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3600万件日用瓷生产线节能技术改造煤改气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含山瓷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3600 万件 日用瓷生产线节能技术改造(煤改气)项目 22 表 12 中国日用陶瓷生产方式变化比较 生产要素 1950- 1980 年 1980- 20xx 年 原料设备 石碾 基本为机械化加工,并逐渐实现原料的标准 化、专业化、商业化 成型 手工拉坯-刀压 刀压-滚压-成型-等静压成型 干燥 基本上为自然干燥 逐步普及链式干燥并引入远红外干燥等新工艺 烧成 倒焰窑、煤烧隧道 窑等 已基本普及隧道窑、间歇式梭式窑,并已建成多条高温快烧辊道 燃料 松柴-煤-重油 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亿开始使用液化气、天然 气等清洁能源 由表 13可见,我国日用陶瓷工业生产模式基本上完成了从传统的作坊式生产方式向工业化、现代化生产方 式的转变。 尤其是进入第 2 阶段的后半期,我国日用陶瓷已经步入现代化大生产并迅速融入全球陶瓷市场一体化进程 ,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越来越多的运用到了陶瓷的生产中,尤其是清洁能源的应用,更称为陶瓷行业能耗发展的主要趋势。 我国现代日用陶瓷工业的 6次突破性发展 在中国 现代日用陶瓷的发展过程中,依次取得了 6 次历史性突破,每次突破都深刻地影响并决定了日用陶瓷工业的发展进程。 具体详见表 13。 含山瓷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3600 万件 日用瓷生产线节能技术改造(煤改气)项目 23 表 13 我国现代日用陶瓷的 6 次突破性 第 1次突破 烧成方式由间歇式倒焰窑向隧道窑转变 表现为 20 世纪 50 年代末和 60年代初,在山东研制成功了第 1条煤烧隧道窑,并在全国迅速推广,使我国摆脱了间歇式倒焰窑的烧成方式,实现了日用陶瓷烧成的连续化作业,这是我国日用陶瓷烧成工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第 2次突破 制作方式由手工开始向 机械化生产转变 表现为 20 世纪 60 年代初在河北唐山第三瓷厂(白玉瓷厂)和湖南。 陵水胜瓷厂,全套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建成 2个年产 500 万件的高档瓷样板厂,初步实现了陶瓷行业的机械化、连续化生产,为我国日用陶瓷向高档化迈出了探索性的第一步。 第 3次突破 独立创建并拥有自主品牌 表现为 20 世纪 70 年代末 ,在湖南、唐山 2个产瓷区生产了成套 20 头和 45 头餐具,创出自主品牌,并开始崭露国际市场。 第 4次突破 全面向高档化、机械化和 自动化生产转变 表现为 20 世纪 80 年代末,在全国各重点产瓷区大规模的全套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尤其是在原唐山第一瓷厂引进英国全套骨灰瓷生产线,景德镇原为民瓷厂引进德国全套硬质瓷生产线,全部采用二次烧成技术和机械化生产。 第 5次突破 陶瓷产业链的形成与完善 表现为 20 世纪 90 年代,一批原料加工厂、窑炉生产厂、色釉料生产厂、窑具耐火材料厂、机械设备制造厂等辅助、配套企业应运而生,基 本实现了日用陶瓷生产的原料标准化、商品化、燃料洁净化,辅助材料专业化、生产过程现代化生产的新格局。 第 6次突破 陶瓷产业和市场的重新整合 表现为 20 世纪末至本世纪初,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港、台、澳及大量外资进入内地市场,日用陶瓷产品已逐步走向资本多元化、产自动化、市场规范化、贸易国际化〕并开始展现出强有力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含山瓷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3600 万件 日用瓷生产线节能技术改造(煤改气)项目 25 我国陶瓷业能源消耗现状分析与发展前景 陶瓷行业是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耗占到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一,因此如何更有效的利用能源是陶瓷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陶瓷窑炉发展 经历了从倒焰窑到装匣钵隧道窑再到辊道窑的过程,燃料也从烧煤到烧油再到烧气的过程,能源消耗大幅度下降,窑炉的能耗已从 20 世纪 80 年代的占生产成本的 40%- 45%,降低到现在的 30%左右,不但降低了生产成本,也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但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节能有巨大的潜力。 窑炉是陶瓷企业最关键的热工设备,也是耗能最大的设备。 因此选择和设计先进的节能型窑炉至关重要。 同时,衡量窑炉是否先进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有没有搞好余热利用。 如果能用窑炉的余热解决原料和半成品干燥、热风助燃,陶瓷的综合能耗可降低 30% 左右。 我国是能源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陶瓷行业又是一个高耗能行业,国家的“十一五”规划提出全国要节能 20%的奋斗目标,因此节能降耗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在这一背景下,未来陶瓷行业的发展方向主要为: 向绿色窑炉方向发展。 主要为降低窑炉风机电耗和噪音,研究先进的节能和低污染燃烧器,使用新型的耐火材料和涂料,研究新的智能自动控制方式方法,使用清洁的 天然气 和液化石油气,达到低温快烧和一次烧成。 大力推进陶瓷行业的技术创新,开发和推广节能型的新产 品,加快超薄型陶瓷砖的开发研究与产业化进程,减少陶瓷砖的厚度,降低原料和能源消耗。 加强能源节能管理,强化节能环保的立法与执法,制订陶瓷产业 含山瓷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3600 万件 日用瓷生产线节能技术改造(煤改气)项目 26 能源消耗标准,对技术指标落后的生产线限期改造提高,对先进企业给予支持鼓励等节能新机制。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项目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表现 “ 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 ” 是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要求,节约能源对保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经济效益、推进技术进步、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起着 重要的作用,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重要途径和实施 “ 可持续发展战略 ” 的必要措施。 因此,促进能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作为高耗能行业,陶瓷行业的未来发展必须以节能降耗为主要目标。 而窑炉作为陶瓷生产中的关键设备,是能源消耗的主要设备。 因此改造原有高耗能窑炉,采用新的能源是陶瓷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本项目正是在这一发展背景下,淘汰企业原有的高能耗窑炉,改用新型燃气窑炉,是天然气成本陶瓷生产的主要能源,并进一步利用窑炉的余热功能, 使 生产能耗得到大幅度的降 低,同时产品品质得到提升。 经预测,项目全面改造竣工后,年可节约能源 70005000000千卡,折合标准煤。 项目建设在具有显著节能效果的同时,由于采用了高效的天然气作为热源,也适应了我国日用陶瓷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档次的需要。 深化结构调整,加快产业升级,是中国陶瓷工业应对新时期竞争和挑战的必然选择,而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又是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最根本的条件。 本项目实施 后的产品 瓷质继承了传统骨质瓷“白度高、透明度好、光泽柔和”的视觉效果,同时保留了硬 质瓷“瓷质坚硬,机械强度高,化学 含山瓷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3600 万件 日用瓷生产线节能技术改造(煤改气)项目 27 稳定性好”的内在质量,充分体现了日用陶瓷餐具的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完美结合,是新型原材料在陶瓷产品上的具体运用,对促进我国陶瓷工业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档次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对促进我国早日由制瓷大国实现向制瓷强国转变有重大意义。 项目建设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以高技术创高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 我国日用陶瓷工业虽然发展迅速, 20xx年生产规模近 180亿件 ,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2/3,稳居世界首位,但整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单件产品换汇仅为。 本项目实 施 后的 瓷产品具有高附加值,并且工艺技术独特。 本项目由于 采取了新的节能生产工艺,对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品质都具有促进作用。 项目的建设对于优化我国日用陶瓷产品的结构 ,提高产品质量档次 ,增强出口创汇能力 ,大幅度提高我国日用陶瓷工业效益 , 都 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地方规划要求 当前我国陶瓷工业一直存在着 能耗高, 企业科技开发能力不强,缺乏发展后劲,资源浪费和污染严重等问题。 发展 节能的、 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的产品是我国陶瓷工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的方向。 本项目建设符合了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xx年本 )中“ I、鼓励类 /十六、轻工 /(含工业陶瓷)产品及装备技术开发 /”的支持的方向。 同时,项目的建设也符合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 能 源节约型社会的奋斗目标。 工作简要过程 我公司 接到 瓷业股份有限公司 委托后,立 即组织相关人员到现场勘察场地状况、现有设备生产状况, 与 瓷业股份有限公司 的相关人员 含山瓷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3600 万件 日用瓷生产线节能技术改造(煤改气)项目 28 就本项目的投资估算、节能改造技术方案、设备选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 交流和讨论,就主要问题达成了共识 ,在该公司的大力支持和协助下,收集了现有各类窑炉、企业交通运输、供水、供电、供汽、环保各方面的基础资料以及公司的技术实力、经营状况。 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按照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操作程序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本可行性研究报告。 结论 本项目采用国内领先的 清洁生产节能 工艺技术和方案,充分考虑到使用能源的环保性,用天然气精质燃料取代原煤粗质燃料,走企业清洁生产这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年可节约能源 ,节能效果显 本项目 节能 产品品种定位 合理,技术含量高,可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本项目三废处理措施可行,不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项目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可解决当地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项目实施单位,管理、技术、资金和其他技改条件优越;法人代表、领导班子素质高,技改成功的经验丰富,有能力能按时、按项目目标完成本项目的技术改造全部工作 综上所述项目可行。 含山瓷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3600 万件 日用瓷生产线节能技术改造(煤改气)项目 29 第二章 市场分析预测与营销方案 我国陶瓷工业国内外市场竞争分析预测 随着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 ,住宅建设步伐的加快 ,人们对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等陶瓷产品的需求有所增加。 而我国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等的供给增加却更快。 加入 WTO后,为我国的陶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解决我国陶瓷市场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 ,有利于我国陶瓷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目前我国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很小 ,如建筑陶瓷产品出口量仅占全世界出口量的 4 %左右 ,高档日用陶瓷在国际市场上几乎没有份额 ,因此 ,我国陶瓷工业还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我国陶瓷工业产品市场现状定量分析 我国陶瓷工业产品中比重较大的是建筑陶瓷 、卫生陶瓷、日用陶瓷 3 类陶瓷产品,以它们为例对我国陶瓷产品国际贸易的市场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 1) 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 RCA) 我国陶瓷产品在出口额上都呈现递增的势头。 具体从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来看 ,我国日用陶瓷显示指数均大于 1,日用陶瓷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但日用陶瓷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有下降的趋势,表明在 20xx 年的前的 5 年里,我国的日用陶瓷的新产品、高科技产品的开发能力下降。 建筑陶瓷、卫生陶瓷显示比较优势发展态势较好 ,但总体来看比较优势并不是很强。 (具体详见表 21) 含山瓷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3600 万件 日用瓷生产线节能技术改造(煤改气)项目 30 表 21 中国建筑、卫生、日 用陶瓷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 2) 贸易竞争指数分析 ( TCI) 我国陶瓷产品总体来说是具有贸易竞争优势。 无论是建筑陶瓷、日用陶瓷还是卫生陶瓷我国都是净出口国。 具体从 TCI 值来看 ,建筑卫生陶瓷贸易竞争指数不断增长 ,日用陶瓷的贸易竞争指数保持在较高水平位置 ,这与 RCA 指数分析结果是一致的。 (具体详见表 22) 表 22 中国建筑、卫生、日用陶瓷产品的 贸易竞争指数 含山瓷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3600 万件 日用瓷生产线节能技术改造(煤改气)项目 31 3) 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MS) 从陶瓷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来看 ,日用陶瓷近几年 MS 远大于 % ,比较优势明显。 卫生陶瓷近 3年 MS 增长迅速 ,MS 也大于 % ,具有较强比较优势。 建筑陶瓷 MS 较小 ,比较优势不明显。 (具体详见表 23) 表 23 中国建筑、卫生、日用陶瓷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我国陶瓷工业产品市场趋势预测 1)陶瓷产品结构的合理调整,迎合了人们的消费需求。 为了适应国际市场消费的新趋势,英、德、中等国家重要生产和出口国,不断调整产品结构,从生产日用陶瓷转向生产高科技陶瓷,并开始向艺术化等方面发展。 2)陶瓷产品的趋向为高质低产,陶瓷产品总量将逐渐减少。 目前,日本与台湾一直是亚洲陶瓷生产技术最高、质量 最好和出口额最大的地区,近年因资源减少、工人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