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威海赛踏鞋业有限公司制鞋生产线扩建项目(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烷挥发产生有机废气。 注射鞋开模脱楦后需整修去掉毛边,产生少量工业固体废物。 生产线各工序均产生噪声,但噪声源强较小。 二、冷粘鞋生产鞋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图示)。 图22 冷粘鞋生产工艺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工艺流程简述: 上楦涂胶。 外协生产的鞋底上层手工涂水性PU粘合剂,鞋帮(带底)上楦固定后,在底部手工涂PU粘合剂,涂胶后鞋底和鞋帮在同一流水线上入保温段,在80℃的环境下加热粘合剂,提高粘合性。 粘合、压合、烘干。 将带胶的鞋底和鞋帮粘合在一起,并用机械加压确保紧密结合,入烘干箱中烘干,促进粘合剂固化。 冷冻定型、出楦。 完成粘合固化后的冷粘鞋入流水线的冷冻段,在 5℃的环境下冷冻定型,随后脱掉鞋楦,检查合格后包装入箱。 产污环节:项目生产线烘干和冷冻环节全部使用电力,生产线仅有粘合剂挥发产生有机废气,以及检查时使用少量二氯甲烷擦拭产生的有机废气。 生产线各工序均产生噪声,但噪声源强较小。 7 表3 主要污染源、污染物处理和排放 废水 本项目不新增生产废水和生活废水,厂区生活废水经化粪池收集处理后,通过米山镇污水管网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原有项目的验收报告中表明,厂区生活废水水质可以满足应执行的《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2015)表1B级标准要求。 废气 (1)连帮注射鞋生产废气 聚氨酯AB料在机头混合后注入模具,并在模具中完成发泡过程,此过程有少量有机废气产生。 生产过程中需使用二氯甲烷冲洗模具和搅拌注射机,大部分二氯甲烷挥发产生为有机废气。 新增连帮注射鞋生产线与现有生产线有机废气共同经管道收集至车间外北侧的现有UV光氧化处理设施处理后,通过15 m高排气筒(P1)排放,鉴于项目原料中不含苯,主要成分为脂类和醇类,连帮注射鞋生产废气主要污染物为VOCs。 图31 连帮注射鞋生产废气处理设施 UV光氧 排气筒 8 (2)冷粘鞋生产废气 冷粘鞋生产过程中主要因粘合剂挥发产生有机废气,产生环节为鞋底和鞋帮涂胶、烘干工序。 冷粘鞋生产线的涂胶工位、烘干箱上均安装废气负压抽吸收装置,有机废气集中收集后统一经低温等离子+UV光氧化一体机和活性炭吸附箱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P2)排放。 鉴于项目原料中不含苯,主要成分为水和树脂,冷粘鞋生产废气主要污染物为VOCs。 图32 冷粘鞋生产废气处理设施 (3)无组织废气 项目车间未收集的有机废气以无组织形式排放至外环境,主要污染物为VOCs。 噪声 项目噪声污染主要来机床等设备。 企业采取的噪声控制措施主要有: (1)从源头治理抓起,在设备选型订货时,选择符合国家声控标准的设备。 (2)主要声源设备安置于生产车间内,并合理布局,尽量使高声源设备远离噪声敏感点,车间内墙采用吸声效果较好的材料,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再经厂房墙壁阻隔、吸声以及距离衰减降低噪声污染。 (3)采取底部基础加设减振橡胶垫等基础减震措施或其他消声措施,从声源上降低噪声污染。 收集罩 排气筒 UV光氧+低温等离子 活性炭箱 9 固体废物 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和职工生活垃圾。 (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有废包装物、聚氨酯下脚料和布料下脚料、废二氯甲烷桶(二氯甲烷可全挥发,使后原料桶不会沾染有毒有害物质),一般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后出售给回收公司。 (2)危险废物 本项目产生的危险废物包括:废化学原料桶(含聚氨酯ABC料桶、水性PU粘合剂桶和PU粘合剂桶)、搅拌注射机头清洗时产生的废聚氨酯、废气处理系统产生的废活性炭、废气处理系统产生的少量损坏UV灯管和催化板、设备保养和产品擦拭产生含油废抹布。 项目单位在厂区东侧已建有专用的危险废物库,废化学原料桶、废聚氨酯、废活性炭分类收集暂存后,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运输处置;更换的损坏灯管和催化板由维修厂家回收,如不能回收则在本厂按危险废物收集处置;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含油废抹布属于危险废物,但属于名录中豁免管理清单,随生活垃圾一同处理。 危废库见图33。 10 图33 危险废物暂存库 (3)生活垃圾 本项目所需职工内部调剂,不增加职工,不增加生活垃圾产生量。 现有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收集后运往文登垃圾处理场处理。 环境风险 项目区储存少量聚氨酯(PU)、二氯甲烷、PU粘合剂等原料,聚氨酯、二氯甲烷具有可燃、易挥发的特性,厂区存在火灾、爆炸、有机物中毒等风险,对此企业制订了《威海赛踏鞋业有限公司制鞋生产线扩建项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明确了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预防和预警措施、应急响应、应急保障以及后期处置。 企业建立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措施到位。 绿化、生态恢复措施及恢复情况 厂区周围设置绿地隔离带,现项目区周围环境质量良好。 11 表4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结论及审批部门审批决定 环境影响报告表主要结论 本项目建成后,公司运营期主要污染因素有废气、废水、噪声和固体废物等,在配套建设完善的环保措施情况下,可以实现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 (1)项目在连帮注射鞋生产线的注射下游环节配套建设了密闭负压抽吸收装置(现有两条生产线已配套建设,拟新增线也将配套建设),有机废气集中收集后统一经现有的UV光氧化处理设施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P1)排放。 经计算,P1排气筒VOCs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满足山东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7部分:其他行业》(DB37/ 2019)表1中Ⅱ时段标准。 项目在每条冷粘鞋生产线的烘干箱上均安装废气负压抽吸收装置,有机废气集中收集后统一经低温等离子+UV光氧化一体机和活性炭吸附箱处理后,通过15m高排气筒(P2)排放。 经计算,P2排气筒VOCs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满足山东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7部分:其他行业》(DB37/)表1中Ⅱ时段标准。 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2018)推荐模式清单中的估算模式(AERSCREEN),对项目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废气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项目P1排气筒和P2排气筒排放VOCs最大落地浓度均远低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2018)中环境质量标准要求,项目有组织排放的有机废气对环境空气的影响很小。 项目无组织排放VOCs最大落地浓度远低于山东省《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第7部分:其他行业》(DB37/ 2019)表2的VOCs厂界监控点浓度限值,无组织排放废气不会对周围居民生活带来明显的影响,由于项目厂界外最大落地浓度满足厂界浓度限值,且小于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因此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2)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职工内部调剂,不新增生活废水。 现有职工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达到《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 2015)表1 B等级标准后,经米山镇污水管网排入城市污水处理厂进一步处理。 根据现有项目的验收监测报告,公司排入污水管网的水质监测结果符合执行的《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 31962 2015)表1B等级标准限值要求。 (3)公司营运期噪声主要来自设备电机、传送带、空压机及废气处理设备风机等,其噪声值大约在65~80 dB(A)之间,主要设备声源中除废气处理设备风机外, 12 其他声源设备均位于车间内,预计经车间墙体和院墙隔声、距离衰减等措施,厂界昼夜间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 2008)2类功能区标准。 项目厂区周边多为企业或空地,最近的敏感目标为西侧的北郑格庄村,与项目车间直线距离255m,在加强噪声控制的情况下,项目营运期噪声不会对其产生明显的环境影响。 (4)项目运营期产生的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有废包装物、产品修整过程产生的聚氨酯下脚料和布料下脚料、废二氯甲烷桶,分类收集后出售给回收公司;产生的危险废物有废化学原料桶(含聚氨酯ABC料桶、水性PU粘合剂桶和PU粘合剂桶)、搅拌注射机头清洗时收集的废聚氨酯、废气处理系统产生的废活性炭、废气处理系统产生的少量损坏UV灯管和催化板、设备保养和产品擦拭产生含油废抹布。 项目单位在厂区东侧已建有专用的危险废物库,废化学原料桶和废活性炭分类收集暂存后,委托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运输处置。 更换的损坏灯管和催化板由维修厂家回收,如不能回收则在本厂按危险废物收集处置。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含油废抹布属于危险废物,但属于名录中豁免管理清单,随生活垃圾一同处理。 本项目所需职工内部调剂,不增加职工,不增加生活垃圾产生量。 现有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收集后运往文登垃圾处理场处理。 通过采取以上措施,本项目固体废物处置方式可行,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5)项目秉承“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理念,采用成熟的工艺技术和低能耗、低噪声、低污染的生产设备;项目使用电能等清洁的能源资源,使用的生产原料简单且符合产品技术规范;在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情况下,各类污染物均可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要求,能满足清洁生产要求。 (6)项目的危险物质主要为聚氨酯(PU)ABC料、二氯甲烷、PU粘合剂等,企业仅在厂区储存少量原料,各生产区及贮存区风险物质临界量Q1,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Ⅰ,在生产单位完善并严格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后,本项目的各项环境风险发生概率处于可接受水平。 综上所述,威海赛踏鞋业有限公司制鞋生产线扩建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项目选址符合米山镇总体规划;项目营运期采用节能、降耗、环保设备,实施有效的污染控制措施,符合清洁生产要求;项目污染物治理及生态保护措施可靠,污染物 13 的排放符合国家及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地方政府总量控制要求;在本报告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