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生乡休闲农庄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显现以 自然 资源为主体的生态景观,体现绝色生态与植被和谐高尚的特征,保护大自然食物链,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 乡村 人家的自然风情。 突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营造旅游综合开发的“生态绿网”,形成观赏型、环保型、保健型、生产型、文化型、游憩娱乐型等多样化的特色旅游 “农家乐”。 尊重和表现地方特色文化 安乡县 旅游开发不能孤立的开发单体项目,要与城市的整体环境联系起来,只有主动将城市生态的绿地、水域等自然环境接轨,旅游产业才能真正溶入城市,与城市生长耦合。 规划原则 “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维护城市长远利益为基本前提,正确处理好土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为目标,追求高生态、高科技、高文化的现代开发理念,保证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可操作性”原则 增强规划的法制性和可操作性,做到近、远期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强制性与指导性相结 合,为规划管理和规划实施,提供可靠依据。 安生乡休闲农庄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弹性”原则 树立弹性控制的观点,因地制宜,依据动态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发展。 提出科学合理的“弹性”控制范围,保持灵活与现实的调控姿态,以实现对土地开发的动态调控,使开发建设成为一个良性循环。 不断向高层次发展,成为城市的有机体,使规划能够适应城市建设不断变化的特点。 建设方案 安生乡休闲农庄 4个功能 区 , 即:中心服务 区 、 垂钓休闲区、 时令蔬菜种植 区 、停车场。 中心服务区 中心服务 区 以 S302 边建筑面积 1500 平方米的酒店一座, 其中按比例设有 旅馆、商店、餐厅、舞厅等。 休闲垂钓区 休闲垂钓区包括 5亩精养池塘,可满足垂钓爱好者垂钓爱好。 时令蔬菜种植 区 时令蔬菜种植 区 以发展村大棚种植为主,突出蔬菜种植的反季节性,为旅游者提供一个可观赏、采摘、习农的农家乐旅游地。 建筑设计 设计依据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xx 年版);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GB5035220xx;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xx;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 及 199 20xx 年局部修订; 《建筑地面设计规范》 GB5003796;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xx; 《湖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湖南省人大常委会 20xx 年第 32 号公告); 安生乡休闲农庄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国家现行的其他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 设计要求 本工程建筑类别为二类,耐火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 7度,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 功能布局 项目拟用地面积 10 亩。 根据 该农庄 的 地理特点及功能作用,划分为 4个功能 区。 即:中心服务 区 、 垂钓休闲区、 时令蔬菜种植 区 、停车场。 屋面设计 屋面设 计按《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34520xx)设计并满足节能要求。 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 建筑装修和防护 建筑装修和环境设计,宜体现清新、典雅、朴素的特点,并符合游客的生理、心理和当地的民俗特点。 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及屋面,应符合建筑物节能和防渗漏的要求;外窗应选用气密性和防水性良好的产品。 室内顶棚应便于清扫、防积尘;照明宜采用吸顶灯。 内墙墙体不应使用易裂、易燃、不耐碰撞、不易吊挂的轻质板材;装饰材料不应使用壁纸;踢脚板应与墙面平行;餐馆和农舍的内墙,应采用牢固、耐用、难沾污、易 清洁的相宜材料并装修到顶。 结构设计 设计依据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xx年版);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xx;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xx;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xx( 20xx年版); 安生乡休闲农庄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xx;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xx; 国家现行的其他设计规范和设计标准。 结构布置方案 本工程 建筑 均 为 砖混 结构 , 房内均采用普通 梁板结构。 基础选型 根据邻近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建筑采用 条形 基础。 主要结构材料 钢材 箍筋用 HPB235; 纵筋用 HPB23 HRB400。 混凝土: C25 焊条 HPB235 钢筋焊接: E43 系列; HRB400 钢筋焊接: E55 系列。 围护墙体材料 承重墙:采用厚度 t=200 加气混凝土砌块。 给排水设计 给水 本项目工程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和 农业 用水。 本项目采用 生活及消防联合给水管网。 管网干管管径为 DN100,给水管部分采用球墨铸铁管,部分采用镀锌 钢管,并设阀门井、水表井等。 在管网上适当位置设置分段检修阀,保证当管网任一段发生故障进行检修时,其它供水点不会因此停水。 室外给水系统采用埋地暗敷设,室内沿墙明敷至各用水点。 安生乡休闲农庄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排水 排水量计算 项目废水排放源主要生活污水 和养殖污水。 本项目采用雨污合流制。 雨水经地面径流汇集排入 规划区 排水管网;生产及生活污水经沉淀池、化粪池处理后排入 规划区排水管网。 消防用水量 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均为 25L/s,按火灾持续时间 2小时计,则一次消防用水量为360m3。 电气设计 用电负荷 根据 本项目建筑物类型和使用性质,其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 输配电线路 选用电缆经电缆沟采用放射式供电方式送至各 建筑 控制箱 ,由各 建筑 控制箱 对本建筑 进行配电和控制。 配电站设高配与低配,高压电机配电线路选用 YJV6KV 铜芯电力电缆,由变电站直接引至电机启动柜;低压配电线路选用 缆。 防雷及接地 防雷措施 本项目 建筑 按第三类防雷建筑物要求设防。 对直击雷的防护采用装设在建筑物上的避雷网沿屋面周边敷设一圈,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大于 25 米。 每根引下 线的冲击接地电阻≤ 10欧姆。 对于金属屋面,易做接闪器,利用钢柱做引下线与接地装置连接,引下线其间距不大于 25 米,沿建筑物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 防雷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及埋地的金属管道相连。 对雷电波侵入的安生乡休闲农庄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防护采用电缆进出线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 进出电缆线转换为架空线则在转换处装设避雷器。 接地保护 按规范需求,在 规划区 内设置必要的防雷与接地措施。 消防设计 设计依据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xx;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xx;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20xx 年版); 相关法规和技术规范。 水消防 消防设计范围 包括室外 消火栓 、 灭火器 配置。 消防用水 在入口处给水管各引一条 DN100 消防给水管,并在 园 内构成环状供水管网。 室外消火栓系统 室外消火栓系统采用低压制,室外消防用水量为 25L/S,在消防给水环网上接出室外消火栓供消防车吸水向着火楼房加压供水灭火。 消火栓距路边不应大于 5m,不宜小于 2m。 灭火器具配置 根据《建筑灭火配置设计规范》及各建筑的使用功能配置一定数量 相应的灭火器。 安生乡休闲农庄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第 七 章 环境保护 “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是我国提倡的一项基本方针,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成为了我国近几年应追求的目标。 因为它不仅事关现代建设事业,而且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更事关中华民族的生存和长远发展。 因此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立足于我国现状,本着“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的要求去开展建设。 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方针,根据“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精神,应当着力进行环境保护。 现今“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人与自 然和谐相处”的呼声越来越高,环境保护已成为了我国必须长期坚守的一项基本国策,加强环保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政策文件,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保护环境,严格按照国家的环境标准执行,并报环保管理部门审定。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如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起重机、载重汽车、搅拌机、振捣器等。 虽然施工噪声仅在施工期的土建施工阶段产生,随着施工的结束而消失,但由于噪声较 强,且日夜连续工作,将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严重影响,极易引起人们的反感,所以必须重视对施工期噪声的控制。 距施工机械不同距离处的声级测试结果见表 71。 表 71 距施工机械不同距离处的声级 序号 设备名称 噪声级 dB(A) 10m 20m 30m 50m 100m 200m 1 挖掘机 65 59 51 45 39 2 搅拌机 60 54 46 40 34 3 载重汽车 70 64 56 50 44 4 搭吊 65 59 51 45 39 安生乡休闲农庄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由表 71 可以看出,施工噪声将使距声源 100 米范围内的昼、夜声级超过《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93) 2 类标准。 这将会对周围环境噪声敏感点产生不利影响。 主要防治措施: 采用较先进、噪声较低的施工设备; 将噪声级较大的施工活动尽量安排在白天,夜间进行噪声级较小的施工活动,对打桩机等主要噪声源应建议在中午( 12: 0014: 00)停止施工,夜间( 22: 0006:00)禁止施工; 禁止夜间运行的设备应严格执行有关规定,若必须夜间施工,须先向环保部门申报并征得许可,同时事先 通知周围居民、单位,以取得谅解; 在不影响施工情况下将噪声设备尽量不集中安排,并将其移至距离居民住宅等敏感点较远处,同时对固定的机械设备尽量入棚操作; 采用声屏障措施:在施工场地周围有敏感点的地方设立临时声屏障;在施工的结构阶段和装修阶段,对建筑物的外部也应采用围墙围挡,以减轻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废气 施工场地平整、砂料、石灰、进出车轮带泥砂、水泥搬运、混凝土搅拌产生扬尘,运输车辆产生尾气,由此造成对周围环境空气的污染,直接影响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景观。 为降低扬尘产生量,保护 大气环境,建议施工单位采取如下措施防尘: 在施工过程中,作业场地将采取修建围墙围挡以减少扬尘扩散,围挡对减少扬尘对环境的污染有明显作用,当风速为 ,可使影响距离缩短 40%。 在施工场地安排员工定期对施工场地洒水以减少扬尘量,洒水次数根据天气状况而定。 一般每天洒水 1~ 2 次;若遇到大风或干燥天气可适当增加洒水次数。 施工场地洒水与否对扬尘的影响较大,场地洒水后,扬尘量减低 28%~ 75%,大大减少了其对环境的影响; 安生乡休闲农庄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 对运输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的车辆加盖蓬布减少洒落; 使用商品混凝土,尽量避 免在大风天气下进行施工作业。 北京市目前规定大于四级风禁止土石方施工,该项目也可借鉴; 在施工场地上设置专人负责弃土、建筑垃圾、建筑材料的处置、清运和堆放,堆放场地应避开居民区的上风向,必要时加盖蓬布或洒水,防止二次扬尘; 对建筑垃圾及弃土应及时处理、清运 , 以减少占地,防止扬尘污染,改善施工场地的环境; 建材堆放点要相对集中,并采取一定的防尘措施,抑制扬尘量; 选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的运输路线,定时对运输路线进行清扫。 只要加强管理、切实落实好这些措施,施工场地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将会大大降低,同 时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施工的结束而消失。 废水 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水主要有基础施工中泥浆水,建材冲洗水,车辆出入冲洗水等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所产生的生活废水等。 生产废水中主要含有悬浮物、石油类等,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 COD、 BOD SS 等污染物。 项目施工期间,对施工场地所产生的污水应加以管理、控制。 所排放的污水应设置专门沟渠,经格栅沉淀处理后再排入城市排水管网。 施工废水特别是水泥砂浆废水含有大量的泥砂,如果不经处理直接外排,会淤积下水道,且污染地表水环境。 因此该部分污水必须处理后(设置沉砂池)方能外排。 采取上述有效措施后项目施工期污水对受纳水体影响不大。 固体废物 建设施工过程中产生废弃的建筑材料、废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 施工现场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建筑垃圾为主。 大量的建筑垃圾及弃土的堆放不仅影响城市景观,而且还容易引起扬尘等环境问题,为避免这些问题的出现,对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必须及时处理。 施工期的建筑垃圾应随时外运,运至建筑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 弃土拟在本工程建设中用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