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机关办公楼设计毕业设计任务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室 手术室 X 光室 五 、 其它同设计题 1。 类 别 室 别 26 设计题 11 旅馆设计(一) 一、课题 南方某景区宾馆 二、用地范围 拟建场地 小区规划图(附图)。 三、设计任务 掌握宾馆设计的基本原理,妥善解其功能关系,各流线通畅,满足使用要求。 建筑面积 6000m2(177。 5%)层数不超过七层(或 24M)。 要求设多功能乐场所一间( 600m2),大会议室一间( 500 m2) ,大餐厅一个( 300m2) ,包厢 10间,厨房 ,洗衣房等配备齐全。 客房床位 200个,分别为二床间( 50%) .三床间( 36%) ,双套间( 14%)等,其中比例为床位数量。 客房每层 配备小会议室 1间,储藏室 1 间,配备相应数量的卫生设施,开水房,楼层服务台,值班室等。 首层考虑设置大堂,保安值班室,行李房,接待,总服务台,商务中心,小型商场,大堂吧等。 布置停车场位置( ~20 辆) 四、设计要求 平面设计要求功能合理分区,人流、物流畅通并满足消防疏散要求;采光通风良好,条件舒适,有适宜的景观。 剖面设计要求垂直交流畅通,层高满足使用要求和卫生要求。 立面设计要求活泼大方,新颖别致,为景区增色添彩。 五 、 其他同设计题目 1 27 设计题 12 旅馆设计(二) 一、 建设地点 拟建场地 见 小区规划图(附图)。 二、 设计要求 旅游建筑设计概念 旅游作为一产业的产品特征应能达到满足人们的物质与高层次精神的需求。 这就需要有赏心悦目的旅游资源以及舒适的旅游设施和便利的交通,以使人们在领赂绚丽的山川佳色、了解各地的民情习俗、参观宝贵的文化遗产、欣赏灿烂的文化艺术以及浏览现代社会建筑成就中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传播友谊。 围绕这一目的而开发就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把大自然的景观、人类创造的物质世界通过设计策划开发成为旅游景点,点缀建筑使人们在舒适、方便的条件下游憩,并做到维系生态、保护 古迹、美化环境,这也正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具体要求。 旅游建筑设计是围绕服务于游客而作的,因而设计要把握现代社会的人们希望在旅游中贴近自然、追求野趣、增长知识的心态进行策划,挖掘自然的奇持.把人类创造的精华融合于旅游建筑综合开发之中,使人们在旅途休闲中获得精神与物质的满足才是旅游建筑设计的基本概念。 掌握旅馆设计的基本原理,妥善解决各部分的功能关系,满足其使用要求。 建筑按《旅馆建筑设计规范》所规定的三级标准进行设计,各部分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充分结合地形,密切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在平面布 局和建筑形体设计时,充分考虑环境对建筑的影响。 处理好新老建筑的结合,做好室内外环境设计,安排好建筑与场地,道路交通方面的关系,布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及绿化面积。 三、 设计内容及使用面积分配 该旅馆设置床位 150 个,总建筑面积约为 10000 ㎡,允许有177。 5%的增减幅度,层数不超过五层。 (一)、客房部分: 2650 ㎡ 双人间 60 间 单人间 25 间 套 间 5 间 客房各层设置服务员工作间、贮藏间、开水间及服务人员卫生间。 (二)、公共部分: 660 ㎡ 28 门厅 200 ㎡ (含服务台、休息厅) 商场 50 ㎡ 行李间 25 ㎡ 商务中心 25 ㎡ 咖啡厅 80 ㎡ 大会议室 80 ㎡ 2 间 小会议室 30 ㎡ 4 间 门卫值班室 20 ㎡ (三)、餐饮部分 870 ㎡ 中餐厅 300 ㎡ (含大宴会厅 200 ㎡, 45 小单间) 西餐厅 150 ㎡ 风味餐厅 60 ㎡ 2 个 厨房 300 ㎡ (四)、康乐部分 500 ㎡ 健身房 100 ㎡ 乒乓球室 50 ㎡ 台球室 50 ㎡ 棋牌室 50 ㎡ 游戏室 50 ㎡ 舞厅 200 ㎡ (五)、行政管理用房 260 ㎡ 管理办公室 20 ㎡ 5 间 男女更衣室 /淋浴室 60 ㎡ 职工餐厅 50 ㎡ 库房 50 ㎡ (六)、技术用房 200 ㎡ 消防控制室 40 ㎡ 配电室 60 ㎡ 空调机房 100 ㎡ 停车位 20 辆 四 、 参考书目 《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4 《旅馆建筑设计》中国工业出版社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290) 各期刊相关内容 五 、 其他要求同设计题目 29 设计题 13 旅馆建筑 (三) 一、设计题目 某 旅馆建筑设计。 拟建场地 见小区规划图(附图)。 二、设计条件 建设地点:某市开发区内。 地形情况:详见附图。 总建筑面积: 5000m2 左右。 旅馆标准:较高标准。 床位: 140 张左右。 建筑层数: 5~ 7 层。 层高: (客房),会议室、餐厅等大房间的层高自定。 建筑功能要求: ( 1)公共活动部分 门厅、大厅:内设总服务台、休息厅,面积可按 ~。 会议室、文娱室:根据需要可设大小不同的几间,。 ( 2)客房部分 三人间: 20 间左右,不设单独卫生间; 二人间: 30 间左右,设单独卫生间; 单人单间: 10 间左右,设单独卫生间; 套间: 10 间左右,设单独卫生间。 ( 3)服务部分 中餐厅及厨房:就餐人数按旅客人数的 50%考虑。 小卖处:可在大厅中设 置。 行李间:靠近服务台。 服务员室、被褥贮藏室:每层设置。 商务办公、管理、治安室:设在底层。 开水间:可分层设。 30 厕所、盥洗室主要考虑不带卫生间的旅客和工作人员使用,浴室集中设于某一层。 ( 4)其它部分: 锅炉房、办公用房、职工宿舍、停车场等,在总平面中考虑。 三、其它同设计题 1。 31 设计题 14 某县城宾馆 一、功能要求 本工程为某县拟建的宾馆,其功能为该县提供一般干部出差接待及举办各类小型会议的场所。 二、建筑地点 拟建场地 见小区规 划图(附图)。 三、建筑规模 建筑面积: 4500~ 5000m2,总床位数为 200~ 250 床。 房间建筑分配指标 房间名称 数量(间) 面积 m2/间 客房 1 300 大会议室 1 120 小会议室 3 6090 大餐厅 1 250300 小餐厅 若干间(每间布置 12 桌) 厨房 餐厅面积的 70%80% 商店 1 100120 健身娱乐 健身房、酒吧、台球室、舞厅 300400 值班室 1 1520 附属用房 办公室 20m2,总库房 30m2,单身宿舍 60m2,车库容 纳 2 辆中型客车 杂物存放间 1 1520 厕所、盥洗室应满足内部使用要求 门厅、走廊、楼梯等根据需要设计 四、 其它同设计题 1。 32 设计题 15 图书馆(一) 一、技术经济指标 1)题目: 某学校 图书馆方案设计 2) 建设地点 : 见学校规划图(附图) 3)规划用地面积:(由校设计院提供测绘图为原始依据) 4)总建筑面积: 17000(可浮动 5%) 5)藏书规模: 120 万册 6)绿地率: ≥30% 7)建筑密度:< 50% 8)建筑层数:图书馆部分建筑高度不超过 24 米(可设置部分地下室) 9)停车:停车 位不少于 50 辆 二、功能要求 本图书馆将树立 “ 以人为本、学生至上 ” 的办馆理念,以开架为主要服务方式,尽可能让同学直接接近藏书,实现借、阅、藏、咨询、管理一体化。 图书馆的设计应满足近期 60 万册,远期 120 万册藏书的规模:考虑到目前学校内自习空间的紧张,应在图书馆内安排一定的自习教室供学生课余学习,提供至少 20xx 人的阅览、自习座位。 地下:主要布置库房和设备用房。 地面:功能区域划分大约分配如下: (一)主要功能用房: ( 1)书刊借阅区(包括普通报刊阅览室、综合阅览室、专业阅览室、教师阅览室、研究生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善本阅览室): 4700 平米, 900 座,藏书 40 万册左右。 以上阅览空间应根据调研结果,并结合本校实际综合考虑最终确定,同时应考虑今后发展的可扩展性,本区应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全部座位均布信息点。 ( 2)学生自修室 ( 3)基本书库:藏书 50 万册左右 (二)公共活动以及辅助服务空间 ( 1)门厅、目录检索、出纳厅: 门厅可考虑与目录检索厅毗邻。 为读者提供宽敞明亮的休闲场所,吸引读者走入知识殿堂。 门厅内还可结合设置读者问 询处、读者服务部、值班室等必要的功能空间。 ( 2)寄存处 33 ( 3)学生自习室 ( 4)读者休息室 ( 5)展览厅、陈列厅 可根据实际要求设置,应满足举办中小型展览和宣传的空间,以及日常陈列新书,图书评论及读者交流用,可考虑与门厅结合布置或者单独布置,或者分开布置都可。 ( 6)饮水处 ( 7)学术报告厅 200 座即可,供学术报告,讲座,读者辅导活动之用,要求满足幻灯、电影、录象放映和书写投影、扩声等功能要求。 ( 8)厕所: 120 平米 宜按需设置公用和专用厕所,位置方便而隐蔽。 ( 9)对外服务用房 考虑到高校图书馆今后 社会性的需要,适当考虑一些对外服务用房设计。 (三)行政办公、业务及技术设备用房 ( 1)办公室:(包括业务用房、技术设备用房和后勤服务用房) 业务用房包括采编、典藏、辅导、咨询、研究、信息处理、美工等用房; 技术设备用房包括电子计算机、缩微、照相、静电复印、音像控制、装裱维修、消毒等用房; 后勤服务用房包括工作人员办公室、休息室、馆长办公室、会议室、值班室、库房等。 ( 2)计算机中心 (四)配套用房: ( 1)配电房、空调机房(值班控制室内)等: 200 平米 ( 2)消防控制室: 70 平米 (五)停车位 按 50 进 行设计 (六)其他用房 走道、过厅、疏散楼梯、电梯、储藏间等用房按需要,由设计者自行敲定。 功能要求部分内容旨在提出一定的指导意义,设计者可根据自身的实际调研情况以及学校的未来发展作出预见性的规划,酌情增减及调整功能空间的分配,完善功能空间的设计。 34 三、设计要求 (一)总平面设计 ( 1)符合城市规划、校园规划的总体要求:充分考虑现状并结合今后的发展方向。 ( 2)最大限度地考虑对周边环境的协调要求,建筑应与周边结合默契,形成良好的校园生态景观。 图书新馆力求与周边现有的西侧教学大楼、北区新校门等建筑物和谐统一,希望对地块所在区域的人文、历史及地块周边环境状况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 ( 3)充分考虑总平面消防设计要求,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设计要求。 ( 4)应妥善解决不同车流、人流的相互交叉、干扰,以及大量人流聚集对相邻建筑物造成干扰。 ( 5)充分考虑不同人流的停车要求。 (二)造型设计 应注重外观造型,既要庄重美观,更要表达一种深远的寓意,建筑设计风格要体现以人为本,绿色环保和简洁明快。 (三)技术设计 ( 1)结构设计选型应留有余地,为今后的加建、改建、扩建保有潜 力,图书馆建筑空间要求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满足功能调整变化的需要,建议采用模数式图书馆设计,柱网,层高,荷载三统一,也可对功能相对稳定的办公、会议、内部业务用房按实际需求确定其柱网尺寸和层高,按结构荷载规范中的规定确定荷载。 (2)尽可能地考虑自然的采光和通风,结合夏热冬冷地区的气候特点考虑必要的节能措施。 (3)应为现代化的高校图书馆提供设备扩容的可能性,保证采用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可能性,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通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