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钠生产工艺的危险性分析fmea,fta_eta及对策措施研究_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7 第二章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固有危险性分析 盐酸的危险性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及口 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 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土壤可造成污染。 危险特性:能与一些活泼的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 遇氰化物能产生 剧 毒的氰化氢气体。 与碱发生中和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具有强腐蚀性。 燃爆危险:该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氢氧化钠的危险性 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 激和腐蚀性。 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 具有强腐蚀性。 燃烧 (分解 )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环境危害: 氢氧化钠是显碱性的, 具有 一定的腐蚀性,在环境中存在过多会破坏土壤的,后果是导致农作物不能好好生长。 反应釜的固有危险性 反 应釜的固有危险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反应釜中的物 料大多属于危险化学品。 如果物料属于自燃点和闪点较低的物质,一旦泄漏后,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点火源 (明火、火花、静电等 ),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如果物料属于毒害品,一旦泄漏,可能造成人员中毒窒息。 反应釜设计不合理、设备结构形状不连续、焊缝布置不当等,可能引起应力集中;材质选择不当,制造容器时焊接质量达不到要求,以及热处理不当等,可能使材料韧性降低;容器壳体受到腐蚀性介质的侵蚀,强度降低或安全附件缺 失等,均有可能使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爆炸。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8 的危险性 火灾爆炸: ( 1) 反应失控引起火灾爆炸 ,此反应为中和放热反应, 若反应失控或突遇停电、停水,造成反应热蓄积,反应釜内温度急剧升高、压力增大,超过其耐压能力,会导致容器破裂。 物料从破裂处喷出,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反应釜爆裂导致物料蒸气压的平衡状态被破坏,不稳定的过热液体会引起 2 次爆炸 (蒸汽爆炸 );喷出的物料再迅速扩散,反应釜周围空间被可燃液体的雾滴或蒸汽笼罩,遇点火源还会发生 3次爆炸 (混合气体爆炸 )。 导致反应失控的主要原因有:反应热未能及时 移出,反应物料没有均匀分散和操作失误等。 ( 2) 水蒸气或水漏入反应容器发生事故 : 如果加热用的水蒸气、导热油,或冷却用的水漏入反应釜,可能与釜内的物料发生反应,分解放热,造成温度压力急剧上升,物料冲出,发生火灾事故。 ( 3) 冷凝系统缺少冷却水发生爆炸 : 物料在 反应 过程中,如果 反应釜内 冷却水中断,而釜内的物料仍在继续 生产 循环,会造成系统由原来的常压或负压状态变成正压,超过设备的承受能力发生爆炸。 ( 4) 物料进出容器操作不当引发事故 : 很多低闪点的甲类易燃液体通过液泵或抽真空的办法从管道进入反应 釜,这些物料大多数属绝缘物质,导电性较差,如果物料流速过快,会造成积聚的静电不能及时导除,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 5) 作业人员思想放 松,或操作失误 反应釜一般在常压或敞口下进行反应。 有人认为,在常压、敞口或负压下操作危险性不大,往往在思想上麻痹松懈,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置突发性事故的苗头,最终酿成事故。 实际上常压或敞口的反应釜,其釜壁承受的压力要大于釜内承压的反应釜,危险性也更大一些。 若不能及时发现处置,本身又无紧急泄压装置,很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灼烫 : 反应釜实在高温的反映环境下工作, 由于人员会出现思想放松,或因机器故障而导致人员慌乱,使人无意接触到高温物体,造成烫伤,而且在接出口物料时也容易造成烫伤。 机械伤害 :反应釜外部多为不锈钢材料制成,人员在操作时容易被釜盖砸伤或压挤事故。 触电: 反应釜若为电加热,由于作业人员思想不集中,或使用了不合格的导线或插座,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中毒和窒息 :生产氯化钠要用到盐酸和氢氧化钠,虽然反应容器密封,但是如果密封性泄露,会造成氯化氢气体泄露,造成人员中毒,如果反应场所容积小,人员还没有及时的撤离,也会造成窒息 根据《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可以确定在 氯化钠 生产工艺过程中存在机械伤害、灼烫、火灾、容器爆炸、 触电、中毒和窒息、 其他伤害等。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9 表 2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644186 01 物体打击 011 冒顶片帮 02 车辆伤害 012 透水 03 机械伤害 013 放炮 04 起重伤害 014 火药爆炸 05 触电 015 瓦斯爆炸 06 淹溺 016 锅炉爆炸 07 灼烫 017 容器爆炸 08 火灾 018 其它爆炸 09 高处坠落 019 中毒和窒息 10 坍塌 020 其他伤害 第三章 系统安全分析 系统安全定性分析 定性分析方法选择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 FMEA)是安全系统工程中最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 它采取系统分割的概念,根据实际需要把系统分割成子系统,或进一步分割成元件。 然后对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逐个分析,寻求各组成部分中可能发生的故障、故障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事故,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的事故后果,查明各种故障类型对整个系统的影响,并提出防止或消除事故的措施。 FMEA分析方法能够对系 统或设备部件可能发生的故障模式、危险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危险程度,发生可能性大小或概率等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定性分析,并可针对故障情况提出相应的检测方法和预防措施,因而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因此用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法对反应釜进行系统安全分析是非常合适的。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的步骤:( 1)调查所分析系统的情况、收集整理资料。 ( 2)危险源初步辨识。 ( 3)故障类型、影响及组成因素分析。 ( 4)故障危险程度和发生概率分析。 ( 5)检测方法与预防措施。 ( 6)按故障危险程度与概率大小,分先后次序轻重缓急的 逐项采取预防措施。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10 反应釜内制备氯化钠定性分析的应用 表 31反应釜 FMEA图 子系统或设备部件 故障类型 故障原因 故障影响 故障的识 别 校正措施 反应容器 反应容器 壳体损坏 (1)受介质腐蚀 (点蚀、晶间腐蚀 ) (2)热应力影响产生裂纹或碱脆 (3)磨损变薄或均匀腐蚀 不能正常的运转生产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还会对人造成伤害。 观察 (1)采用耐蚀材料衬里的壳体需重新修衬或局部补焊 (2)焊接后要消除应力 ,产生裂纹进行修补 (3)超过设计最低的允许厚度、需更换本体 密封泄漏 密封泄漏 (1)搅拌轴在填料处磨损或腐蚀 ,造成间隙过大 (2)油环位置不当或油路堵塞 ,不能形成油封 (3)压盖没压紧 ,填料质量差或使用过久 (4)填料箱腐蚀 (5)动静环端面变形 ,碰伤 (6)端面比压过大 ,摩擦副产生热变 形 (7)密封圈选村不对 ,压紧力不够,或 V 型 导致反应不能正常的进行,以及生产出来的物质纯度不够,或生产出来的物质不是预先我要求的。 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造成伤害 漏气时有噪声,人员在工作时要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力要集中,活用专用的检测漏气的装置进行检测。 (1)更换或修补搅拌轴 ,并在机床上加工 ,保证粗糙度 (2)调整油环位置 ,清洗油路 (3)压紧填料 ,或更换填料 (4)修补或更换 (5)更换摩擦副或重新研磨 (6)调整比压要合适 ,加强冷却系统 ,及时带走热量 (7)密封圈选材、安装要合理 ,要有足够的压紧力 (8)停车 ,重新找正 ,保证垂直度要求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11 反应容器 反应容器 反应容器 密封圈装反 , 失去密封性 (8)轴线与静环端面垂直误差过大 釜内有异常 的杂音 (1) 搅拌 器摩擦釜内附件 (蛇管、温度计管等 )或刮壁 (2)搅拌器松脱 (3)衬里鼓包 ,与搅拌器撞击 导致反应不能正常进行。 反应产物不是所要求的。 严重时还会引发爆炸,伤害人体。 操作时仔细的听取反应容器内是否有杂音 (1)停车检修找正 ,使搅拌器与附件有一定间距 (2)停车检查 ,紧固螺栓 (3)修鼓泡 ,或更换衬里 压力过大 泄压不到位,减压阀没有开。 反应热未能及时移出,反应物料没有均匀分散和操作失误 反应釜内温度急剧升高、压力增大,超过其耐压能力,会导致容器破裂。 物料从破裂处喷出,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反应釜爆裂导致物料蒸气压的平衡状态被破坏,不稳定的过热液体会引起2次爆炸 压力表识数上升 停机更换设备部件 反应容器进水 加热用的水蒸气、导热油,或冷却用的水漏入反应釜 造成温度压力急剧上升,物料冲出,发生火灾、腐蚀伤害事故。 漏入反应釜的水蒸气或冷却用的水与 釜内的物料发生反应,分解放热。 停机放出反应溶液 安全系统工程课程设计 1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