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生铁485万吨的高炉炼铁车间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处理 ............................................................................................... 36 第二部分 物料平衡及热平衡计算 .................................................................. 39 1. 原始条件 ........................................................................................................ 39 原燃料条件 ............................................................................................ 39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39 2 工艺计算 .......................................................................................................... 41 配料计算 ................................................................................................ 41 原燃料成分的整理 ..................................................................... 41 预定生铁成分 ............................................................................. 42 原燃料的消耗 ............................................................................ 42 渣量及炉渣成分的计算 ............................................................. 42 物料平衡计算 ........................................................................................ 43 风量的计算 ................................................................................. 43 炉顶煤气成分的计算 ................................................................ 44 河北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目录 7 热平衡 .................................................................................................... 46 热收入的计算 ............................................................................. 46 热支出的计算 ............................................................................ 47 结 论 .................................................................................................................. 50 致 谢 ................................................................................................................ 52 参考文献 .............................................................................................................. 54 河北理工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目录 1 引 言 21 世纪是一个信息,网络化革新的时代。 人 们的日常生活,生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都有了突飞猛进的飞速发展,网络为人们为人们开拓一个么有地域限制的交际空间,提供一个自由,开放,轻松,平等的交际环境,创造了一个虚拟而实在的网络时代。 我们还处在一个精神,物质,政治三个文明昌盛的年代,我们需要生产出我们衣食住行的必需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物质和文化的需求,发展生产力,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其中钢铁材料作为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物质是必不可少的。 地壳只能够铁元素含量居第四位,主要以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的形式存在。 资源丰富再加上 成熟的技术,价格低廉,可回收性强,钢铁材料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我国自 1996 年粗钢产量突破 1 亿吨以来,连续稳居第一钢国的位置。 20xx年我国产钢量 万吨。 由于市场需求的拉动,炼钢能力的发展, 20xx 年我国生铁产量 万吨。 虽然多年来我国生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 目前,我国正在生产的高炉有几千座。 近年来,由于生铁铁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一些本应该淘汰的 500m3 容积以下的小高炉,又开始生产。 应当承认,小高炉的发展现状,一定 程度上阻碍了我国高炉大型化的发展。 在 21 世纪,我国高炉炼铁将继续在结构调整中发展。 高炉结构调整不能简单的概括为大型化,应该根据企业生产规模、资源条件来确定高炉炉容。 从目前的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高炉座数必须大大减少,平均炉容大型化是必然趋势。 高炉大型化,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便于生产组织和管理,提高铁水质量,有利于减少热量损失、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点,污染容易集中管理,有利于环保。 所有这一切都有利于降低钢铁厂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河北理工大学 炼铁毕业设计说明书 2 第一部分 设计说明书 1 绪论 概述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 人们要吃饭,穿衣,要建设工厂,要生产更多的产品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求,要建设公路,铁路来改善我们的交通条件,要建造楼来该杀按居住条件。 总之,要大力发展我们的生产力,提高我们的综合国力,同时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那么钢铁材料作为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重要物质是不必可少的。 地壳只能够铁元素含量居第四位,主要以氧化物,硫化物,碳酸盐的形式存在。 资源丰富再加上成熟的技术,价格低廉,可回收性强,钢铁材料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材料之一。 高炉生产主要高炉冶炼是获得生铁的主要手段,它以铁矿石(天然富矿,烧 结矿,球团矿)为原料,焦碳,煤粉,重油,天然气等为燃料和还原剂,以石灰石等为溶剂,在高炉内通过燃料燃烧,氧化物中铁元素的还原以及非氧化物造渣等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获得生铁。 其主要副产品有高炉炉渣和高炉煤气。 为了实现优质,低耗,高产和延长炉龄,高炉本体结构及辅助系统必须满足冶炼过程的要求,即耐高温,耐高压,耐磨,耐侵蚀密封性好,工作可靠,寿命长,而且具有足够的生产能力。 高炉生产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高炉生产效果以其技术经济指标衡量,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下: ( 1) 高炉有效容积利用系数( η ):高炉有效容积利用 系数即昼夜生铁的产量 P( t)与高炉有效容积 V有 ( m3 )之比。  是高炉冶炼的一个重要指标, 越大,其高炉生产率越高。 本设计  取 (。 ( 2) 焦比( k):焦比即每昼夜焦碳消耗量 Qk ( t 或 kg)与每 昼夜生铁产量 P( t)之比,喷吹燃料可以有效地降低焦比,从而降低生铁成本。 ( 3) 煤比( Y),油比( M),燃气比( G):指每吨生铁消耗的煤粉或河北理工大学 炼铁毕业设计说明书 3 油量或燃气量。 从风口向炉内喷吹煤粉,重油以及天然气,焦炉煤气等燃料,可降低焦碳的消耗量。 ( 4) 冶炼强度( I):高炉冶炼强度是每昼夜 1m3 有效容积燃烧的焦碳量。 冶炼强度表示高炉的主要强度,它与鼓入高炉的风量成正比,在焦比不变的情况下,冶炼强度越高,高炉产量越大。 本设计取()。 ( 5) 休风率:休风率指休风时间占日历时间的百 分数。 ( 6) 生铁合格率:高炉生产的化学成分符合国家的规定的合格生铁占生铁量的百分数为生铁合格率。 ( 7) 高炉一代寿命:指高炉从点火开始到停炉大修之间的冶炼时间或相邻两次大修之间的时间称为高炉一带寿命。 高炉冶炼现状及其发展 ( 1) 炉容大型化及其空间尺寸的横向发展。 近年来,大型钢铁企业大多采用 V有 4000m3 以上巨型高炉。 ( 2) 精料:精料包括提高入炉矿石品位,改善入炉原料的还原性能,提高熟料率,稳定入炉原料成分和整粒,精料是改善高炉冶炼 的基础。 ( 3) 提高休风温度:提高休风温度可以大幅度的降低焦比,特别是鼓风温度较低时效果更为显著。 ( 4) 高压操作:高压操作可以延长煤气在炉内的停留时间,改善煤气性能及化学能利用,有利于稳定操作,为强化冶炼创造条件。 ( 5) 富氧喷吹:富氧喷吹可达到优质,低耗,高产,长寿的冶炼效果。 ( 6) 电子计算机的采用:计算机目前已可以控制配料,装料和热风炉操作。 本设计采用的新技术 ( 1) 无钟炉顶和皮带上料 ,布料旋转溜槽可以实现多种布料方式。 ( 2) 热风炉采用锥球形炉顶,有利用拱顶气流分布和热风温度的提高,隔墙间加耐热钢板防止蓄热 室气流短路。 ( 3) 冷却采用软水密封循环系统。 ( 4) 高炉喷煤设备。 ( 5) 有余热回收和余压发电装置。 ( 6) 水渣系统采用过滤式。 ( 7) 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对各个环节进行监控。 河北理工大学 炼铁毕业设计说明书 4 2 高炉车间平面布置 厂址的选择 ( 1) 工业布局要合理。 即要考虑地区工业的综合平衡,也要考虑钢铁生产对原料的以赖性,以节省投资,降低应运费用。 ( 2) 合理利用地形设计工艺流程。 ( 3) 接近原料产地,减少原料运输。 ( 4) 地质条件要好,耐压力大于 ( 5) 水电资源丰富,供水供电不能间断,供电双电源。 ( 6) 少占良田。 ( 7) 位于城市居民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 ( 8) 不受洪水及大雨的淹没。 车间平面布置的原则 ( 1) 在工艺合理,操作安全,满足生产的条件下,应尽 量紧凑并合理地公用一些设备与建筑物,以求少占土地和缩短运输线、网管线的距离。 ( 2) 有足够的运输距离,保证原料及时入厂和产品及时运处。 ( 3) 车间内部铁路,道路布置要畅通。 ( 4) 要考虑扩建的可能性,在可能的条件下留一座高炉的位置。 在高炉大修扩建时施工安装作业。 车间平面布置形式 ( 1) 一列式布置:高 炉与热风炉在一列线上,出铁场也布置在高炉列线上成为一列,并且与车间铁路线平行。 优点: ①可以公用出铁场和起重机,公用热风炉值班室和烟囱,节省投资。 ②热风炉距高炉近,热损失小 缺点:运输能力低,在高炉数目多,产量高时,运输不方便,特别是在一座检修时车间调度复杂。 ( 2) 并列式布置:高炉与热风炉分设在两条列线上,出铁场布置在高炉列线,车间铁路线与高炉列线平行 优点:高炉间距离近,可以公用一些设备。 河北理工大学 炼铁毕业设计说明书 5 缺点:热风炉距高炉近,热损失大,并且热风炉靠近重力除尘器,劳动条件不好。 ( 3) 岛式布置:每座高炉和它的热风炉,出铁场,铁水 罐车,停放线等组成一个独立的体系。 铁水罐车停放线与车间两侧的调度线成一定角度,一般为 1113 度 岛式布置的铁路线为贯通式,空铁水罐车从一端进入炉旁,装满铁水的铁水罐车从一端驶出,运输量大,并且设有专用辅助材料线。 缺点:高炉间距大,管线长,设备不能公用,投资高。 ( 4) 半岛式布置:高炉与热风炉列线与车间调度线交角可以大到 45 度,因此高炉距离近,并且在高炉两侧各有三条独立的有尽头的铁水罐车停放线和一条辅助材料运输线,出铁场和铁水罐车停放线垂直。 缩短了出铁场长度,设有摆动流嘴,出一次铁可以放置几个铁水罐车。 本设 计采用半岛式车间布置。 河北理工大学 炼铁毕业设计说明书 6 3 高炉本体设计 高炉数目及总容积的确定 设计一年产 310 万吨的高炉车间。 高炉一代寿命为 10 年,作业率为 95%。 ( 1) 确定年工作日: 365 95%=347 天 日产量: P 总 =310 10000/347= t ( 2) 定容积: 选定高炉座数为 2,高炉利用系数 η v=。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