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十万吨精密无缝钢管不规则成型产业化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5 整形模具 80 16 带锯床 YD800 10 17 交流电焊机 10 18 吊车 5 吨 20 19 汽车衡 100 吨 2 20 20xxKVA 变压器 2 本项目需在厂房内建设给排水系统。 热力设施 ( 1)全车间压缩空气总耗量约为 12 m3/h,拟新建一座供气能力为20m3/h 空压机站,内设低噪声螺杆式空气压缩机 4 台( 10 m3/h/台,一 开一备),供气压力为。 ( 2)本车间需采暖,全车间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由热力供暖。 检化验 本次改造依据 GB/T 8163, GB/T 12459, SY 5257 及相关标准进行,主要承担原材料和成品的化学成份分析,拉伸性能减 验,断裂韧性试验,硬度、金相组织等项目检验,光谱分析仪及机械性能检验 、金相 检验。 土建工程 主车间建筑概况 车间属 深 加工车间,车间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为 丙 类 , 主车间为钢架结构及吊车 组 成。 厂区建设办公及生活福利区 建筑面积 6600 ㎡。 环境保护、防火、职业安全和卫生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及治理措施 大气污染物 焊管车间为 深 加工车间,不使用燃料,故基本无大气污染源及污染物。 仅中频 加热 装置及 冷加工机械 ,达 标。 废水污染物 车间生产用水主要为净环水、软化循环水及净 化浊环水,净环水净回水及软化回水水质不受污染,仅水温升高。 故净回水及软化回水经冷却降温后,由泵加压送系统循环使用。 净化浊环水使用后流至平流沉淀池,经沉淀除油降温后,由泵加压送用户循环使用。 生产循环率为 %。 生产废水循环使用基本不外排。 生活粪便污水及极少量生产废水经中水处理站三级生物处理及过滤后,达到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作为冲厕所及冲浇地坪用,剩余部分作为循环系统的补充水补入循环系统。 雨水经雨水管道汇至雨水泵站,由雨水泵排至 下水系统。 由上可见本工程实现了污、废水零排放。 噪声 本工程主 要噪声源有:中频装置、成型钢管平移运输、空压站、水泵站等。 在中频装置外设隔音罩。 成型钢管平移运输采用步进梁式台架,防止因成品钢管相撞产生的噪声。 钢管收集采用带缓冲减震装置的料筐,从而减少成品收集过程产生的噪声。 挡料器、给料器均设有防噪声胶垫。 同时在原料和钢板堆放过程中必须规范操作,以减少装卸过程产生的噪声。 对动力机械如:空压站、水泵站,空压机出口设有消音器,空压站、水泵基础设隔震垫 ,空压站、水泵分别置于构筑物内。 通过以上措施,使室内噪声控制在 80dB(A)以下。 经厂房墙体屏蔽和距离衰减后,厂界噪声满足《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二级标准昼间 60dB(A),夜间 50dB(A)的要求。 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主要为铁屑,铁屑是很好的烧结及炼钢原料,铁屑也可外售。 防火 设计依据 (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xx 年版) ( 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20xx) (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4090)( 20xx 年版) ( 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0xx 年版) (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设计规范》( GB5011698) 消防管理及消防队情况 防火措施 总图布置 根据生产运输及防火的要求,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有关防火规定进行设计。 在车间周围设有不小于 米的环形道路,并与厂区主、次干道相连,以保证消防车辆畅通无阻。 各建、构筑物之间设计有足够的安全和防火间距,符合防火规范要求。 建筑防火 主车间生产类别为戊类,耐火等级为二级。 设计对各建、构筑物都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各建筑物内疏散走道,安全出口和楼梯间形式、宽度等均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 建筑物内装修耐火性能也符合规范要求。 消防设计 本工程室内消防用水量 10L/S,室外消防用水量 20L/S,火灾延续时间为 2 小时,在室内按规范设置消火栓箱,在室外每隔约 100m设室外消火栓一座。 室内、外消防给水管布置成环状,由二根 DN150给水管与市政给水管网相接。 电气防火 ( 1) 按照国家建、构筑物防雷等级标准,车间厂房设有防雷接地设施,防雷接地电 阻不大于 30Ω。 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均设保护接地,接地电阻小于 4Ω。 计算机系统工作接地电阻小于 1Ω。 ( 2) 消防增压泵为二路独立电源供电。 ( 3) 主操作室、变电所等设应急照明。 ( 4) 电缆采用阻燃电缆。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主电室、中央变电所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探测器。 防震 建、构筑物按七度地震烈度进行设计,可有效防止因地震灾害而造成的火灾。 灭火器配置 主车间、主电室等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配置了相应数量及等级的灭火器。 建议 本设计从防火上给予考虑 并加以重视,消除了“先天性隐患”。 但企业管理、宣传工作也是很重要的,要积极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 职业安全及卫生 ( 1)《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令第 3 号( 1996)) ( 2)《冶金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冶生( 1996) 204 号) ( 3)《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8785) (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20xx 年版) (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J4090)( 20xx 年版) (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94)( 20xx 年版) 工程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然灾害,有地震、雷击等。 另一类生产工艺过程存在的危险或可能导致的危害,有火灾、机械伤害、人体坠落、触电、以及噪声危害等。 设计采取的主要防范措施 自然灾害及其预防措施 ( 1)防震措施 根据国家地震烈度划分,规定上海为地震烈度 7 度设防区,本工程主厂房和配套的公辅设施等所有建、构筑物均按地震烈度 7 度进行设防,所有电气设备均按有关规范采取了抗震加固措施,电气设施按抗震 7 度考虑。 ( 2)防雷措施 按照国家建构筑物 防雷等级划分标准,在建构筑物上分别设有避 雷带或避雷针。 主厂房等按三类建筑物进行防雷设计。 防雷接地电阻不大于 30Ω。 生产过程中危险、危害因素的防范措施 ( 1)防火防爆措施 具体内容详见消防专篇。 ( 2)防机械伤害及人体坠落措施 车间内设工作照明、事故照明及局部照明。 车间内设安全操作平台、安全栏杆及安全人行走道。 所有平台、走道、梯子、坑、孔洞等 可能坠落处均高有相应的栏杆或盖板,并设明显标志。 平台、栏杆、走梯均按国家有关标准设计。 架空管道的 阀门及仪表设有必要的操作检修平台。 吊运设备设有 声光信号指示,吊装作业区设有保护栏杆并划定人行通道,有关设备动作设有连锁报警及事故报警系统。 设备运转部分、高压危险区域或人靠近有危险的场所均设有安全防护屏或网罩等防护措施。 ( 3)防强电、静电措施 所有电气设备设工作接地,设备金属外壳保护接地,接地电阻小于 4Ω。 计算机系统接地电阻小于 1Ω。 各循环水系统供水设备均设备用设备,以确保安全供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