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新货站工程项目一期工程桩基础施工组织设计(机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全面考虑。 认真落实 ,以便充分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以合理的工价,严格的达标管理, 制订奖罚办法 ,按工种单价提取一定的奖金额给达到工种优秀标准的工人。 借助监理的力量,监理工程师确认达标即可领到本项目奖金,将目标结果与工人劳动收入直接挂钩,施行激励制度。 对现场的专业分包队施工人员 实行 动态管理 ,不允许其擅自扩充和随意抽调,以确保分包队伍的素质和人员相对稳定。 特特 殊殊 工工 种种 管管 理理 制制 度度 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需涉及到大量的特殊工种作业,包含:起重机械作业、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低压电工、电焊等;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为规范特殊工种安全管理要求,我公司对特殊工种的管理将制定如下专项管理制度。 特种作业人员基本条件 年龄满 18 岁,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 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 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 特殊工种人员的监督与管理 特殊工种人员(电工、电焊工、起重工)必须持证上岗。 公司人力资源部建立特殊工种人员档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司收缴其特种作业操作证并退出施工现场 未按规定接受复审或复审不合格的; 违章操作造成严重后果或违章操作记录达两次以上的; 经区级医院确认健康状况不适宜继续从事所规定的特种作业; 桩基础施工方案 17 离开特种作业岗位达 6 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应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特种作业人员作业时必须安全操作,对于违章作业的,公司将对其部门、本人进行严 格处罚。 节节 假假 期期 间间 劳劳 动动 力力 保保 证证 措措 施施 为确保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将采取以下措施: 主要管理人员和各工种技术骨干原则上节假期间不得离开岗位,如确需离开工作岗位,则要有合适的替代者。 节前应备足劳力,按施工生产的需要留有一定的余地,防止因作业人员的离开而影响生产。 桩基础施工方案 18 第第 七七 章章 主主 要要 施施 工工 方方 法法 第第 一一 节节 施施 工工 准准 备备 施施 工工 条条 件件 准准 备备 1)施工前制定交通疏解方案,报业主、监理和交通部门审批许可后组织实施,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确保施工期间不与城市交通发生冲突,以减少对周围居民和市政道路的干扰。 2)办理好施工许可证等 各种合法施工的证件。 3)对施工范围的地下障碍物进行详细调查,编制管线保护方案经有关单位审核批准后实施,以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技技 术术 工工 作作 准准 备备 1)做好调查工作,气象、地形和水文地质情况的调查,地上、地下情况的调查及各种物资资源的调查。 2)熟悉施工设计图,力求将图纸中的问题在施工前解决。 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分项分部工程施工方案、测量方案、质量策划、试验计划等。 3)制定详细施工预算,为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 4)制定机具、材料构件需求计划和委托计划,确保工程按期完成。 5)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并制定详 细的落实措施。 6)根据具体情况,绘制施工平面图,规划生产生活区,施工便道等。 7)完成控制网和控制桩的复测,并进行施工加密。 认真组织测量放线,确保定位准确,做好控制桩和水准点。 8)施工条件具备后办理开工报告。 现现 场场 准准 备备 1)根据建设单位给定的水源、电源,架设水电管线和联系施工临时用地,进行生产、生活用临时设施建设。 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完成生产生活设施的布置和建设以及便道的修筑。 2)清除现场障碍,搞好场地平整,围护施工场地,注意搞好环境卫生、保持市容整洁。 3)施工场地达到市级文明工地标准。 桩基础施工方案 19 物物 资资 条条 件件 准准 备备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设计图中材料数量,编制工程所需材料用量计划,作为备料、供料和确定仓库、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的依据。 2)根据材料需求量计划,做好材料的申请、订货和采购工作,使计划得以落实。 3)按计划组织材料进场,并做好储存和保管工作。 4)落实周转材料和施工用设备的来源并组织进场。 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设计图所提供的各种构配件及设备数量,做好翻样加工工作,并编制相应的需求量计划。 2)根据需求量计划,向有关 厂家提出加工订货,并签订供货合同。 3)组织构配件和设备计划进场,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做好存放及保管工作。 1)根据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及设备的配备要求、数量及施工进度安排,编制施工机具及设备需求计划。 2)根据施工计划安排确定大型施工机械(吊机、挖掘机、柴油桩机等)的需求量和时间,落实具体使用计划,做到设备提前进场。 桩基础施工方案 20 第第 二二 节节 工工 程程 测测 量量 测测 量量 依依 据据 城市测绘局提供的导线点及建筑设计总平面图; 建设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定位控制点; 设计院提供的 施工平面图。 建建 筑筑 物物 平平 面面 位位 置置 控控 制制 现场配备 DZS31 型 水准仪 1 台、 J2 型 电子经纬仪 1 台, SET210K 型 全站仪 1 台。 根据本工程平面图给定的红线范围,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通过测绘部门提供的控制点引测本工程定位点,并选择地面较坚硬的地方在场内作 4 个半永久性定位桩,在现场定位桩闭合校核完成后,根据定位极坐标法及角度会交法,定出轴线位置,并做出轴线定位控制桩,误差控制在 2mm 内,角度控制误差不大于177。 10〃。 设置平面坐标控制网及高程控制网: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及建设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放出红线 范围。 施工时,由专业测量工程师进行测量放线定位。 测量放线前,对甲方提供的控制点进行复核,然后引测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水准点,并报甲方及监理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为保证施工测量的连续性和一致性,在施工现场设置足够数量的互相通视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水准点。 根据设计图坐标控制点,用全站仪测设一级坐标控制点并与移交的坐标控制点联网做闭合测量,闭合角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控制点坐标。 这些桩点设置在施工现场内并浇筑砼保护,用钢筋顶面刻十字丝保存。 每 60~100 米设一水准点并闭合导线测量,闭合差在允许范围内平差分配得各水准 点高程。 设置的坐标控制网及各水准点每隔一月左右做一次复核测量,防止各点的沉降或碰动。 引测的坐标控制点及高程水准点,应该设在易于通视及不下沉,能固定的位置处。 质量标准:水准点闭合差:177。 12L(mm)— 水准点的水平距离 km 导线方位角闭合差:177。 40√ N(mm)N— 测站数 丈量测距固定测桩间距离小于 200m 时,允许偏差为 1/5000。 施工放样:采用极坐标法进行定位,将全站仪架设在已知控制点上,后视另一已知控制点进行定向,根据桩位坐标放样出桩位,用木桩打入土中,用砼作好保护,将系有红丝带的钢钉打入木桩上,待 各桩位轴投测完毕后,(必要时用测距仪佼测)复核间距,无误后进行机械就位。 桩基础施工方案 21 高高 程程 控控 制制 根据工程实际需要,向测绘单位要求提供两个水准点。 采用二级水准测量将水准点引至四周,考虑到沉降观测,水准点布设四点,应布设于通风良好、土质坚硬,无人、车碰到的地方,深埋于地下 2m 以下。 (沉降点的设置可征求设计者意见) 支护桩、旋喷桩、冠梁、支撑梁、锚索、普挖面标高利用引测的水准点作为高程控制依据,将绝对高程计算为相对高程。 采用“高程传递法”将标高引测到各施工控制点,每次应引测两点,检查无误后方进行施工。 位位 移移 沉沉 降降 观观 测测 本工程应设置位移沉降观测点,施工过程中采用全站仪对位移及沉降进行观测,观测频率:施工期间,每天一次;使用后,每一个月 1 次,遇大雨后观测 1 次。 及时将位移、沉降及变形情况反馈给设计单位。 观测点应准确牢固地预埋在施工场地周边。 测测 量量 误误 差差 的的 控控 制制 措措 施施 施工期间,有专业施工人员负责测量观测工作,工作范围:包括定位放线,水平测量,垂直测量及沉降观测。 开工后,对所用各种仪器如水平仪、经纬仪、钢卷尺进行定期检验,使误差不超过规定值,在使用过程中,确保仪器、设备完好。 观测时,扶尺员、记录员、 观测员各负其责,密切配合,扶尺员要保持水准尺竖直和稳定,观测要操作细致,读数准确。 雨天、大风天气或周围有机械振动,应停止测量工作。 在沉降观测中,应采用“三固定”的方法来提高测点沉降量的精度,即固定观测人员,固定所用仪器和施测地点线路。 位位 移移 沉沉 降降 资资 料料 的的 整整 理理 及及 递递 交交 原始测量数据应有记录人进行整理,并保持至工程结束。 一般情况下,测量报表应在 24 小时内提交到项目部,报表应附测点平面图,当测点被损坏或补充新测点时应及时注明。 每隔一段时间或每一种工序结束,绘制测点的时间 ~沉降曲线,以及 支护结构沉降等曲线图。 桩基础施工方案 22 第第 三三 节节 预预 应应 力力 管管 桩桩 施施 工工 方方 案案 工工 程程 概概 况况 :: 本工程为深圳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新货站工程项目一期工程,由 B1 货站和 B3 货站两个子项组成。 其中 B1 货站包括 B1a、 B1b、 B1c 三个站房和 B1d 贴建办公楼;其中 B3货站包括 B3a、 B3b 两个站房和 B3c 贴建办公楼。 施施 工工 准准 备备 工工 作作 :: (一 ) 技术资料准备 开工前施工单位准备好的技术资料有:设计桩位平面图、基础构造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规划红线图、施工纪录报表、打桩签证单、施工桩位图、工程量形象进度图等。 (二 )施工技术准 备 做好进场工作,详细复核各高程点和控制点,做好各桩点的测量放线定位工作。 熟悉和会审施工图纸,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了解设计意图,全面掌握施工图纸的内容。 熟悉和研究工程地质报告,组织技术人员进行认真学习和研究,全面熟悉、掌握工程地质情况,对可能遇见的地质现象充分预计,并作出对策。 技术交底。 在工程开工前,技术负责人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交底,阐明设计意图,操作规程和施工方法,应达到的质量标准等,并结合具体操作部位,关键部位和施工中的难点、重点、质量要求、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进行施工图纸 交底、施工组织设计交底、设计变更和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安全措施交底等。 (三 )生产准备 做好施工地的“三通一平”。 现场供水主要满足生活用水,要求提供不小于 25mm 供水管的水源。 施施 工工 机机 械械 组组 织织 安安 排排 按本设计甲方要求及现场的实际情况,本工程暂安排壹台 HD6两台 HD50 型筒式柴油锤桩机施工。 本机能独立完成吊桩、打桩等工艺的施工作业。 每台桩机配有 40KVA 交流电焊机 3 台和送桩器、发电机、锯桩机等必要设备和工具。 桩基础施工方案 23 现现 场场 施施 工工 组组 织织 架架 构构 每台打桩机:设班长(指挥) 1 人,焊工 3 人,桩工 2 人,记录员 1 人,另值班电工1 人。 管管 桩桩 供供 应应 计计 划划 及及 使使 用用 须须 知知 该工程使用 PHC 高强预应力砼管桩,桩身度等级 C80, AB 型桩,管径φ 400、φ 500,壁厚 9 125mm。 所有进场的管桩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进场后要认真检查桩径、壁厚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桩的表面是否平整密实,发现掉角、裂缝超过规范允许范围时及时退回。 所有桩须经监理认证后方可使用。 在试桩第一条桩后,由现场施工负责人(监理、甲方)对照地质资料提示 配桩长度和供桩计划,并根据施打过程中的地质变化及进度情况时作出调整计划,按配桩需要在靠近桩位堆放。 总指挥 项目经理 技术负责人 施工员 安全质管员 1号机长 2号机长 水 电 部 供 应 部 后 勤 部 维修服务部 桩基础施工方案 24 管桩的运输、装卸、堆放、起吊和施打,必须严格按照广东省标准 DBJ/T152298《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的要求进行。 测测 量量 放放 线线 及及 施施 工工 控控 制制 点点 的的 保保 护护 打桩前应根据设计图纸对高程点和控制点进行测量放线工作,首先进行室内计算,由两人同时进行,经复核无误后,方能进行现场放线。 2。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新货站工程项目一期工程桩基础施工组织设计(机场)(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架 9— 工作台 10—床身 图 21 龙门刨床示意图 龙 门刨床的 发展 在机械加工业中,龙门刨床是加工大型工件时必不可少的加工设备,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金属切削加工机床,是许多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设备。 我国的第一台龙门刨床于1953 年 4 月在济南第二机床厂问世。 20 世纪 60 年代,龙门刨床广泛采用 AGM 调速系统,目前该系统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AGM
热加工机床电机项”可得: 二项式系数 b=,c=,cosφ = 五台最大容量电机的设备容量: Px=7 3+10+=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 ( 论 文 ) 说 明 书 第 13 页 P30=b Pe+cPx=( + )KW= I30= P30/√ 3UN cosφ = = 查《工厂配电设计手册》表中 PN=10KW 电动机冲击电流 Ist=140A 额定电流 In=20A
低 速级 直 齿圆柱齿轮设计计算表 项目 计算(或选择)依据 计算过程 单位 计算(或确定)结果 1.选齿轮精度等级 查 [1]表 112 级 7 2.材料选择 查 [1]表 111 小齿轮 为 40CrMnMo调质 大齿轮 为 35SiMn调质 小 齿轮40CrMnMo大齿轮35SiMn 3.选择齿数 Z )40~20(1 Z 12 iZZ 12ZZU 301Z Z2 = 30
车辆类型和车型代号这些数据,在用户输入数据时通过选项按钮组为用户提供一组预先设定的选则,这样 方便用户也避免了数据库存储无效的数据。 这些固定的数据也是相对而言的,一但实际操作中这些数据的定义有所改变,这些预定的数据就要随之改变来保持一致。 功能实现:为了保证原始数据的安全,设置了“超级“操作权限,操作员应具有其操作权限才可进入修改。 具体到数据表数据的增加、修改和删除与其它数据表是一样的。
图 5 GSM 模块电路 该系统采用 台湾产 RoyalTek 鼎天 RGM3600 高性能 SRIF 3 GPS 模块。 该模块 采用当今最新的 SRIF3 技术具有 20通道 可以同时追踪 20 颗卫星 ,定位速 14 度快、精度高、 功耗小等优点。 该模块的 RX、 TX 分别与单片机的 TX RX2 相连单片机通过串口来向模块传送指令。 该模块通信协议为 NMEA0183 标准格式协议
绍了机会网络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后,对以下的内容做如下安排。 第二章介绍机会网络的研究现状,引出机会网络的概念及其理论基础,分析网络的结构组成和通信特征,进而阐述本文研究内容在机会网络结构层次中所处的位置。 第三章分析已有的典型数据传输协议 —— 谣言传播协议和 定向传播协议。 阐述他们的基本思想,分析他们各自的性能,总结优缺点后找到他们的适用情况,再给出实现两个协议的伪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