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5万吨合成氨脱碳工段工艺设计_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分子量越大,合成气中 CO2 就越多。 这些 CO2 如果不 及时 除净,不仅耗费气体压缩功, 占用 设备体积,而且对后续工序有害。 此外, CO2 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因此合成氨生产中把脱除工艺气中 CO2 的过程称为 “ 脱碳 工段 ” ,在合成氨尿素联产的化肥装置中,它兼有净化气体 和回收纯净 CO2 两个 作用。 因此 脱碳单元 在合成氨中 处于关键位置, 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脱碳运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装置的安全稳定与否。 3 脱碳方法及工艺选择 脱碳方法选择 脱碳方法简介 由于 CO2 是一种酸性气体,对合成氨合成气中 CO2 的脱除,一般采用溶剂吸收的方法。 根据CO2 与溶剂结合的方式,脱除 CO2 的方法 可分为 三大类 : 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和物理化学吸收法。 物理吸收法的原理是通过交替改变 CO2 和吸收剂(通常是有机溶剂)之间的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以实现 CO2 的吸收和解吸,从而达到分离处 理 CO2 的目的。 在整个吸收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因而消耗的能量比化学吸收法要少,通常物理吸收法中吸收剂吸收 CO2 的能力随着压力增加和温度降低而增大,反之则减小 [3]。 物理吸收法中常用的吸收剂有丙烯酸酯、 聚乙二醇、 甲醇、乙醇 以 及噻吩烷等高沸点有机溶剂。 目前 , 工业上常用的物理吸收法有 Fluor 法、 Rectisol 法、 Selexol 法等 [4],南化公司研究院于 80 年代初开发成功一种较为先进的脱碳技术 — NHD 法 [5],它与国外的 Selexol 工艺类似,只是二者所用溶剂的组分不同。 NHD 溶剂的主要成分是聚乙二醇二甲醚 的同系物,脱除CO2 效率在物理吸收法中较高。 物理吸收法由于 CO2 在溶剂中的溶解服从亨利定律 , 因此仅适用于CO2 分压较高的条件。 化学吸收方法是利用 CO2 是酸性气体,能与碱性化合物反应的特性将其吸收。 原料气和化学溶剂在吸收塔内发生反应, CO2 进入溶剂形成富液,富液进入脱吸塔 经 加热分解出 CO2,吸收与 解 吸交替 着 进行,从而实现 CO2 的分离 和 回收。 目前工业中广泛采用 的方法有两种:热碳酸钾法和醇胺法。 热碳酸钾法包括苯非尔德法、坤碱法、卡苏尔法等。 以乙醇胺类作吸收剂的方法有 MEA 法(一乙醇胺)、 DEA 法(二乙醇胺)及 MDEA( N甲基二乙醇胺)法等 [6]。 其中苯菲尔法和活性 MDEA法应用最多 [7]。 常用的化学吸收剂有氨水 、乙醇胺 、催化热钾碱液 等。 化学吸收法是传统的脱除 CO2的方法 , 脱除后产品气纯度高 并 且处理量大 , 目前已 经 得到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5 物理 化学吸收法是综合了两种吸收的方法,将其 结合 在一套生产工艺中。 比如说常用的环丁砜法, 它的 吸收剂是环丁砜和烷基醇胺水溶液,两者分别是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 还有德国的 BASF公司开发的活化 MDEA 法采用的 N甲基二乙醇胺脱碳也属于此种方法。 脱碳方法的比较 物理吸收法 : 早期的合成氨厂多采用加压水洗法 进行脱碳。 加压水洗脱碳 通 常在填料塔或筛板塔中进行。 此法设备简单 , 但 CO2 的净化 能力 差 , 且水洗 法 的喷淋密度大 , 动力消耗高 , 因此近年来合成氨厂的新建脱碳工艺已为其他方法所取代。 吡咯烷酮法 是 以 N甲基吡咯烷酮 作 为吸收剂。 吡咯烷酮具有对 CO2 蒸汽压较低 、粘度较小、沸点较高、 溶解度高 等优点。 该 方法 特别适 用于 气压 大于 7MPa 的场合 , 但由于 N甲基吡咯烷酮 价格比较 贵 , 因此应用 不是很广泛。 以聚乙二醇二甲醚为吸收剂的脱碳过程称为 Selexol 法。 聚乙二醇二甲醚 具有 无特殊气味、 无毒、沸点高、 冰点低、腐蚀性低 、化学性质稳定 等特点 , 是一 种 理想的物理溶剂。 但由于聚乙二醇二甲醚价格昂贵 , 投资及操作费用均较高 , 因此该法 很 少 在国内应用。 低温甲醇法是由德国林德和鲁奇公司联合开发的 , 以 甲醇 作为 吸收剂 , 在 1~2MPa, 温度为75~0℃ 的 范围内可同时脱除 CO2 和 H2S。 CO2 可脱至 1~2E5, H2S 可脱至。 该法的特点是不会 使原料气变湿 , 再生能耗低。 此法在国内外 应用 都比较 广泛。 碳酸丙烯酯法是 以 碳酸丙烯酯为吸收剂的脱碳方法。 碳酸丙烯酯对 CO H2S 的溶解度较大 ,具有 化学性质稳定、无毒、无腐蚀 、蒸 汽压低、 溶解热低、粘度小 等 特 点。 该法 对 CO2 的回收率 比 较高 ,能耗 比 较低 ,但 是 投资费用 也比 较高。 此法在国内也有一定的应用。 总的来说,物理吸收法存在 诸多 不足, 例如 水洗法操作费用高,工艺较老。 物理吸收法吸收选择性 也 稍差一点,一般适合高含量的 CO2。 化学吸收法: 苯菲尔法的吸收剂是在 K2CO3 水溶液中加入二乙醇胺 (DEA)作为活化剂 , 加入 V2O5来防腐。 碳酸钾水溶液具有强碱性 , 能 与 CO2 反应生成 KHCO3。 生成的 KHCO3 在 受热 和 减压 时 ,又可 重新 放出 CO2, 生成 K2CO3, 因 此 可循环使用。 为了提高反应速度 , 吸收 需 在较高温度 (90~110℃ )下进行 , 因此吸收与再生的温度相近 , 可 简化 流程 , 同时 降低了再生能耗 , 增加了吸收能力。 苯菲尔法可 以 在高温下运行 , 再生热低 , 添加 V2O5 用以 防腐 , 但该工艺需 要 对设备进行钒化处理 , 对 工人的操作水平 要求 较高。 活性 MEDA 法 是指以 一乙醇胺 (MEA)、二乙醇胺 (DEA)吸收 CO2 后生成稳定的胺基甲酸盐,反应热大 , 加热再生较困难 , 蒸汽消耗较高 ; N甲基二乙醇胺 (MDEA)与 CO2 反应生成不稳定的碳酸氢盐 , 反应热小 , 加热后 容易 再生 , 蒸汽消耗较低。 MDEA 水溶液与 CO2 反应受液膜控制 , 反应速度较慢。 为加快反应速度 , 德国 BASF 公司开发了改良 的 MDAE 脱碳工艺 , 在 MDEA 水溶液 中加入 少量活化剂组成 吸收液 , CO2 先与活化剂快速反应 , 其生成物再与 MDEA 溶液进行 反应 , 提高了MDEA 溶液 对 CO2 的 吸收 速度。 一般 以 甲基乙醇胺 、 哌嗪 、咪唑或甲基取代咪唑 作为活化剂。 因此,化学吸收法相对来说较好, 其明显的特点是选择性好、收率高。 如催化热钾碱液法 的工艺日益完善、成熟,设备也较为先进, 能够满足脱碳净化的要求, 安装成本也适合各种规模的生产,装置和操作 也都 不太复杂,以在工业中 得到广泛应用。 其工艺的先进度主要取决于活化剂的 选择。 物理 化学吸收法 兼备 物理法 和 化学法的优点,如德国的 BASF 公司开发的活 化 MDEA 法采用的 N甲基二乙醇胺脱碳,其既有物理法的优点又有化学法的优点, 并且 加入活化剂,可以调节吸收性能。 所以说此 种 方法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6 另外 , MDEA 工艺 溶解度大 , 酸气负荷高 , 闪蒸放出的 CO2 量多 , CO2 回收率高 , 溶液循环量相对较小 , 能耗较低。 同时, MDEA 热稳定性好 , 不易降解 , 溶剂挥发性小 , 溶液对碳钢设备腐蚀性弱。 并且 该工艺成熟 , 操作简便 , 对工人的素质要求相对较低 , 近年来在国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是优先选取的化学吸收工 艺。 工艺比较 ( 1) 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 低温甲醇法 环丁砜法 含砷热钾碱法 =聚乙二醇二甲醚法 乙醇胺法 有机胺硼酸盐催化热钾碱法 =二乙醇胺催化热钾碱法 [8]。 ( 2) 消耗能源比较 蒸汽 : 乙醇胺法 环丁砜法 含砷热钾碱法 有机胺硼酸盐催化热钾碱法 二乙醇胺催化热钾碱法 低温甲醇法。 电 : 含砷热钾碱法 有机胺硼酸盐催化热钾碱法 二乙醇胺催人热钾碱法 乙醇胺法 环丁砜法 聚乙二醇二甲醚法 低温甲醇法。 水 : 水洗法 含砷热钾碱法 有机胺硼 酸盐催化热钾碱法 乙醇胺法 环丁砜法 二乙醇胺催化热钾碱法 低温甲醇法。 脱碳方法的确定 热钾碱吸收法是合成氨工业上一种典型的化学吸收脱碳方法,目前国内外都广泛的采用此工艺,相对于 其他的吸收方法,该工艺能够满足脱碳净化的要求,装置和操作不太复杂,安装成本也比较适合各种规模的生产。 由于添加的活化剂不同,热钾碱吸收法可以分为多种方法,目前合成氨厂主要采用 得有 :一是苯菲尔法(又称二乙醇胺改良热钾碱法) , 以二乙醇胺为活性剂 ; 二是氨基乙酸催化热钾碱法 , 以氨基乙酸为活性 剂。 两者都是以 五氧化二钒为缓蚀剂。 其中 DEA 改良热钾碱法(又称二乙醇胺法)是世界上广泛应用的胺类处理酸性物质或气体的方法。 因为 DEA 不易被 CO2 或 CS2 降解,其气相损失少,反应速度快,循环率高。 由于 该 方法达到了一定经济性和脱碳要求,所以本设计采用此方法。 下面详细介绍此法。 ( 1)概述:该方法是利用碳酸钾溶液在高温下吸收 CO2,反应式为 CO2+ K2CO3+ H2O=2KHCO3。 从经济效益出发,本设计采用 的操作温度为 110℃。 因为在高温条件下 K2CO3 溶解度增大,可以加大 CO2 的 吸收量 率 , CO2 吸收速度较快; 同时 这个温度与 CO2 再生温度相近,可以节约能量,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还给溶液中加入活性剂 DEA 和缓蚀剂,因为高温下的 CO2 溶解度降低,反应速度减慢。 而 较低的 反应速度 下 , K2CO3 对设备和管道的腐蚀作用会加快。 因此加入活性剂 以 加快反应速度,增大 CO2 溶解量。 加入缓蚀剂则可以减缓其对设备和管道的腐蚀。 添加活化剂 DEA 不仅可以提高反应速度,而且还会改变的 CO2 平衡分压,如表。 表 DEA 含量对溶液吸收能力的影响 DEA 含量 (%) 0 1 2 3 相对吸收系数 相对 CO2 分压 (MPa) 7 DEA 含量不同,其溶液的吸收能力不同,如不同含量的 DEA 法的溶液吸收能力如下: 普通的 DEA 法:使用 20%- 25%的 DEA 溶液,其对酸性气体的吸收能力为 12~19m3CO2/ m3溶液。 高吸收能力的 DEA 法使用 25%- 27%的 DEA 溶液,其对酸性气体的吸收能力为 30~32 m3 立方米 CO2/ m3 溶液。 SNPA 法,使用 25%— 30%的 DEA 溶液,其对酸性气体的吸收能力 32~ m3CO2/ m3 溶液。 ( 2)纯碳酸钾反 应机理及催化热钾碱法反应机理 纯碳酸钾反应机理: 反应式: 32322 2 K H C OOHCOKCO ( 31) 这一反应可以分为下列几步完成: OHHOH 2 ( 32) 2332 2 COKCOK ( 33) 32 HCOOHCO ( 34) 323 HCOCOH ( 35) 33 KHCOHCOK ( 36) 碳酸钾水溶液吸收 CO2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气相中 CO2 扩散到溶液界面。 CO2 溶解于界面的溶液层中。 溶液中的 CO2 在界面液层中与碳酸钾溶液发生反应。 反应产物向液相扩散,而反应从液相向液面扩散。 上述各步中除第三步式( 34)是化学过程外,其余均为物质传质过程。 整个过程中化学反应速度最慢,是整个吸收过程的控制步骤。 含有二乙醇胺( DEA) 的纯碳酸钾水溶液与 CO2 的反应 二乙醇胺( DEA)的分子式:( CH2CH2OH) 2NH, 简写为 R2NH。 结构式为 : H OHCH 2CH 2— N— CH2CH 2OH 当碳酸钾溶液中含有少量 DEA 时,与 CO2 反应里程如下: 2332 2 COKCOK ( 37) N C OOHRCONHR 222 ( 38) HN C O ORN C O O HR 22 ( 39) 3222 H C ONHROHN C O OR ( 310) 323 HCOCOH ( 311) 33 KHCOHCOK ( 312) 经研究发现,该过程中反应最慢的是式( 38)这一步,因此这一步就是该过程的控制步骤。 ( 3) K2CO3 溶液的再生: K2CO3 溶液吸收 CO2 后转变为 KHCO3 溶液 pH 值降低,活性下降不能再吸收 CO2,于是要将溶液再生以恢复其活性 .再生就是驱逐出 CO2 使溶液恢复吸收能力,以循环使用。 再生的反应式为:。年产5万吨合成氨脱碳工段工艺设计_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TLP/2R/10 530 53 10 19 TLP/2R/10 380 38 10 20 TLP/2R/10 230 23 10 二、产品优越性综合评价 舒适 通过远红外线直接辐射密实物体取暖,而不是通过加热空气,因此室内空气清新,不会造成室内燥热、异味、皮肤失水、口干舌燥、室内尘埃; 热量从下向上辐射,自下而上形成梯度温差,人体感觉十分舒适,非常符合 “ 头要凉脚要热 ”
了紧密的产、学、研技术协作关系,温控伴热电缆、太阳能用电热带等一系列产品都是企业 . Page 12 of 31. 工程技术人员与上述科研院所产学研艰苦攻关的结晶。 在既有国家重点新产品“华光”牌温控伴热电缆、电热带等产品科研、生产和应用的基础上,恒鑫公司又瞄准国内即将兴起的电地暖产业,组织上述科研院所有关 专家学者,结合本公司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深入生产一线,艰苦探索,反复试验
氮量在 %以上的危险性极大,遇火即燃烧。 爆发 点为 180~185℃。 含水 25%时较安全。 在温度超过 40℃时能加速其分解而自燃,爆速 6300m/s,含氮量不足 %的虽然比较稳定,但受热或储存日久,由于逐渐分解而放出酸,降低着火点,易有自行发火或爆炸的可能。 为防止分解,常加入稳定剂,以避免爆炸。 硝化棉的含氮量为 %~%,主要用于塑料工业制造赛璐珞;含氮量 ~%,主要用于制造摄影底片
的旅游城市。 在农业发展方面,主要发展优质畜牧,优质粮油、优质果蔬、优质蚕桑、优质中药材五大支柱产业。 在旅游业方面,重点打造阆中古城、锦屏山、东山园林自然风景区、金沙湖水域观光区,形成“山 —— 水 —— 城”天人合一的独特景观。 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在大力发展畜牧业的道路上,堆积如山的畜禽粪便直接排放,污染水系,污染环境,传播疾病;二是蚕桑、粮食、果菜
径偏差 ( mm) 垂直度允许偏差( %) 桩位允许偏差( mm) 1~3根桩、条形桩基沿垂直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中的边桩 条形桩基沿轴线方向和群桩基础的中间桩 泥浆护壁 钻、挖、冲孔桩 d≤ 1000mm ≤ 50 1 d/6且不大于100 d/4且不大于150 d> 1000mm 50 100+ 150+ 锤击(振动)沉管振动冲击沉管成孔 d≤ 500mm 20 1 70 150 d>
振华集团等较大型引进生产线。 从国内钽电容器消费市场分析, 20xx 年进口钽电容器 万只,出口 ,进口远大于出口,有很大的潜在市场。 国外厂商主要看重中国广阔的市场和较丰富的钽资源,将钽电容器生产投资中国建厂,到20xx 年国内钽电容器生产能力达到 15 亿支以上,用钽粉量达到 80 吨左右,比 20xx年翻了一番。 我国铌的应用领域:铌铁主要用于电焊条、高温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