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教学楼结构设计计算书_本科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页 共 88 页 某地级市中学教学楼,总建筑面积约为 3600 m2, ,共六层,建筑高度为 米。 本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基础采用桩基础。 设计标高: 室内外高差: 450mm。 设计依据 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xx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xx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xx 4.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xx 5.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xx 6. 一般民用建筑抗震构造 98EG002 7.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 8. 民用 建筑设计通则 JGJ6290 9.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GB/T5010520xx 10.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GB/T5000120xx 11. 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 GBJ9986 12.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13420xx 1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设计资料 : 最热月平均气温: 176。 C 极端最高气温: 41176。 C 最冷月平均气温: 176。 C 第 9 页 共 88 页 极端最低气温: — 176。 C 年降水量: 日最大降水量: 年平均相对湿度: 75% 年主导风向: 东北风 夏季主导风向: 东南风 年平均风速: 最大风速: 25m/sec 基本风压: 基本雪压: 工程地质资料 拟建场地为池塘经人工填筑而成,地形平坦,场地分层情况如下:第 1 层为杂填土,厚 2m。 第 2 层为灰色粘土,厚 8m。 第 3 层为褐色粉质粘土 (未揭穿 )。 水文地质资料 拟建场地范围内,浅部填土为上层滞水,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排水影响,地下水位为 —。 承压孔隙含水层。 抗震设防要求 该地区基本烈度为 7 度(近震)。 楼面: : : 平面设计 该建筑物总长度为 ,总宽度为 ,共 六 层,总建筑面积为 3600m2,主体 第 10 页 共 88 页 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结构。 使用部分的平面设计 使用房间面积的大小,主要由房间内部活动的特点,使用人数的多少 以及设备的因素决定的,本建筑物为教学楼,主要使用房间为教室,各主要房间的具体设置在下表一一列出,如下表: 表 21 房间设置表 序号 房间名称 数量 单个面积 1 普通 教室 24 2 美术 教室 1 3 微机室 1 4 办公室 12 5 储藏室 2 7 洗手间 6 门的宽度、数量和开启方式 房间平面中门的最小宽度是由通过人流多少和搬进房间家具设备的大小决定的,如果室内人数多于 50 人,或房间面积大于 60 m2 时,按照防火要求至少要设两个门,分别设在两端,以保证安全疏散,教室设置两扇 1m宽的门,门扇开向室外。 窗的大小和位置 房间中窗的大小和位置主要是根据室内采光通风要求来考虑。 采光方面,窗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室内照明是否充足。 各类房间照明要求是由室内使用上直接影响到室内是用上精确细密的程度来确定的。 通常以窗口透光部分的面积和房间地面的采光面积比来初步确定或检验面积的大小。 第 11 页 共 88 页 辅助房间的平面设计 通常根据各种建筑物的使用特点和是用人数的多少,先确定所需设备的个数,建筑物中公共服务的卫生间 应设置前室,这样使得卫生间比较隐藏,又有利于改善通向卫生间的走廊或过厅的卫生条件。 为了节省交通面积,并使管道集中,采用套间布置。 在本设计中,每层大约有 200 人上课,按规范规定 : 女生应按每 25 人设一个大便器(或 1100mm长大便槽)计算; 设 6 个大便器 男生应按每 50 人设一个大便器(或 1100mm长大便槽)和 1000mm长小便槽计算。 设 4 个大便器, 教学楼内厕所,应按每 90 人应设一个洗手盆(或 600mm 长盥洗槽)计算 ,男女厕各设。 交通部分的平面设计 走廊的 尺 寸 应符合人流通畅和建筑防火要求,通常单股人流的通行宽度约为500~600mm。 由于走廊两侧设房间,走廊宽度采用 3900mm,根据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层数 六 层,走廊通行人数为 100 人,防火要求最小宽度为 1m,符合要求。 楼梯是房屋个层间的垂直交通部分,各楼层人流疏散的必经通路。 楼梯设计主要根据使用要求和人流通行情况确定梯段和休息平台的宽度,梯段的宽度通常不小于1100mm~1200mm,且不应小于休息平台宽度,设为 ,符合要求。 立面设计 结构韵律和虚实对比,是使建筑立面富有 表现力的重要设计手法。 建筑立面上结构构件或门窗作用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给人们在视觉上得到类似音乐诗歌中节奏韵律变化的感受效果。 房屋外部形象反映建筑类型内部空间的组合特点,美观问题紧密地结合功能要求,同时,建筑物所在地区的气候、地形、道路、原有的建筑物以及绿化等基地环境,也是影响建筑物立面设计的重要因素。 建筑剖面设计 为防止室外雨水流入室内,并防止墙身受潮,将使内地坪提高到室外地坪 450mm。 第 12 页 共 88 页 首层、标准层与顶层层高均为。 其他部分详细做法和说明 屋面做法 ① 现浇楼板上铺膨胀珍珠岩保温层(檐口处厚 100mm, 2%自两侧檐口向中间找坡 ) ② 20 厚 1: 2水泥砂浆层找平层 ③ 二毡三油防水层 ④ 撒绿豆砂保护 楼面做法 ( 1)房间、走道楼面 ① 20mm 水泥砂浆找平 ② 5mm 厚 1: 2水泥砂浆加“ 108”胶水着色粉面层 ③ 100 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④ 15mm 厚纸筋面石灰抹底,涂料两度 ( 2)卫 生间楼面 —— 铺地砖 ① 8 厚地砖楼面,干水泥擦缝 ②撒素水泥面(洒适量清水) ③ 20 厚 1:4 干硬性水泥砂浆结合层 ④ 60 厚 C20 细石混凝土向地漏找平,最薄处 30 厚 ⑤聚氨酯三遍涂膜防水层厚 ~ 或用其他防水涂料防水层,防水层周边卷起高 150 ⑥ 20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层,四周抹小八字角 ⑦ 100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墙身做法 墙身为普通机制砖填充墙,用 M5 混合砂浆砌筑。 第 13 页 共 88 页 ① 内粉刷为混合砂浆底,纸筋灰面,厚 20mm,“ 803”内墙 涂料两度。 ② 外粉刷为 1:3 水泥砂浆底,厚 20mm,陶瓷锦砖贴面。 ( 4)散水做法:混凝土散水 ① 50 厚 C15 混凝土撒 1:1 水泥砂子,压实赶光 ② 150 厚 3:7 灰土垫层 ③ 素土夯实向外坡 4% 结构平面布置如图所示 ,取第 ⑤ —— ⑤ 轴线作为计算单元 4500 4500 4500 4500 4500 3900 4200 4200 42007200300072004200 3900 4500 构件截面粗估 梁尺寸确定 取跨度较大者进行计算 l=7200mm , h=(81 ~121 )l=900~600mm,取 h=600mm b=(31 ~ 21 )h=200~300mm,取 b=250mm 故框架梁初选截面尺寸为 b179。 h=250mm179。 600mm 边柱连系梁,取 b179。 h=250mm179。 500mm 第 14 页 共 88 页 中柱连系梁,取 b179。 h=250mm179。 400mm 柱截面尺寸的确定 按 层高确定柱截面尺寸,室内外高差为 450mm,取底层 H=4350mm, b=(201 ~151 )H=218mm~290mm 初选柱截面尺寸 b179。 h=400mm179。 400mm 现浇板厚 100mm 计算简图的确定(见图 2) 三个假设 ① 平面结构假定:认为每一方向的水平力只由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承担 ,垂直于该方向的抗侧力结构不受力; ② 楼板在自身平面内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之间不产生相对位移; ③ 不考虑水平荷载作用下的扭转作用。 计算简图 根据地质资料,假定基础顶面离室外地面为 450mm,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 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后列于图 2,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梁取 I=2I0( I0 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 梁: i=2Ec179。 121 179。 179。 179。 104Ec m3(边跨梁) i=2Ec179。 121 179。 179。 179。 104Ec m3(中间跨梁) 柱: i=Ec179。 121 179。 179。 179。 104Ec m3(底层柱) i=Ec179。 121 179。 179。 179。 104Ec m3(上部各层柱) 第 15 页 共 88 页 30303030 A B C D 结构计算简图 注:图中数字为线刚度,单位:179。 104 3mEc 荷载统计 恒荷载计算 ① 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20mm厚 1: 2 水泥砂浆找平 179。 20=100~240mm厚( 2%找坡)膨胀珍珠岩 179。 7=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179。 25=15mm厚纸筋石灰抹底 179。 16= 屋面恒荷载 边跨框架梁自重 179。 179。 25= 第 16 页 共 88 页 梁侧粉刷 2179。 ( )179。 179。 17=中跨框架梁自重 179。 179。 25=梁侧粉刷 2179。 ( )179。 179。 17= 因此,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 荷载为 g4AB1=g4CD1=+=g4AB2=g4CD2=179。 =179。 3= ② 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25mm厚水泥砂浆面层 179。 20=10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179。 25=15mm厚纸筋石灰抹底 179。 16= 楼面恒荷载 边跨框架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