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师范教学楼智能化设计_毕业设计计算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最小照度系数 P一套灯具安装容量,不包括镇流器损耗, w 例如,对于一层二区办公室 S= 2m ,照度要求 300lx,安装高度 米,则查得 0 米工作面上 W=, Z=1 N=WS/ZP=(*)/(1*2*30)=2 故放两套灯具 照明平面布置 设计原则 16A,单支回路所带灯具(插座)数量应满足相关要求,一般可以带灯具 12 至 13 盏。 光源数不宜太多。 ,一般不超过 30 米。 照明负荷具体布置见照明平面图。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毕业设计 14 插座系统 一般规定(规范) 1. 当插座为单独回路时,数量不宜超过 10 个(组)。 (住宅除外) 2.当灯具和插座混为一路过,其中插座数量不宜超过 5个(组)。 3.插座应由单独的回路配电,并且一个房间内的插座由同一路配电。 4. 在潮湿房间(住宅中的厨房除外)内,不允许装设一般插座,但设置有 安全隔离变压器的插座可除外。 5. 备用电源、疏散照明的回路上不应设置插座。 插座的 安装 依据《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 GB 5005593, 插座的型式和安装高度,应根据其使用条件和周围环境确定: 1. 对于不同电压等级,应采用与其相应电压等级的插座,该电压等级的插座不应被其他电压等级的插头插入。 2. 需要连接带接地线的日用电器的插座,必须带接地孔。 3. 对于插拔插头时触电危险性大的日用电器,宜采用带开关能切断电源的插座。 4. 在潮湿场所,应采用密封式或保护式插座,安装高度距地不应低于 1. 5m。 5. 在儿童专用的活动场所 ,应采用安全型插座。 6. 住宅内插座,若安装高度距地 1. 8m 及以上时,可采用一般型插座;低于 1. 8m 时,应采用安全型插座。 插座布置 教学楼的功能较为复杂说用电器也较为多样,但是配合综合布线系统在每个信息点扁 30CM 以内设置电气插座,在语音室和微机房设置大型插座,在教室的前方设置插座一满足教学仪器的使用,在车库安装一个插座以满足不时之需,在餐厅,休息室,大厅等地方安装插座以满足人们的日常使用的方便,在厨房安装插座已满足厨房设备的使用,在容易接触到水的地方例如卫生间,厨房等地需要安装防水插座来保 证用电安全。 第三章 照明系统设计 15 插座的选型与布置 现代建筑中的插座必须要保证使用安全、可靠,故在选型方面应选择耐压值、载流量、插座铜片的张拔力及绝缘等级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如 TCL 国际电工、真善美、鸿雁等厂家的产品,应选择带安全门的插座,以防小儿用铁钉或其它金属物插入其中。 还要加强插座回路的保护措施,设计专门的 PE 线,且不能与 N 线相混,PE 线与建筑物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 R≤ 4Ω。 每户的厨房插座、卫生间插座、空调插座、其它插座均应设计专用回路,用漏电开关保护。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毕业设计 16 第 4 章 消防系统设计 报警区域和探测区域的划分 报警区域的划分 报警区域应根据防火分区或楼层划分。 一个报警区域宜由一个或同层相邻几个防火分区组成。 探测区域的划分 (套 )间划分。 根据建筑物特点将大空间区域划分为八个区域,走廊等公共空间进行单独划分。 一个探测区域的面积不宜超过 500m2;从主要人口能看清其内部,且面积不超过 1000m2的房间,也可划为一个探测区域。 ,可将几个房间划为一个探测区域。 相邻房间不超过 5 间,总面积不超过 400m2,并在门口设有灯光显示装置。 系统设计 一般规定。 信号模块的地址编码总数,宜留有一定余量。 ,应采用经国家有关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单位检验合格的产品。 系统形式的选择和设计要求 1)集中报警系统, 宜用于一级和二级保护对象; 2)区域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个报警区域宜设置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系统中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不应超过两台。 第五章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计 17 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设置在有人值班的房间或场所。 系统中可设置消防联动控制设备。 当用一台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警戒多个楼层时,应在每个楼层的楼梯口或消防电梯前室等明显部位,设置识别着火楼层的灯光显示装置。 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 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面高度宜为 ~,其靠近门轴的侧面距墙不应小于 ,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 3) 集中报警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系统中应设置一台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两台及以上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或设置一台火灾报警控制器和两台及以上区域显示器。 系统中应设置消防联动控制设备。 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应能显示火灾报警部位信号和 控制信号,亦可进行联动控制。 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 应设置在有专人值班的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内。 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或火灾报警控制器,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等在消防控制室或值班室内的布置,应符合本规范第 条的规定。 设计内容 火灾应急广播 集中报警系统宜设置火灾应急广播。 办公楼、商业楼、院校、车站、客运码头及航空港等建筑物,宜设置业务性广播。 本办公楼采用声光报警器和公共广播独立播放 具体设计:在走廊采用声光报警装置 3 个,每两个区域内部设置一定数目的扬声器。 火灾报警装置 每个防火分区至 少应设一个火灾警报装置,其位置宜设在各楼层走道靠近楼梯出口处。 警报装置宜采用手动或自动控制方式。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毕业设计 18 消防专用电话 ,所以本建筑的消防电话网应与弱电的电话网隔开。 ,且宜选择共电式电话总机或对讲通信电话设备。 具体设计:在走廊等公共空间拐角处等人流密度相对大的地方布置 4 个。 消防控制室和消防联动控制 1)消防控制设备应由下列部分或全部控制装置 组成: 火灾报警控制器; 自动灭火系统的控制装置; 室内消火栓系统的控制装置; 防烟、排烟系统及空调通风系统的控制装置; 常开防火门、防火卷帘的控制装置; 电梯回降控制装置; 火灾应急广播的控制装置; 火灾警报装置的控制装置; 火灾应急照明与疏散指示标志的控制装置。 2)大型建筑群宜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控制。 3)消防控制设备的控制电源及信号回路电压冝采用直流 24V。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选择 走廊、楼梯、 电井 宜选择点型感烟探测器 ,其他潮湿的地方宜选用感温探测器。 点型火灾探测器的设置数量和布置。 、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按下表确定。 第五章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计 19 感烟探测器、感温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 火焰探测器的种类 地面面积 S( m2) 房间高度(h)(m) 一只探测器的保护面积 A 和保护半径 R 房间坡度 θ θ≤15176。 15176。 <θ≤30176。 θ > 30176。 A ( m2) R (m) A (m2) R (m) A (m2) R (m) 感烟探测器 S≤80 h≤12 80 80 80 S> 80 6< h≤12 80 100 120 h≤6 60 80 100 感温探测器 S≤30 h≤8 30 30 30 S> 30 h≤8 20 30 40 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并宜接近 回风口安装,探测器至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具体布置依据为:根据规范要求采用感烟探测器。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 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 30m。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设置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处。 当安装在墙上时 ,其底边距地高度宜为 ~,且应有明显的标志。 系统供电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设有主电源和直流备用电源。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应采用消防电源,直流备用电源宜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的专用蓄电池或集中设置的蓄电池。 当直流备用电源采用消防系统集中设置的蓄电池时,火灾报警控制器应采用单独的供电回路,并应保证在消防系统处于最大负载状态下不影响报警控制器的正常工作。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的 CRT 显示器、消防通信设备等的电源,宜由 UPS装置供电。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毕业设计 20 第四章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计 系统概述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在安全系统 中的应用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是一种可靠、经济的威慑手段,也是逮捕和指控罪犯的有利证据。 现在,大多数安全系统中都需要同时使用几种不同的安全技术,如报警系统、火警探测系统、侵入防范和探测技术、门禁系统。 闭路监视设备设置在一层控制室内(与消防控制室合用)。 闭路监视主机系统采用全矩阵系统,所有摄像点应同时录像,按时序切换。 同时可手动选择某一摄像机进行跟踪、录像。 ;以上各层的线通过桥架到达配电间,经过弱电竖井到达地下一层,通过地下一层的桥架到达监 控中心; 、各层楼梯口、车库出入口、电梯厅、商业网点出入口、电梯内均设置监控摄像头; 、地下一层公共通道、车库主要车道设置摄像头 (服务台)设置半球型摄像机,监视收银人员的行为,为解决纠纷提供证据; ,在监控中心可控制云台查看可疑目标; 层所有的厨房出入口(考虑到厨房内的环境和商业秘密等,不应设置在厨房内)均应设置摄像机,严密监视出入厨房人员,保证食品安全; 生活水箱、楼梯出入口设置摄像机,保证用水安全; 台监视器对重要部位实时监控,所有摄像机录制内容均通过硬盘录像机保存在硬盘中,便于在有需要时调出。 系统设计基本原则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了解被监视目标的形体变化、活动情况或亮度明暗变化信息等,黑白电视系统完全可以满足这些功能的要求,而造价和对现场环境的照度要求都较彩色系统低的多,故采用黑白电视系统。 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有直接控制方式、间接控制方式、数据编码微机控制方式三种。 适 用于摄像机台数较少的小型系统(一般摄像机台数在 10 台以下),这时视频信 第六章 防雷系统设计 21 号由视频切换器进行切换;摄像机控制项目较少,基本采用定焦距镜头、自动光圈控制及采用固定支架;传输距离较近(一般不超过 100m);系统基本无增容及控制项目扩展的要求。 摄像机的焦距、镜头等的控制以及云台方向和防护套功能的控制,采用多芯线连接于控制器,于监控室直接操纵控制。 2. 间接控制方式 适用于摄像机台数较多的中型系统(一般摄像机台数为 10~50 台);传输距离一般不超过 200m。 间接控制方式,实际上都由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在 一般的大中系统,对摄像机的镜头、云台、护套控制,以及视频信号切换、视频信号的时序显示、字符显示等等的控制信号,采用由总线以串行或并行的并码信号传输方式,控制形式为编码 —— 译码驱动的形式。 即于控制盘将各种操作指令进行编码成并码传输信号,经总线输至设在现场的译码控制箱,译码后的控制信号分配至各摄像机的接收驱动器,从而以电。白城师范教学楼智能化设计_毕业设计计算书(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经铜陵 里,水运条件得天独厚(铜陵港是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 铁路连通浙赣、淮南线、铜九线、在建的京福线。 公路网络四通八达,铜陵长江大桥贯通大江南北 ,沿江快速通道使铜陵与东到上海,西至武汉的广阔区域紧密相连,南北向的合-铜-黄高速公路和东西向的沿江高速公路形成十字形的交通网。 城乡公路与新农村公路相互连接,航空方面,铜陵至合肥骆岗机场、南京禄口机场车程均在 小时以内,具有很强的区域优势。
项目建议书 15 常教学工作开展提供舒适、便捷的 学习环境。 但同时应该力求创造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教学氛围,提供一个有积极意义的空间环境,用建筑风格和细部体现学校对人文气息的重视和积极的培养。 创造出既符合学校基础教学建筑形式,又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 ( 3)体现以人为本,适应教育发展的特点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突出建筑的人性化设计。 符合现代建筑设计的潮流:
姜精油方法有效保留了铜陵白姜的主要成分混合液,开发含有白姜味道的姜味月饼、姜味酥糖等特色姜味食品。 同时申请发明专利。 第二阶段 (20xx年 1月至 20xx年 10月 ) 继续研究水蒸汽蒸馏和 SDE法相结合的方法粗提取铜陵白姜精油方法,使生产技术达到最优化,全铜陵白姜 SDE 法姜汁萃取技术研究及姜汁新产品开发项目 可研报告 27 面投入生产姜味月饼、姜味酥糖等特色姜味食品
架边旋转、边切土、下沉直至加固深度。 下沉的速度可由电机的电流监测表控制,工作电流不应大于 40A。 拌制浆液:按照试桩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水泥浆。 搅拌机预搅下沉同时,后台拌制固化浆液,拌好待用的浆液倒入集料池中。 (3)搅拌提升 预搅下沉至设计深度后,开动灰浆泵坐浆 30 秒,把水泥浆压入软土层中,以 300~ 500mm/min 的均匀速度,边提升、边搅拌、边喷浆,使水泥浆与土体充分拌和。
— l)。 略阳一马道断裂带在早古生代己明显存在,因为它控制了早古生代的沉积和志留纪基性火山岩的喷发。 晚古生代略阳海槽的分布 与断裂带密切相关,泥盆系内有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 华力西一印支运动时期,有大量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断续沿断裂带分布。 燕山期控制了侏罗纪盆地,随后又遭切割破坏。 因此,该断裂带发生于早古生代,以后经历了拉张一挤压一拉张反复活动,是切穿岩石圈的“长寿”断裂。
第 10 页 /共 36 页 布置规划 生产区用脚手架围挡,场地进出口大门布置在围挡中部。 靠近山坡设置 4米宽的脚手架搭制施工平台及 3米宽的施工区。 紧邻金亚大酒店西侧设计为钢材钢绞线堆放区及钢材、锚索加工区;龙门架紧靠脚手架施工平台安置,在施工场地的西侧设置砂石料材料堆放场地、混凝土拌合站、砂浆搅拌站等。 生产区的供电从场地东侧的变电箱接入,主要供应混凝土拌合站、空压机、钢筋加工车间、电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