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论文(设计)——φ62156塑料放电管自动上料机构(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的件料 , 以及薄壁、弹性、脆性制件使用这种料斗是很合适的 ; ②定向容易 , 通用性强 , 输送形状特征不相同的件料 , 只要更换定向元件 ,振动料斗的其它结构都可采用 ; ③送料率高 , 且送料速度易 于调整;④结构简单,易于维护,比较耐用。 全自动放电管打印机构 放电管就是一种广泛用于铁路、通信等系统中的过压保护元件,其标记通常采用手工或半自动设备打印,打印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竞争日趋激烈,客户对外观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三极放电管,大部分用于出口,外商常常因打印标记达不到要求而退货。 针对这一客观状况,经过东南大学电子机械课题组多年的研究与优化设计,在 20xx 年研制开放出一款非常优秀的全自动打印机构 APDT00 三极放电管全自动打印机。 三极放电管全自动打印机主要由自动上料机构、打印机构、传动机构、控制部件、下料槽等组成。 该设 备能够满足前述打印质量的要求,具有以下特点: ( 1)采用电磁振动料斗实现放电管的全自动定向与上料。 三江学院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7 ( 2)生产效率: 60— 90 只 /min。 ( 3)印子精度:一致性 ≤177。 ( 4)具有故障报警和自动计数功能。 图 14 工作流程图 该机主要工作流程如图所示,首先将一定量的三极放电管放入电磁振动料斗的料盘中,在电磁振动料斗的振动作用下,三极放电管在料盘中实现自动定向,进入料槽,并在振动料斗的推动以及重力的作用下滑入打印导轨。 由运动架上的推杆将三极放电管推至打印工位,推杆同时兼作隔料器。 由定位 机构完成三极放电管的精确定位后开始打印,打印头所在运动架的直线运动由凸轮控制。 打印结束后,三极放电管将经下料槽被自动送至料仓。 三江学院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8 图 15 全自动打印机结构图 这是一台完整的放电管自动打印机,这台机器实现了自动上料,全自动打印和自动下料。 已经达到高度自动化,同时其中也有电磁振动料斗,给我这次设计带来了很好的设计思路。 课题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主要是自动上料机构中前置料斗的设计,前置料斗操作简单,同时它还可以节省人力和无力。 前置料斗无需机械传动装置,没有相互摩擦的运动部件,无需润滑,易于维护,故障 少,可靠性高;它靠微小的振动送料,没有强烈搅拌、碰撞等现象;送料均匀,连续性好、激振力可调,操作方便、调节性能好,无断料现象,振动平稳、工作可靠,寿命长。 目前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各家企业开始络绎不绝的生产前置料斗,市场上的前置料斗数不胜数。 前置料斗不仅可以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提高企业三江学院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9 的生产总值,本次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针对生产放电管而设计的前置料斗。 (一) 课题要求: 了解 前置料斗的各种类型 、 工作原理,各类型前置料斗的特点,优缺点。 熟悉电磁振动料斗的工作原理,以及将来所应用 的场合。 要求所设计的 前置料斗达到所要求的各项指标。 要求熟悉掌握计算机制图软件,绘制出设计的装备图与零件图。 (二) 设计有关的原始数据: 本次毕业设计任务是针对Ф 8 6 陶瓷放电管打印工序,设计自动上料装置的前置料斗,实现半导体放电管打印工艺自动化,要求供料时保持表面清洁,没有污染,一次在前置料斗放料 15000 只,确保自动供料的供料率 90 只 /分钟。 (三) 主要问题、难点: 料斗上料时放电管不能起振动或达不到预期的上料速度,工作前进速度不均匀稳定; 如何控制电磁振动料斗中的数量; 减少放电 管的相互摩擦,以避免粗糙的陶瓷表面与金属摩擦后使得陶瓷表面受到污染; 防止工作时有严重噪音; 根据总体设计绘制冲床自动分度装置各零件的零件图。 三江学院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0 第二章 上料机构料斗的设计 上料机构的工作原理 经过半波整流后的交流电输入至电磁铁的线包时 , 产生频率 为 50 或 100Hz的磁性吸力 , 从而吸引料斗底部下面的铁芯 , 带动料斗下降 , 由于在料斗底部边缘的同一圆周上相隔 120176。 并倾斜放置的三根弹簧 (个别也有用四根弹簧 , 其相互间隔 90176。 )的作用 , 使 , 料斗下降的同时 , 产生沿弹簧倾斜方向的圆周扭转。 当电磁铁的磁力迅速减小并趋近于零时 , 料斗在弹簧作用下 , 反向回转上升 , 恢复原位。 如此在电磁力作用下 , 连续地对料斗进行螺旋式圆周振动 , 这样使料斗内的杂乱件料 , 沿着料斗内壁的螺旋槽成行地向上行进 , 并从料斗顶部进入外面的料道 , 送往上料器自动上料。 料斗的基本尺寸确定 料斗的结构形式最常用的有螺旋槽的圆柱形料斗和圆锥形料斗两种,圆柱形料斗因其结构工艺性好应用比较广泛,料斗的基本尺寸如图 21。 图 21 料斗的基本尺寸 三江学院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1 D 料斗的直径就 是指料斗圈的直径,它的大小取决于件料尺寸和 件料的装载量 , 一般希望 D 小一些 , 从而使料斗结构紧凑些 , 但不宜过小 , 过小将影响装载量和较长件料的上料 , 一般 取 Dmin =(8~ 12) L 料 (L 料为件料的最大外形尺寸mm。 料斗圈的壁厚也尽可能薄一些 ,一般壁厚多为 1~ 3 mm ,对塑料料斗也尽可能小于 8~ 10 mm )。 因为此次的工件最大外形尺寸为 6mm, Dmin=126=72mm。 但同时需要考虑到现场的应用情况,因此取 D 外 =180mm,壁厚为 3mm。 螺旋槽与料壁所构成的料斗 圈通常有整体或和镶焊式两种 , 整体式是料斗壁与螺旋槽原为同一坯料加工制出 , 而镶焊式的截面形状 , 根据件料的结构形状和定向方法有所不同 , 常见的有如图 4 所示的几种 ,斜角 γ 是便于件料输送和定向用的。 螺旋槽的螺旋升距 t: 当料斗直径一定时 , t 的变化将影响螺旋槽的螺旋升角 λ 的变化 , 故在决定 t 时应同时考虑 λ的变化 , 另外还要注意不要使两个重叠在一起的件料同时在槽上行进 , 一般取 t =1. 5 h 料 +δ (h料 件料在螺旋槽中的定向高度 mm,δ螺旋槽的厚度 mm )。 t=6+2=11 考虑螺距的加工的复杂性 ,螺距 t 适当的可以取大一些,则取螺距 t=20mm。 供料器的料盘形状可分为: ( 1) 斗形料斗 ( 2) 圆锥形料斗 ( 3) 椭圆形料斗 ( 4) 直线振动料斗 ( 5) 分离底式振动料斗 从料盘的大小可分为: 小型、中型、大型三个系列。 三江学院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2 图 22 单轨道 螺旋槽有逆时针式的,也有顺时针式的。 同时轨道的设计也有很多中,有单轨道、多轨道等等。 图 23 多轨道 因考虑到工件形状的原因,本次选用轨道面不倾斜的轨道。 (原因在后面一章节阐述) 螺旋槽的螺旋升角λ :λ的大小影响件料的沿螺旋向上行进的难易程度 , 在一 定程度上也影响着送料速度 , 一般取λ在 1176。 ~ 3176。 范围内。 升距 t、升角λ及料斗直径 D三者之具有如下的几何关系 , 即 tgλ= t / πD。 当其中两个参数确定后 , 即可算出另外一个参数 , 通常在图纸上只标注 D和 t, 而不标λ。 因工件较轻较小,为减少圈数,加快送料速度取 λ 为 3176。 三江学院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3 图 24 螺旋槽截面形状 螺旋槽的宽度 B:B 的大小影响料斗在一定容量条件下的尺寸 , 自然也影响着料斗的重量 , 一般不宜太宽 , 通常为 B = b 料 + (2~ 5) mm, 式中 b料为件料在螺旋槽上定向送出的宽度或直径。 螺旋圈数 n: n 的选取主要应考虑件料由料斗底部爬上螺旋槽后 , 在螺旋槽上定向所需的长度 , 当需要多次定向时 , 螺旋槽的长度应长一些 , 另外 , 还应考虑件料倒入料斗后堆积的件料对料斗底部的影响 , 螺旋槽的螺旋圈数建议取为1. 5~ 3. 5 圈。 螺旋槽的表面应光滑平整 , 无凹壳凸起及毛刺 , 以利于件料在其上行进。 特别是料槽起始处与料斗底板相接的地方应修整平滑 , 使之无缝隙 ,无凹壳凸台 , 否则件料不易爬上螺旋槽而影响料斗的送料率。 B=6+5=13mm。 螺旋槽最上部的终点处 , 就是料斗的出口处 , 为便于件料迅速离开料斗进入料道 , 该段料道宜以切线方向伸出料斗 , 而且短上些较好。 料斗出口部分料槽的前端与料斗外料道的相接方法 , 常见的有对接法和承接法中。 为避免振动中料槽与静止的料道相碰 ,两者应有少量间隙。 三江学院 20xx 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14 H 料斗高度 H 的大小 , 主要决定于所选取的螺旋槽升距 t, 螺旋槽的圈数 n 以及出料口的高度等。 一般宜小于三到四倍螺旋槽升距 , 即 H (3~ 4) t。 H3 20=60mm 故取 H=40mm 为使件料能顺利地由底板中部移向料斗边缘部分 , 然后进入螺旋槽 , 一般都将底板上部作成锥形 , 其锥角λ建 议在 160176。 ~ 174176。 范围内选取 (即斜面与底平面成 3176。 ~ 10176。 的夹角 )。 底板与料斗圈 , 一般为沿径向用螺钉连接或焊接 , 为防止电磁铁的磁力线穿透料斗底板而磁化件料 , 在衔铁与底板间应装隔磁板。 振动料斗用于输送具有方向性的规则块类工件时 , 须在输送料槽上设置一定的定向分选排列装置 , 以使工件都按给定的方向排列输送。 使散乱的工件实现定向排列 , 常用两种方法 : 消极定向法和积极定向法。 消极定向法的特点是按选定的方向基准 , 采取适当的措施 , 让符合要求的工件能在输送道上始终保持稳定的运动状态 , 并设法 剔除所有不符合选定方向要求的工件 , 使之集中回流。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 , 应用较广。 按其剔除不符合选定方向要求的工件的结构形式 , 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