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村南区主体脚手架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板头应压住上面的板头,板头的凸棱处宜采用三角木填顺; 3 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250~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宜为20~30mm。 广州亚运城媒体村南区工程 脚手架工程专项方案中国建筑 服务跨越五洲过程精品 品质重于泰山13第四章第四章 脚手架、卸料平台设计脚手架、卸料平台设计考虑到后期车库顶板回填土,地上结构外脚手架在临地下室侧壁处搭设采用悬挑式双排钢管脚手架,脚手架由二层开始卸荷,首层不搭设脚手架;其余部分从地下室顶板开始搭设落地式脚手架。 地下室墙体外侧落地脚手架搭设高度 8m,搭设尺寸为:纵向立杆间距 ,横向立杆间距 ,横杆步距 ,内排架距墙体 ;临地下室侧壁处的地上部分悬挑外脚手架搭设高搭设尺寸为:纵向立杆间距 ,横向立杆间距 ,横杆步距 ,内排架距墙体 ;其余地上部分悬挑外脚手架搭设高搭设尺寸为:纵向立杆间距 ,横向立杆间距 ,横杆步距 ,内排架距墙体。 钢管类型为 216。 48,外挂密目阻燃安全网,连墙件与框架柱(剪力墙) 、梁相连接。 脚手架作业层满铺冲压钢脚手板,在脚手架外侧每一层楼高度设置一道安全警示环带,高度为 18cm,刷 500 宽红白相间油漆。 剪刀撑刷 1000 宽红白相间油漆。 标准层拆除模板及支撑架时需搭设卸料平台作转运材料用,二至五层卸料平台随搭随用,五层以上采用悬挑式卸料平台。 地下室墙体外侧脚手架 A图 41 地下室墙体外侧脚手架平面图广州亚运城媒体村南区工程 脚手架工程专项方案中国建筑 服务跨越五洲过程精品 品质重于泰山14钢 管 连 墙 件( 2步 3跨 )钢 管 地 锚埋 入 护 壁180图 42 脚手架 AA 剖面 地上结构脚手架落地式脚手架设置广州亚运城媒体村南区工程 脚手架工程专项方案中国建筑 服务跨越五洲过程精品 品质重于泰山15悬挑架设置悬挑架立杆座在 2 层板预埋的 16 号槽钢上,槽钢长 ,其中 外挑,有阳台处阳台宽度不计入锚固长度之内,剪力墙处直接预埋,详见下图中 a) 、b)、c)。 工字钢刚度较大,增强外架的整体稳定性,另在工字钢外侧每跨皆采用钢丝绳卸荷拉紧,钢丝绳直径 20mm,见下图。 工字钢与楼板连接用和钢丝绳预埋吊环直径皆为 22。 广州亚运城媒体村南区工程 脚手架工程专项方案中国建筑 服务跨越五洲过程精品 品质重于泰山16 a)广州亚运城媒体村南区工程 脚手架工程专项方案中国建筑 服务跨越五洲过程精品 品质重于泰山17b)c) 图 43 悬挑架侧立面图高层卸荷装置设置高层卸荷装置主要是为了脚手架荷载卸载而设计的一种构件,每标准层 5 层(约 15m)卸荷一次,即 22 层和 18 层单体楼在标高 6 层、11 层、16 层、21 层处分别卸荷,15 层单体在标高 7 层、12 层分别卸荷。 在楼面上外侧梁中预埋22 钢筋套环,平面上每隔 米( 4 根立杆)设置一个,但在建筑平面转角处必须设置一个,脚手架采用钢丝绳卸荷,钢丝绳直径 20mm,一端与立杆连接,另一端与套环连接;卸荷层要设置水平廊道斜杆,以增强水平框架刚度,另外,应用钢管同建筑物顶紧,丝丝丝丝丝广州亚运城媒体村南区工程 脚手架工程专项方案中国建筑 服务跨越五洲过程精品 品质重于泰山18以平衡水平力,并且上下两层增设连墙撑,详细构造如右图所示。 图 44 卸荷装置图安全网、脚手板和剪刀撑设置脚手架外侧挂草绿色密目阻燃型安全网,采用专用的结扎编织带绑扎,使用前应取得项目部质量安全部的批准。 脚手架作业层满铺冲压钢脚手板,铺放平稳,必须加以固定,端部悬空部分应保持 10cm~15cm。 在脚手架外侧每两层楼高度设置一道安全警示环带。 警示带采用旧模板加工,高度为 18cm,刷 500 宽红白相间油漆。 脚手架底部以上每 5 个标准层设置一道水平安全网,使用钢管斜挑固定在脚手架上,构造如下图所示。 丝 丝丝丝丝丝丝图 45 挑架立面示意图广州亚运城媒体村南区工程 脚手架工程专项方案中国建筑 服务跨越五洲过程精品 品质重于泰山19丝丝图 46 挑架平面示意图 图 48 外挑架及安全警示标志环带 图 49 脚手架外观图沿脚手架两端和转角处起,每 7~9 根立杆搭设一道剪刀撑,且每片架子不少于三道。 剪刀撑沿架高连续布置,在相邻两排剪刀撑之间,每隔 1015m 高加设一组长剪刀撑,如下图所示。 剪刀撑的斜杆与水平面的交角必须控制在 4060 度之间,剪刀撑的斜杆两端与脚手架的立杆或大横杆扣紧外,在其中间应增加 24 个扣结点。 在脚手架的底端之上 200mm,设纵横扫地杆。 剪刀撑涂刷 1000mm 宽红白相间油漆。 广州亚运城媒体村南区工程 脚手架工程专项方案中国建筑 服务跨越五洲过程精品 品质重于泰山207丝93丝410丝5图 410 高层脚手架剪刀撑布置 图 411 脚手架剪刀撑外立面图 图 412 剪刀撑斜杆连接节点详图护栏和挡脚板设置在铺脚手板的操作层上必须设两道护栏和挡脚板。 上栏杆高度不小于 ,挡脚板亦可用加设一道低栏杆(距脚手板面 ~)代替。 广州亚运城媒体村南区工程 脚手架工程专项方案中国建筑 服务跨越五洲过程精品 品质重于泰山21人梯设置在双排脚手架中经常搭设人梯供操作人员上下,梯宽 500,用短钢管搭设,在一个框架高度内折线布置,每个组团至少一组,位置现场确定,搭设方法如下图所示: 丝丝 丝丝图 413 踏步梯构造示意图 图 414 踏步梯效果图 图 415 踏步梯详图广州亚运城媒体村南区工程 脚手架工程专项方案中国建筑 服务跨越五洲过程精品 品质重于泰山22安全通道及水平安全挡板设置结构施工到首层后,凡人员进出的通道口,均应搭设安全防护棚。 具体搭设见下图大样。 层 板 满 铺图 416 安全防护棚 卸料平台设置标准层拆除模板及支撑架时需搭设卸料平台作转运材料用,二至五层卸料平台随搭随用,从二层开始往上搭设,随搭随用,不与外脚手架相连,每层楼层设连墙杆与架体连接;采用搭设尺寸为:长 3m,宽 3m,平台木龙骨间距 300mm,上铺 18mm厚胶合板,铺放平稳并加以固定,立杆纵横间距 1m,见下图所示:广州亚运城媒体村南区工程 脚手架工程专项方案中国建筑 服务跨越五洲过程精品 品质重于泰山23AA图 417 卸料平台搭设立面图连 墙 杆外 立 面 满 布 剪 刀 撑图 418 卸料平台 AA 剖面图广州亚运城媒体村南区工程 脚手架工程专项方案中国建筑 服务跨越五洲过程精品 品质重于泰山24五层以上采用悬挑式卸荷卸料平台,拟使用整体式卸料平台,即用 14 号工字钢为主梁, 号工字钢为次梁,焊接为一个整体平台,具体见悬挑卸料平台平面图。 在楼面上外侧梁中预埋20 钢筋套环,卸料平台四个角用 20 钢丝绳拉紧卸荷,搭设尺寸为:长 3m,宽 3m,平台木龙骨间距 300mm,上铺 18mm 厚胶合板,铺放平稳并加以固定。 搭设大样见侧面图所示:图419 悬挑卸荷卸料平台平面图420 悬挑卸荷卸料平台侧面图广州亚运城媒体村南区工程 脚手架工程专项方案中国建筑 服务跨越五洲过程精品 品质重于泰山25第五章第五章 脚手架、卸料平台计算书脚手架、卸料平台计算书悬挑式扣件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钢管脚手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xx)。 计算的脚手架为双排脚手架,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48, 连墙件采用2步3跨。 ,同时施工2层,脚手板共铺设4层。 卸荷钢丝绳采取4段卸荷,吊点卸荷水平距离3倍立杆间距。 ,安全系数K=。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14号工字钢,米。 悬挑水平钢梁采用钢丝绳建筑物拉结。 钢丝绳采用直径20mm的,每根钢梁皆拉结。 一、大横杆的计算: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按照大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 活荷载标准值 Q= 静荷载的计算值 q1=+= 活荷载的计算值 q2==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 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 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广州亚运城媒体村南区工程 脚手架工程专项方案中国建筑 服务跨越五洲过程精品 品质重于泰山26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跨中最大弯矩为 M1=(+)= 支座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支座最大弯矩为 M2=(+)= 我们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106/= ,满足要求!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静荷载标准值q1=+= 活荷载标准值q2= 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 V=(+)(100105)= ,满足要求! 二、小横杆的计算: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 P2= 活荷载标准值 Q= 荷载的计算值 P=++= 小横杆计算简图广州亚运城媒体村南区工程 脚手架工程专项方案中国建筑 服务跨越五洲过程精品 品质重于泰山27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 =106/= ,满足要求!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均布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集中荷载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 V1=(384105)= 集中荷载标准值P=++=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 V2=(3)/(72105)= 最大挠度和 V=V1+V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