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xx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三次质量预测--理科综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品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 ( 6) 若实验过程中缺少 C 装置 ,发现产品浑浊不清,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实验完毕,小组中的一位同学把剩余浓盐酸倒入 E 烧杯中,发现有黄绿色刺激性气体产生。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 29. ( 10 分 ) 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发生着许多复杂的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变化。 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 1) 干燥的玉米种子在萌发时要吸收足够的水分,水分子主要是以 _________的方式进入细胞,在吸水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与 结合水的比值将 _________,种子的呼吸速率 11 ________( 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 ,胚的干重不断 __________,胚乳的干重不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玉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可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请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式___________。 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胚细胞的 _________________。 ( 3) 种子萌发过程中释放的 CO2 量与吸收的 O2 量的比值称为该种子的呼吸商 ( RQ) ,在都完全进行有氧呼吸的情况下,玉米种子的呼吸商将 ____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大豆种子的。 30. ( 10 分 ) 下图是下丘脑及相邻器官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 1) 位于下丘脑下方的器官 X 是 ________。 a 细胞是下丘脑内的神经细胞,则①是该神经细胞结构的一部分,称为 _____________。 ( 2) b 类细胞受 a 类细胞的控制,其生理功能也不完全等同于 a 类细胞,例如,当机体受 到寒冷刺激时,下丘脑的 a 类细胞兴奋,并作用到 b类细胞使其分泌 _________激素,该激素通过 _________途径作用于器官 X,促使器官 X 分泌 ___________激素作用于相关腺体并使其分泌相关激素以抵御寒冷。 ( 3)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浓度较高,导致血浆渗透压 ___________,引起下丘脑 _________感受器兴奋,该兴奋可传导至 __________产生渴感。 某人一次性饮下 1000 mL 清水, 1h内尿量明显增加。 此现象的产生与 c 类细胞分泌的激素调节有关,写出此现象产生的体液调节机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 10 分 ) 某山村一男性患有一种单基因遗传病。 该男性的祖父、祖母、父亲都患该病,他的两位姑姑中有一位患该病,该患病姑姑婚后生了一个患病的女儿。 家系中的其他成员都正常,请分析回答。 ( 1) 若要调查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该 _______________;若要推断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应该在 _____________中进行。 经过分析可知,该遗传病属于 ____________遗传病。 12 ( 2) 请根据题意在方框中绘制出该家庭三代遗传系谱 图。 图例:正常女性:○ 正常男性:□ 女性患 者:● 男性患者:■ ( 3) 该男性的基因型与其患病表妹基因型相同的概率 是 __________。 若该男性色觉正常,与表现型正常、 但其父亲为红绿色盲的女性婚配,预计生一个只患一 种病男孩的概率是 ______________。 32. ( 9 分 ) 下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一般性模型。 请据图回答: ( 1) 图甲中共有 __________条食物链,北极狐占有 ____________个营养级。 ( 2) 北极地区的动物在不同季节一般都有换羽 ( 毛 ) 的习性,这是它们受到 _________( 填“物理”、“化学”或“行为” ) 信息的影响而产生的适应性生理特征,是长期 _________的结果。 ( 3)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冻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要低,因为冻原生态系统 _______。 ( 4) 图乙中 C 代表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 ( 5) 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在一年中的能量流动情况。 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 __________ 106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_____________。 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中生物体内的总能量是 _____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 的。 ( 二 ) 选考题:共 45 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 3 道物理题、 3 道化学题、 2 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 ,并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 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 [物理 —— 选修 3— 3]( 15 分 ) ( 1)( 6 分 )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13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且能说明固体分子也在做无 规则运动 B.当分子间距离减小时,分子间斥力增大,引力减小 C.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内能也无法全部通过做功转化成机 械能 D.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E.通常的金属材料在各个方向上的物理性质都相同,所以这些金属都是非晶体 F. 1 kg的 0℃的冰比 1 kg的 0℃的水的内能小些 ( 2)( 9分 ) 如图所示,一导热性能良好、内壁光滑的气缸开口向上竖直放置。 横截面积为 S= 2 10- 3m质量与厚度均不计的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封闭了一部分气体,此时活 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距离为 24 cm。 在活塞的上方 12 cm 处有一个与气缸固定连接的卡环。 气体的温度为 300 K,大气压强 P0= 1. 0 105Pa。 现将质量为 4 kg 的物块放在活塞上,待稳定后再缓慢加热到 510 K。 取 g= 10 m/ s2。 求: ①活塞与气缸底部之间的最短距 离; ②缓慢加热的过程中封闭气体对外做的功。 34. [物理 —— 选修 3— 4]( 15 分 ) ( 1)( 6 分 ) 如图甲所示,在水平面内,有三个质 点 a、 b、 c 分别位于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 已知 ab= 6 m, ac= 8 m。 在 t1= 0时刻 a、 b同时 开始振动,振动图象均如图乙所示,所形成的机 械波在水平面内传播,在 t2= 4 s 时 c 点开始振动。 则 ( ) A.该机械波的传播速度大小为 4 m/ s B. c 点的振动频率先是与 a 点相同,两列波相遇后 c点的振动频率增大 C.该列波的波 长是 2 m D.两列波相遇后, c 点振动加强 E.两列波相遇后, c 点振动减弱 F.两列波相遇后, c 点振动先加强后减弱 ( 2)( 9 分 ) 如图所示,一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玻璃棱镜 ABC,∠ A= 30176。 , D 点在 AC 边上, AD 间距为 L。 一 条光线以 60176。 的入射角从 D 点射入棱镜,光线垂直 BC 射出,求: ①玻璃的折射率;② BC 边上出射点的位置到 C 点的距离 d。 35. [物理 —— 选修 3— 5]( 15 分 ) ( 1) ( 6 分 ) 如图所示,一光电管的阴极用极限波长为λ 0 的钠制成。 用波长为λ 的紫外线照射阴极 K,当光电管阳 极 A和阴极 K 之间的电势差为 U时,光电流达到饱和, 饱和值为 I。 已知普朗克常量 h、光速 c 和电子电荷量 e。 则每秒内由阴极 K发射的电子数为 ___________。 电子到 达阳极 A时的最大动能为 _____________。 14 ( 2) ( 9 分 )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紧挨着放置 两块完全相同的长木板,质量均为 m= 0. 8 kg。 质量 M = 1. 0 kg、大小可忽略的小铜块以初速度 v0= 6. 0m/ s 从长木板左端滑上木板,当铜 块滑离第一块木板时,速度大小为 v1= 4. 0 m/ s。 铜块 最终停在第二块木板上。 取 g= 10m/ s。 求: ①第一块木板的最终速度 v; ②铜块的最终速度 v2。 36. [化学 —— 选修化学与技术 ]( 15 分 ) 高铁酸钾 ( K2FeO4) 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其生产 工艺如下: 已知: 2Fe( NO3) 3+ 3KClO+ 10KOH= 2K2FeO4+ 6KNO3+ 3KCl+ 5H2O 回答下列问题: ( 1) 将 Cl2 通入 KOH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是 ______________。 ( 2) 写出工业上制取 Cl2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 ( 3) 在“反应液 I”中加入 KOH 固体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 ( 4) K2FeO4 可作为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 ( 5) 配制 KOH 溶液时,将 61. 6 g KOH 固体溶解在 100 mL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1. 47 g mL- 1,则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_______________。 ( 6) 从“反应液Ⅱ”中分离出 K2FeO4 后,副产品是 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 )。 ( 7) 该工艺每得到 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