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条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2) 从施工专用主配电箱引出用电主干线,采用三 线 五相制布置; ( 3) 为方便夜间管理,在生产区域现场四周布置若干照明灯; ( 4) 在现场各固定用电机械处设置专用配电箱,实行专箱专用,一机一闸一保护一接地; ( 5) 按安全 规范要求采用不同的电压,严禁乱拉私接,人离灯灭。 临时道路及围墙: 根据 张家口 市环保要求,施工现场围墙内地面全部采用硬地面(基底土夯实,面层为150 厚 C15 砼)并设排水沟,从现场情况来看,场地道路通畅,符合消防 要求,围墙高度及型式均满足公司标准,道路布置详见总平面布置图。 洗车槽 施工区域设置大门 ,大门内侧设 门卫 室,门口设洗车槽,洗车槽设蓄水池和沉淀池,以便车辆外出时清洗,确保不带泥上路 ,不污染城市交通道路。 生产、生活、临时设施: 临时办公用房采用 5 .7m 的板 房,现场安装,分上下两层,共计 14 间,层高为。 临时宿舍用房采用 5m 的板房, 共计 20 间,层高为。 因场地狭窄,施工现场离附属医院的食堂较近,所以 现场不再设立食堂。 所有仓库及材料加工棚 为红砖砌筑,屋顶为钢板瓦屋面。 临建做法: 楼面: 20 厚砂浆找平层, 300300 地砖干浆铺贴。 地面:素土夯实, 50 厚砼垫层, 20 厚砂浆找平层, 300300 地砖干浆铺贴。 门窗:普通塑钢窗。 协调场外工作,创造良好环境 ( 1)走访当地街道和居委会,根据张家口市建委规定,征求街道和居委会的 意见,合理调整安排现场的施工计划,确保施工不扰民; ( 2)与消防保卫部门、环保部门,当地派出所联系,做到现场各种办证工作,使施工纳入法制化、合理化、和谐化轨道。 施工过程中的通讯联络 塔吊司机、信号工采用对讲机联络,以确保正确指挥。 现场管理人员配备对讲机联系,对现场发生的各类事情及时进行全面沟通、协调。 岗位培训 管理人员岗位培训 某小区 病房楼 施工组织设计 第 19 页 共 113 页 做好施工管理人员上岗前的岗位培训,保证掌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对技术人员集中培训,学习新规范,新法律法规。 对施工管理人 员进行施工交底,季节性施工交底,使全部管理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劳务人员培训 对劳务队全体人员进行进场前安全、文明施工及管理宣传、动员。 对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集中培训,考核合格取证后方可上岗。 对各专业队伍进行施工前技术、质量交底。 某小区 病房楼 施工组织设计 第 20 页 共 113 页 第五章 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顺序 地下结构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 → 垫层施工 → 底板防水 → 底板 防 水保护层施工 → 基础底板钢筋绑扎施工 → 底板反梁模板支设 → 基础底板砼施工 → 墙体 及柱钢筋 砼施工 → 顶板 、梁 施工 → 外墙防水 → 回填土 → 清理验收 主体结构施工顺序 柱、 墙体钢筋施工 → 柱、 墙体 模板 施工 → 柱 、混凝土浇注 → 梁、板模板支设 → 梁 、 板钢筋 绑扎 → 梁 、 板 混凝土浇注 → 砌筑工程 测量工程 工程概况 本工程呈“ L”形, 要 依据规划局给的红线图和控制点制定测量方案。 本工程设计177。 相当于 绝 对高程。 控制点 的 布设 ( 1) 本工程位于张家口市,东侧为人民公园,西侧为长青路,北侧为附属医院门诊楼,南侧为 园艺 居民楼,根据现场临设布置及周边 建筑物位置,东西向控制点布设在东侧人民公园永久性构筑物上,西侧设置复核点,复核点应设置在长青路边的永久性构筑物上。 南北向控制点设于永久性构筑物上。 ( 2) 所有控制点均要求通视,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轴线时或后视时控制点均应在观测范围内,并用显著标记标出,设置专人定期查看看护。 ( 3) 由长青路点为高程起算,向施工场地控制点引测高程 BM 点,并在场地周边引测出固定高程控制点,西南两侧各设两处,距基坑至少 5米,用短桩或红漆标出并设人看护。 ( 4) 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控制点放样,控制点必须在实地埋设永久标桩,另外为便于复测 ,控制点的布置均成直线型。 ( 5) 水准点按二级小三角测量要求施测。 ( 6) 所有控制点须设专人看护,定期复核,并在使用前进行校核。 某小区 病房楼 施工组织设计 第 21 页 共 113 页 轴线及各控制线的放样: 1) 具体测设方法 ( 1) 基坑外放线 ○ 1自规划局给出的建筑红线控制点 O 沿原有门诊楼量出 ,得 P 点。 在门诊楼的墙上打出线 P作为控制点。 ○ 2将仪器移至 P 点,对中定位后,后视 O 点,使刻度盘读数为 0186。 0ˊ 0〞,逆时针旋转 90186。 ,分别量出 和 ,得出 1F 点和 1A 点,并园在林处住宅楼的墙上打出线 Q作为控制点。 ○3将仪器移至 1F 点,对中定位后,后视 P 点,顺时针旋转 90186。 ,量出 ,得出7F 点。 ○4将仪器移至 1A 点,对中定位后,后视 P 点,顺时针旋转 90186。 ,量出 ,得出R点,在 R点处地上钉木桩打入铁钉作为控制点。 ○5将仪器移至 R点,对中定位后,后视 1A 点,在其视线方向上量出 ,得出 S点,在 S 点处地上钉木桩打入铁钉作为控制点,顺时针旋转 90186。 ,量出 ,得出14N 点。 ○6将仪器移至 14N 点,对中定位后,后视 R 点,顺时针旋转 90186。 ,量出 ,得出 10N 点。 ○7将仪器移至 10N 点,对中定位后,后视 14N 点,顺时针旋转 90186。 ,量出 ,得出 10H 点。 ( 2) 撒基槽灰线 本工程采用挡土桩进行基坑支护,外扩 撒灰线, 按定位放线图用白灰撒好基坑上口灰线,经质检后,提请监理和工程师验线。 ( 3) 基坑内轴线的测设 a) 将仪器放于 P 点,后视 Q点,在基坑 内立杆,得出 ○1 ○1轴线。 b) 将仪器放于 S 点,后视 R 点,在基坑内立杆,得出 ○ A○A 轴线 ,并与 ○10○10轴线相交于 1A 点。 c) 将仪器放于 1A 点,后视 P点,分别量出 、 、 、 ,得出1B 点、 1C 点、 1D 点、 1F 点;顺时针旋转 90186。 ,分别量出 、 、 、 、 35m 、 、 、 和 ,得出 2A 点、 3A 点、 4A点、 5A 点、 6A 点、 7A 点、 9A 点、 11A 点和 13A 点。 d) 将仪器放于 13A 点,后视 1A 点,顺时针旋转 90186。 ,分别量出 、 、 、 、 、 、 、 、 和 ,得出 13B 点、 13C 点、 13E 点、 13G 点、 13H 点、 13J 点、 13K 点、 13L 点、 13M 点和 13N 点。 e) 将仪器放于 1C 点,后视 1A 点,逆时针旋转 90186。 ,分 别量出分别量出 、 、某小区 病房楼 施工组织设计 第 22 页 共 113 页 、 、 35m 、 、 、 和 ,得出得出 2C点、 3C 点、 4C 点、 5C 点、 6C 点、 7C 点、 9C 点、 11C 点和 14C 点,并校核 13C 点是否在视线上。 f) 将仪器放于 1F 点,后视 1A 点,逆时针旋转 90186。 ,分别量出分别量出 、 、 、 、 35m 、 ,得出得出 2F 点 、 3F 点、 4F 点、 5F 点、 6F 点、7F 点。 g) 将仪器放于 7F 点,后视 1F 点,顺时针旋转 135186。 ,分别量出 、 、 ,得出 1T 点、 2T 点、 3T 点。 由此种方法再测其他轴线边测量边校合发现错误即使改正。 以上纵横轴线定出后,可每隔 2~ 4 轴复测一次,进行精度复核,且各轴均要求在基坑外设置各自的控制点,并以小木桩标出,以便回填后标出各轴。 ( 4)土方开挖放线 本工程基坑为 L形,挖方开始前应在平整之后 的场地上将基坑外轮廓按设计尺寸用白线画出,以便机械工作,减少不必要工作。 具体步骤如下:测量出基坑外轮廓→用仪器以此线为基础线向外做 500mm 的平行线→各端点做记号撒灰线。 ( 5)土方回填的测量控制 本工程因土质不好所以采用换土回填,当夯实至基坑底设计标高时,在标高上部 30cm处的坑壁上预先钉入短桩,钉入程度以手握不晃且不易拔出为宜,这样就有避免误差。 在坑壁每隔 5 米设置一处,当回填接近设计标高时,采用人工夯实。 各短桩可用线绳连起,且每天检查是否有位移及松动,短桩高程可采用由基坑外高程控制点使用钢尺垂吊法引入 测到里面。 ( 6)177。 以上施工,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投测细部轴线。 ( 7)177。 以上高程传递,采用激光垂准仪及钢尺垂吊法测量,测出高程并抄测结构“ 50”线控制点均标注于各竖向钢筋上,进行标高控制。 倾斜观测和沉降观测点布置 沉降观测(本工程要求在整个施工期间至沉降基本稳定上进行观测) ( 1) 沉降观测点设置:在 A, B, C 三区主楼平面四角及中点各一个,平面中心设一个,地下室平面四角各设一个。 各用于沉降观测的水准点必须设在便于保护的地方,观测应在每层砌筑完后,及时进行观测。 ( 2) 沉降观测应做到:仪器固定、人员固定、观测线路固定,包括镜位及观测次序。 观测点采用角钢埋设法, 120 ㎜的角钢在一端焊接一铆钉头,另一端焊接在墙体预埋件上,并用 1: 2 水泥砂浆填实。 倾斜观测 :在 A、 C 区建筑物墙上的南面西面, B 区建筑物墙上的北面东面各某小区 病房楼 施工组织设计 第 23 页 共 113 页 设置上下两个观测点,两观测点在同一垂直视准面内。 观测时将经纬仪置于离建筑物大于建筑物高度处,用正倒镜法观测。 土方工程 工程概况 基底标高 9m,地下水位位于标高 ,不需降水。 施工准备 ( 1)审查设计图纸,核 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摸清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线分布情况,与甲方确认。 ( 2)施工方案及施工队伍准备就绪,并将土方施工方案下发给专业施工队伍。 ( 3)在现场外就近找临时堆放土方的场地。 ( 4)测量放线定位,注意保护桩点位。 机械开挖易碰测量桩,因此,基坑开挖范围内所有轴线桩和水准点,都要引出机械施工活动区域以外,并设置涂红漆的钢筋支架以保护。 土方开挖具体方案 本工程土方开挖量大,场地狭窄,拟采用机械大开挖。 具体开挖时,将场地分为二层二区,第一层厚 米 ,第二层厚是 米,挖深至 米,底 部留下 米,人工开挖,以免扰动地下土层。 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 — 第一层挖土 — 留设 1: 6 运土 坡 道 — 第二层挖土 — 人工将基坑修平,清理至设计标高。 土方量计算 1 2( 1 9 0 0 2 5 1 0 0 2 6 9 0 0 ) ( 1 9 0 0 2 3 8 0 0 7 8 0 0 7 4 5 0 0 ) 4 5 0 0 105001 7 2 6 . 9 7S m 2 22 ( 3 6 1 4 2 7 2 6 8 ) 5 2 . 54Sm 32( 6 0 9 0 0 5 1 0 0 5 4 0 0 2 6 9 0 0 ) ( 1 9 0 0 1 6 5 0 4 0 0 0 7 1 9 0 5 3 6 0 4 5 0 0 )21 9 0 0 ( 3 6 1 4 2 7 2 5 8 )2Sm 21 2 3 2 8 4 9 .9S S S S m 总 37 . 4 2 8 4 9 . 9 7 . 4 2 1 0 8 9 . 2 6V S m 总 机械选择 某小区 病房楼 施工组织设计 第 24 页 共 113 页 ( 1)挖掘机械: 四川帮立( ECD) 7007 标准铲斗容量 最大挖掘深度 最大挖掘半径 机器自重 67t 最大行驶速度 ( 2)运土机械: 重庆集团青岛斯太尔 ZZ3320BM294K 车辆自重 12160kg 最大载重 19840kg 车厢容积 最高车速( km/h) 72 车辆总重 32020kg 外形尺寸( mm) 7432 2498 3020 最 小转弯直径( m) 确定参数: 土的重度: 316 /KN m 充盈系数: 运距: 5S km。毕业设计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条例(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据系统功能分析设计出数据库,包括各个数据表和数据表关系图的详细结构。 实现功能模块时,因为要实现教师立题、学生选题以及选题管理模块,故应先将职称、学位、专业信息、教研室、办学层次、课题类型、课题来源这些独立模块分别实现,其次实现独立模块分别实现,在实现学生、教师模块,最后实现立题、课题管理模块。 即在这里分别对系统各个功能模块分别对立设计和调试,最后将各个模块通过菜单栏集成到一起,最后
图 开机延时模块电路图 红外探测报警器的 优点 : 本身不发任何类型辐射,器件功耗很小,隐蔽性较好 , 价格低廉。 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容易受各种热源、阳光源干扰 ; 红外穿透力差 , 人体的 红外辐射容易被遮挡,不易被探测器接收 ; 易受射频辐射的干扰 ; 环境温度和人体温度接近时,探测和灵敏度明显下降,有时造成短时失灵。 红外 21 探测报警器的市场价格约为: 75 元。 其外观图如图
过进货模块进行进货,进货时要为每一个供应商进行供 应商创始,当发生销售时销售药品,并对库存进行相应的出来,退出 . 总体业务流程 本文研究探索了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开发,基于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毕业设计的真实世界,对系统需求进行了分析,制定了相应的模块。 图 21 是毕业设计管理系统的核心业务流程。 图 流程图 毕业设计管理系统开发系统结构设计 浙江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论文 7 第三章
、 70 年代初可编程控制器问世,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的飞 速发展,以及微处理器的出现, PLC产品朝小型和超小型化方面进行了一次飞跃,最终使早期的 PLC 从最初的逻辑控制、顺序控制,发展成为具有逻辑判断、定时、计数、记忆和算术运算、数据处理、联网通信及 PID 回路调节等功能的现代 PLC。 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在其标准中将 PLC 定义为:
一.)主要硐室及位置 根据生产需要,在距主斜井井筒落底点 20m 处的井筒内,布置有下放式井底煤仓及装卸载硐室;在主斜井井底 +590m 水平巷道中,设置有主井井底撒煤沉淀 池、主变电所等硐室,通过井底清理撒煤斜巷与 15 号煤一采区轨道大巷连接;在副斜井井底车场内设有把钩房、躲避硐室、主排水泵房、主排水泵配电硐室、管子道、井底水仓等硐室。 二) .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和硐室支护方式 井底
...................................... 51 第十一章 工程保修与服务 .....................................................................................................................................51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