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生态产业科技园榆林百万亩沙棘基地建设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和全国层面上的沙棘第一村。 从生态目标上, 沙棘园区发展的基础是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尤其是要加大荒漠化治理和水土保持力度。 它强调保护生态、培植资源,使沙棘生态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按照本项目远期规划实现后,可以扩大和巩固 1300 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特别是在沙棘主产栽植小区和沙棘村的尤家峁库区,以沙棘为主栽品种的生态经济林区,可以打造尤家峁库区新崛起的旅游景区,为榆林市城区景观建设增添一道亮丽的旅游风景线。 从经济目标上, 沙棘产业的开发,注重持久 地、大幅度地提高沙棘资源的利用率,以沙棘产业的开发优化农业生态经济结构。 本项目的远期目标实现后,将能大幅度得提高沙棘产区农的收入,迅速形成和达到榆林大农业主导产业,沙棘加工后的下脚料和沙棘叶可以配置良好的饲料。 榆林鸿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全方位的沙棘开发加工满负荷生产后,将能达到销售收入 亿元,创利税 1385 万元。 将为解决和促进“三农”的发展和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技术目标上, 在现有沙棘年加工 20xx 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沙棘种植与管护面积。 采取组织培养方法,扩繁优良沙棘品种;在沙棘 种植与扩繁中,引进优良的大果沙棘新品种;在沙棘深加工中,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引进意大利生产的全封闭自动无菌灌装果汁生产线、沙棘黄胴提取生产线等先进技术;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合理组织生产结构,实行多业配合,促进生态经济的良性循环,使资源永续利用。 从产业目标上, 定位于沙产业,以沙棘生态产业发展为核心。 采用天然沙棘林产品与人工种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沙棘深加工,最大限度地增长沙棘产业链,在沙棘产业形成的过程中,以 GAP 标准管理沙棘中心园区为基础,逐年提高大面积的沙棘种植、管护与加工的水平,争取在 20xx 16 年达到沙棘原果年加工 3 万吨以上的规模。 最大限度地延长沙棘产业链,使农民最大限度地得到经济实惠,构成一个劳动密集、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的产业体系。 从经营目标上, 创新市场化经营机制。 定位在全国范围内招募沙棘营销商,建立“三农”与当地政府、龙头企业和科研单位的“政治、经济、技术、效益”共同体,以取得国家对此项目和具有研发和沙棘市场开拓能力的企业的全方位支持。 发展沙棘资源,把植被建设、环境治理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持续发展融为一体。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沙棘制药厂为主的沙棘加工企业,将能够形成新的 农业支柱产业,为榆林市地方财政收入、农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国家对沙棘发展规划和各级领导对沙棘产业开发的重视 根据全国生态规划、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 十五 ” 计划和 20xx年规划、西部地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水利部组织编制了《三北地区沙棘生态建设规划》和《晋陕蒙砒砂岩区沙棘生态工程规划》,将全面组织实施,主要目标是:西北、东北和华北的四大流域每年发展沙棘 hm2( 500万亩)。 领导重视是搞好沙棘生态建设的关键。 黄河流域沙棘生态建设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和每一点进 步,是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分不开的。 宋平、田纪云、钱正英、吴仪、陈俊生等领导同志对沙棘产业化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 1998年 9月 10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国科学院吕荣森研究员等六位专家呈报的“关于对我国沙棘开发的调查报告”中特别批示“请计委、水利部、林业局研究。 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应该因地制宜,选择突破性的技术和关键树种。 种植沙棘对于治理黄土高原效果明显,望能给予关心和支持”。 17 水利部和其它有关部委领导在深入调查基础上,作出大力发展沙棘的重要决策,确立黄河流域作为全国沙棘生态建设的重 点地区。 国务院在1998年批准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明确沙棘治理砒砂岩是减少黄河粗沙的重要措施。 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了沙棘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制定全流域沙棘发展规划,把沙棘生态建设作为治黄的重要措施。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对沙棘事业的重视,大大促进了我国沙棘产业化开发的进程。 第三章 建设条件 项目区概况 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 榆林沙区地处毛乌素沙地南部,北纬 37176。 22′~ 39176。 27′ ,东经 107176。 18′~110176。 38′, 东频黄河,西接宁夏,北临内蒙古,南与黄土高原相连。 总土地面积 万 hm2,占毛乌素沙地总面积的 %。 现有农耕地 万 hm2,防风固沙林 万 hm2,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地 万 hm2。 榆林沙区人口 ,人口密度 37 人 /km2。 自然资源状况 ( 1)光能资源 榆林沙区光能和热量资源充足。 年均日照时数 27392914hr,年辐射总量 ,是我国辐射高值区之一。 年平均气温 ℃,≥ 10℃有效积温 29003300℃,无霜期 150170d,昼夜温差大,雨热同步,有利于植物生长和干物质 积累。 ( 2)水文条件 榆林沙区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少,气候干燥,风力大,频率高。 年降水量 ㎜,年蒸发量 ㎜,干燥度 18。 降水分布不均,七、八、九三个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 7080%,冬春干旱严重,不利于植物生长,特别对植树造林种草的出苗和成活产生严重影响。 榆林沙区水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 沙区地下水位较高,湖盆滩地一般在 1~ 3m,区内有大小河流 8条,水流量稳定,河谷宽广,易于开发利用。 境内有大小海子 200多个,蓄水 18 亿 m3,最大的红碱淖海 子水面 6000多 hm2,蓄水 6亿 m3。 区内水资源总量 m3,地表径流水 亿 m3,地下浅层可开采水 m3。 ( 3)风沙灾害 榆林沙区冬春季多西北风,年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全年大风次数的 %出现在干旱高温的三、四、五、六三个月,对农作物、固沙植物产生风蚀、沙埋、沙割和生理干旱等,是形成沙区恶劣生态的重要自然因素之一。 ( 4)土地资源 榆林沙区土地资源广阔,地势平坦。 沙区总土地面积 244万 hm2,人均土地 hm2。 生产用地 hm2,其中林地 hm2,草地 hm2,农耕地 hm2。 而且区内地势平坦,平缓沙地多,易改造利用。 新中国成立后,在上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地方政府带领沙区人民向沙漠进军,经过多年人工治理,榆林沙区治理成绩显著。 特别是被誉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三北” 防护林体系工程实施,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局部地区已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许多沙地变成了绿洲、农田、牧场和工矿、居民村镇。 然而,沙漠化问题仍不可忽视。 目前,本区环境整治任务十分艰巨 ,还有 hm2沙地需要治理, 19 其中尚未沙漠化面积 万 hm2,占治理面积的 %。 特别是有流动、半流动沙丘 hm2和盐渍化土地 万 hm2亟待开发治理。 沙棘造林将在榆林市的国土整治与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社会经济状况 本项目开发的主产区以榆林市为主体,辐射周边地区,沙棘主要生产地貌、地类为风沙草滩区、黄土丘陵区,本区域农民人均耕地面积是 ~6 亩。 项目区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主要以农业作物种植为主,约占总收入的 60%左右,榆林国内生产总值 185亿元,财政 收入 亿元。 农村人口占本区总人口的 80%左右,农民劳动力资源充沛,价格低廉,农民年纯收入在 1300~ 1900元左右。 项目关联产业发展现状 据调查统计,沙棘主产区农民户均收入 1000元左右,目前约有 6000户农户,通过沙棘加工得到经济收入。 该项目大规模上马后,可使 40000余户农民在沙棘产业开发中受益。 在沙棘产业开发项目中,初、精加工沙棘原果达到年产 30000 吨以上,沙棘种植与保护面积稳定在 50 万亩以上后,将可大幅度促进农业三产的发展,可以带动 发中得到经济收入。 项目建设地点选择 项目主产区分布在靖边县、榆阳区,推广辐射区分布在榆林北部沙区和南部丘陵区。 沙棘生产总部设在榆林经济开发区, GAP标准规范化沙棘产区布设在榆阳区尤家峁水库库区, 400户农民沙棘专业户安置在尤家峁库库区。 大面积辐射推广的沙棘产区分布在整个陕北地区和周边地区。 沙棘原果初加工厂设在靖边南郊果露梁,精加工厂设在榆林经济开发区。 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政策环境 20 自从我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特别是在生态环境建设和退耕还林种草方面,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诸多 方面有利于沙棘产业开发的宽松环境与倾斜政策。 榆林市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制定了十分优惠的招商引资倾斜政策,并在土地、税费、金融及综合服务等方面制定了配套的优惠政策。 资源优势 以靖边县为主要沙棘产出区域,周边七县区现有野生沙棘和人工栽植沙棘 100 余万亩,年可产沙棘鲜果 3~ 4 万吨。 近年来,随着国家在生态环境建设和退耕还林力度的加大,榆林市每年都以 3万亩面积的规模种植沙棘种苗。 预计到 20xx 年,仅榆林市沙棘野生保护和人工种植的总面积可达到 100 万亩以上。 但是,现在还没有形成最基本的加工生产能力,致使大 量沙棘鲜果资源浪费,农民还没有真正受益。 市场优势 沙棘是重要的饮料和食品工业原料,目前我国生产的饮料有软饮料、果汁饮料、充气饮料,硬饮料有甜型酒、半干型酒、香槟等;固体饮料有沙棘精,沙棘食品有果酱、沙棘冻、明胶软糖;在沙棘原料中还可提取有效的总黄酮、多酚类及具有良好综合抗癌功能的 5羟色胺药物成分。 榆林鸿森生物有限公司与陕西省中药研究所和北京有关医学研究机构共同研制的“心脑活力胶囊”、“优生肽母子营养液”等 5种沙棘营养保健中试产品,受到有关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赞赏,投放市场后受到消费者的好评。 通 过对市场和消费者调查,可知沙棘产品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科技开发能力 榆林鸿森生物有限公司目前已和陕西省中药研究所、西安康立医药保健研究所、西安医科大学等医学单位,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北京林 21 业大学、黄委会中游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十余位资深专家、学者有着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现已具有成熟的栽植、扩繁及加工技术。 榆林鸿森生物有限公司聘用 20 余位客座研究员,已初步形成了高中级和基层科技人员的技术体系,完全可以胜任 2 万亩 GAP 标准化种植和百万亩沙棘基地建设及其沙棘产业化开发的任务。 基础设施条件 榆林交通四通八达, 210 和 307 国道纵横交叉穿越榆林全境,神延铁路每日三班次往返于西安、安康、榆林、神木之间,神朔铁路直达秦皇岛黄骅港口,是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首条沙漠高速公路 —— 榆林至靖边公路已经建成。 每日三班航机往返榆林、西安、包头, 20xx 年榆林大型机场已正式动工兴建。 通信发达,网络先进,国家两条光缆干线在榆林交汇,是陕西第二通信枢纽。 电力供应充足, 110 千伏主网架覆盖全市,联接华北电网,330 千伏输变线路纵贯南北,联接西北电网。 供水、供气和供热等公用设施日臻完善,城市综合服务 功能逐步增强,投资环境更加规范、宽松。 目前已确定以靖边县、榆阳区为沙棘主产区和初加工基地,以西安市为精加工基地,北京等沿海大城市为销售网络。 主产区和初加工基地的交通运输条件十分优越,北起内蒙阿荣旗、南至广西北海、东起山东青岛、西抵宁夏银川,两条高速公路交叉穿越沙棘主产区;银太铁路穿越百万亩沙棘生产区,新建的榆林机场可起降大中型飞机。 榆林市世界上少有的能源资源富集区,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 8 大类 48 种。 煤炭预测储量 2714 亿吨,探明储量 1406亿吨,跻身世界八大煤田之列的神府煤田,以特 低流、特低灰、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和气化煤而享誉国内外,是 21 世纪理想的“环保煤”。 天然气预测储量 万亿 m3,以探明储量 7474 亿 m3。 石油预测储量 6 亿吨左右,探明储量 3亿吨。 22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野生沙棘林品种混杂,管理水平低下,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对野生沙棘的采果比较困难,采用折枝剪断的方法进行采摘,手段比较落后,造成了对沙棘正常产量的严重影响;由于沙棘生产远没有形成市场利益驱动的局面,沙棘产区的农民对沙棘发展的前景认识不到位,更没有专业村和专业户;政 府对沙棘的种植定位仅仅在退耕还林的任务方面,对沙棘的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认识还不够到位,对沙棘的专项支持力度不够大。 开发研制优质沙棘品种,与榆林市农发办合作建立沙棘组织培养实验室,快繁优质沙棘良种苗木,大力培育推广大果沙棘; 引进先进沙棘采摘机械,利用薄膜覆盖法进行采摘,改造混交野生沙棘林为条状小区采摘,用规范标准的条块状栽植法发展人工沙棘小区; 建立沙棘专业村,培训沙棘经营农户,将农民吸纳为公司员工,由公司提供房屋、土地,进行专业管理经营,按照 GAP 标准创建西部沙棘第一村; 以市场为导向,应用高新科技手段 开发研制沙棘新品种,利用经济效益驱动沙棘市场,以沙棘开发的实际示范样板和经济效益,在带动沙棘产区农民和企业同步发展的同时,获得政府的认可和支持。 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建设单位概况 榆林鸿森生物有限公司从 20xx 年起,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开发沙棘产业,已成功兼并靖边县沙棘药业有限公司。 为项目沙棘初加工基地,占地50亩,位于靖边近郊的工业项目规划区内,厂房及办公房 3200 ㎡,设备有沙棘压榨设备一套,沙棘油灌装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