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企业国际化程度研究以民营企业为例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海默, 1960:余德尔伯格, 1969)、内部化理论(巴克利、卡森, 1978: 主要观点 海默( 1960)和 金德尔伯格( 1969) 垄断优势理论 巴克利、卡森 (1978)和拉格曼 (1981) 内部化理论 弗农 (1966) 产品周期理论 小岛清 ( 1978) 边际产业转移 邓宁( 1981) 国际生产折衷 浙江工商人学硕丄 •学位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浙江企业国 |^』丨化程度研究一以民 39。 ^!企业为例 拉格曼, 1981)、 产品周期理论(弗农, 1966)、 边际产业转移 理论(小岛清, 1978)和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邓宁, 1981)等。 不同理论关于国际化经营动因的主要观点见表 21。 (二)企业国际化的阶段论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在对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研究中,各国学者先后还提出了企 业国际化的阶段理论、带动论、出口行为论和网络模型、四要素模型、一体化与反应模 型、内外向联系模型。 Uppsala Internationalization Model 70 年代中期,一批北欧学者 (Carlson, 1975。 Forsgem amp。 Johanson, 1975。 Johanson amp。 Wiedersheimpau 丨, 1975。 Johanson amp。 Vahlne, 1977)等人以企业行为理论研究方法为基础, 提出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也有学者称之为“优波萨拉国际化模型” ( Uppsala Internationalization Model,简称 UM)。 该模型基本的命题有两个: ① 企业国际化应该被 视为一个发展过程; ② 这一发展过程表现为企业对外国市场逐渐提高承诺的连续的形 式。 Johanson 和 Vahl 通过对瑞典四家有代表性的制造业公司进行了深入的案例研究, 发现他们相似之处,即最初的外国市场联系都是从偶然的、零星的产品出口开始的。 随 着出口活动的增加,母公司掌握了更多的海外市场信息和联系渠道,出口市场幵始通过 外国代理商稳定下来;再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和海外业务的扩大,母公司决定有必要在 海外建立自己的产品销售子公司;最后,当市场条件成熟以后,母公司幵始进行海外直 接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制造基地。 由此, Johanson 等人总结出企业海外经营的四个连续、渐进的发展阶段: 则的出口活动; ; ; 海外生产和制造。 Johanson 等人还认为企业国际化的渐进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市场范围扩 大的地理顺序,通常是本地市场一地区市场一全国市场一国外相邻市场一全球市场;二 是企业跨国经营方式的演变最常见的类型是纯国内经营一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一直接 出口一设立海外销售分部一海外生产。 企业海外经营活动从第一阶段向第四阶段的演进 说明其资源投入量的增加,同时也表明其对海外市场信息渠道的控制能力的变化。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 (Market knowledge)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特征。 市场知 识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一般 的企业经营和技术,即客观知识可以从教育过程、书本中 学到。 另一类是关于具体市场的知识和经验,或称为经验知识,只能通过亲身的工作实 践来积累。 决策者市场知识的多寡直接影响其对国外市场的机会和风险的认识,从而影 浙江: _丨:学位论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浙江企业国际化程度研究一以民 f?企业为例 响海外市场的经营决策。 北欧学者用“心理距离”的概念分析解释企业选择海外市场的先后次序。 所谓“心 理距离”是指 妨碍或千扰企业与市场之间信息流动的因素,包括语言、文化、政治体 系、教育水平、经济发展阶段等。 ”他们认为当企业面临不 同的外国市场时,选择海外 市场的次序遵循心理距离由近到远的原则。 Johanson 等人认为,企业的海外经营应该遵循上述渐进过程。 但在特定条件下,企 业海外经营也会“飞跃”某些阶段:第一,当企业拥有足够雄厚的资产,其海外投资与 之相比微不足道时,海外经营阶段的飞跃是有可能的;第二,在海外市场条件相近的情 况下,企业在其他市场获得的经验会使其跨过某些阶段而直接从事生产活动。 五阶段模型 H本的小林规威教授 1980年提出以对外投资为国际化经营起点的过程理论,他在 《曰本的多国籍企业》(中央经济社, 1980 年版 )一书中,将多国籍企业的发展划分为 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本公司为经营中心的国际化。 特征是公司致力于向更多的国家输出更多 的产品(品种和数量 )》 第二阶段:重视“东道国”(有可能进行投资的、潜在的国家)市场的国际经营。 向 这些国家输出产品,还未进行投资设厂生产。 第三阶段:“东道国”市场和第三市场结合,对东道国开始进行直接投资,开始国际 性分工。 第四阶段:站在全球经营角度,统一海外经营。 第五阶段:保持上一阶段之竞争力。 增强发展后劲,在全球范围内争夺市场。 出口行为理论 约翰森等人提出“阶段论”以后。 许多学者沿着这一 “思路”对企业的出口和直接 投资活动进行考察。 他们在企业跨国经营阶段的划分上有不同的理解,但在企业跨国经 营的渐进发展方面却是一致的,且都暗含着这样的假设:一个制造业企业从事跨国经营 的第一步是出口,然后才是其他形式的直接投资。 出口行为理论大多是经过大量企业调查得出的结果,而不是纯粹的逻辑演绎。 因而, 它们与现实的距离更近,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当然,出口行为理论只是就企业国际化的 特定阶段一出口阶段的描述性分析,还不能对企业整个跨国经营过程做出满意的解释。 企业国际化四要素模型 20 世 纪 90 年代末,丹麦学者托宾 •佩德森和本特 •比特森提出企业国际化四要素 浙江工商人学硕上学位论文 浙江企业 HRh 化程度研究一以民 It企业为例 模型。 他们坚持“企业的国际成长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的观点。 但他们与阶段论有 所不同:第一,他们认为企业国际成长的逐渐发展过程是由“企业内部的资源因素”和 “外部的市场因素”共同决定的;第二,企业海外市场扩张的“速度”上的差异可归结 为“渐进发展的程度”问题。 佩德森和比特森认为影响企业国际化渐进发展的因素主要 是:企业内部的“市场知识”和“生产要素数量”,外部是“企业市 场份额”和“市场 竞争结构”。 他们还对四要素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和量化分析。 (三)企业国际化的战略管理理论 19 世纪 60 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史学家钱德勒 ( Chandler .)提出了 “企业跟随 战略”、“公司的战略必将决定其结构”的著名论断。 之后,国际商务学对跨国公司的战 略管理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形成了现在的企业国际化的战略管理理论。 企业战略管理过程一般包括四个功能: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效果评价及运作管理。 战略管理一般以确定公司的基本任务为起点,在回答公司存在的基本问题的基础上,明 确自己前进的方 向。 企业国际化的战略管理模型认为,国公司高度依赖战略规划过程,因为它为跨国 公司既确立了总体经营方向,又提供了对外经营活动的具体指导。 该模型总结了跨国公 司经营活动的不同战略倾向,分为四种:母公司中心型;多中心型;地区中心型;全球 中心型。 认为跨国公司的战略倾向将极大地影响其战略计划过程,从而影响企业国际化战略 和市场进入方式。 (四) 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 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对一个行业中的众多中小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了一种解释。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网络理论”在西方企业理论界颇为盛行。 传统的企业 竞争理 论都是把企业当作独立的决策单位来分析的。 网络理论认为,任何企业都只有在一定社 会关系中才能生存,一个行业就是企业间的社会关系网络。 企业国际化的网络模型是有瑞典的一些经济学者提出的,主要代表人有 Hagg amp。 Johanson (1982), Hammarkvist (1982), Johanson, Mattsson (1985, 1986)等。 他们应用网络 理论分析产业内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 他们认为,产业系统是有众多从事生产、销售、 服务等活动的企业组成,这个产业系统业可称为“企业间的关系网络”。 企业在网络中 分工,说明企业之间存在彼此相互依赖的关系。 企业之间会发生合作,这种合作是通过 企业在网络中的相互作用进行的。 根据网络模型,企业的国际化是企业在国际市场网络中建立、发展网络关系的过程。 浙江工商大学硕 It 学位论文 浙江企业 W 际化程度研究一以民背企业为例 主要有三个途径: ① 通过国际贸易、国际投资活动,扩大网络范围; ② 地区经济一体化, 消除经营障碍; ③ 全球经济一体化。 企业国际化程度决定了其在国际生产 (市场 )网络中 的地位。 一个高度国际化的生产网络,意味着拥有众多在国际分工下的企业间的紧密联 系 0 与传统 的外国直接投资理论和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相比,企业国际化网络模型从市 场网络中的企业这一角度出发,强调在市场网络中,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对企业国 际化的影响。 它把研究的视线从企业本身扩展到企业之间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从这个 意义上说,企业国际化网络模型对于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国际化行为,有较强的解释 力。 企业国际化网络模型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它为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了新的分析视 角。 该模型从动态的角度论述了企业与市场的关系,怎样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地位。 (五)企业国际化的内外向联系模型 20 世纪 90 年代,芬 兰学者威尔士和罗斯坦瑞尼发表的题为《国际化中的内外向联 系》一文中认为“企业内向国际化过程会影响其外向国际化发展,企业内向国际化的效 果将决定其外向国际化的成功。 ”这一观点比较符合我国企业实现国际化所面临的内外 环境,所以深受我国很多学者的认可。 梁能( 1999)也提出了 “企业走向世界的两条道 路”的观点。 他认为企业走向世界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如何在本地市场迎接世界竞争的问 题,尤其对于我国后发型跨国公司,企业的内向国际化是其外向国际化的基础和条件。 二、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国际化理论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成长理论主要以技术为核心,提出小规模技术论、技术地方 化论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论,以及邓宁的关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投资发展阶段 理论。 ()小规模技术理论 小规模技术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跨国公司的著名教授刘易斯 •威尔斯 ( LouisT. Wells,1983)提出的,在学术界被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开创性成果。 威尔斯教授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投资动机、竞争优势、投资方式以及政府政策 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优势具有十分特殊的性 质。 这种技术优势是投资企业母国市场环境的反映,其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 一,有为小市场需求服务的小规模技术。 低收入国家制成品市场的一个普遍特征是需 求量有限。 大规模生产技术无法从这种小市场需求中获得活动规模效益。 而许多发展小 浙江工商人学硕 .1:学位论文 浙江企业国际化程度研究一以民 39。 t丨企业为例 国家正是开发了满足小市场需求的生产技术而获得竞争优势。 这种小规模技术特征往往 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有很大的灵活性,适合小批量生。 第二,威尔斯认为发展中国家 的竞争优势来自于“当地采购和特殊产品”。 为了减 少因进口技术而造成的特殊投入的 需要,发展中国家的企业便寻求用本地的投入来替代。 一旦企业学会用本地提供的原料 和零部件替代特殊的投入,他们就可以把这些专门知识推广到面临同样问题的其他发展 中国家。 第三,低价产品营销战略。 物美价廉是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抢夺市场份额的秘 密武器。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产品营销战略问问投入大量广告费用,树立产品形象,以 创造名牌产品效应。 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则花费较少的广告支出,采取低价营销战略。 在分析发展中国家企业对外投资的动机时,威尔斯认为对于制造业企业而言,保护 出口市场是对外 投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机。 其他投资动机还包括“谋求低成本”、“分 散资产”、“母国市场的局限”、“利用先进技术”等。 (二)技术地方化理论 技术地方化理论是拉奥 (Sanjaya Lall,1983)在对印度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投资动 机进行了深入研究之后提出的。 他认为第三世界企业竞争优势不仅来自于其生产过程及 产品与当地的供给条件和需求条件紧密结合,在创新活动中所产生的技术在小规模生产 条件下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 发展中国家对外国技术不是一种被动的模仿和复制,而是 一种主动的消化、改进和创新,这种创新给企业带 来新的竞争优势。 在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中,坎特威尔和托兰锡诺 (Cantwell and Tolentino, 1990)研究 认为,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技术积累对一国的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本质差别, 技术创新仍是根本动力。 最大的差别在于发达国家多表现为技术的原创性,而发展中国 家的跨国企业则是利用特有的学习经验和组织能力来掌握和开发现有技术,形成技术创 新优势。 (三)投资发展阶段理论 邓宁的投资发展阶段理论,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运用和延伸,旨在 从动态角度解释一国经济发展水平与国际直接投 资之间的关系。 该理论。浙江企业国际化程度研究以民营企业为例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往缺少专项负责境外企业经营管理的人员。 加上出国考察受到经费和时间的双重限制 , 短期之内很难 查清所需的各种信息 , 导致回国后匆忙编写的项目可行性报告很容易流于形式。 浙江省的海外投资产业虽在中国已属发达 , 但大部分产品还是属于在国外发达市场上低价格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产品 ( 如温州已打 入 意大利、荷兰等多国市场的制鞋业 ) , 凭着产品价格比较优势在国外市场抢占一席之 12 地 ,
的前提条件,也是赢得持续发展后劲的基础。 而浙江省的许多民营企业大部分在农村,企业人员也大多以农村居民为主,不少经营者本身 文化素质低,缺乏必要的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经营技能和管理理念。 由于无力高薪聘请国际贸易的专门人才,这些企业面对全新的国际市场经营环境往往力不从心。 其次,虽然浙江民营企业有自营进出口权,但是不少仍处在“有权难用,有权不会用”的状态,自营出口情况并不理想。 管理能力不足
水集中处理设施,将区域废水收集后集中处置,改善白鸽湖的水体环境。 项目 废水极端排放(风险事故直排)的情况下,预计完全混合后, 白鸽湖、衢江 CODCr、氨氮和总磷最大增加值的百分比分别为 %、 %和8431%,项目总体废水排放量较少,事故排放前提下对水体环境影响仍然有限,不会改变目前水体环境现状,但是直接排放情况下,总磷指 标贡献值是达标排放的 280 倍, 因此厂方应加强污水处理站的运行管理
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艺术。 而在中国,中国的企业平均寿命大约只有 年,而中小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 年。 民营企业发展局限因素很多,但是最关键的在于缺乏人才,更进一步来说就是人才的大量流失,成熟有素质的员工在企业间不停的跳槽,这种非正常的企业员工流动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培养计划造成极大的冲击。 使中小企业更难扩张发展下去,而现在的浙江中小民营企业在技术上与资金上 拥有优势
次交流信号采集电压和电流的相位,进行比较之后即可得到相位差,从而 可以计算功率因数,以致得到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根据电路 知识可以知道,交流电信号经过纯电阻电路后的相位是不改变的,如图所示,电压电流信号分别通过 R5和 R6 之后 ,各自的相位并没有改变,保持原来的相位,因此可以通过比较衰减后的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就可得到相位差。 图中的 R1和 R2起限流作用,R3和 R4 是 LM393
《 城 镇 污 水 处 理 厂 附 属 建 筑 和 附 属 设 备 设 计 标 准 》 CJJ31898) 《 工 程 建 设 强 制 性 条 文 城 乡 规 划 部 分 》 20xx 年 版9) 《 工 程 建 设 强 制 性 条 文 城 市 建 设 部 分 》 20xx 年 版10) 《 工 程 建 设 强 制 性 条 文 房 屋 建 筑 部 分 》 20xx 年 版11) 《 市 政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