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6000公里远红外防辐射新型地热采暖电缆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TLP/2R/10 530 53 10 19 TLP/2R/10 380 38 10 20 TLP/2R/10 230 23 10 二、产品优越性综合评价 舒适 通过远红外线直接辐射密实物体取暖,而不是通过加热空气,因此室内空气清新,不会造成室内燥热、异味、皮肤失水、口干舌燥、室内尘埃; 热量从下向上辐射,自下而上形成梯度温差,人体感觉十分舒适,非常符合 “ 头要凉脚要热 ” 的中医人体健康学根本。 健康 . Page 15 of 31. 电地暖系统不仅清洁卫生,给人一种在阳光下的温暖感觉,而且智能电地暖系统通电后产生远红外线,能给予人体健康功能的舒适享受。 产生的远红外线其波长在 5— 15u 波段之间,被医学上称之为 “ 生命光波 ” ,人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改善体内微循环,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有舒筋活血、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功能; 在向人体供暖的同时也使地面及周围实体变得温暖和舒适,具有除湿、防潮、抗菌的作用,减少了因地面的阴冷潮湿而发生的有关疾病。 节能 非金属面状材料,发热面积大且均热,无线损,电热转 换率为 99%以上,是目前电热转换效率最高的材料,具有惊人的节能效果; 热量集中分布在 米以下人体活动的主要区域,同等体感效果其室温可比空调和暖气等低 3— 5℃ ,节省能耗达 30%以上; 温度单室可控,每个房间均配有独立的 智能温控器 ,自动控制室温; 具有阻隔暖气和冷气在地面散失的功能,停止工作保温时间长; 环保 工作状态无声、无光、无污水、无废气排放,是名符其实的绿色 环保产品。 安全 发热板柔韧性好、耐磨性能良好、耐腐蚀、耐辐射、绝缘、耐击穿,具有阻燃性; 发热板的最高工作温度不足 60℃ ,不会成为着火源,不会温度过高造成人体不适、烫伤 整体面发热,温度分配均匀,不会出现局部过热 整个系统全部采用并联方式连接,并加有漏电保护系统,安全可靠性高。 安装简便 100m2超大卷装,可剪裁,适合 1m2以上任意场合的安装,并可拆卸后重新安装。 100m2面积,当天施工结束。 . Page 16 of 31. 可进行二次安装,不仅新房,旧房也可安装。 美观 不占用室内使用面积,并具有自动找平地面的功 能,有利于室内美观和装修,对层高影响不足 1cm, 是对层高影响最小、室内美化布置最佳的地暖产品。 免修 电地暖系统不需要任何清洗、添加或更换材料和维护,无人为损伤可确保智能电地暖系统安全使用 50年以上 造价和使用成本低 发热电缆系统造价的高低与该套房屋所配发热电缆的功率大小有直接的联系,而所配功率大小又取决于该房屋所在地区、面积大小、方位朝向及墙体的保温性能等。 根据节能型房屋的热丧失标准,我们一般所配的发热功率在平均每建筑平米 60W~80W左右,再配上专用的温控器,其材料价格也不比其它采暖 方式贵。 耗电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房屋墙体的保温性能、室内外温差以及空气的交换速度等影响房屋热丧失的因素,同时,耗电量的大小也取决于用户的使用习惯,与采暖方式无太大关系。 而从电热转换效率来看,发热电缆采暖系统的热效率在 97%以上。 以北京地区节能型房屋为例,其耗电量仅为每天每平米。 . Page 17 of 31. 第六章 项目市场与竞争 一、产品市场分析 传统集中供热式采暖面临淘汰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幅员辽阔,南北跨度数千公里,漫漫冬季,我国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摄氏最低温度往往超过零下 300,冬季采暖,成为我国北方居民安全渡寒、确保身体健康的一项基本“国策”。 电空调在零下 100左右便不能正常启动,因而长期以来,锅炉集中式水蒸气供暖便成为我国北方家庭和各类公共场所首选。 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文明进程,传统的锅炉集中式水蒸气供暖存在的五大缺陷越来越明显。 ( 1)投资巨大 传统的锅炉集中式水供暖,需要采购大量的锅炉、密如蛛网的管道系统以及为此配套的建筑和管道保温等主辅设施,还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日常维护; ( 2)能源消耗大 传统的锅炉集中式水供暖,密如蛛网的管道系统在输送热水过程中 沿途散热大,热损失严重; ( 3)环境污染 传统的锅炉集中式水供暖,锅炉燃烧的煤所释放大量的 CO S02等浓烟 ,严重污染了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城市环境。 ( 4)使用效果差 传统的锅炉集中式水供暖,是无法实现温度的蓄热供暖而达成的热惰性持续散热,而且对于采暖系统的供水温度的选择方式之灵活掌握都是无法实现的; 另外,散热器散发出来的热量逐渐想向升腾, 室内上部空间充满了浮上去的热空气,这些热空气会使人有头部过热的感觉。 而有人活动的下部空间,则充满了沉下来并水平流动着的冷空气。 由于这种冷空气与人体的 . Page 18 of 31. 下肢呈垂直方向流动, 因而会加大人体与冷空气之间的传热和给热系数,会使肢体散热加快进而使人产生寒冷和不舒适的感觉。 地面温度始终得不到有效增加,这与人体“温足凉顶”生命自然健康规律恰恰背道而驰。 ( 5)经济纠纷多 如何有效、及时、完全地收取业主供暖费,也往往是城市供暖机构十分头疼的事情,政府为确保居民及广大公共场所供暖,每年不得不承担大量的经济损失。 电地暖采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 电地暖是将电发热体敷设在地板下,由电能直接转化为热能,加热地面,以辐射为主要传热方式向室内供暖。 电地暖由电源、电发热体、温控系统三大部分构成。 根 据电发热体的不同,电地暖分为发热电缆地暖和电热膜地暖。 电地暖投资节省、安装方便、控制简单、节能环保效果更好、免维护,可通过有效利用峰谷电价节约电费。 其优点早已被国外认可,并正呈现出十分良好的应用态势。 电地暖系统技术在国外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成绩斐然,有目共睹,北欧、北美等西方国家大量的新建建筑自上世纪末开始就广泛采用了电地暖系统作为冬季采暖的首选。 现在更是普及到了南美、东亚等广大地区和国家,无论从地域性的广泛程度,还是从应用领域的深度,都已经形成了较为积极的发展态势。 我国电地暖发展态势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 预期,不仅仅是传统采暖区的三北地区,并且长江流域和江淮以南的传统非采暖区域,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家居舒适性需求的提高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共识。 远红外防辐射新型地热采暖电缆,是电地暖系统最关键和最主要部分,该产品产业化不仅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而且还会取得十分重要的社会效益。 住宅及公共场所多年来采暖的实践表明,与采用集中式散热器等传统供暖方式相比,采用电地暖系统供暖可达到更加舒适、更加节地、更加节 . Page 19 of 31. 能、更加节材和更加节水等目的,符合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对老百姓和供暖企业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从舒适性、耗能低及热稳定性分析,电地暖符合“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是一种人性化的供暖方式。 ( 1)符合人们舒适度和生命健康理念 电地暖的热源由于掩埋在地热层内,因此地面是地暖的热辐射及温度场的最强区。 在应用电地暖的空间中,由于热空气是从地面上升并 逐渐变凉,进而从地面至屋顶形成了一个由热到冷的温度场。 在这种空间中,电地暖的温度场正好处于人活动的地面上,头部处在比较凉爽的温度场中,而医学上通常所说的“寒从脚下起”的脚部这时候正处于整个市内空间的最暖部,从而使人感觉温暖舒适,这种温度场还有助于缓解腰腿病患者的病痛。 ( 2)室内的热稳定性 埋设有远红外防辐射地热电缆的混凝土层有蓄热作用,每 1 平方米的地面每升高或降低 1 摄氏度,可吸热或放热约 千瓦时,从而减少了气候变化时或供暖过程中室温的波动,有助于缓解人体因此带来的不舒适感,因为室温波动而诱发感 冒等疾病的几率也大大减小。 ( 3)更适于大开间建筑的采暖 大型场馆等大开间建筑采用传统集中式散热器系统时,需要大量的散热器,因散热器一般只能安装在窗下或大开间建筑的周边,这种采暖方式往往导致冷热不均甚至直接导致大开间建筑根本无法供暖等现象。 而电地暖由于是从地面均匀散热,能使大开间建筑采暖变得容易而且室温相对均匀 ( 4)能耗 在采用传统集中式散热器采暖方式时,要想维持下肢的舒适感,必须提高室温,而这样做会增加建筑物的散热量和能耗。 而采用电地暖时,由于热量已被有效地利用,无需过高的室温即可满足供暖的需要,因此室 内平均温度低于采用传统采暖时室内的平均温度,从而使建筑物的散热和能 . Page 20 of 31. 耗减少。 ( 5)采暖耗热降低 在寒冷地区的相同室温下,采用电地暖时的室内平均温度可比采用传统采暖方式时的室内平均温度约低 2摄氏度。 正因为此,各地《地热采暖设计规程》均规定“供暖热负荷计算宜将室内计算温度降低 2 摄氏度”。 按建筑传热公式即可计算出地暖的节能率,例如,在大连地区,电地暖的节能率至少可达 10%。 ( 6)可避免传统供热的输水能耗 由于电地暖系统采用地热电缆铺设,避免了传统集中式水暖供热中大量的管道输送过程中的约 25%~ 35%热量损失,如按常规的供热输水能耗计算,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能耗约可降低 千克标准煤。 如以总建筑面积为 20 万平方米、采用电地暖系统的新建小区为例分析,与采用传统采暖方式相比,该小区一个采暖期可节能 290吨标准煤。 ( 7)利用电峰调节节能降耗 一般居民采暖都集中在夜晚,这时正是单位和企业用电低谷时段,电能富余,电价较低,不仅让采暖居民节约了开支,也避免了国家电网富余电能的白白浪费。 ( 8)减少污染物排放 由于目前我国建筑采暖大都以锅炉燃煤为能源,因此任何节能行为在节约能源的同时也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以 一个建筑面积 20 万平方米、采用了电地暖的小区为例分析,不计其间接节能效果,与采用传统采暖方式相比,该小区一个采暖季可少排放二氧化碳约 800 吨、二氧化硫约 18吨、炉灰约 80 吨,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炉灰的排放,是换来我们蓝天碧水环境的重要举措。 ( 9)电地暖产品的多样性和地暖技术的不断进步,也逐渐形成了全国性的电地暖产业链的形成 从业者的热情与执着共同营建了电地暖行业发展的良好局面。 建设单位的选择性使用在经过了首个采暖期的检验后,满足了采暖基本温度要 . Page 21 of 31. 求,显著的低温热源供暖和良好的蓄热性能都是传统金属散热 器无法实现的,加之电采暖系统的热源选择更为方便,所有这些都强力推动了电地暖产业更为广泛的应用于后续的工程建设中。 电地暖系统的健康、舒适、节能减排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突。年产6000公里远红外防辐射新型地热采暖电缆项目建议书(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