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道芦浦大桥桩基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0m左 右 设置加密一个控制点,以满足工程后续阶段的施工测量需要。 在施工准备阶段对首级施工控制网进行复测,施工中定期对首级和首级加密施工控制网中全部或部分网点进行复测,并定期与道路标 段联测。 复测精度同原测精度。 ① 加密控制测量 为了在加密控制点上建立与全桥统一的高精度平面与高程系统,在检测业主提供的至少 3座高级控制点相对精度满足要求后,作为加密控制测量起算点。 在加密控制点之前,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 测,并与原成果进行比较。 平面控制网加密采用一级导线观测,坐标引测量至控制点的中 心; 高程控制网加密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测定控制点的高程。 上述所有外业完成后,用平差软件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并形成复测报告。 对有条件的加密点,均采用全站仪进行校核。 ② 、平面控制网加密测量 进行平台措施桩和各墩桩基定位时,由于要求精度相对较低,可以用 GPS RTK 技术进行位置、标高的放样, RTK 有效作用距离约为 25k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此时就可直接利用首级或首级加密控 制点,不需要 再 另设加密点。 进行墩承台、墩柱或塔身放样时,精度要求相对较高,需在放样点附近有加密控制点,以便用常规方法如全站仪三维坐标法等方 法进行放样,此时就需要在已竣工的出水结构物(如施工平台、承台或墩顶)上设置加密控制点。 主要的、经常使用的加密 15 点作成稳固的、能够保存的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 加密点的布设,各点要组成具有一定强度的网形,平面坐标测设方法 用 GPS 测量或全站仪边角网法进行施测,当每次只加密个别点时,也可运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法。 当用 GPS 测量时,应按《公路全球定位系统( GPS)测量规范》( JTJ/T06698)中的一级 GPS控制网相关要求进行。 加密点的高程测设方法用全站仪 EDM三角高程按三等水准要 求进行跨河水准测量,测量时 ,用两台全站仪同时对向观测。 施测前,应编制详细的加密网测设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 测设完毕后,及时编制详细的测设成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方可作为施工放样控制点放样用。 加密网应定期或不定期的进 行复测,最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 复测方法同测设方法。 ③ 、高程控制网加密测量 以检测稳定的大桥水准控制点作为起算点,按照三等水准测量要求, 通过往返测量,引测至加密控制点上,测定各点高程。 三等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指术参照下表: 精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指术要求 每千米高差 中误差 (mm) 水准仪 等级 水 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合或 环线闭合差 (mm) 3 6 DSZ3 因瓦尺 往返测各一次 8 L 注: L 为往返测段、环线的路线长度(以 km 计); 外业观测使用 NA2 水准仪 +GPM3(标称精度:177。 ) 往返实施作业。 观测措施:外业观测严格按规范要求的三等精密水准测量的技术 16 要求执行。 为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措施制定如下: 作业前编制作业计划表,以确保外业观测有序开展。 观测前对配套因瓦条形码尺进行全面检验。 观测方法:往测奇数站“后 前 前 后”,偶数站“前 后 后 前”;返测奇 数站“前 后 后 前”,偶数站“后 前 前 后”。 往测转为返测时,两根标尺互换。 测站视线、视距要求表 标尺 类型 视线长度 前后 视距差 前后视 距累计差 视线高度 仪器 等级 视距 视线长度 20m 以上 视线长度 20m 以下 因瓦 DS1 ≤ 50m ≤ ≤ 测站观测限差表 基辅分划 读数差 基辅分划 所测高差之差 往返线路 转点差 检测间歇点 高差之差 两次观测高差超限时重测,当重测成果与原测成果 比较其较差均 没超限时,取三次成果的平均值。 线路外业测量完成后,对外业记录进行检查,并将测量成果整理上报。 首级(或首级加密)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完毕后,将复测成果与原测或上一次复测成果进行比对,当坐标、高程不符值超过限差(限差取 2倍中误差)时,对超过限差的网点的成果作进一步的稳定性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作实地检核。 若确认复测成果无误后,整理复测报告,报业主、监理审批方可进行施工放样。 . 钢管桩施工定位测量 水中钢平台基础为Φ 600钢管桩,一般采用履带吊在栈桥上振设,用定位架定位。 采用两台经 纬仪进行交会,同时控制钢管桩的垂直度,两台经纬仪交角需控制 90度左右。 高程控制采用水准仪进行控制。 17 由于第一阶段加密控制点较少,测放钢管桩时,需从加密点引放临时 控制点至钢平台附近。 . 钢护筒施工定位测量 钻孔桩定位测量起算于设置于施工平台上的加密控制点,平面坐标采用全站仪 GTS6按极坐标法放样,放样后全圆法检测,检测较差 小于 1cm;标高采用悬挂钢尺法自施工平台传递至施工操作面。 钢护筒施工方法采用推进法进行施工,现场必须对每个护筒进行单根定位。 为了保证护筒放样精度,需在钢平台上 至少设 2点加密点(如果相邻墩也有出水结构物,也可在其上加密),以便设站和后视。 加密点的平面位置测设可采用全站仪自由设站法或 GPS 相对静态定位模式进行;加密点的高程测设可采用 EDM三角高程进行跨河水准测 量或 GPS高程拟合方法。 加密点测设完毕后,用全站仪三维坐标法进行钢护筒放样定位。 先在钢护筒定位架的搁置梁上放出定位架的安装线;定位架安装固定完毕后,再在定位架上放出要沉放的钢护筒设计纵横轴线并测出高程,以控制钢护筒的平面位置和顶标高。 沉放时,在两个互相垂直的 测站上布设二台经纬仪,控制钢护筒的垂直度 ,并监控其下沉护筒沉放完毕后,应用全站仪在护筒顶口放出桩位设计纵横轴线,用钢尺量取护筒顶口的偏位,用垂球或测斜仪测出护筒的垂直度,提交竣工资料。 在钢护筒顶口测设出的设计纵横十字丝,其方向线的交点即为设计桩位,钻孔时可据此进行钻机初定位。 钻机初定位完成后,用全站 18 仪极坐标法测出转盘中心实际位置,使其偏差符合要求。 同时测出 钻 盘顶标高,用来控制孔底标高。 . 沉降观测 在每个承台上设置沉降观测点,测量标记必须准确、可靠,检测从桩基施工完毕后开始。 每个施工步骤施工后都应测量,之后定期 测量(每二至三个月测量一次),并形成完整的沉降曲线及沉降表。 沉 降观测精度要求。 . 测量仪器设备 测量仪器表 设备名称 精度等级 数量 TPS1201 2+2PPM 1" 1 套 TCA1800 2+2PPM 1" 1 套 DS3 水准仪 1 套 T2 电子经纬仪 2 " 1 套 NA2+GP3 水准仪 对中杆 2 个 塔尺 5m 3 把 电 脑 2 台 50m 钢尺 2 把 2m 铟瓦尺 一对 注:使用的仪器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定期检定,并确保在检定合格证的有效期内、精度性能良好。 .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 . 概述 Φ 1500、Φ 1800、Φ 20xx钻孔桩钢筋笼主筋为Φ 28,箍筋为Φ 10,加强筋为Φ 28,声测管为Φ 50钢管。 混凝土采用 C35水下混凝土。 . 钻孔桩施工工艺的选择 19 起始段、浅滩段、跨规划大堤段均采取搭设栈桥和施工平台,钢护筒在平台上利用 50t履带吊挂 60 型振动锤振设。 钻孔桩施工结束 后,拆除承台投影范围内的钢平台,随后进行承台施工。 钻孔灌注桩选择工效优于正循环的泵吸 (气举)反循环为主的成孔 工艺及清孔工艺, 水泥浆护壁,多级钢护筒和沉淀筒组成循环系 统。 钢筋笼采用卡板台座法分节预拼装制作,单机吊装、孔口用固定架微调安装下笼,主筋连接建议优先采用直螺纹连接,提高连接速度, 保证钻孔桩安全。 混凝土采用陆上搅拌站搅拌混凝土,混凝土运输车输送混凝土, 导管法水下灌注混凝土成桩的施工工艺。 . 钻孔桩主要施工机械的配备 根据工程进度及桩位布置情况,我公司拟配备如下钻机: Φ 1800钻孔桩 采用 4台 GSP250 型钻机 ; Φ 1500 钻孔桩 50m以上采用 2台配用 1台 GPS20型配 牙轮钻头钻机 ; Φ 1500 钻孔桩 50m以下采用 2台配用 1台 6T 的冲击钻施工 ; Φ 20xx 钻孔桩采用 3台 8T冲击钻施工。 反循环钻进指循环介质流向是从地面沿钻具与孔壁的环状间隙进入钻孔,至孔底携带钻渣从钻杆内返回地面的一种钻进工艺。 反循环钻进常用于大直径钻孔施工,适用于填土层、砂性土层、粘土层、卵砾石层等,钻进效率较高。 钻机就位:钻机就位时,要做到机座平稳,转盘中心与桩位偏差 20 不得大于 20mm。 必须做到“三点一线”,即天车中心,回转器中心与钻头中心在同一铅垂线上。 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调整桅杆及钻杆的角度。 钻机安装就 位后,应精心调平,确保施工中不发生倾斜移位。 钻进:为保证孔壁稳定,应视表土松散层厚度,孔口下入长度适当的护筒,并保持泥浆柱液面高度。 随泥浆漏失及孔深增加,应及时向孔内补充泥浆。 钻遇硬土层,如发现每次钻进深度太小,钻斗内碎渣量太少,可换一个较小直径的筒形齿状钻头,先钻一小孔,然后再用钻斗扩孔。 钻硬砂砾层,为加固孔壁和便于取出砂砾,可事先向孔内投入适量粘土球。 下入孔内的钻斗,应是双层底板的捞砂钻斗,以防提钻过程中砂砾从底部漏掉。 在桩端持力层钻进时,可能会由于钻斗的提升引起持力层的松弛,因此在接近孔底标高时应注 意减小钻斗的提升速度。 钻孔桩主要 机械 设备配备表 序号 设备机具名称 投入数量 1 钻孔设备 GPS20C 型钻机 3 台 2 GPS250 型钻机 3 台 3 Φ 20xx 8T 冲击钻 3 台 4 Φ 1500 6T 冲击钻 3 只 5 Φ 20xx 牙轮钻头(备用) 1 只 6 Φ 1800 牙轮钻头(备用) 1 只 Φ 1500 牙轮钻头(备用) 1 只 7 反循环沙石泵 4 台 8 3PNL 泥浆泵 20 台 10 压缩式空压机 6 台 11 混凝土 灌注设备 Φ 250 7 导管 500m 12 储料斗( 8m3) 2 只 13 小料斗( 1m3) 2 只 14 固定泵 1 台 15 混凝土 8m3输送车( 8m3) 8 辆 15 起重设备 50t 履带吊 1 辆 16 35t 汽车吊 1 辆 17 运输设备 20t 平板车 2 辆 21 钻机性能参数 钻机型号 GPS20C 型 GPS250 型 钻孔口径( cm) 200 250 钻孔深度( m) 100 140 最大输出扭矩( ) 驱动动力功率( kW) 45 210 钻机重量( t) 12 37 成孔方式 正循环、气举反循环 气举反循环 主要人员配备: 项目负责人 陈轩区 技术负责人 蒋炳芳 现场负责人 王阿二 工区技术负责 徐勇 质检 戴 翀 、桑伟、 谢伟龙 测量 吴建 钢 、 余张根、蔚晔江、高林 试验 余剑 峰 、 王招龙、陈若斌 安全 曹连聪 陈轩军 许荣强 质检资料 宋佳良 计量资料 戴 翀、谭建军 电工 林良正 桥梁负责人 严开祥 钻孔 作业队 林之方 钢筋加工作业队 王根土 砼拌合站 宣和平 施工员 柯友军 . 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 22 3 台 GPS250 型钻机全部布置于 P16— P37 墩,共 176 根。 3 台GPS20C型钻机: P11→ P15, P38→ P49→撤场,共施工 136根桩。 3台 6T 冲击钻机: P9→ P10, P50→ P52, P55撤场,施工 44 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