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科技园创新中心工程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开设一个大门,门宽 6m,在大门处设置警卫岗亭。 本工程的现场地面及道路全部采用混凝土浇注,在办公室前部、食堂门口以及各大门口设置排水篦子,场内排水由路面顺坡进入排水篦子,经沉淀处理后,统一汇入市政管道。 办公区与生活设施布置 1.现场办公室布置 本工程的现场办公区设置在西南侧,由一排两层钢结构盒子房组成,布置各部门和生活设施,按公司 CI 要求进行外粉刷和内部装修。 办公室门前做花池绿化、旗杆及停车位,南侧大门处 设立“四图一板”。 在民工食堂西侧设置试验室及标养室。 2.生活设施布置 中建一局集团 清华科技园创新中心工程 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 21 二零零一年五月 在现场南侧设置砖混结构的工人生活区,外墙按统一的 CI 设计涂刷涂料。 现场厕所设置在东南角,厕所边设洗手池。 厕所北侧为垃圾站。 根据甲方提供现场电源和上水管,敷设现场的临水临电线路,线路的敷设要考虑冻深及对管线的保护要求,敷设范围要满足现场需要,设置的水龙头和配电箱要有保护措施。 施工区以及施工设施布置 1. 垂直、水平运输 结构施工期间布置 2 台 H3/36B、 1 台 FO/23B 塔吊,塔吊基础按专业施工图施工,到达设计强度时方可 安装。 塔吊设置高度相互错开,见附图 12—— “塔吊布置立面图”。 结构施工至地上八层时设置四部外用电梯作为垂直运输、交通使用,位置见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2.现场材料加工、堆放的布置 钢筋原材料场堆放及加工厂和木工房设置在现场南侧;模板和架料根据需要,在楼座的南侧设置堆放区;机电设备加工区设置于楼内首层。 为保证结构施工期间的现场道路的顺畅,材料进场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道路边的现场材料堆放不得超过两天。 3. 混凝土泵车、泵管的布置 现场在地下结构施工期间采用汽车泵,在地上结构施工时设 2 台地泵,现场定期检查维护,位 置详见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泵管的敷设按规范要求,尽量减少弯管,弯折角度不可超过 90 度, 中建一局集团 清华科技园创新中心工程 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 22 二零零一年五月 转弯处须采取加固措施,上行时搭设钢管架固定。 第六章 土建工程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测量工程 施工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93); 2.场区平面测量成果; 3.工程施工图纸。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应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地下结构施工平面控制采用外控法,进场并办理控制点移交手续后,首先对场区内平面控制点进行复核。 经核对无误后,依据施工 图及控制点进行施工主要轴线的测设,并将控制轴线向外偏移 1m,在其延长线上适当位置设立轴线控制桩(轴线控制桩位置不宜离建筑物太近,以防基坑位移造成控制桩位置偏差),作为土方开挖及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放线的依据。 177。 以上楼层平面控制采用内控法。 具体的测设过程如下: 1.在首层楼板浇筑砼以前,预先在首层底板的上筋上相应控制点的位置焊接一块 15cm179。 15cm179。 的钢板,并保证钢板上表面与砼面持平。 2.利用 PTS— Ⅲ 05 全站仪对原有地面控制点进行校核,并把控制主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然后对各轴线组成 的方格网进行角度、距离 中建一局集团 清华科技园创新中心工程 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 23 二零零一年五月 测量,边角的各项精度指标如下表所示: 等级 测角中误差 (" ) 边长相对中误差 二级 177。 12 1/15000 3.用钢针在预埋钢板上沿轴线方向刻划十字线,其交点即为首层布设的内控点,作为以上各楼层平面控制的基准点,这些点所组成的方格网即为177。 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网。 4.在177。 以上各楼层底板施工的过程中,要预先在内控点区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 15cm179。 15cm 的孔洞(激光洞),用于内控点的竖向传递。 土方开挖平面放线及控制 土方开挖施工前,根据轴线控制桩测设相 关轴线位置,并依据土方开挖图及轴线位置放出基坑开挖边线,在各转角处钉短钢筋并妥善保护。 随土方开挖进程,逐层撒白灰线控制边坡坡度。 地下室施工平面放线 地下室施工阶段,根据施工部位不同,用两台经纬仪采用“点交法”将主控轴线的交点分别投射到基底、垫层、底板及楼板上表面,经校核无误后,依据主控制轴线测设其余各条轴线。 依据轴线放出墙柱中心线、模板边线及模板 1m 线(供模板位置检查使用),经预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地上楼层的轴线投测 1.投点引测:将激光铅直仪架设在首层内控点上,标明把放 在待测楼层的相应预留洞口上,对中整平铅直仪后,打开发光电源并调整激 中建一局集团 清华科技园创新中心工程 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 24 二零零一年五月 光束,直至接收把标明到的光斑最小、最亮。 慢慢旋转铅直仪,接收把将得到一个激光圆,当该圆直径小于 3 mm 时,圆心即为该控制点的接收点,然后依次投测所需其他控制点。 2.轴线放样:利用电子经纬仪和 50 米钢尺对待测楼层的接收点所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距离的测量。 满足精度要求后,即作为该楼层的平面控制网,以此进行各轴线的细部放线工作。 标高基准点的建立 进场后,依据城市水准点将高程引入场内,在场区内建立三个水准控制点,经闭合、平差后,将基 准点标高记录在案,作为场区高程控制及沉降观测的依据。 底板施工完毕后,在地下三层均匀地引测三个标高基准点,并定期地对其进行联测,其高差不得超过 2mm。 基坑开挖标高控制 土方开挖至最后一步时,在基坑边悬吊钢尺,将高程传递至基坑护坡面上。 在基坑底部架设水准仪,随清槽随时观测基底标高。 标高的竖向传递 如 下图 所示:利用两台水准仪,两根塔尺和一把 50m 钢尺,依次将 3 个标高基准点由激光洞口传递至待测楼层,并用 公式 1进行计算,得该楼层的仪器的视线标高,同时依此制作本楼层统一的标高基准点,并 对各点进行联测,高差满足 2 mm的精度要求后方能使用,用待测楼层结构首层 a 150米钢尺2a b 1s 1H 1s 2 b 2H 2 中建一局集团 清华科技园创新中心工程 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 25 二零零一年五月 红三角标记。 这些点即为该楼层的标高基准点,从而依此进行各项测量工作。 H2=H1+ b1+a2a1b2 公式1 其中 : H1—— 首层基准点标高值; H2—— 待测楼层基准点标高值; a1—— 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 a2—— 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 b1—— S1水准仪在钢尺读数; b2—— S2水准仪在塔尺读数。 跨楼层的竖向结构垂直度测量控制 1.在模板支设过程中,利用垂线法吊线垂,测量模板的垂直度,边测量边调整,直至该楼层的自身垂直度偏差小于 3mm。 2.在竖向拆模后,利用经纬仪该竖向结构的纵横轴线投测到结构立面上,并量取竖向结构的顶部的轴线偏差,及时将数据提供给模板支设队伍,以便在上一层竖向结构施工时调整,纠偏。 3.根据各标高段的竖向结构顶部(柱中心或墙体中线)的轴线偏差,制作竖向结构的偏差立面投影图,以直观地反映各柱的垂直度,从而保证跨楼层的竖向结构的垂直精度要求。 质量保证要求 中建一局集团 清华科技园创新中心工程 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 26 二零零一年五月 1.所有质量活动均应按照公司《工程测量专业质量手册》以及实施细则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 2.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范》进行。 3.测量人员全部取证上岗。 4.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 5.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 7.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 8.每一项测量工作都要进行自检 —— 互检 —— 交叉检。 基坑降水方案 基坑降水方案的设计 根据我公司对周围 场地水文地质情况的了解,认为场区地下水将影响基坑开挖和基坑支护,并影响基础施工,该部分水应予以排除,综合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大小,基坑降水排降水量可估算如下: Q= (2HS)S Lg(1+R/r0) 式中 Q—— 基坑涌水量 k—— 渗透系数 H—— 潜水含水层厚度 S—— 基坑水位降深 中建一局集团 清华科技园创新中心工程 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 27 二零零一年五月 R—— 降水影响半径 r0—— 基坑等效半径 下部为砂层 , 渗透系数大。 按上述方法估算,基槽总涌水量约为1584m3/d。 本地区地下上层滞水水位较高,且含水层渗透性较差,地下水位降低比较困难,根据本工程基础深度、水文地质情况、日降排水量和我们在北京地区各类地层中的降水经验, 本工程拟采用大口井方法进行基坑降水,降水要兼顾护坡施工、基坑开挖。 大口井主要设在基坑坑外 , 无条件设置井位处计划将降水井设在基坑内. 降水井 D=600mm 无砂水泥管 d=300 mm 滤料 37 mm 碎石 井深 26m 井距 8m 井中心距槽边 — 井数 44 口 抽水方案设计: 采用潜水泵抽水,直接排入集水池,进地面排水管系统。 地面排水系统设计: 沿基槽顶外 m, 铺设 Ф300排水管 , 水力坡度 3‰, 井口设在地下 深处 , 每孔用砖混井砌筑,集水池或用钢板焊制的集水箱设干 中建一局集团 清华科技园创新中心工程 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 28 二零零一年五月 管排水口处,再由总管排入雨、污水口。 详见附图 13—— “降水井平面布置图”、附图 14—— “降水井构造图”。 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设计依据 1.北京市勘察设计院 2020 初 022 号勘察报告。 2. 基坑开挖深度为 米 (从自然地面 算起)。 3. 须进行有效降水 , 不计静水压力 , 土体重度统一取为r=20KN/M2。 4. 地面超载按一般情况 , 考虑为 q=20KN/M。 5. 设计与计算遵循国家及北京市有关规范 , 主要有 :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J789 砼结构设计规范 GBJ10—89 建筑 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99 方案选择 北京地区技术比较成熟的护坡方式有护坡桩(或桩锚)、地下连续墙、钢板桩、喷锚支护等类型。 地下连续墙、钢板桩多用于深大基坑 或地下水丰富又不宜降水的地区,但其造价远远高于护坡桩等常用支护模式,同时其工期相对较长;喷锚网(土钉墙)支护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施工工艺成熟的支护形式,具有稳定性高、施工界面美观的特点。 护坡设计应考虑后续施工用地及场地情况,在保证基础施工安全的 中建一局集团 清华科技园创新中心工程 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 29 二零零一年。清华科技园创新中心工程地下室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