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20xx年农业综合开发花卉示范基地项目可行性研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50m,面积1224072亩,占 全区总面积的 %;中南部为平原区,海拔 3050m,其范围 占 全区总面积的 %;南部为湖区,海拔 , 其范围 占全区总面积的 %。 本项目基地地势平坦,坡地低于 10℃。 最高海拔 56m,最低 . 南北长,东西短,地势东高西低,雨水自东向西流向滠水河。 地上附着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20xx 农业综合开发 花卉示范 基地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物 90%为农作物。 10%为绿化苗木。 ⑴ 土壤 黄陂区主要土 壤 类 型 有水稻土、潮土、石灰土、黄棕壤等四个土类、九个亚类,二十个土属,九十个土种。 林业用地面积中:黄棕壤 715629亩,占 %,石灰岩土 %。 全区土壤共分八级,林地土壤在 37级之间,八级土壤为非宜林的砂面秃山,面积为 114304 亩。 大部分土壤酸碱度适中, PH 值在 之间。 本项目区土质为 黄棕 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 %,土壤空气孔隙度不低于 18%,耕作土层厚度 2025厘米。 排水及灌溉方便。 ⑵ 气候 项目 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全年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热 同季,具有典型的南北过渡气候特征。 全区年平均气温 ℃ ℃,≥ 10℃的年有效积温为 5222℃,极端最低气温 ℃,极端最高气温为 ℃。 年平均日照 1996 小时,平均日照率 45%,无霜期 244256 天,年平均降水量 11001135mm,多集中于 47月,约占全年的 51%。 ⑶ 水资源 黄陂区水资源丰富,为林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主要河流为滠水河,自北至南贯穿全境,直通长江,全长 km,本区境内 105 km,流域面积 2172 km2;下泄流量为 m3/s— 3870 m3/s,界河仅次于滠水,全长 34km。 区境内河流纵横,水库、湖泊星罗棋布。 支流众多,纵横交织,多为南北流向,全区河流总流程 ,流域面积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20xx 农业综合开发 花卉示范 基地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地下水藏量普遍丰富。 区境内建各类水库 90 余座,分布全境,以武湖、童家湖、什子湖、夏家寺水库、梅店水库、院基寺水库、泥河水库面积较大。 全区湖泊、水库总面积 ,承雨面积 km2,常年平均总流量 m3。 本项目基地紧靠滠水河, 东距滠水河 800m,夏家寺水库灌溉沟渠从项目西流过,部分项目土地可抽水抗旱。 ( 1) 行政区划与人口 黄陂区辖蔡店、木兰 2个乡,姚家集、长岭、王家河、蔡家榨、李家集、三里 6个镇,前川、六指店、横店、滠口、罗汉寺、祁家湾、天河 7个街,以及国有武湖农场、大潭原种场。 全区 605 个村民委员会,6247个村民小组。 黄陂区总人口 110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92 万人,非农业人口 18万人;城市常住人口 9万人,乡村劳动力 40 万人。 项目建设单位黄陂区林科所,现有干部职工 58 人,长期临时工 80人,另外项目所在地长岭镇黄土园村有富余劳动力 500 人,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 2) 交通 状 况 黄土公路从项目地全境窜过,交通十分便利。 ( 3) 供水供电 建设地点位于矿巴水库、夏家寺水库, 灌溉范围内, 有沟渠从项目地西边穿过,且东距滠水河 800m,排灌十分方便 , 基地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实现 24小时供电。 ( 4)土地资源及利用状况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20xx 农业综合开发 花卉示范 基地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项目所在地黄陂区长岭镇黄土园村土地资源丰富,耕地 4200 亩,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有富余耕地 20xx 亩,发展花卉示范基地,有利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发挥紧邻武汉市城区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有利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况 黄陂区林业产业建设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家园行动计划”的实施,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的产业发展之路,紧紧围绕“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加快推进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 初步建成了以特色经济林、林木种苗(花卉)、速生丰产林、森林旅游、林产品加工等为主体的林业产业体系,现已建成各类特色经济林 30 万亩、林木种苗(花卉)基地 2万亩、速生丰产林 8万亩,实现森林旅游年收入达 2500 万元、林产品加工年收入 6000 万元, 20xx 年实现林业综合产值 亿元。 林业产业已成为黄陂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项目区原为农作物耕地,有少量农户种植花卉苗木,有一定的花卉种植经验,为项目实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0xx年 10 月 27 日 ,黄陂区被授予 “湖北现代林业武汉花卉科技产业园”的牌匾,这标志我省首个花卉科技产业园在黄陂区正式建立。 湖北现代林业武汉花卉科技产业园位于黄陂武湖核心区域,规划面积 3万亩,主要包括设施园艺区、研发展示区、生态休闲区和花卉物流区等。 华中最大的四季美花木大世界即将建成 , 一个集研发、科普、生产、休闲、物流 于一体的华中地区最大的花卉科技示范园区将展示在世人面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20xx 农业综合开发 花卉示范 基地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前。 借助该产业园独有水 陸 空交通枢纽优势,对我市及全省、乃至华中地区的花卉产业产生极大的示范、带动和幅射作用。 近年,黄陂区在花卉生产和经营销售方面发展迅猛,境内南部仅武湖地区就聚集了包括市花卉中心、维尔福及台湾农民创业园内的多家花卉苗木业内领先企业。 今年,区政府又全力在南部盘龙开发区,打造华中最大的现代化大型花卉苗木批发交易市场 —— 四季美花木大世界项目。 该花卉大世界首期交易区占地 300 亩,储备区占地 500 亩,采用前店后场组织模式,配以光棚、温室、花房、苗圃 结合成整体,具花卉研发、培育、销售为一体,经营立足 ” 8+1”城市圈,辐射范围覆盖整个华中地区。 预计四季美花木大世界项目落成运营后,年交易总额将达到50 亿元以上,势必成为推动我市乃至全省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的强力引擎。 这些大力发展花卉产业的优惠政策和花卉科技产业园的科研能力以及功能齐全,规模强大,交通方便的花卉销售市场为本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建设 地点选择 项目区位于 黄陂区林科所和 黄陂区长岭镇黄土园村 胡家岗 两地。 黄陂区林科所 位于黄陂区三里镇邓畈红根村,北靠黄陂区三里镇,南邻长江,东接阳逻经济开 发区,西连巨龙大道汉口北市场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 长岭镇黄土园村 胡家岗 项目区有 黄土公路(黄陂 大悟)从基地西边穿过,交通便利,以方便生产资料的运入和苗木的运出;苗圃与周边农田界限明确,远离工业污染源,不存在工业污染对苗木生长产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20xx 农业综合开发 花卉示范 基地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生不良影响;地势较平坦,坡度低于 10度,土质为 黄棕 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 %,土壤空气孔隙度不低于 18%,耕作土层厚度 2025厘米;排水及灌溉方便; 光照良好;年降雨量较丰富,气象条件稳定,灾害性天气极少;苗圃地已有照明和 380V电力线路,供电有保障,为肥水的灌溉,营养土 消毒及搅拌,设施育苗中遮阳系统的运行,温室降温设备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 苗圃紧靠滠水河,地下水位应在 2米左右 ;本苗圃基地靠近村镇,调集人力方便。 总之,项目区已经具备了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项目地点选择合理。 项目建设条件 优劣 分析 利 条件 ( 1) 基础设施条件优越 黄陂区紧邻武汉城区, 全区公路里程 4312公里。 其中等级公路;全年货物周转量 19559万吨,增长 %。 伐区 31 个行政村除鄢竹路 7个村外,全线贯通水泥路。 项目区东接阳逻经济开发区,西连巨龙大道汉口北市场群, 距四季 美花木大世界 15KM,东距湖北现代林业武汉花卉科技产业园 5KM,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分便利;项目区紧邻长江,水资源丰富; 项目区供电设施设备齐全,供电有保障。 ( 2) 自然与立地条件适宜 花卉苗木 生长 黄陂 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光温互补的特点,具有丰富的地方气候与小气候资源。 区境内 土壤主要为黄棕壤,区域内疏林地、宜林地、抛荒坡耕地分布相对集中, 花卉苗木 产业空间大,条件优越。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20xx 农业综合开发 花卉示范 基地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 3) 区位优势明显,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广阔 黄陂区为武汉市的最大 远 郊 行政 区,是武汉市的北大门 ,同时也 是武汉 森林资源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 而武汉市为全国大型城市,经济发达,人口众多, 长期以来,武汉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并在"十五"期间加快了生态建设步伐,以环城森林生态工程为代表的一系列城市生态绿化工程建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动实施,推动武汉地区苗木产业快速发展,加上武汉周边城市生态建设对花卉苗木需求也在不断增大, 有限的 花卉苗木 已远远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良好的发展前景为 黄陂区 花卉苗木 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 有力 的支撑。 ( 4) 人力资源丰富 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需劳动工日 15000个,项目区现有劳动力充足,能充分满 足项目实施过程中劳动力安排。 因此,项目造林所需劳动力能满足项目实施要求。 黄陂区地处武汉市北部低山丘陵地带,是武汉市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劳动力成本相对 较 低。 项目区土地为建设单位所有 ,故 减少了投资成本。 因此,黄陂实施 花卉苗木 示范基建设利润空间相对较大。 ( 5)种苗资源丰富 黄陂区林业产业建设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家园行动计划”的实施,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市场化、标准化的产业发展之路,紧紧围绕“特色、规模、品牌、效益”,加快推进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发展格局。 初步 建成了以特色经济林、林木种苗(花卉)、速生丰产林、森林旅游、林产品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20xx 农业综合开发 花卉示范 基地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加工等为主体的林业产业体系, 重点建设了 林木种苗(花卉)基地 ( 2万亩 ), 丰富的种苗资源为该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 6) 政府高度重视 建设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新时期林业建设的基本任务之一, 黄陂区委区政府对 花卉苗木 产业发展极为重视, 重点发展以优质有机绿茶为主导品种的经济林以及林木种苗花卉、生物质能源及木本油料林、森林生态旅游,形成四大林业主导产业。 ( 7) 有力的 科技支撑 项目建设单位黄陂区林科所为全民所有制林业科研事业单位 ,是黄陂区唯一从事 林业科技研究、良种引进培育、推广的科研事业单位。 该所有着科研推广的优良传统,于 70、 80 年代完成了池杉无性系良种种子园,获得湖北省林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主要生产绿化及各类花卉苗木。 单位现有 林业工程 技术人员 15 人,技术工人 30 名。 其 技术力量为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对策 ⑴ 干旱 : 从 黄陂 区自然灾害发生情况分析,项目区自然灾害主要来自于干旱。 但 项目 区 有 众多的 水源 ,在干旱季节能通过高压泵进行灌溉。 ⑵ 森林病虫害 : 按照“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原则,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出发,以实现可持续 控制为目标,遵循预防为主,标本兼治原则,确定治理措施。 其治理基本思路是:以营林措施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协调运用人工、物理等措施,降低被害株率和虫口密度,进而逐步压缩发生面积和范围。 其基本措施为: ① 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好预测预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20xx 农业综合开发 花卉示范 基地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8 工作,坚持以生物防治为主,生物、化学物理防治相结合。 ② 进一步贯彻“植物检疫条例”,严格种苗检疫制度,防止病虫害发生和蔓延。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20xx 农业综合开发 花卉示范 基地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19 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 市场分析 湖北宜林地面积宽广,气候条件得天独厚,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有着广 阔的空间。 近年来,在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湖北省各地党委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把发展苗木花卉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产业、现代林业的支撑产业、惠及百姓的富民产业来抓。 苗木花卉产业在湖北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不断拓展,管理不断加强,效益不断提高的可喜态势。 全省苗木花卉种植面积 万亩,苗圃 8504 个,年生产合格苗木55 亿株,盆栽植物 亿盆,盆景 116万盆,兰花 1002 万兜,初步形成了两条沿 107 和 207 国道的百公里花卉苗木长廊,以及鄂南、鄂中、鄂北三大片特色苗 木产业集群,涌现出了一批苗木花卉专业乡镇、专业大户、龙头企业和科技产业园区。 苗木花卉行业管理、良种良苗培育、质量监测和科技支撑体系初步建立,交易市场、信息平台、营销网络、行业协会以及合作组织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正在建立健全和逐步完善之中。 湖北目前已形成了以桂花、含笑、红叶石楠等树种为主要特色的鄂南苗圃群,以樟树、广玉兰、对节白蜡等树种为主要产品特色的鄂中苗圃群,以落叶阔叶树如栾树、紫薇、重阳木为主要产品特色的鄂北苗圃群。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20。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