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四预热器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换目的,换热效率相对较低。 管壳式换热器主要由换热管束、壳体、管箱、分程隔板、支座等组成。 换热管束包括换热管、管板、折流板、支持板、拉杆、定距管等。 换热管可为普通光管,也可为带翅片的翅片管,翅片管有单金属整体轧制翅片管 、双金属轧制翅片管、绕片式翅片管、叠片式翅片管等,材料有碳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铜材、铝材、钛材等。 壳体一般为圆筒形,也可为方形。 管箱有椭圆封头管箱、球形封头管箱和平盖管箱等。 分程隔板可将管程及壳程介质分成多程,以满足工艺需要。 新型换热设备结构及材料研究及过程装备 CAD/CAE/CAM 技术研究方向以工程流体力学、传热学、应用力学为理论基础,集过程、工艺、结构于一系统之中,进行了优化与综合研究,推出了传统挡板管壳式换热器的换代产品。 首次系统地研究和论述了“纵流壳程换热器”的流体力学、传热性能及强化机理,组合 结构的设计强度分析,强化换热管及管束制造,结构性能的模糊优化,管束的动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及仿真模拟技术。 从理论上为新型“纵流壳程换热器”技术的发展与工程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9 第二章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特点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是一种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在石油、化工、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轻工、食品等行业普遍应用的一种工艺设备。 在炼油、化工装置中换热器占总设备数量的 40%左右,占总投资的30%45%。 近年来随着节能技术的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利用换热器进行高温和低温热 能回收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两端管板和壳体制成一体,当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时,在外壳的适当位置上焊上一个补偿圈,(或膨胀节)。 当壳体和管束热膨胀不同时,补偿圈发生缓慢的弹性变形来补偿因温差应力引起的热膨胀。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0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1 第三章 结构设计 参考《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型号和基本参数》,选择 的普通级冷拔无缝钢管材质 20 钢,取管长 3000mm 由 nLdA )0 0 ( 得 573000)( 10126 n其中至少安排 4根拉杆“根据表 1611( P320)” 拉杆直径为 16“查《化工设备设计基础》表 1610”( P319) 选择 4 根拉杆。 采用正三角形排列换热管,取换热管中心距为 32mm(表 164, P312)。 由表 163,( P312)查得层数为 4 层。 根据最外一圈管子外壁与壳体内壁间隙为 且不小于 10mm,故取壳体内经 102)1( dbSD i =301mm。 b为正六角线上的管子数(表 163, P312) 所以选择筒体直径 325mm 所以材料选择 20钢《 GB1511999》 见 P19 选取标准椭圆形封头,材料 20钢 MPaC 123200 mmPDKP ct ic 负偏差 c1 = 腐蚀余量 c2 = mmc 4 9 取 mmn 6 椭圆封头校核 MP aKDP ei etw cw PP 合格 采用标准椭圆封头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2 1])2(2[61 2 iihDK 得 mmhi 见《 GB1501998》 ①管箱短节 a 材料:由于管程走循环水,对管箱来说,要求不高,腐蚀性极低,所以选其材料为 20R 板材。 b 加工:采用 20R 钢板卷制,使用氩弧打底的单向焊焊接。 c 尺寸:根据《 GB1511999》表 8中低合金钢圆筒的最小厚度规定公称直径DN=400~ 700mm 时,固定式管板换热器筒体最小厚度为 6mm 即 mmn 6 ②分程隔板 a 材料 :选用 Q235B 板材 b 尺寸:根据《 GB1511999》表 6中碳素钢及低合金钢分成隔板最小厚度规定:当 DN mm600 时,取 n =8mm。 分程隔板长度 L39。 同管箱深度。 管箱深度取 210mm 材料 Q345R 管板和换热器的连接型式:要求管板和换热器的连接接头严密不漏,管壳程介质不能接触,且有很高的腐蚀危险,同时由于胀接是不连续的,管子和管孔间的间隙会成为腐蚀的起点,则管板和换热器采用焊接形式。 本设计选取 57 根管子 采用转角正三角形排列 管孔:由 GB1511999 表 17 得换热管和管孔直径允许偏差为:换热管: 25管孔 布管限定圆 32bDD iL 见《换热器设计手册》 P163 其中规定 db 且不小于 8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3 所以 mmD L 3 1 783 2 5 a 拉杆 ①拉杆的结构形式:拉杆定距管结构,适用于换热管外径大于或等于 19mm的管束。 ②拉杆的直径和数量 由 GB1511999 表 43 选取拉杆直径 d=25mm,筒体内径为 325 时,拉杆数目n=4。 ③拉杆的布置 拉杆应尽量均匀的布置在管束的边缘外侧,这样可减少轻流体冲击带来的振动,防止管束损坏。 b 定距管 定距管采用换热器切向间距和折流板间距相同的管段套在拉杆上,一端固定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4 在管板上,另一端用螺母拧紧国定,用来固定折流板,防止移动。 尺寸:同换 热器尺寸相同,材料选用 20。 折流板的结构设计主要根据工艺过程和要求来确定,其设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管间流速,提高传热效果。 折流板主要形式:弓形、圆盘 圆环形、圆缺形等,本设计采用圆缺形单缺边折流板。 材料:为保持物料清洁,选用 Q235A板材制作折流板。 折流板尺寸: 折流板缺边位置尺寸:切去部分的高度一般取 mmDh i ~ 折流板的间距: ①最小板间距:取壳体内径的 51 或 50mm 中的较大值。 本设计取 65mm。 ②最大板间距:折流板最大间距应保持换热管的无支承长度。 用作折流时,其值应不大于壳体内径。 本设计取 1850mm。 折流板的厚度:折流板厚度与壳体直径换热管无支承长度有关。 本设计取4mm 容器法兰的设计 a 法兰的形式:根据本设计使用的介质、设计压力、设计温度、公称直径确定。 法兰的结构形式为对焊法兰,法兰的密封面形式为凹凸面,材料 选取 Q345R b 法兰的选取: 管法兰: HG5001~ 502858 设备法兰: JB1157~ 116482 拉管法兰: HG5001~ 502858 管箱上的设备法兰:本设计选取 JB115882 甲型平焊法兰 卧式换热器选用鞍式支座( JB/T47121992) 按照壳体公称直径 DN=325 选 BI 型(重型)。 如下表 33: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15 带加强垫板的鞍座一对(其中 F 型和 S型各一个),支座高度 H=200mm,标记为: JB/T47121992 鞍座 BI500F JB/T47121992 鞍座 BI500S 表 34 重型 120176。 ( DN 300450)包角鞍式支座 重型( DN 300450)120176。 包角鞍式支座其结构形式,见下图,截自《过程备 型号 代号 适用公称直径 DN 结构特征 重型 BI 300450 12。碳四预热器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