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泉农业循环经济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来年,我国政府对发展生态农业,特别是农业循环经济给予大力支持,各地政府配套出台了许多扶持政策,发展“生态庄园”模式的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公司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实选择,在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方面, 公司有限公司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具体表现在: 有丰富的高科技运营管理经验 公司 自 创立以来,始终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精神,坚持走“承担、探索、超越”的创业之路,积极实践“技术+资本”的发展模式,积聚了二十年的高科技企业运营经验, 涉足智能建筑、电机产业、软件产业、军工产业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不俗的发展业绩,现在正尝试用现代科技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相信凭借发展高科技工业的经验,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必有所作为。 优秀的管理团队 公司 在发展过程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形成了一支庞大的职业人才队伍,拥有优秀的管理团队,为 公司 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 强大的技术支持 本项目借助 公 司 用现代科技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丰富经验和良好的发展平台,大力开展与中国农科院、 浙江 农业大学、 浙江 农科院、省农业厅等科研院所合作,整合我省乃至全国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成果,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为公司进军现代农业领域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 此外,项目选址所在地也为发展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 1、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资源 项目所在地 三门 县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气候,土地肥沃、物产丰富。 年平均气 ℃,全年日照 小时,无霜期为 279 天,非常适于水稻、蔬菜、瓜果、花卉等农作物 的生长。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本项目是生态农业循环经济项目,项目综合考虑鱼-生态庄园生态模式,将水产养殖区、都市农业生态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 养殖 为龙头的生态农业系统。 该项目建设规模为:都市生态农业庄园占地 60 亩 ,建设 40 户具有独立使用功能的生态农业示范区;现代立体养殖区占地 190 亩,年产 桂 鱼 万公斤。 项目前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农业循环经济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减轻农业资源与环境压 力、解决面源污染的一场革命,是我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与劳动生产率水平均较低,农业投入产出比低,农业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全球粮食趋紧的今天,粮食问题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国将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首位,高度重视农业生产。 大力提倡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战略,农业循环经济在我国将迎来大发展。 第五章 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资源和原材料 本项目是生态农业循环 经济项目,属于国家重点支持产业,资源利用主要依托项目所在地的土地等自然条件、农科院所及本公司掌握的相关技术,项目需要的主要原材料是养殖所需要的各种种苗、饲料等。 上述原材料市场供应非常充足,而本项目对上述原材料的需求量很小,不会对市场供应造成影响。 项目选址原则 本项目是一个循环经济项目,项目综合考虑 养鱼 循环经济生态模式,水产养殖区、生态农业庄园 几 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以 养殖 为龙头的生态农业系统。 项目选址首先考虑猪场建设的需要,兼顾水产养殖区和温室大棚蔬菜的需要。 项目选址遵循以下原则: ①节约用 地。 猪场尽量选用不宜耕作地土地,养殖区最好选择靠河或低洼地带,并为进一步发展留有余地,沼气池结合猪场和养殖区位置进行建设,不占用地上土地。 ②禁止在旅游区、自然保护区、古建保护区、水源保护区、畜禽疫病多发区和环境公害污染严重地区建场。 ③场址用地应符合当地城镇发展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要求和相关法规。 ④场址应选择在城镇居民区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避免气味、废水及粪肥堆置而影响居民区环境。 ⑤应尽量靠近饲料供应和商品销售地区,并且交通便利、水电供应可靠。 ⑥选址还应注意各地小气候特点,趋利避 害。 场址选择 ①地势地形 地势应高燥,地下水应在 2 米以下。 地势应避风向阳,猪场不宜建于山坳和谷地以防止在猪场上空形成空气涡流,还要避开西北方向的山口和长形谷地以减少冬春风雪侵袭 , 养殖区最好选择靠河或低洼地带。 ②土质 要求土壤透气透水性强,毛细管作用弱,吸湿性和导热性小,质地均匀,抗压性强,且未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沙壤土兼具沙土和粘土的优点,是理想的建场土壤。 但不必苛求。 ③水源水质 水产养殖区要求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以自然形成的江河湖泊最佳,猪场和温室大棚要求水源充足,便于取用和进行 卫生防护。 水源水量必须能满足场内生活用水、猪只饮用及饲养管理用水 (如清洗调制饲料、冲洗猪舍、清洗机具、用具等 )的要求。 ④电力交通 电力供应必须保证可靠的电力供应,并要有备用电源。 ⑤防疫和环保 最好离主要干道 400 米以上,一般距铁路与一二级公路不应少于 300~ 400米,最好在 1000 米以上,距三级公路不少于 150~ 200 米,距四级公路不少于50~ 100 米。 同时,要距离居民点、工厂 500~ 1000 米以上。 如果有围墙、河流、林带等屏障,则距离可适当缩短些。 距其他养殖场应在 500~ 1500 米以上,禁止在旅游区及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建场。 ⑥周围环境 建场还应考虑周边环境的各种因素,如水电、排污等。 综合以上考虑,本项目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充分考虑我省及 三门 县 现代农业发展布局,按照建设环 三门 县 生态经济区战略要求,实施绿色生态工程,项目最后选址在 三门 县重点打造的现代农业发展基地的 岭 镇。 项目区的建设条件 三门,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捷。 三门处在温台沿海产业带上,为浙江东南沿海的新兴城市。 这里距宁波机场、路桥机场均在 100 公里之内;上三高速公路和甬台温高速公路穿境而过;甬台温铁路和规划中的沿海高速公路横贯境内;县内的海健公路、石亭公路等县乡道相互交错,形成 “ 一小时交通圈 ” ;健跳港集疏运条件优越,是台州市水运中心之一,货轮可直接抵达宁波、上海等 镇内资源丰富,土地肥沃,交通便捷,电力充足,生态环境优美,通讯发达。 京福高速公路南北贯穿境内便达首都北京及东南沿海城市。 又是 三门 县 的重要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项目所在地 三 门县健跳镇 地势平坦,是本项目理想的建设场所。 第六章 产品技术方案 现代农业园区位于 浙江省三门县健跳 镇 , 该 区域内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农业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保证了园区功能的稳定持续的发展。 园区已与 浙江 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 园区建设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己任,以企业为主体,力求建立集聚效应突出的产业基地,形成以高新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格局。 特种养殖技术方案 本项目选择 桂鱼 作为特种养殖品种。 鳌花鱼 又叫 桂鱼 、鳜鱼,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 鳌花鱼 是 “ 三花五罗 ” 中最名贵的鱼,即使在过去一般百姓也很难消费得起。 那时每斤 鳌花鱼 的售价几乎是鲤鱼的两倍。 鳌花鱼 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尖头,是黑龙江中最美丽的一种鱼 桂鱼 的养殖目前多采用集约化流水养鱼的方式,根据养殖的规模,对供水、场地。 饲料资源等都有一定的要求,本项目建设方案根据 桂鱼 的养殖特点安排。 桂鱼 养殖所需条件 桂 鱼养殖的首要条件是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养殖的成败 1)水质。 水质必须符合我国渔业水体水质标准和 桂 鱼养殖要求,才能保 证 桂鱼生长良好,体内有害物的积累浓度不超过食品卫生规定的标准。 一般来说,可饮用的水均可用来养殖 桂鱼。 2)水量。 桂鱼 流水养殖是个用水量很大的系统,虽然养殖池中的溶解氧除了流水补充外,尚可用增氧机械补充,但集约化养殖条件下池水承载量大,鱼体的代谢废物全靠水交换来稀释。 一般来说,要有保证每天全池换水 5次左右的水量,才比较充足,水量不足时,鱼的生长受到影响,就会降低产量。 目前比较先进的技术是采用循环过滤水养殖,可大大提高水的利用率,但基础设施的投入较大。 桂鱼 养殖池 主要有循环过滤水型和普通流水型两种,本项目 选择普通流水型鱼池。 普通流水型养殖方式是将天然水域的水源引入鱼池,一次性使用,用过的水不再回收重复利用。 虽然池中设增氧装置,但仍主要依赖注入水提供溶解氧和通过排水带走废物,所以 桂鱼 放养量越大,用水量也越大。 该养殖池的外形和结构要求如下: 1)材料。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玻璃钢池,适于养殖仔 桂 和稚 桂 ;二是水泥池,适于养殖幼 桂 和成 桂。 2)形状。 形状不限,圆形、方形、长方形、多边形均可,圆形便于管理和自动排污,方形有利于生产布局和充分利用土地。 3)种类。 根据 桂 鱼各个阶段的生态习性和鱼体大小,可分为仔 桂 池 (饲养刚孵出的仔鱼至全长 5cm 的 桂 鱼 )、幼 桂 池 (1— 100g 幼鱼 )、 12龄鱼池 (100— 5000g鱼 )、成 桂 池 (体重 5000g 以上 )。 这几种类型池子的界线并非十分严格,如果仔桂 池较大,仔 桂 ;幼 桂 池就合二为一了。 由于 桂鱼 是秋季繁殖,幼 桂 的培育在冬季,因此仔、幼 桂 池最好建室内池或在池上搭盖大棚,以利保温, 1— 2龄 桂 或成 桂 建室外池即可。 4)面积和深度。 并无严格统一的规定,只要符合要求的大池、小池都可养仔、幼 桂 ,但从管理方便,便于观察的角度出发,早期阶段由于仔 桂 个体小,体质娇 嫩,需精心饲养,池子面积应小些 ,水浅一些;随 着鱼体长大,池子面积应逐步加大,深度逐步加深。 养殖池的常见规格见表 1。 表 1 集约化养殖池的规格 类 别 面积 /m2 池深 /m 水深 /m 仔鱼池 3~ 10 ~ ~ 幼鱼池 10~ 30 ~ ~ 1~ 2 龄鱼池 30~ 120 ~ ~ 成鱼池 120~ 250 ~ ~ 5)光照。 仔鲟和幼 桂 均趋弱光而惧强光,如果是室内池一般为散射光,不存在光照过强的问题,如果是室外池则要搭棚遮光,防止浮游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幼 桂 遮光材料可以用蓝色棚布,兼顾保温的作用。 达到遮光、避雨、操作方便即可。 成 桂 遮光材料则可用黑色遮光网。 6)养殖池的结构。 进排水: 桂 鱼养殖池的进排水一般为上进下排,设进水管、排水管、水位控制管、溢排口。 仔、幼 桂 池的进水管多做成笛式管。 池底:仔、稚 桂 养殖池的底质要求十分光滑,采用玻璃钢材料的最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底面要铺瓷砖,瓷砖的颜色以蓝绿色、土黄色等与自然接近的颜色为好,白色易造成鱼的恐惧。 1~ 2龄鱼池和成鱼池,用水泥收光即可。 排水口在池底部,圆形、八角形、方形池的排水口一般位于池底正中;长条形池的排水口位 于进水口对侧,底面向排污口要有 2%5%坡度,以便于集污;排水口处设有拦鱼设施,中心排水口的拦鱼设施有箱形;柱形和半球形几种。 箱形的优点是,便于用网片在池内捕鱼,柱形和半球形的优点是,滤水面积大,网眼不易堵塞。 养殖设施和机械 ①增氧机械。 桂 鱼养殖虽然是流水养殖,但由于 桂 鱼耗氧量高,仅靠注水补充水中溶氧在夏秋季极易发生缺氧,因此还必须通过机械增氧来补充养殖池中的溶氧。 增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