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设计_上海商学院2教学楼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 =  =121466 mm2 取 1 2 1 4 6 6500500  mmmmhb mm2 所以,边柱截面选取 500mm 500mm 框架梁柱的线刚度为 对于中跨梁取 02II (梁: Ec=3 710 kn/m 柱: Ec= 710 kn/m)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 15 横向框架梁 : AB、 CD跨梁 : i= 121 0. 250. 63/7= 410 KN/m BC 跨 7梁 : i= 121 0. 250. 43/= 410 KN/m 上部各层柱 : i= Ec 121 0. 5 410 KN/m 底层柱 : i= Ec 121 0. 50. 53/5= 410 KN/m 框架梁柱的相对线刚度如图 3所示,作为计算各节点杆端弯矩分配系数的依据。 令二~七层柱子线刚度为 1,则其余各杆件相对线刚度为 : i 边梁 =i 中梁 =i 底柱 = 图 3 框架梁、柱线相对线刚度示意图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 16 竖向恒荷载和活荷载计算 恒荷载计算 1. 屋面均布荷载标准值: 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保护层: 20=40mmC20 细石混凝土防水: kN/m2 10mm 厚混合砂浆 20mm 厚 1:3 水泥砂浆找平: 20=12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 土楼板: 25=40mm 水泥石灰焦渣砂浆 3‰ 找坡 14=10mm 混合砂浆抹灰 17=合计: kN/m2 2. 各层楼面、走廊荷载标准值: 20mm 厚水泥砂浆, 10mm 厚水磨石面层: 12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25=10mm 厚混合砂浆 V 型轻钢龙骨吊顶 合计: 边梁 b h=250mm 600mm 自重 25 ()=10mm 厚混合砂浆 17(( ) 2+) = 合计 中梁 b h=250mm 400mm 自重 25 ()=10mm 厚混合砂浆 17(( ) 2+) = 合计 kN/m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 17 b h=500mm 500mm 自重 25 =抹灰层 10mm 厚 混合砂浆 : 4 17= 合计 : 纵墙( 240 厚灰砂砖) ( ) 18= kN/m 铝合金窗 = kN/m 水刷石外墙面 ( ) = kN/m 水泥粉刷内墙面 ( ) = kN/m 合计 底层外纵墙自重 纵墙( 240 厚灰砂砖) ( ) 18= kN/m 铝合金窗 =水刷石外墙面 ( ) = kN/m 水泥粉刷内墙面 ( ) = kN/m 合计 纵墙( 240 厚灰砂砖) () 18= kN/m 水泥粉刷内墙面 2 () = kN/m 铝合金窗 = kN/m 合计 底层内纵墙自重 纵墙( 240 厚灰砂砖) () 18= kN/m 水泥粉刷内墙面 2 () = kN/m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 18 铝合金窗 = kN/m 合计 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1)屋面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根据《荷载规范》查得 : 不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 卫生间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教室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走廊、楼梯、门厅活荷载标准值: ( 2)屋面雪荷载 屋面雪荷载标准值: kN/m2 SK= 屋面活荷载与雪荷载不同时不同考虑两者中取大值。 ( 3)竖向荷载作用如图 4 所示 图 4 双向板传力示意图 1. AB轴间框架梁 屋面板传荷载 : 等效均布荷载为 :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 19 恒载: ( 1( ) 2 2+()3) 2=活载: ( 1( ) 2 2+()3) 2= kN/m 楼面板传给梁的荷载 : 等效均布荷载 : 恒载: ( 1( ) 2 2+()3) 2=活载: ( 1( ) 2 2+()3) 2=横梁自重标准值: AB 轴间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面梁 : 恒载:梁自重 +板传荷载 =+活载 =板传荷载 =楼面梁 恒载 =梁自重 +板传荷载 +墙自重 =++( ) /7 =活载:板传荷载 = 屋面板传荷载 : 等效均布荷载 : 恒载: 5/8 2=活载: 5/8 2=楼面板传给梁的荷载 : 等效均布荷载 : 恒载: 5/8 2=活载: 5/8 2=横梁自重标准值: BC 轴间 框架梁均布荷载为 屋面梁 恒载:梁自重 +板传荷载 =+=活载:板传荷载 =楼面梁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 20 恒载:梁自重 +板传荷载 +墙体重 =+=活载:板传荷载 =3. CD轴间框架梁 (同 AB) 4. A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顶层柱 女儿墙自重 (做法 :墙高 1100mm,100mm 的混凝土压顶) 18+25 +( 2+ ) =顶层柱荷载 =女儿墙自重 +梁自重 +板传荷载 = + ( )+ 5/8 = 顶层柱活载 =板传荷载 = 5/8 = 标准层柱恒载 =墙自重 +梁自重 +板传荷载 =( ) +( )+ 5/8 = 标准层柱活载 =板传活载 = 5/8= 基础顶面恒载 =底层外纵墙自重 +基础梁自重 =( )+ ()= 5. B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顶层柱恒载 =梁自重 +板传荷载 =( )+ +{ 1-( ) 2 2+( ) 3} = 顶层柱活载 =板传活载 = 5/8 +{ 1-( ) 2 2+( ) 3} = 标准层柱恒载 =墙自重 +梁自重 +板传荷载 =( - )+ ()+ { 1-( ) 2 2+( ) 3} + 5/8 = 标准层柱活载 = 板传活载 = 5/8 +{ 1-( ) 2 2+( ) 3} = 基础顶面恒载 =基础梁自重 =( ) =10kN , CD 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与以上相同。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 21 7. 结构在进行梁柱的布置时柱轴线与梁的轴线不重合,因此柱的竖向荷载对柱 存在偏心。 框架的竖向荷载及偏心距如下图所示。 竖向受荷总图(单位: KN) 风荷载计算 风荷载作用下的层间剪力计算 为了简化计算,作用在外墙面上的风荷载可近似用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和楼面梁处的等效集中荷载替代。 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结点处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 0 ( ) / 2K Z S Z I JW W H H B   式中 基本风压 WO=㎡ Z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因为建设地点位于某大城市郊区,所以地面粗糙度为 B 类 S 风荷载体型系数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 22 Z 风振系数 HI下层柱高 HJ上层柱高 ,对顶层为女儿墙高度的两倍 B 迎风面的宽度, B 取 各层集中风荷载标准值 离地高度 /m Z Z S WO/kN/m2 HI/m HJ/m WK/kN 风荷载作用下的侧移验算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层间侧移可按下式计算,即 : JJIJVU D 式中 JV —— 第 J 层的总剪力标准值; IJD —— 第 J 层所有柱的抗 侧刚度之和 ; JU —— 第 J 层的层间侧移。 各层楼板标高处的侧移值是该层以下各层层间侧移之和。 顶点侧移是所有各层层间侧移之和,即 第 J 层侧移 1J JJ JUU 顶点侧移 1n JJUU 南通大学毕业设计 23 水平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层间侧移可按以下方法计算: 横向二 七层 D值计算 构件名称 bciii c i2i   cc 212i hD /(KN/m) ○ A 轴柱 442 10 10   10546 ○ B 轴柱 442 (3. 8 6 3 .2 ) 1 0 1 .6 32 4 .3 4 1 0     15374 ○ C 轴柱 442 (3. 8 6 3 .2 ) 1 0 1 .6 32 4 .3 4 1 0     15374 ○ D 轴柱 442 10 10   10546 ∑ D=10546 2+15374 2=51840(KN/m) 横向底层 D 值计算 构件名称 bciii c i    cc 212i hD /(KN/m) ○ A 轴柱 4 10 10  2   8469 ○ B 轴柱 44(3. 8 6 3 .2 ) 1 0 2 .0 93 .3 8 1 0    10270 ○ C 轴柱 44(3. 8 6 3 .2 ) 1 0 2 .0 93 .3 8 1 0    10270 ○ D 轴柱 4 10 10  2   8469 ∑ D=8469。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