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山隧洞施工支洞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m的炮眼直径。 考虑采用光面爆破,周边眼及其它眼孔径均为Φ42。 b.周边孔的布置周边孔的间距应小于一般孔距,常取a=400600mm,向外扩展小于100mm,外倾角应小于4176。 —5176。 ,炮眼相互平行,眼底落在同一平面上。 周边眼密集系数(m):m=a/w ,周边孔密集系数m=~1取1顶拱弯曲处可取m=1,最小抵抗线w = ~,经计算:光爆周边眼距a= mw =1=弧形段长:πR==边墙长:2=5m周边眼个数:(弧形段长+边墙长)/a=周边眼线装药密度确定:本段岩石属ⅣⅤ级,q线=200g/m装药集中度:q=~,选择不耦合装药。 c.光面爆破起爆时差的确定为了保护基岩,尽量减少爆破振动速度,经实践表明,当起爆时差为200ms,振动速度降至最低,毫秒时间再增加,振动速度不再下降,故200ms是减震效果最好的临界值,选取用以200ms为时间间隔的各圈辅助孔的起爆时差。 d.炮眼的施工要求及提高质量的措施采用光面爆破时对打眼要求特别严格。 一般地说,希望沿着引水隧洞周边轮廓线布置炮眼,但由于打眼工具和打眼技术的限制,因此,炮眼眼口要偏离周边轮廓一定距离,炮眼向轮廓线倾斜一个角度,周边眼开在轮廓线上,眼底不允许向设计轮廓线位置外偏。 为保证打眼质量,可采取以下措施:①、准确看线、枪尺定位,开工前测量人员将中腰及轮廓线准确地放样在工作面,然后按照中腰线及轮廓线准确地定出周边眼,二圈眼及槽眼位置,并在工作面上做出明显标识;②、照两点对线打好第一个正顶眼,首先打正顶眼,在钎杆上方顶板上距工作面一米的地方悬挂一临时中线,依次保持炮眼沿引水隧洞轴线钻进,然后将此眼插上枪棍作为其它炮眼的标识方向;③、预量钎长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各眼底落在同一平面上;④、套钎子打深眼,易于保证炮眼平直;⑤、划分区域,定人定眼,以便熟练技术,掌握规律,提高打眼速度和准确性。 7 掏槽眼爆破设计利用岩石抗压不抗拉的原理,支洞爆破采用的掏槽眼为楔形掏槽。 根据岩石坚固性系数f值,泥质砂岩的岩石坚固性系数f=26,68两种,~, 由于上断面开挖面积为20m3以上,其选择掏槽眼个数为68个。 8 炸药消耗量的确定根据平巷掘进炸药单耗,掘进断面>20m2, 岩石坚固性系数f值4~6其炸药单耗量为:q=9 计算总药量Q根据q值和预计进尺,计算每循环爆破所需总药量,以便施工:Q=slqη=34~43公斤() 式中 Q—每掘进循环所需炸药总量,KG。 S—平巷掘进断面面积,22m2; L—工作面上平均眼深,m;~2m η—炮眼利用率,一般为70%90%,取90%。 10 炮眼深度的确定为了使工时得到充分利用,减少凿岩、装药、爆破、通风和准备的时间。 Ⅳ(掏槽孔超深20cm,),Ⅴ(掏槽孔超深20cm,)。 11 循环进尺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见表41表41 开挖作业循环时间表序号工作项目作业时间(min)备 注1工作面清理302测量放线403钻孔1804装药、连线、起爆605通风散烟206危岩处理207支护1208出碴1209其它10合 计600二 爆破方案选择 1 起爆网络采用双簇连法,按如下顺序连接: 孔内非电雷管从上到下30左右为一组→同段非电雷管双发簇连→双枚电雷管起爆。 2起爆器材: 孔内采用非电秒延期雷管和导爆索(周边孔)起爆,孔外采用非电秒延期雷管传爆,引爆采用电雷管起爆。 3 起爆方法: 警戒范围内人员机械撤离完毕,警戒完成后,当班爆破人员立即撤到200m以外安全线外起动起爆器。 在完成爆破后10min后当班爆破人员进入爆区检查,确认无瞎炮后方可解除警戒。 4 起爆顺序和延期时间: 1. 起爆顺序: 隧道内:掏槽眼→掘进眼→二圈眼→周边眼。 2. 延期时间:一般掏槽孔段间延时差为1s~2s。 三 出渣(1)出渣方法的选择采用无轨运输。 采用匹配的出渣效率较高的出渣方式。 经仔细分析比较,采用装载机装车、自卸车运输的出渣方式。 四 施工质量、安全与劳动保护1 施工质量控制质量控制主要采用以下方面的措施:(1)使用质量优良的测量设备,确保各施工控制点布控准确无误。 (2)根据爆破试验结果,针对各种洞室选取最佳的爆破参数及爆破方式,确保结构开挖成型。 2 施工安全措施(1)人员进入地下洞室必须佩带安全帽;(2)加强洞内观测,洞室爆破后必须进行危石处理,确保岩石稳定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3)洞内施工所用的动力线路及照明线路,要求架设整齐,并有一定的安全高度,配电系统和闸刀、开关等部位,均设置防护栏和醒目的安全警示牌;(4)破损电线或电缆,必须用绝缘胶布包好后方可使用,洞内照明使用安全电压;(5)经常检查各种线路,确保洞内正常供电、通风和排水等,每班均配备专职电工巡视、检查,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6)对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洞段,配备专职的安全人员随时检查安全工作;(7)在断层破碎带和裂隙比较发育的洞段,必须按照“短进尺、多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