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题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布置设计时,轴荷分配应考虑那些问题。 答:轴荷分配对轮胎寿命和汽车的使用性能有影响。 从轮胎磨损均匀和寿命相近考虑,各个车轮的载荷应相差不大;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动力性和通过性,驱动桥应有足够大的载荷,而从动轴载荷可以适当减少;为了保证汽车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转向轴的载荷不应过小。 1.总布置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是作运动校核,请问运动校核的内容是什么。 并简要进行这些校核的意义。 答:运动校合包括两方面 内容: ( 1) 从整车角度出发进行运动学正确性的检查; ( 2) 对于相对运动的部件或零件进行运动干涉检查 校核的意义: ( 1) 由于汽车是由许多总成组装在一起,所以总体设计师应从整车角度出 发考虑,根据总体布置和各总成结构特点完成运动正确性的检查。 ( 2) 由于汽车是运动着的,这将造成零、部件之间有相对运动,并可能产生运动干涉而造成设计失误,所以,在原则上,有相对运动的地方都要进行运动干涉检查 轮辋的轮廓类型及代号有哪些 ?其结构形式又有几种 ?国产轮辋的规格代号是如何规定和表示的 ? 1)轮辋的轮廓类型有七种:深槽轮辋,代号 DC;深槽宽轮辋,代号 wDC;半深槽轮辋,代号 SDC;平底轮辋,代号 WTB;全斜底轮辋,代号 TB;对开式轮辋,代号 DT。 2)轮辋的结构形式,根据其主要构件数不同分为:一件式轮辋、二件式轮辋、三件式轮辋、四件式轮辋和五件式轮辋。 一件式轮辋,具有深槽的整体式结构;二件式轮辋可以拆卸为轮辋体和弹性挡圈两个主要零件;三件式轮辋可以拆卸为轮辋体、挡圈和锁圈三个主要零件;四件式轮辋可以拆卸为轮辋体、挡圈、锁圈和座圈四个主要零件,也可以拆卸为 轮辋体、锁圈和两件挡圈。 五件式轮辋可以拆卸为轮辋体、挡圈、座圈、锁圈和密封圈五个主要零件。 3)轮辋规格用轮辋名义宽度和轮辋名义直径以及轮缘高度代号(用拉丁字母作代号)来表示。 轮辋名义宽度和名义直径均以英寸数表示(当新设计轮胎以 mm直径时,轮辋直径用 mm表示)。 直径数字前面的符号表示轮辋结构形式代号,符号“”表示该轮辋为一件式轮辋,符号“-”表示该轮辋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多件式轮辋。 在轮辋名义宽度代号之后的拉丁字母表示轮缘的轮廓(如 E、 F、 JJ、 KB、 L、Ⅴ等)。 有些类型的轮辋(如平底宽轮辋),其名义宽度代 号也代表了轮缘轮廓,不再用字母表示。 最后面的代号表示了轮辋轮廓类型代号。 轮胎的作用是什么 ? l)缓和冲击,衰减振动,以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 2)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能,以提高汽车的牵引性、制动性和通过性。 3)承受汽车的重力。 为什么汽车广泛采用低压胎 ? 因为低压胎弹性好,断面宽,与道路接触面积大,壁薄而散热性良好,从而有利于提高汽车行驶的平顺性,转向操纵的稳定性,此外,低压胎寿命也较长,且对路面的损坏小。 为什么轮胎的表面要有花纹 ? 为使轮胎与地面有良好的附着性能,防止纵横向滑移 等,在胎面上附着各种形状的凹凸花纹。 轮胎表面的花纹常见的有哪几种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各适用于哪类汽车 ? 1) 有三种,即普通花纹、混合花纹和越野花纹等。 2)特点及应用:( 1)普通花纹的特点是花纹细而浅,花纹块接地面积大,因而耐磨性和附着性较好,适用于较好的硬路面。 其中的纵向花纹,轿车、货车均可选用;横向花纹仅用于货车。 ( 2)越野花纹的特点是凹部深而粗,软路面上附着性好,越野能力强,适用于矿山、建筑工地以及其他一些松软路面上使用的越野汽车轮胎。 越野花纹轮胎不宜在较好硬路面上使用,否则行驶阻力加大且加速花纹的磨损。 混合花纹的特点介于普通花纹与越野花纹之间,兼顾了两者使用要求,中部为菱形、纵向为锯齿形或烟斗形花纹,两边为横向越野花纹,适应于城市、乡村之间路面 什么是子午线轮胎 ?其特点是什么 ? 1)胎体帘布层线与胎面中心线呈 90176。 角或接近 90176。 角排列,以带束层箍紧胎体的充气轮胎,称为子午线轮胎。 2)特点:( 1)帘布层帘线排列的方向与轮胎的子午断面一致,由于帘线的这样排列,使帘线的强度能得到充分利用,子午线轮胎的帘布层数一般比普通斜交胎约可减少 40%~ 50%;胎体较柔软。 ( 2)帘线在圆周方向上只靠橡胶来联系,因此为了承受行驶时产生的较大切向力,子午线胎具有若干层帘线与子午断面呈大角度(交角为 70176。 ~75176。 )、高强度、不易拉伸的周向环形的类似缓冲层的带束层。 带束层采用强度较高、拉伸变形很小的织物帘布(如玻璃纤维、聚酰胺纤维等高强度材料)或钢丝帘布制造。 什么是子午线轮胎。 与斜交轮胎相比,子午线轮胎有哪些优缺点。 子午线轮胎与普通斜交胎相比,强度大,耐磨性好,轮胎使用寿命可提高 30%~ 50%,滚动阻力可节省油耗约 8%,附着性能好,缓冲性能好,承载能力大,且不易刺穿,因而要推广使用之 在总体布置设计中,请回答进行运动校核包括的两方 面内容: 1)从整车角度出发进行运动学正确性的校核; 2)对于有相对运动的部件或零件进行运动干涉校核。 汽车各质量参数是如何定义的。 各质量参数的定义如下: 整车整备质量 m0: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没有装货和载人时的整车质量。 载客量:指乘用车的载客量包括驾驶员在内的所允许的乘员数。 装载质量 me:指汽车在硬质良好路面上行驶时所允许的额定载质量。 质量系数η m0:指汽车载质量与整车整备质量的比值 , 即η m0=me/ m0 汽车总质量 ma:指 装备齐全,并按规定装满客、货时的整车质量。 乘用车和商用客车的总质量: 商用货车的总质量: 轴荷分配:指汽车在空载或满载静止状态下,各车轴对支承平面的垂直负荷,也可以用空载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作图分析题 大客车布置形式的比较: 发动机前置后驱动 发动机后置后驱动 发动机冷却条件(好 /差) 检修发动机(方便 /不方便) 答:大客车布置形式的比较: 发动机前置后驱动 发动机后置后驱动 发动机冷却条件(好 /差) 好 差 检修发动机(方便 /不方便) 不方便 方便 论述题 要绘总布置 图时,首先要确定画图的基准线,问为什么要有五条基准线缺一不可。 各基准线是如何确定的。 如果设计时没有统一的基准线,结果会怎么样。 总体方案确定后要进行整车总体布置的有关计算工作,并要在整车方案布置草图及各总成匹配的基础上正式绘制和布置整车总布置图。 整车总布置图包括侧视图、俯视图、前视图、和必要的断面布置图、局部布置图。 在绘制整车总布置图的过程中,要随时配合、调整和确认各总成的外形尺寸、结构、布置形式、连接方式、各总成之间的相互关系、操纵机构的布置要求,悬置的结构与布置要求、管线路的布置与固定、装调的方便性等。 因此要有五条基准线才能绘制总布置图。 确定整车的零线 (三维坐标面的交线 )、正负方向及标注方式,均应在汽车满载状态下进行,并且绘图时应将汽车前部绘在左侧。 各基准线的确定如图所示: 总布置图是总体方案的图面体现,是在图纸上实现总体方案,它对各系统设计起控制和指导作用,如果设计时没有统一的基准线,就无法校核各部件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也无法对所设计的车与同类型车辆进行评价。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如今在乘用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因究竟是什么。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在乘用车上得到广泛采用,其原 因是与后轮驱动汽车比较,前置前轮驱动的布置使前轴负荷大,具有明显的不足转向性能;前轮是驱动轮,所以越过障碍的能力高;主减速器与变速器装在一个壳体内,动力总成结构紧凑,整车质心降低,高速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好;因为没有传动轴,车内地板凸包高度可降低,增加驾驶空间,提高乘坐舒适性;当发动机布置在轴距外时,轴距可以缩短,提高机动性;散热器布置在前部,散热条件好,发动机足够冷却;行李箱布置在后部,有足够大的行李箱空间;容易改装为客货两用车或救护车;供暖机构简单,管路短,供暖效率高;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与驾驶员位置近 ,操纵机构简单;发动机可以采用纵置或横置方案,特别是采用横置发动机时,能缩短总长,加上取消了传动轴等因素的影响,不用制造后桥壳,变速器和差速器被装配在一个壳体中,这样所需的零部件就更少,消耗的材料明显减少,使整车质量减轻,减轻车重提高加速性,制动性和燃油经济性;发动机横置时,原主减速器的锥齿轮用圆柱齿轮取代,降低了制造难度,同时在装配和使用时也不必进行齿轮调整,变速器和主减速器可用同一润滑油。 这种前轮驱动系统还可以让设计者更方便的在汽车底部安装其他部件,比如制动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和排气系统。 发动机后置后轮 驱动的布置形式在客车上得到采用,其原因是什么。 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的布置形式在客车上得到采用,其原因是能较好地隔绝发动机的气味和热量,客车中、前部基本不受发动机工作噪声和振动的影响;检修发动机方便; 同时由于后桥簧上质量与簧下质量之比增大,可改善车厢后部的乘坐舒适性;当发动机横置时,车厢面积利用较好,并有布置座椅受发动机影响较少;作为城市间客车使用时,能够在地板下方和客车全宽范围内设立体积很大的行李箱;作为市内用客车不需要行李箱时,因后桥前面的地板下方没有传动轴,则可以降低地板高度,乘客上下车方便;传动轴长 度短。 上坡行驶时,由于驱动轮上附着力增加,爬坡能力提高。 汽车的主要参数分几类。 各类又含有哪些参数。 汽车的主要参数分三类,包括尺寸参数、质量参数、汽车性能参数。 汽车尺寸参数有外廊尺寸(即汽车的长、宽、高)、轴距 L、轮距 B(包括前轮距和后轮距)、前悬和后悬、货车车头长度和车厢尺寸等; 汽车质量参数包括整车整备质量 m0、载客量、装载质量、质量系数η m0、汽车总质量 ma、轴荷分配等; 汽车性能参数包括动力性参数、燃油经济性参数、汽车最小转弯直径 Dmin、通过性几何参数、操纵稳定性参数、制动性参数、舒适性等。 简述在绘总布置图布置发动机总成的上下位置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或如何布置才是合理的。 发动机的上下位置对离地间隙和驾驶员视野有影响。 乘用车前部因没有前轴,发动机油底壳至路面的距离,应保证满载状态下对最小离地间隙的要求。 货车通常将发动机布置在前轴上方,考虑到悬架缓冲脱落以后,前轴的最大向上跳动量达 70~ 100mm,这就要求发动机有足够高的位置,以防止前轴碰坏发动机油底壳。 油底壳与横拉杆之间要有足够的间隙。 如图所示,用气缸体前端面与曲轴中心线交点 K到地面高度尺寸 b来标明发动机高度位置(图14a)。 风扇中 心与散热器几何中心相重合,散热器中心与风扇之间应有不小于 50mm的间隙,无护风罩时可减小到 30mm。 空气滤清器应做成扁平状。 发动机罩与发动机零件之间的间隙不得小于 25mm,以防止关闭发动机罩时受到损伤。 简述在绘总布置图布置发动机总成左右的位置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或如何布置才是合理的。 发动机曲轴中心线在一般情况下与汽车中心线一致。 简述在绘总布置图布置发动机总成前后的位置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或如何布置才是合理的。 为减小传动轴夹角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汽车的发动机常布置成向后倾斜状,使曲轴中心线与水平线之间形成 1176。 ~ 4176。 夹角,乘用车多在 3176。 ~ 4176。 之间(图 14a)。 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乘用车,前纵梁之间的距离必须考虑吊装在发动机上的所有总成(如发动机、空调装置的压缩机等)以及从下面将发动机安装到汽车上的可能性。 还应保证在修理和技术维护情况下,从上面安装发动机的可能 性。 用气缸体前端面到前轮中心线的距离尺寸 c来标明发动机前后位置(图 14a)。 发动机前后位置应与上下位置一起进行布置。 发动机与前围之间必须留有足够的间隙,以防热量传入客厢和保证零部件的安装;离合器壳与变速器应能同时拆下,而无需拆卸发动机的固定点。 简述在绘总布置图布置传动系及其各总成的位置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或如何布置才是合理的。 商用车驱动桥的位置取决于驱动轮的位置,同时为了使左、右半轴通用,差速器壳体中心线应与汽车中心线重合。 为满足万向节传动轴两端夹角相等、满载静止时不大于 4176。 且最大不大于 7176。 的要求,常将后桥主减速器的轴线向上翘起。 而在乘用车布置中,在侧视图上常将传动轴布置成 U形方案 ,如图所示。 这样可降低传动轴轴线的离地高度,有利于减小客厢地板凸包高度和保证后排中间座椅座垫处有足够的厚度。 凸包与中间传动轴之间的最小间隙一般应在 10~ 15mm。 图 U形布置万向节传动轴 简述在绘总布置图布置转向盘的位置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或如何布置才是合理的。 转向盘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要保证驾驶员能舒适地进行转向操作,并以取得转向盘前部盲区距离最小为佳,转向盘不应影响驾驶员观察仪表,要照顾到转向盘周围(如风挡玻璃等)有足够的空间。 简述在绘总布置图布置转向器的位置时,需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或如何布置才是合理的。 转向器布置在前钢板弹簧跳动中心附近 ,即前板弹簧前支架偏后不多的位置处,免悬架运动 与转向机构运动出现不协调现象。 转向轴在水平面内与汽车中心线之间的夹角不得大于5176。 (影响踏板的布置和驾驶员腿部的操纵动作 ); 转向摇臂与纵拉杆和转向节臂与纵杆之间的夹角,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