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茶叶筛分生产系统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流程分杀青、揉捻、干燥三步骤。 杀青方式有加热杀青和热蒸杀青两种,以蒸青汽杀青制成的绿茶称“蒸青绿茶”。 干燥以最终干燥方式不同有炒干、烘干和晒干之别,最终炒干的绿茶称“炒青”,最终烘干的绿茶称“烘青”,最终晒干的绿茶称“晒青”。 多年来的研究发现,众多茶类中绿茶最保健。 市场上常见的名优绿茶有西湖龙井、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南京雨花茶等。 红茶基本工艺流程是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红茶红汤红叶的品质特点主要是经过“发酵”形成的。 所谓发酵,其实 质是茶叶中原先无色的多酚类物质,在多酚类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下,氧化以后形成了红色的氧化聚合物 —— 红茶色素。 这种色素一部分能溶于水,冲泡后形成了红色的茶汤,一部分不溶于水积累在叶片中,使叶片变成红色,红茶的红汤红叶就这样形成了。 我国红茶最早出现的是福建崇安一带的小种红茶,以后发展演变产生了工夫红茶。 1875 年,工夫红茶制作方法由福建传至安徽祁门一带,继而江西、湖北、四川、台湾等省大力发展工夫红茶。 工夫红茶是我国传统的出口茶类,远销东欧、西欧等 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于安徽的祁红和云南的滇红早已名扬海外,享有盛誉。 市场上主要的红茶有祁红、滇红、川红、金骏眉、坦洋工夫、汪洋工夫等。 青茶也叫乌龙茶,属半发酵茶。 是介于不发酵茶 (绿茶 )与全发酵茶 (红茶 )之间的一类茶,其外形色泽青褐。 乌龙茶冲泡后,叶片上有红有绿,传统工艺的乌龙茶,叶片中间呈绿色,叶缘呈红色,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美称。 汤色黄红,有天然花香,滋味浓郁,具有独特的韵味。 乌龙茶主要产自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因品种上的差异,乌龙茶分为闽北乌龙、闽南乌、广东乌龙和台湾乌龙四类。 闽北乌龙:产于福建省武夷山一带,主要有武夷岩茶、闽北水仙、闽北乌龙。 闽南乌龙:闽南是乌龙 茶的发源地,由此传向闽北、广东和台湾。 产于福建南部的乌龙茶,最著名、品质最好的是安溪铁观音。 广东乌龙:主要有广东潮州地区所产的凤凰单枞和凤凰水仙最出名。 台湾乌龙:主要有冻顶乌龙、阿里山乌龙、文山包种、东方美人等。 黑茶的基本工艺流程是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黑茶一般原料较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往往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油黑或黑褐,故称黑茶。 黑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茶主要供边区少数民族饮用,所以又称边销茶。 黑毛茶是压制各种紧压茶的主要原料,各种黑茶的紧压茶是藏族、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等兄弟民族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宁可一日无食, 不可一日无茶”之说,黑茶因产区和工艺上的差别有云南普洱茶、湖南黑茶、湖北老青茶、广西六堡茶、四川边茶等。 白茶属轻微发酵茶,基本工艺过程是萎凋、晒干或烘干。 白茶常选用芽叶上白绒毛多的品种,如福鼎大白茶,芽壮多毫,制成的成品茶满披白毫,十分素雅,汤色清淡,味鲜醇。 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省的福鼎、政和、松溪和建阳等。 市场主要的白茶有白毫银针、白牡丹等。 黄茶的加工工艺为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黄茶品质特点是“黄汤黄叶”,这是制茶过程中进行闷堆渥黄的结果。 黄茶主要的代表名茶有蒙顶黄芽、黄山黄芽、君山银针等。 以上是中国 的六大茶类,以这些基本茶类作原料进行再加工以后的产品统称再加工茶类。 主要有花茶、果味茶、药用保健茶等。 总之,中国茶类繁多,消费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爱好和不同的季节,选择适合于自己的茶。 茶叶加工的主要工序 茶叶加工的定义:使用必要的技术,将采下的茶树鲜叶制成可供人们直接饮用的成品茶或成为食品及医药等产品的添加原料的总过程,称为茶叶加工。 按照加工阶段不同,茶叶加工可以分为初制加工﹑精制加工和再加工,所获得的茶叶成品分别称之为初制茶 (毛茶 )﹑精制茶(商品茶)和再加工茶。 初制加工分为杀青、揉捻和干燥三道工序。 杀青:破坏鲜叶的组织与结构,改造鲜叶的形质,为绿茶独特的品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揉捻: 将 杀青 后的茶叶用手搓揉,使其 白毫 脱落并成型,揉捻是造成成品茶最后定型的决定因素。 干燥:为了叶子在杀青的基础继续使内含物发生变化,提高内在 品质;在揉捻的基础上整理条索,改进外形;排除过多水分,防止霉变,便于贮藏。 精制加工分为 复火、分筛、撩筛、抖筛、切茶、拣剔、风扇、车色、车色、飘筛、匀堆装箱十一道工序。 复火:即将茶叶在烘干机上烘焙,以降低含水量,提高干燥度。 滚条:用于眉茶加工,作用是滚紧条索。 分筛:用圆筛机初步分清茶叶长短或珠茶的颗粒粗细,分出头子茶,割出茶末、茶灰。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撩筛:在分筛的基础上,用圆筛机使茶叶长短、颗粒粗细达到匀齐。 有时需反复几次,分别称毛撩、净撩等。 抖筛:用抖筛机分别茶叶粗细、套出粗头,抽去较细的筋梗。 有时茶叶加工要抖 筛几次,分别称毛抖、净抖等。 切茶:用切茶机将粗大的茶叶切碎,使之符合成品茶的规格要求。 补火:作用是使茶叶含水量适度,透发香气、增浓滋味;或者有利于提高拣梗效率。 拣剔:用机械或手工拣除茶梗、筋、朴及非茶类夹杂物。 风扇:作用是划分茶叶级别,并扇去黄片毛衣等轻飘茶叶和夹杂物。 加工时需风扇 23 次,分别称毛扇、净扇、清风等。 车色:用于珠茶和眉茶,作用是使茶叶条索紧结或颗粒圆结,并使茶叶色泽绿润“起霜”。 飘筛:用机械或手工分别茶叶轻重,剔除茶叶中的毛衣、梗皮等。 匀堆装箱:将各种筛号茶按成品茶的质量要求, 按比例混合后搅拌均匀,再定量装入茶箱或茶袋。 主要研究内容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从理论上深入分析茶叶分筛原理,并制定适合 茶叶筛分生产线控制系统 ; 2.根据茶叶分筛机的结构特点,制定出相应的 茶叶筛分生产线控制系统 总体设计方案; 3.根据性价比,先性能后价格的原则,配置硬件并完成硬件间的连接; 4.设计开发适合实际作业需要的软件系统。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第 2 章 茶叶筛分生产工艺和控制要求 茶叶筛分的流程 茶叶筛分生产线包括圆筛机、 平输机、 抖筛机、 立式输送机、 风选机和风选机出料。 茶叶筛分生产线的流 程如图 21 所示。 图 21 茶叶筛分生产线流程图 毛茶经过圆筛机得到筛面茶、碎茶和末茶,通过平输机的传送将分选出的茶叶通过抖筛机分成细毛茶与粗毛茶,经过立式输送机的输送,再通过风选机分级,得到筛面茶或碎茶的正身茶、副茶和片茶。 圆筛机 平输机 抖筛机 立式输送机 风选机 出料 斜输机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备要求 圆筛机 圆筛机简介 作用:平面圆筛机用于分筛、撩筛和捞筛等作业,作用是分别条形茶长短、圆形茶大小。 工作原理:平面圆筛机工作时筛床做质点轨迹为圆的平动运动,茶叶在筛面上受到适度大小离心惯性力等力的作用,平伏于筛面上作滑动或滚动运 动。 设筛网网目边长为 a,对于条形茶来说,则长度大于 2√ 2 a 的茶叶始终受到两点以上支承,不易穿过筛网而成为筛上茶;相反,茶叶长度小于 2√ 2 a 的茶叶在运动过程中,很容易失去平衡,穿过筛网成为筛下茶。 对于圆形茶来说,则粒径大于 a 的茶叶不易通过筛网而成为筛上茶;相反,粒径小于 a 的茶叶易通过筛网成为筛下茶。 从而达到分别茶叶长短和大小的目的。 如图 22 所示为圆筛机 图 22 圆筛机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 抖筛机 抖筛机简介 原理:工作时,筛面作高频率的振动,茶叶因筛面振动而产生的惯性力作用运动,由于该力是沿筛床长度 方向高频率改变方向,使茶叶与茶叶、茶叶与筛面发生碰撞,迫使茶叶直立起来,因而采用网目不同的筛面就可筛取粒级不同的茶叶。 作用:对于条形茶来说,其可以分别茶叶的粗细。 对于圆形茶来说,由于其中的长条形茶的直径通常比圆形茶小,故抖筛机可分别圆形茶长圆。 此外,抖筛机还可用于花茶窨制中的提花作业,因为花渣的直径比茶叶直径大。 工艺性能:使条形茶分别粗细,圆形茶分别长圆,并套去茶头,抽去筋梗,使茶坯粗细和净度符合工艺要求。 如图 23 所示为抖筛机 图 23 抖筛机 风选机 风选机简介 风选制粉机主要 由主机、风机、分离器、集粉器、除尘器等部分组成,主机内部分为粉碎室、塞档室、风机室三部分。 机器工作时,物料由进料口投入粉碎室后,经固定在主轴上的刀片和机壳的衬板间的冲击和高气注的剪切进行粉碎,粉碎后的物料经塞档室分级进入风机室,由风轮的吹送以及风机的引力使物料进入分离器,经分离器再次分级处理,粗料由回料咀返回粉碎室进行再次粉碎,成品料由引风机引出进入集粉器装袋包装,余风由除尘散风装置排出。基于plc茶叶筛分生产系统设计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泵的压力脉动,影响调节过程的动态品质。 综上,本设计选用图 21( c)所示的型式。 ( 2) 柱塞结构尺寸设计 1)柱塞直径 Zd 及柱塞分布塞直径 fD 柱塞直径 Zd ﹑ 柱塞分布塞直径 fD 和柱塞数 Z 都是互相关联的。 根据统计资 料,在缸体上各柱塞孔直径 Zd 所占的弧长约为分布圆周长 fD 的 75%,即 fZdD 由此可得 9 3 . 8 20 . 7 5 0 . 7
确定 ( 1)注射机的选择:螺杆式,螺杆转速选择 2030r/min ( 2)料筒温度的选择 t/176。 C:前段 180~ 210;中段: 190~ 230;后段: 190~ 220。 ( 3)模具温度的确定: 40176。 ~ 80176。 ( 4)注射压力的选择: 80MPa~ 130MPa。 ( 5)成型时间( s): 30(注射时间初步取 ,冷却时间取 24,辅助时间取 ) 2
//这三个函数的定义在后面,此处仅说明函数原型 void MyDLG()。 void MyDLGlingjian()。 static uiCmdAccessState UserAccessTestMenu (uiCmdAccessMode)。 //初始化函数,此函数将在启动钻模设计辅助应用程序时被调用执行 extern C int user_initialize() {
(如BASIC, PASCALC)等 ; 包括输入输出模块和端子的结构设计改进,使端子更加集成 ; 特殊接口允许默写器件可以直接接到控制器上,如热电偶、热电阻、应力测量、快速响应脉冲等 ; 外部设备改进了操作员界面技术,系统文档功能成为了 PLC 的标准功能; 硬件改进,使得 PLC 的产品系列丰富和发展,使 PLC 从最小的只有 10 个UO 点的微型 PLC 到可以达到 8000 点的大型
( ST)。 梯形图语言( LD) 梯形图语言是 PLC 程序设计中最常用的编程语言。 它是与继电器线路类似的一种编程语言。 由于电气设计人员对继电器控制较为熟悉,因此,梯形图编程语言得到了广泛的欢迎和应用。 梯形图编程语言的特点是:与电气操作原理图相对应,具有直观性和对应性;与原有继电器控制相一致,电气设计人员易于掌握。 梯形图编程语言与原有的继电器控制的不同点是
....................................................................................20 图 系统功能流程设计 ...................................................................................23 图 系统平台功能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