大巷( 7层进风饶道) → 7层西部轨道大巷(或皮带大巷)→ 7层 404 轨道大巷(或皮带大巷)→进风顺槽→回采工作面→回风顺槽→ 7层 404 专回巷→ 7西部专回巷→ 7层总回 风巷→东风井→地面 掘进工作面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地面→ 2( 5) 井井筒→ 7层石门大巷( 7层进风饶道) → 7层西部轨道大巷(或皮带大巷)→ 7层 404 轨道大巷(或皮带大巷)→由局部通风机供给工作面→回风绕道→ 7层 404 专回巷→ 7西部专回巷→ 7层总回风巷→东风井→地面 采区硐室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地面→ 2( 5) 井井筒→ 7层石门大巷( 7层进风饶道) → 7层西部轨道大巷(或皮带大巷)→ 7层 404 轨道大巷(或皮带大巷)→采区硐室→回风绕道→ 7层 404 专回巷→ 7西部专回巷→ 7层总回风巷→东 风井→地面 第二节: 采区风量计算 一、盘区总需风量计算: : O 盘区 =4 N 人 K 盘区 式中: O 盘区 盘区计划总进风量,即总需风量 m3/min N 人 盘区内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人 K盘区通风备用系数,取 O 盘区 =4 57 =盘区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为 :每个掘进工作面 10 人 ,计 4 个掘进工作面 , 每个回采工作面 17 人 ,计 1 个回采工作面。 另盘区内其它辅助人员取系数为 . 按盘区峒室及其它供风点 计划需风量的总和计算: Q 盘 =(∑ Q 盘 +∑ Q 掘 +∑ Q 峒 +∑ Q 其它 ) K 盘 ( 1)、采煤工作面的需风量计算( Q 采, m3/min) ㈠、采面工作面的需风量计算: 采煤工作面特征表 层别、采区及工作面编号 工作面平均长度( m) 平均采高 ( m) 工作面平均控顶距( m) 采煤 方法 7层 8411 80 高档 ①、按气温、风速等劳动气象条件计算: Q 采 = Q 基本 K 采高 K 采面长 K 温 式中: Q 采 采煤工作面需要风量, m3/min Q 基本 不同采煤方式工作面所需的基本风量, m3/min 计算方法: Q 基本 =工作面平均控顶距工作面实际采高 70%工作面适宜风速(取 1 m/s) 16 K 采高 回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取 ) K 采面长 回采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取 ) K 温 回采工作面温度调整系数(取 ) 表 1 K 采高 —— 回采工作面采高调整系数 采 高 ~ ~ 及放顶煤面 系数 (K 采高 ) 表 2 K 采面长 —— 回采工 作面长度调整系数 回采工作面长度 (m) 80~ 150 150~ 200 200 长度调整系数 (K 长 ) ~ ~ 1. 5 表 3 K 温 -回采工作面温度与对应风速调整系数 回采工作面空气温度℃ 采煤工作面风速 M/S 配风调整系数 K 温 18~ 20 ~ 20~ 23 ~ ~ 23~ 26 ~ ~ 26~ 28 ~ ~ 28~ 30 ~ ~ 8411: Q 采 = 70% 1 1 1 1 60 =≈ 249( m3/min) ②、按 CH4涌出量计算: Q 采 = 100 qch4 k( m3/min) 式中: qch4— 采面瓦斯绝对涌出量,取 ( m3/min) k 采 — 采面瓦斯涌出不均的备用系数,取 8411: Q 采 =100 =≈ 123( m3/min) ③按工作面温度选择适宜的风速进行计算 Q 采 = 60 V 采 S 采, m3/min 式中: V 采 — 采煤工作面适宜风速 取 1 m/s S 采 — 采煤工 作面平均断面积 m2 8411: Q 采 =60 1 =≈ 356( m3/min) ④ .按回采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需风量: Q 采 = 4 N 式中: N— 采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 N 取高档 17人)。 Q 高档 = 4 17=68m3/min) 17 ⑤ .按最大风速进行验算: 15S 采最大 < Q 采 ﹤ 240S 采最小 8411: 15 4 < 356﹤ 240 96< 356﹤ 经计算,确定采煤工作面风量: 7层 8411 配风: 356 m3/min ( 2)掘进工 作面的需风量计算( Q 掘, m3/min) 7层 404 开拓巷瓦斯涌出量 m3/min,二氧化碳涌出量 m3/min,为煤巷、掘进工作面最大巷道断面 =,巷道设计长度 750 米。 ① .按照瓦斯或(二氧化碳)涌出量计算 Q 掘 = 100 qCH4 K 掘通 = 100 = Q 掘 = 67 qCO2 K 掘通 = 67 = ② .按局部通风机实际需要风量计算 该巷局部通风机型号为 FBD№ 6,功率 2 11kw,采用∮ 600mm风筒供风。 根据日常对该局部通风机实际最大吸风量为 230 m3/min 煤巷掘进: Q 掘进 =Q 扇 Ii+15s=230 1+15 = (取 346) m3/min ③ .按该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计算需风量: Q 掘进 =4 N m3/min 式中: N掘进工作面同时作业人数的最多人数 ,该工作面取 40 人 Q 掘进 =4 10=40m3/min ④ . 按该工作面一次爆破所需最大炸药量计算需风量: Q 掘进 =10 A m3/min 式中: A掘进工作面一次爆破所需最大炸药量,该工作面取 Q 掘进 =10 = 48 m3/min ⑤ .确定掘进工作面需风量: 通过上述计算,从上述计算结果中选取最大值,确定该工作面需风量为: Q 掘 =346 m3/min ⑥ .按风速进行验算 15S < Q 掘< 240 S 15S=15 = 240 S=240 = < 346< ( 3)、盘区硐室配风量为: 60m3/min ( 4)、尾回配风量为: 200m3/min Q 盘区 =(356+ 346 4+60+200) =2300,取 2300m3/min 第三节: 监测系统 地点: 7层 404 盘区 工作面个数: 4 个掘进工作面、 1 个回采工作面 18 分站台数: 1 台 传感器: 17 台传感器 回采工作面:瓦斯传感器 2 台、一氧化碳传感器 1 台、温度传感器 1 台、断电仪:1 台、共计 5 台 掘进工作面:瓦斯传感器 2 台、断电仪 1 台。 共计 12 台。 第五章 盘区生产系统主要机械设备选型 第一节:通风设备选型 根据盘区巷道长度达 750 米 ,掘进期间供风距离长的特点 ,选用 FBD№ 6,功率 2 11k 对旋局部通风机,巷道长度达到 500 米后应启动二级风机。 第二节:盘区运输系统设备选型 一、 运输系 统设备选型 根据盘区内布置一套高档工作面,四个掘进工作面:日生产能力为 1500 吨,年生产能力为 万吨,选择盘区运输设备如下表 盘区运输设备选型 地点 设备型号 运输能力 7层 404 盘区皮带巷 DSJ800/2*75 600T/h 二、辅助运输系统 根据本盘区所布置的高档设备,盘区辅助运输必须满足 ZY5200/14/35 型支架的运输要求 ,选择盘区辅助运输设备。 盘区轨道巷均选择 JD— 、 JD— 25KW 绞车用于物料和设备的运输,共计为 8 台。 第三节:盘区供电系统 根据矿井和 404 盘区 所用设备的电压等级,确定 7层布置一个盘区变电所,电源由 7层西部变电所供给。 第四节:供电设备选型 一. 7层 404 盘区概况 巷道布置 7404 盘区概况 19 404 盘区位于杏煤公司北部井田西北部,东部为 402 盘区的采空区,南部为 305盘区。 西部为断层,北部为 406 盘区,盘区内煤层上限标高为 1195 米,下限标高1255 米,地面标高为 ~ 米。 盘区范围。矿业大学函授毕业设计7层404盘区设计说明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5 第 9 节 楼地面工程 127 . 细石混凝土楼地面 127 . 地砖楼地面 1222 第 10 节 管线安装工程 128 . 给排水工程 128 . 电气工程 134 第十 八 章 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 140 第 1 节 工期计划 140 第 2 节 管理措施 141 第 3 节 技术措施 142 第 4 节 安装工程工期保证措施 143 第 5 节 甲方主要分包工程进场安排 143
大比重、粘度、胶体率的泥浆。 ,可立即拆除护筒并回填钻孔、重新埋设护筒再钻。 ,判明坍塌位置,回填砂和粘土(或砂砾和黄土)混合物到坍孔处以上1~2米,坍孔严重时应全部回填,待回填物沉积密实后再行钻进。 钻孔偏斜(1)偏斜原因。 ,岩面倾斜处钻进;或者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层中钻进,钻头受力不均。 (2)预防和处理a. 在有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应吊着钻杆控制进尺,低速钻进。 b.
厚 8cm, ㈣建筑物工程 1. 新建农桥(汽 10) 2 座 ,新建农桥(汽 6) 5 座 2. 新建 6座;新建 闸门 3座 ;新建 6 闸门 10 座 3. 渡槽整修 1 座 ,新建 2座。 ㈤渠 道 硬化 ⑴土方开挖、整平 1200m3,底宽 米、上口宽 米、高 米、边坡系数为 1:。 ⑵渠堤土方回填 1400m3回填土干容重不小于。 ⑶支渠硬化( C15 砼): 支渠硬化 , 长
》Ⅲ类( GB383820xx) 15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二级( GB16297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 GB89781996) 《云南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 DB52/121999)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490)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赋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指标》 (GB1859920xx) 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本项目设计开采方式主要为露天开采
作社 项目建设地点: 石河子市石河子乡沙依巴克村 项目建设期限: 半 年( 20xx 年 3 月 — 20xx 年 9 月) : 1. 新购荷斯坦奶牛 120 头,寄养于项目区沙依巴克村农户家中,带动农户通过养殖增收致富; 2. 养殖合作社道路硬化 8000 ㎡( 20xxm 4m); 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构成 项目总投资 323 万元。 其中申请民宗委少数民族扶持资金 150 万元
、旅游、养殖为一体的“北湖”风第八师石河子总场龙泉小区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排水工程初步设计(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 14 页 浙江天和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景区。 工程地质 第八师石河子总场(北泉镇) 属于第四纪地层,其地质概况如下:上更新纪冲击、洪积层主要分部在北泉镇北 部、西部及东南部,组成的物质主要为粘土、亚粘土,因所处地貌单 元不同,岩性有所差异。 全新纪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