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满足要求。 项目改造部分完成后,全厂用水量将大幅减少,无需新增供水能力。 项目采 用天然气供热,公司已与天然气供应商签订天然气配套建设及供用气合同,为天然气供应提供了保障。 表 11 主要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一览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主要原材料消耗 废旧铅酸蓄电池及含铅废料 x104t 电解铅 t/a 5800 锡 t/a 50 锑 t/a 15 钙 t/a 12 硫磺 t/a 25 松香 t/a 8 2 燃料动力消耗 水 x104m3/a 4 电 x104kwh/a 330 天然气 x104m3/a 350 环境保护 项目本身属危险废弃物处置环保项目,环保效益显著。 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在有效治理废旧铅酸电池对环境的污染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防止 产生二次污染;为了满足有关环保标准,项目还将通过先进的工艺设备方案,配套必要的消音、吸声装置,降低噪音污染,着重增加除尘通风设施、废水处理设施,以保护环境,治理污染,创造良好、清洁的生态环境。 表 12 全厂污染物产生量汇总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增加减少量,+/ 备注 1 烟气 x104m3/a 3605 2050 2 铅尘 t/a 3 烟尘 t/a 4 SO2 t/a 5 废渣 t/a 920 3680 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项目所用主要原料无易燃易爆类物品,但废旧铅酸蓄电池具有腐蚀性,运输设备及原料库均经过防腐处理;天然气为易燃易爆物品应采取有效的防爆措施;所有熔炼炉内均有高温液态金属,应有效防止泄露且消防措施满足规范要求。 对破碎分选车间、冶炼车间、余热锅炉等设置机械通风和事故通道,使空气含尘浓度达到《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要求,操作工人应着工作服、佩戴口罩、手套、安全帽等劳保用品,下班后要求洗澡更衣方可离厂。 对转炉、氧化反射炉、还原炉、短窑冶炼工序等高温作业区设有岗位吹风和 室内机械通风。 冶炼时铅液浇铸防止烫伤,并设有防护栏杆,对旋转机械设安全防护罩或防护栏杆,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对易发生事故的地段设安全标志。 节约能源 采取多项节能措施,改造前煤用量为 6000t/a,改造后为天然气 350 万 m3/a,节约能源折标煤 1700 吨。 改造前用电 320 万 kwh,改造后用电 330 万 kwh,多耗电 10 万 kwh,折标煤 13 吨。 改造前用水 万 m3,改造后用水 4 万 m3,耗水量减少 万 m3,折标煤 1 吨 ,冶炼工序、精炼工序及余热利用折标煤 1837 吨,合计折标准煤 3525 吨,节能效果明 显,节能效益良好。 劳动定员 改造前生产工人 80人,管理人员 25人,改造后工人不需增加。 建设进度 项目建设期 2 年,计划 20xx 年 10 月正式投产。 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新增总投资 3000 万元,其中新增建设投资 2500 万元,新增流动资金 500 万元。 项目建设投资资金来源分别为 XX 蓄电池有限公司自有资金 1100万元,企业自筹 (融资 )1900 万元。 技术经济分析及评价 项目建设完成投产后,达产年新增销售收入 20xx 万元,新增利润372 万元,全部投资 (所得税后 )财务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IRR: %,财务净现值 NPV(Ic=12%): 665 万元,投资回收期 (含建设期,所得税后 ): 年。 由此可见项目有较高的投资效益。 XX 蓄电池有限公司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新技术,不仅节约了资源,降低了企业的各项成本,同时也为当地循环经济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 项目的建设, 与当地科技、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当地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相适应,社会效益和社会影响 良好, 且具有较好的抗风险能力。 项目可行。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 13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 建设期 年 2 2 生产期 年 12 3 改造后产品生产规模 处理废旧铅酸蓄电池 万吨 /年 再生铅 万吨 /年 铅合金 万吨 /年 2 4 消耗指标 废铅蓄电池 及含铅废料 万吨 /年 电解铅 吨 /年 5800 硝酸钠 吨 /年 50 锡 吨 /年 15 锑 吨 /年 12 钙 吨 /年 25 硫磺 吨 /年 8 松香 万元 水 x104m3/a 4 电 x104kwh/a 330 天然气 x104m3/a 350 5 总投资 万元 3000 建设投资 万元 2500 新增 其中 :建设期利息 万元 流动资金 万元 500 6 年新增销售收入 万元 20xx 7 年新增营业税金及附加 万元 生产期平均 8 年新增总 成本 万元 663 生产期平均 9 年新增利润总额 万元 372 生产期平均 10 年新增所得税 万元 25 生产期平均 11 年新增净利润 万元 248 生产期平均 12 新增投资利润率 % 生产期平均 13 新增投资利税率 % 14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 (新增投资 ) (所得税前 ) (所得税后 ) 内部收益率 % % 投资回收期 (含建设期 ) 年 15 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 (新增投资 ) 23% 16 盈亏平衡点 (有项目 ) % 17 资产负债率 18% 平均指标 18 流动比率 % 平均指标 19 速动比率 % 平均指标 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投资的必要性 项目背景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受到国家高度重视 我国是资源缺乏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受到国家高度重视。 我国 “十一五 ”规划刚要强调了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 ,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要抓好工业废物利用,推进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建设若干 30 万吨以上的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示范企业。 在环境保护方面,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从源头防治污染,坚决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污染的状况;以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为重点,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实行强有力的环保措施,各地区要切实承担对所辖地区环境质量的责任,实行严格的环保绩效考核、环境执法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发展事务,认真履行环境国际公约。 党的 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 要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保护土地和水资源,建设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要发展环保产业,加强能 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增强可持 续发展能力。 我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 经过各方面努力,节能减排取得积极进展, 20xx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 %,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总量近年来首次出现双下降,比上年分别下降 %和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要转变,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 这些成效的取得,得益于我国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得益于 “十一五 ”规划纲要把节能和减排作为约束性目标,得益于近两年提出并实施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建立了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考核体系和目 标责任制。 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任重道远 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8%左右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实施节能减排重大技术和示范工程,鼓励和支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完善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奖惩机制。 我国再生铅的产业现状 目前,国内再生铅厂大约有近 300 家,上万吨规模的只有 3 家,小厂平均生产能力为 1000 吨 /年左右。 国内的再生铅厂,生产 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绝大部分厂家采用小型反射炉,水套炉冶炼,一些小企业,个体户甚至采用原始的土炉土窑冶炼。 具体冶炼方法是:将铅金属与铅渣灰混合进入窑炉冶炼,大量的低温即可熔化的铅金属和铅灰 一起进行高温冶炼,冶炼过程中以烟煤为燃料,加入白煤和铁屑作为配料,每炉投料约 2 吨,冶炼周期为 4 小时,每天生产 6 炉,总计投料 12 吨,日产铅约 8 吨,日耗煤约 吨标准煤,平均煤耗 560 千克标煤 /吨铅。 这些规模小、产量低、工艺及环保设备简陋的再生铅厂,金属铅的回收率只有 80%,综合能耗高达 600Kg 标煤 /吨铅,产生大量弃渣中高 达 8%以上的含铅无法得到再回收利用,锑等有色金属 50%未回收利用;高达 30%的电池塑壳、全部废橡胶及隔板等被投入熔炼炉烧掉;废硫酸未得到回收利用。 据初步估计,因没有循环利用,每年将有约 2 万吨的铅、 万吨的锑、 万吨的砷在混炼中流失,有约 20 万吨铅、 17 万吨废硫酸排放到环境中。 严重地浪费了资源,消耗了能源。 世界上一些先进国家再生铅工业在上世纪 80 年代就已走向生产规模化、工艺清洁无害化的良性发展之路。 主要采用的工艺流程是:废旧电池 → 破碎分选 → 铅膏脱硫 → 短窑冶炼 → 精炼 → 产品。 在冶炼系统主要采用富氧燃 烧和联合冶炼流程,铅金属采用专门的冶炼炉进行低温熔化,铅膏、铅灰采用转炉冶炼或采用两段冶炼工艺,冶炼设备热效率达到 60%左右,冶炼过程中能耗大大降低,平均吨铅的综合能耗为 150200 千克标准煤 /吨铅。 按全国目前年产再生铅 60 万吨计算,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因工艺、技术和装备的落后,每年将多耗能源27 万吨标煤。 国家实施《铅锌行业准入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和颁布了《铅锌行业准入条件》 (20xx 年第 13 号公告 )已于 20xx 年 3 月 10 日开始实施,在鼓励 发展循环经济,支持铅锌再生资 源的回收利用的同时,大幅度抬高了 铅再生回收企业的准入门槛,要求铅再生回收企业应提高技术和环保水平,走规模化、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并在厂址选择、原料回收、生产规模、工艺技术、冶炼能耗、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均做出了明确规定。 新建及现有再生铅锌项目,废杂铅锌的回收、处理必须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 再生铅企业必须整只回收废铅酸蓄电池,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xx)中的有关要求贮存,并使用机械化破碎分选,将塑料、铅极板、含铅物料、废酸液分别回收、 处理,破碎过程中采用水力分选的,必须做到水闭路循环使用不外泄。 对分选出的铅膏必须进行脱硫预处理 (或送硫化铅精矿冶炼厂合并处理 ),脱硫母液必须进行处理并回收副产品。 不得带壳直接熔炼废铅酸蓄电池。 熔炼、精炼必须采用国际先进的短窑设备或等同设备,熔炼过程中加料、放料、精炼铸锭必须采用机械化操作。 禁止对废铅酸蓄电池进行人工破碎和露天环境下进行破碎作业。 禁止利用直接燃煤的反射炉建设再生铅、再生锌项目。 新建及现有再生铅锌项目,必须有节能措施,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确保符合国家能耗标准。 再生铅冶炼能耗应低于 130 千克标 准煤 /吨铅,电耗低于 100 千瓦时 /吨铅。 新建再生铅企业铅的总回收率大于97%,现有再生铅企业铅的总回收率大于 95%,冶炼弃渣中铅含量小于2%,废水循环利用率大于 90%。 新建及现有再生铅锌项目,废杂铅锌的回收、处理必须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确保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和有关地方标准的规定,严禁将蓄电池破碎的废酸液不经处理直接排入环境中。 排放废水应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熔炼、精炼工序产生的废气必须有组织排放, 送入除尘系统;废气排放应符合《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xx)。 熔炼工序的废弃渣,废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泥渣,除尘系统净化回收的含铅烟尘 (灰 ),防尘系统中废弃的吸附材料,燃煤炉渣等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含铅量较高的水处理泥渣,铅烟尘 (灰 )必须返回熔炼炉熔炼;作业环境必须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xx)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Z220xx)的要求。 所有的员工都必须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并保存记录。 企业必须有完善的突发环境事故的应急预案及相应的应急设施和装备;企业应配。年产23000吨再生铅冶炼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