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某工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家战略层面看,通过对北部湾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扶持,提高中国在这一地区同周边国家的实力对比,既可以牵制美国,减轻西北和东北的外交压力,又可以扩大南部中国的对外开放,并能够带动欠发达的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中国发展战略部署中 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湛江作为连接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和北部湾的桥梁和枢纽,其地缘作用十分明显。 湛江可以通过“桥梁”作用的发挥,在联系东部发达地区以支持、促进环北部湾城市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壮大自己。 第四,湛江对于保障中国的石油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内石油生产增长缓慢,但是石油消费量的增长势头强劲,石油供给不足越来越严重。 从 1993 年开始,中国已经从石油净出口国转变成石油净进口国,石油进口量迅速成长,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 近几年原油净进口量大体保持在 7000 万吨,原油及成品油进口总量 已超过 8000 万吨。 按着目前的增长态势, 20xx 年中国原油净进口量将突破 1 亿吨大关, 20xx 年原油缺口将达到 2亿吨。 因此,中国石油总量短缺的情况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改变。 石油安全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安全的重要问题。 为了分散风险,实现进口石油来源的多样化,中国必须在中东、俄罗斯和中亚以外寻求新的石油供应保障基地。 北部湾和南中国海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在南中国海资源开发过程中,虽然中国政府提出“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越南等国家迫不及待,在南中国海和北部湾大举行动,资源争夺战愈演愈烈。 中国必须大力支持北 部湾地区发展经济,使这一地区对周边具有相当的辐射力,才能够尽可能多地拥有在北部湾和南中国海的资源开发的权利。 第五,湛江既是联结珠江三角洲和大西南的枢纽,又是大西南的主要出海通道。 从广东来看湛江,它是粤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又是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的关键 一翼。 广东北部由于受南岭的阻隔,需要打开大西南通道,湛江是这个通道中最重要的结点。 湛江 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是 其作为 粤西和西南地区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17 对外沟通联系交通枢纽的功能, 使其具备其他地区不可替代的利用 现代大港口 发展 大工业 的条件。 中国的西南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其 主要原因是这一地区的对外开放度不高。 大西南的发展迫切呼唤着出海大通道,湛江也需要借助大西南的力量来发展壮大自己。 如果湛江能够打好大西南这一张牌,并能够真正作到“用尽内力、广借外力、形成合力”,湛江就能迅速崛起。 第六,湛江是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最理想区域之一。 从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看,中国的产业结构正在向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转变,因此从资源和基础优势看,经济重心 向沿海省份和地区转移 的趋势正不断增强 (图 31)。 我国重化工业正在向沿海港口附近转移。 以钢铁工业为例, 20xx 年上半年产钢最多的省市是河北、辽 宁、上海、江苏、山东、湖北,以上 6个省市上半年合计产钢 万吨,占全国上半年钢产量的%。 这充分说明我国 钢铁生产 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即主要集中在沿渤海湾经济带和沿长江中下游经济带,这些地区都是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并且交通便利,资源相对丰富,发展钢铁具备一定的条件,并和全国高增长产业群的聚集区是一致的,从而有利于对这批高增长产业群提供钢铁材料支持,同时也有利于钢铁产品市场的开拓。 西南、西北地区钢产量相对较少,而且增长速度较慢,主要原因是西部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自然条件较差,缺水、缺矿,远离 港口,进口铁矿石和外销钢材运输成本高,钢铁 生产 主要是满足区域经济发展 的需要。 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带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为便于进一步更新和优化产业结构,这些地区会将那些已经成熟、标准化和技术逐渐外溢的某些制造、加工、装配流程和某些零部件、配套件的生产供应,特别是大进大出的制造环节,向湛江转移。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18 0辽宁 河北 天津 山东 江苏 上海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内地12个沿海省份20xx 年 GDP 占全国的比重 1991 年 GDP 占全国的比重 图 31 中国经济向沿海省份集中的态势 深水良港优势 湛江港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广东省雷州半岛,东临南海,南望海南岛,西靠北部 湾,北倚大西南,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是中国大西南和华南地区货物进出口的主要通道, 20xx 年 货物吞吐量超过 2600 万吨。 湛江港 是新中国自己建造的第一大港,是国家的枢纽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湛江 港域宽阔,内港岸线长达 241 公里 ,是目前世界第一大港荷兰鹿特丹港的3 倍, 可建深水泊位的岸线长达 97 公里,港外有四岛拱卫,形成天然屏障。 港内水域宽阔,水深浪静,航道水深 米, 15 万吨级大船可乘潮进港靠泊作业。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19 湛江港潮汐为不规则半日潮,平均高潮位 米,平均低潮位 米,最 大潮差 米,平均潮差 米。 根据中国经济重心向临港地带转移的趋势和湛江发展临港工业的需要, 近年来湛江港抢抓机遇,在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改善港口软环境的同时,加快港口 规划、 建设步伐。 根据 21 世纪头 20年湛江港的发展规划, 湛江港吞吐量将保持快速增长:预测 20xx 年、 20xx 年和 2020 年湛江港货物年吞吐量分别为 5050 万吨、 8630 万吨和 13000 万吨;其中外贸货物年吞吐量分别为 3470 万吨、 5425 万吨和 8000 万吨;集装箱年吞吐量分别为 27 万 TEU、 74 万 TEU 和 205万 TEU。 随着湛江 港吞吐量的增加,一个以 湛江深水大港为龙头的环北部湾港口群初步形成, 湛江港 正在向 国际性、区域性物流中心 和 现代化、多功能、综合型的国际化枢纽港 目标 迈进。 湛江 优越的天然良港条件, 在 码头泊位 、航道水深、岸线资源、陆域依托、海域屏障、发展潜力等方 面为发展临港工业提供了独特的港口优势。 一是 码头 泊位 优势。 经过长期的发展, 湛江 港已建成了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深水泊位群,港口设施先进,装卸 效率高 ,集疏运便捷,口岸通畅,服务完善,成为中国最 具有发展潜力 的港口之一。 目前,湛江港码头总长 9432 米,共有大小泊位 174 个,初步形 成了以湛江为主,环雷州半岛中小港口为辅的相互配套的港口群。 拥有万吨级以上泊位 29个,其中 30 万吨级油码头已竣工投产,另外 20 万吨级铁矿石码头已开工建设,将于 20xx 年投产。 湛江港 大、中、小码头 齐全,功能完备, 码头规模在北部湾诸港中最大,特别是 30 万吨级泊位投入使用后,在环北部湾诸港中具有明显的码头优势。 二是深水 航道优势。 湛江港深水岸线长,深水区域广,不冻,少淤,屏障好,风浪小, 具备建造 30 万吨级航道和码头以及 我国华南沿海航道最深、码头最大的主枢纽港的条件,这是一般港口无法取代的绝对优势。 目前, 10 万吨级 船舶可乘潮进出港口, 15 万吨级船舶 满载可以乘高潮进港。 30 万吨级深水航道工程拟于 20xx 年下半年开工建设 , 计划 20xx 年投入使用,届时 30 万吨级油轮 可以满载乘潮进出港口 , 将成为华南首屈一指的深水航道。 三是配套设施优势。 湛江港是新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已与世界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20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并在全国率先开办了铁路 港口集装箱联合运输业务。 湛江港海关、边检、检验检疫、海事、外代、船代、货代、银行、客运站等港口配套设施完善,功能齐全, 可 以 承担集装箱、杂货、散货、重大件、危险品、石油、液体化工品等百余种货物的装 卸、储存、转运业务以及旅客和汽车滚装运输。 同时还开展货物代理、船舶代理、船舶运输以及保税仓储、出口监管仓储等业务。 四是潜在发展优势。 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共 51个。 截止 20xx 年底,沿海港口有千吨级以上的生产性泊位 3260 个,吞吐能力 15 亿吨。 20xx 年沿海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 亿吨,其中能源物资(煤炭、石油等) 亿吨,约占 40%;外贸物资约 亿吨,约占 43%。 沿海 20 个主枢纽港中,只有大连、青岛、宁波 3 个港口可以接纳 20 万吨级以上的超大型船舶,秦皇岛、天津、日照、厦门、湛江 5个港口的航道可通行 10 万吨级船舶,其余港口的航道均在 5 万吨级以下。 湛江港拥有充足的土地资源,港区陆域宽阔, 内港航 线 水深达负 40 米,超过世界 10 大港负 23 至负 28 米的码头前沿水深,为世界少有,可通行 30 万吨级货轮和 50 万吨级油轮,以及建设第三、第四代集装箱码头,在我国华南沿海独具建造 超 亿吨级国际大港的潜力。 交通部已经决定加快湛江港大型铁矿石接卸码头的建设,加快湛江港大型原油接卸码头和原油储存设施建设,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湛江港 30 万吨级油码头的航道建设。 目前,湛江港 10 万吨级航道工程已完工通航, 25万吨级航道浚深工程 已经于 20xx 年动工; 30万吨级原油码头技改工程已竣工投产; 15 万吨级矿石码头技改工程(水工结构按 20 万吨级施工)已动工兴建。 20xx 年后,湛江港吞吐量将翻一番。 这些工程的建设和完工,将使湛江发展临港工业的条件更加成熟。 五是 经营管理优势。 建设超亿吨大港需要有与货物吞吐量相符合的服务功能和管理能力。 湛江港经过 40 多年的建设,已形成比较完善的港口生产经营管理体系和一整套科学化、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具有较高的企业管理水平。 综合起来,湛江 港 正在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港口规模向大型化发展,港口结构向专业化发展,港口功能向多 元化发展,装卸工艺向自动化发展,港口管理向信息化电脑化发展,港口模式向自由度大的国际化发展。 在湛江港的后方开发建设临港工业园,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达到“ 以港兴区、以区促港、港区互动发展”的目的。 目前,大连华农集团制油项目,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俄罗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21 斯塔氏集团液化氨储罐项目,中国与委内瑞拉经贸合作的中油奥里油储油罐项目,中石化东兴炼油厂 500 万吨扩建项目等皆因看好湛江港而落户湛江。 另外一批利用港口大进大出的大型合作项目正在洽谈中, 韶关钢铁集团、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纷纷表示有在临港工业园投资建厂的意向。 综合交通优势 湛江拥有海洋、铁路、公路、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海洋运输、 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都具有很好的基础 ,五种运输方式之间相互转换,包括 陆转水、水转陆、水转水 、空转水、水转空,可以便捷地进行。 目前已经形成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和综合运输体系,重化工业(包括 钢铁厂和石化企业 )所 需要 的大型 专业码头 和泊位充足,可以为临港工业的发展和港口客货集疏运提供良好保障。 20xx 年湛江港本港完成集疏运量 万吨,其中水运 万吨,铁路 万吨,公路 万吨,管道 393 万吨,分别占总量的 %、 %、 12%和 %,具备发展临港工业要求的综合交通条件。 水路:湛江港水路可直通我国沿海和世界各港,南距海口港 136 海里,北距广州港 301 海里、香港 210 海里,西距北海港 255 海里,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和大洋洲各航线航程最短的港口,现已与世界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 铁路:湛江有广湛铁路、粤海铁路,通过黎湛线与湘桂、黔桂、湘黔、南昆、川黔、枝柳等全国铁路干线网联为一体,是中国西南各省区对外贸易的重要门户,湛江南站是目前中国大陆南端铁 路终点站。 黎塘复线和湛江至海南省铁路正在建设之中。 刚开通的铁路鲜活商品“绿色通道”贯通南北,横穿东西,将湛江盛产的瓜果蔬菜运往全国各地。 公路:湛江市公路纵横成网,四通八达。 有 G32 G207 国道通过,并与本省、市公路网连通,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已达 km,其中高速公路 km,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 57km,是广东省公路最密集的地级市之一。 湛江市海湾大桥一期工程、渝湛高速公路湛江段及疏港公路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全部工程完工后,湛江市将形成环绕市区,以高等级公路为骨架,一级公路为主干,沟 大量的管理资料下载 22 通珠 江三角洲和大西南的公路网络; 航空:湛江有可供波音 B757 客机全天候起降的机场,有航班往返北京、广州、香港、长沙、桂林、深圳、昆明、成都、贵阳、重庆、珠海、海口、三亚等地(另有直升飞机提供服务),每周有 110 多个航班。 管道:有长 km的湛江港至茂名石油化工公司的原油输送管道。 目前,湛江市正在加快省、县和村镇道路改造,建设陆岛码头、岸线码头和公路客运中心枢纽站的同时,重点建设“三路、一桥、两铁、一港”。 即完成广湛高速公路湛江至海安段;建设湛江海湾大桥;加快建设粤海铁路通道茂湛段,扩建改造廉江、河 唇、遂溪火车站;港口建设,正在进行湛江港 10 万吨级航道疏浚二期工程、 30 万吨级油码头和 15 万吨级矿石码头扩建工程、 7 万吨级集装箱泊位码头建设,配套建设疏港公路、湛江港区大型储备中转库和液化冷冻石油气码头工程。 这些工程和五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连接构筑了一个优势明显的以湛江港为中心的现代化综合运输网,将进一步促进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种集疏运方式与港口的衔接,为湛江发展临港工业提供更加有利的综合交通条件。 资源要素优势 资源和生产要素是现代经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