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生产线节能改建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7. 3. 2 用水量 用水项目 平均时用水量 m3/h 最大时用水量 m3/h 日用水量 m3/d 备注 生产用水 35 35 840 生活用水 51 淋浴用水 .486 未预见用水 10%15% 合计 1033 7. 3. 3 水质、水压要求 生产用水为自采地下水循环使用,司炉、熔制循环水水质要求为软化水; 其它用水为自采地下水。 水压、水量均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及职工生活的要求。 7. 3. 4 给水系统 (1)生产、生活、消防共用一个给水系统 (2)给水系统 软化处理 → 司炉用水 ↑ a.自采地下水 → 清水池 → 清水泵房 ————— 厂区管网 → 生产车间 生产废水 → 循环水池 ↑ b 自采地下水 → 生活区及食堂 高位水箱 —— ↑ (3)设备选型及建构筑物的确定 a.钢筋混凝土矩形清水池一座,有效容积 400m3 b.水塔:钢筋混凝土倒锥壳水塔一座 V 二 lOOm3, H 二 30m c.清水泵房:软化水处理间 设备选型:单级卧式离心泵 (生产、生活 )共三台 (两用一备 ) 型号: KQW80200、 3 台、 功率: P=15kW 单级卧式离心泵一台 (消防 )、泵型号: XBD3050HY、流量: Q=301/ s、扬程: H=50m、功率: P 二 30kW 废水循环水池、高位水箱各一个,单级卧式离心泵 KQW80— 160 2 台 7. 3. 5 消防系统 (1)室外消防水量:建筑耐火等级二级,生产火灾危险:陛于类。 最大一座建筑物 (熔制车间 )体积 50000m3, Q=20I/ s (2)室内消防用水量:建筑体积 10000m’, H24m(熔制车间 )、 Q: 101/: S (3)消防措施 a.临时高压制消防系统 b.室外设地下式消火栓 在需要防火车间设室内消火栓 (带启动按钮、消防水喉及干粉灭火器 ) 7. 4 循环冷却水系统 (熔制车间 ) 7. 4. 1 设计资料 (1)气象资料:干球温度: 32 ℃;湿球温度: 26℃ (2)循环冷却水量: Q: 114m3/ h (3)水质要求:软化水 (4)工艺设备要求进水温度≤ 30℃ (5)循环水系统: 设备出水 +热水池 +加压水泵 +冷却塔 +冷水池 +加压水泵 +设备用水 ↑ 补充软化水 (6)设备选型: a.冷却塔:型号 LBCM 一 65 型两台, Q=65m3/ h, P=2. 25kW b.加压水泵: 上塔:型号: SLWl00— 160 共二台 (一用一备 ) 流量 Q=70~ 130m3/ h、扬程 H=36. 5— 24. 5m、 P=15kW 进设备:型号: SLWl00— 200 共二台 (一用一备 ) 流量 Q=70~ 130m3/ h、扬程 H=54~ 42m、 P=22kW C.冷水池、热水池:有效容积各 50m3,平面尺寸 5mx5m 7. 4. 2 软化水系统 (清水泵房内 ) (1)用水量: 9m3/ h (2)平面尺寸 6mx4m (3)设备选型:单阀双罐钠离子交换器一套 (4)软化水储水箱有效容积 V 二 12m3 7. 5 室外排水系统 7. 5. 1 污水系 统: 生活污水 (经化粪池预处理 )与生产废水同时进入厂区污水管网后再排入区外污水系统。 7. 5. 2 洗碎玻璃循环水系统 (1)洗碎玻璃生产污水含有较多的碎玻璃屑、少量的污物,污水需经多格污水沉淀池沉淀后循环使用。 其流程为: 设备排水 +沉淀池 (多格 )+吸水井 +污水提升泵 +设备用水 (2)处理水量 6m3/ h (3)设备选型:污水泵两台 (一用一备 ) 7. 6 管材 (1)给水系统:采用球墨铸铁管柔性接口 (2)排水系统:钢筋混凝土管 7. 7 室 内给水排水 7. 7. 1 热水系统 (浴室 ) (1)按照工业企业卫生标准执行 (三级标准 ) (2)浴室供应 37— 42~C 的热水 (3)水质:生活饮用水 (4)热水量: 9m3/ h (5)热源:蒸汽 (余热锅炉房 ) (6)设备选型:半容积式汽水热交换器一台 (7)管材 a.给水:薄壁不锈钢管、螺纹连接 b.排水管: UPVC 管,粘接;或机制排水铸铁管,水泥接口 7. 7. 2 车间给水系统管材可选用钢塑复合管、消防系统为内外热镀锌管。 第八 章 供 电 8. 1 设计依据及范围 8. 1. 1 本工程根据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进行设计。 8. 1. 2 遵照国家电气设计的有关规范进行设计。 8. 1. 3 设计范围包括业主提供资料范围内各建筑物、构筑物以及生产厂区的动力、照明、防雷接地及车间变电所的电气设计。 8. 2 供电电源 10kV 供电电源由铜山县供电局 110kV 变电站 10kV 间隔提供一条专用线路, 10kV 线路采用架空敷设方式引至厂内终端杆,从厂内终端杆采用电缆引下,沿主车间直埋敷设至变电所高压配电室。 为确保重要 负荷供电的连续性,在变电所配置 300kW 柴油发电机组一台,做为保安电源。 变电所设在熔制车间一层。 8. 3 变电所及供配电方案 本工程拟在熔制车间一层新建变电所一座,所内设高压配电室、变压器室、低压配电室及柴油发电机房。 变电所设计既要保证本期工程用电,又要考虑工程今后扩建预留设备安装位置,变压器室按 1 台间隔设计,安装一台20xxkVA 变压器。 高压配电室安装中置式高压开关柜 4 台 (并预留 1 台备用位置 ),低压配电室安装低压开关柜 15 台。 柴油发电机房安装 300kW 柴油发电机组 1 套 (含电控柜 )。 本变电所 10kV 高压系统采用单母线放射式配电方式,继电保护采用直流系统,低压系统采用单母线放射式配电方式。 柴油发电机输出设双投开关。 本变电所对熔制车间、空压站、煤气站、水泵房以及厂区其它生产、生活设施等提供 380/ 220V 动力及照明电源。 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为 TNS 系统。 8. 4 车间配电 8. 4. 1 动力配电:供电电源引自变电所,电源电压为 380/ 220V 三相四线制,电缆多而集中的部位采用电缆桥架敷设,由桥架配出采用穿钢管敷设。 各车间及生活设施一般采用导线穿管敷设方式。 各 车间动力配电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本工程动力控制以利于节省电能,风机、泵等用电设备应采用变频控制。 各车间动力配电设备 (随设备配套的配电箱除外 )选用固定组合式配电箱,车间内设检修电源。 8. 4. 2 照明配电:供电电源引自变电所,电源电压为 380/ 220V 三相四线制,各车间照明采用放射式配电系统。 照明配电箱分区设置.照明配电线路采用穿管敷设。 照明光源采用节能型,并配置节电装置。 生活及办公设施照明配电线路采用导线穿管暗敷设方式。 电源插座根据规范及使用要求配置。 8. 5 防雷、接地及安全保护 本工程熔 制车间,烟囱,配料车间,煤气站,办公楼等设防雷接地保护。 熔制车间利用土建结构钢筋、钢柱、钢屋架、金属屋顶面板等做防雷接地装置。 其它车间利用建筑物土建结构金属钢筋做引下线及接地装置,屋面设避雷带做接闪器,烟囱设避雷针作接闪器。 防雷设计按国标《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本工程采用共用接地,接地电阻要求小于 1 欧姆。 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为 TNS 系统。 并配置过电压保护器。 各车间做等电位联结。 8. 6 厂区线路 10kV 供电电源线由厂内终端杆引下,沿主车间直埋敷设引至变电所高压配电室。 由变电所引至各车间及生活设施的 380/ 220V 电源线路沿厂区直埋敷设。 厂区照明线路沿厂区道路旁直埋敷设,金属照明电杆须进行接地。 8. 7 消防及安全 消防泵起动控制点 (消防按钮设在消火栓内 )根据水道专业提出的要求进行设计。 消防泵设在水泵房。 各车间及生活设施的应急照明按国家设计规范设计 (如变电所、控制室、主车间、办公楼等 )。 地坑及操作钢平台采用安全隔离变压器供电。 插座回路采用漏电开关供电。 要求防爆,防静电的场所 (如煤气站等 )按国家相关设计规范进行设计。 第九章 供热 (余热回收系统 ) 9. 1 设计原则 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回收玻 璃窑炉废气的余热,利用无机热管式余热锅炉产生蒸汽,蒸汽用于煤气发生炉的汽封、管道吹扫、饱和空气补充用汽及职工浴室用汽,完全取代原厂 4 吨的专用锅炉。 仅此一项每年节煤 5000余吨,既节能、环保又安全、方便,还可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9. 2 设计规模 年产 11 万吨钠钙玻璃输液瓶玻璃窑排放的烟气量约为 24000Nm3/ h,总烟道闸板前烟气温度为 355385~C。 约可产 0. 4MPa 蒸汽 23t/ h。 故选用 RBL4 型余热锅炉一台,引风机两台一用一备。 9. 3 热负荷 序号 用汽点 用汽量 ( t/h) 蒸汽压力( MPa) 1 煤气站 2 浴室 1 合计 9. 4 工艺流程 烟气从总烟道经烟管蝶阀进入余热锅炉,再由引风机抽引至窑炉烟囱。 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经分汽缸后,分别送入煤气站及浴室换热装置使用。 余热锅炉用软化水,由厂区水处理系统供给,软化水进入余热锅炉房水箱,经锅炉给水泵注入锅炉。 浴室凝结水经回收至软水箱。 余热锅炉的烟管,要定期进行清扫作业。 设计中采用中压水冲法,平均3— 7 天除一次尘,基本可以满足要求。 冲洗水经沉 淀后排放。 余热锅炉布置在熔制车间内。 9. 5 主要设备 9. 5. 1 无机热管式余热锅炉 无机传热技术是以无机元素为传热介质,将其注入到金属管内,经密封成型后,形成具有传热特性的元件。 它可将热量由元件的一端迅速传向另一端,传热能力远高于普通金属材料,其等效导热系数可达金属银的 25000 倍。 并且介质本身无毒、无污染、无腐蚀性,使用安全可靠。 因此在设计中采用高效率的无机热管式余热锅炉。 9. 5. 2 锅炉引风机 根据实际烟气量,选择 Y473N010D 引风机两台,一用一备。 风机电机为 37kW。 9. 6 工作作制度及人员配备 锅炉房三班生产,定员采用四班三运转方式确定。 第十章 通风除尘空调 10. 1 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20xx) (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l20xx) (3)业主提供的设计要求 10. 2 设计范围 厂区内配料房、熔制车间、煤气站、宿舍等建筑物的通风、除尘、空调设计。 10. 3 通风、除尘、空调设计说明 10. 3. 1 配料房 配料房的工艺设 备在生产运行过程中,散发很多粉尘。 为改善工人操作环境并回收有用粉料,在料仓倒料口、混料机等部位设置单机除尘器或呼吸器。 控制室设置分体柜式空调机。 10. 3. 2 熔制车间 熔制车间属高温车间,夏季通风降温以自然通风为主,利用屋脊通风气楼排出大量余热;冬季则通过调节进风窗及气楼的开启度控制车间内温度。 (1)玻璃窑炉 为保证窑炉正常运行并延长使用寿命,对窑炉池壁、加料口、流液洞等部位进行机械通风冷却。 窑炉池壁、加料口冷却风系统,设置两台离心通风机,并联使用。 窑炉流液洞冷却风系统,设置两台离心通风机,并联使用。 窑炉助燃风系统,设置两台离心通风机,其中一台备用。 (2)行列式制瓶机 四台八组双滴行列式制瓶机,分别各配置一台模具冷却高压离心通风机。 一台八组三滴行列式制瓶机,配置一台模具冷却高压离心通风机。 二台六组双滴行列式制瓶机,分别各配置一台模具冷却高压离心通风机。 (3)熔制车间工人操作区设置岗位通风。 (4)熔制车间控制室设置分体柜式空调机。玻璃生产线节能改建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万元 正常年达产期 11 总成本费用 万元 9776 正常年达产期 12 利润总额 万元 849 正常年达产期 13 所得税 万元 正常年达产期 14 净利润 万元 正常年达产期 年产 5000 吨高性能特种树脂制品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8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15 增值税 万元 正常年达产期 16 财务评价指标 总投资收益率 % 正常年达产期 资本金净利润率 %
工程项目相应应急预案 ...................................................................................................................... 252 第一节 施工现场高坠施工应急预案 ................................................
定。 拌和砂浆及石粉渣时应严格按配合比计量下料,并按规定做试块。 各种试件应按期送检。 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均应有出厂合格 证、试验报告,钢筋、水泥等重要材料必须按有关标准规定经抽样复检合格后才能使用。 1测量控制 1) 工程开工前必须编制施工测量控制方案,并报业主、监理工程师审批。 对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坐标点、高程点要做好交接、复核工作;严格按测量 方案测设现场施工控制网,进行定位放线
ndv V=精度等级 由表 选 9级精度 传动比 i i= 相对误差 5%% 原实原 i ii 相对误差 5% AK使用系数 由表 AK VK动载系数 由图 VK HaK分配系数齿间载荷 1t112由 表 , 先 求2 2 58 30 2. 811. 5 20 65 .4 651 .6 4 /6010 0 /111. 88 3. 2 co s ( 式 12 .6
HHVA KKKKK 由图 (p231) σ Fmin1=580Mpa, σ Fmin2=360Mpa 由表 ( p225) SFmin= 由表 ( p226) 估计 106 10103 LN , 则指数 m= 1 m a x11 m a x11)(5 8 4 0 0 1
1 0 0 060 5 0 0 060 11 ndv V=精度等级 由表 选 9级精度 传动比 i i= 相对误差 5%% 原实原 i ii 相对误差 5% AK使用系数 由表 AK VK动载系数 由图 VK HaK分配系数齿间载荷 c o s/ o s/20c o s5 . 9 91c o s)(c o s/c o sc o sc o s5 . 9 91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