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异形转台组件毕业设计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时有两个工序,工序 1需要加工零件上表面的外轮廓、 φ 8通孔、 φ 1513的孔及φ 95的孔。 工序 2需要加工零件下表面的内型腔、外轮廓,钻 φ 2810的孔及攻M27。 加工零件 3时有两个工序,工序 1需要加工零件上表面的内型腔、外轮廓。 工序 2需要加工零件下平面的内型腔、外轮廓、倒角。 以下对此次异形转台组件进行加工工艺分析: 零件 1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工序 1:如图 24,加工该 面的椭圆曲面 图 24 (1)夹具的选择: 毕业论文 13 该零件加工侧平面上的椭圆曲面,且工件很规整,应选用虎钳。 图 25 为加工该零件上表面的装夹简图: 图 25(空白处为待加工面 ) (2)工步设计 1) 在零件侧面,铣长半轴为 50,短半轴为 28 的椭圆曲面 ( 3)刀具选择 因为是加工该零件侧面的椭圆曲面。 所以选用球头铣刀,刀具的尺寸没有受限制,但刀具尺寸过大,会造成曲面铣不干净,所以,选刀具为 φ 8 的球头铣刀加工较为合理,刀具号为 T01。 刀具型号 刀具规格 刀具号 1) 球头铣刀 — φ 8 T01 (4)走刀路线 1) 铣长半轴为 50,短半轴为 28 的椭圆曲面 铣曲面时,刀轨设置如图 26 所示: 图 26 加工 工件侧面毛坯 如图 27 所示,加工路线如图 28 所示,工件加工结果如图 29 所示: 毕业论文 14 图 27 铣工件(有曲面)侧面毛坯 图 28 工件(有曲面)侧面走刀路线 图 29 工件(有曲面)侧面 加工结果 ( 5) 切削用量确定 球头铣刀在铣削曲面时,其刀尖处的切削速度很低,如果用球头刀垂直于被加工面铣削比较平缓的曲面时,球刀刀尖 切出的表面质量比较差,所以应适当的提高主轴转速,选用情况如表 27 所示: 表 27 刀具号 规格 /mm 主轴转速 (r/min) 进给量( mm/r) T01 φ 8球头铣刀 800 工序 2:如图 210,加工该面的内轮廓、型腔,外轮廓以及 φ 516 的孔 毕业论文 15 图 210 (1)夹具的选择: 该零件为圆台类零件,需加工其上表面的内外轮廓、型腔及孔,工件规整,应选用三爪卡盘。 图 211 为加工该零件上表面的装夹简图: 图 211(空白处为待加工面 ) (2)工步设计 1)铣 工件上表面 的斜面 2)铣工件上表 面的型腔 3) 铣型腔(内轮廓)及 φ 516 的孔 4)钻 φ 2812 的孔 ( 3)刀具选择 加工该平面时,需要加工型腔,型腔内最小圆弧为 R6,固所选刀具直径要小于φ 12,考虑到刀具的刚度与强度问题,应选用 φ 8 的立铣刀加工型腔,刀具号为毕业论文 16 T02。 除加工型腔外,还需加工 φ 2812 的孔,因对该孔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所以不能用立铣刀加工该孔,应选用 φ 28 的麻花钻进行加工,刀具号为 T04. 刀具型号 刀具规格 刀具号 2) 立铣刀 — φ 8 T02 3) 立铣刀 — φ 10 T03 4) 钻 头 — φ 28 T04 (4)走刀路线 铣型腔时驱动设置 如图 212 所示: 图 212 1) 铣 斜度为 6176。 的 斜面 图 213 铣零件(上表面)毛坯 图 214 铣零件(上表面)走刀路线 毕业论文 17 图 215 铣零件(上表面) 加工结果 2)铣型腔 图 216 铣上表面斜面毛坯 图 217 铣上表面斜面走刀路线 图 218 铣上表面斜面加工结果 3) 铣型腔(内轮廓)及 φ 516 的孔 毕业论文 18 图 219 铣上表面型腔毛坯 图 220 铣上表面型腔加工路线 图 221 铣上表面型腔 加工结果 4) 钻 φ 2812 的孔 加工孔时的主轴转速及进给率如图 222 所示: 图 222 加工该孔的毛坯如图 223 所示,加工路线如图 224 所示,加工孔完成图如图 225所示: 毕业论文 19 图 223 钻 φ 28 的孔毛坯 图 224 钻 φ 28 的孔加工路线 图 225 钻 φ 28 的孔 加工结果 ( 5) 切削用量确定 加工该平面时,因为需要加工一个 6176。 的斜面,为了保证精度,所以主轴转速应适当提高。 除加工斜面外,还需加工一个 φ 28 的孔,在加工孔时,应考虑其加工深度,加工孔径越深,主轴转速应越低,进给量越小。 但加工孔时,转速一般不宜过快,要求在 200 至 500 之间, 选用情况如表 28 所示: 表 28 刀具号 规格 /mm 主轴转速 r/min 进给量 mm/r T02 φ8立铣刀 600 T03 φ10立铣刀 800 T04 φ28钻头 300 工序 3:如图 226,加工该表面的内外型腔,钻 φ2514 的孔 毕业论文 20 图 226 ( 1) 夹具的选择 加工该零件的下表面及内外轮廓、型腔及孔,工件规整,应选用 三爪卡盘。 图225 为加工该零件上表面的装夹简图: 图 227(空白处为待加工面 ) (2)工步设计 1)铣该零件下表面及型腔 2)钻 φ2514 的孔 3)钻 φ8 的通孔 ( 3)刀具选择 加工该平面时,需要加工型腔,型腔内最小圆弧为 R5,固所选刀具直径要小于φ10,考虑到刀具的刚度与强度问题,应选用 φ8 的立铣刀加工型腔,刀具号为T02。 还需加工 φ25 的孔,因对该孔的加 工精度要求较高,所以不能用立铣刀加工该孔,应选用 φ25 的麻花钻进行加工,刀具号为 T05。 还需加工 φ8 通孔,所以应选用直径为 8 的麻花钻进行加工。 刀具型号 刀具规格 刀具号 1) 立铣刀 — φ8 T02 毕业论文 21 2) 钻头 — φ25 T05 3) 钻 头 — φ8 T06 ( 4)走刀路线 1)铣内外轮廓(型腔) 图 228 铣下表面型腔毛坯 图 229 铣下表面型腔加工路线 图 230 铣下表面型腔加工结果 2) 钻 φ2514 的孔 加工轮廓时的循环类型如图 231 所示: 图 231 加工 φ25 的孔毛坯如图 232,加工路线如图 233 ,加工结果图如图 234 所示: 毕业论文 22 图 232 钻 φ25 的孔 毛坯 图 233 钻 φ25 的孔 加工路线 图 234 钻 φ25 的孔 加工结果 3)钻 φ8 的通孔 图 235 钻 φ8 的孔 毛坯 图 236 钻 φ8 的孔 加工路线 毕业论文 23 图 237 钻 φ8 的孔 加工结果 ( 5) 切削用量确定 加工该平面时, 需加工一个 φ28 和 φ8 的孔,在加 工孔时,应考虑其加工深度,加工孔径越深,主轴转速应越低,进给量越小。 但加工孔时,转速一般不宜过快,要求在 200500 之间, 选用情况如表 29 所示: 表 29 刀具号 规格 /mm 主轴转速 r/min 进给量 mm/r T02 φ8立铣刀 800 T05 φ25钻头 300 T06 φ8钻头 300 零件 2 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工序 1:如图 238,加工该面的外轮廓、 φ8 通孔、 φ1513 的孔及 φ95 的孔。 图 238 毕业论文 24 (1)夹具的选择: 该零件为圆台类零件,先加工其上 表面,需加工外轮廓及孔,且工件很规整,选用 三爪卡盘。 图 238 为加工该零件上表面的装夹简图: 图 239(空白处为待加工面 ) (2)工步设计 1)钻 φ8 通孔 2) 铣平面及 φ1513 的孔 3) 钻 φ276 的孔 4) 钻 φ95 的孔 5) 攻 M27 的 螺纹 ( 3)刀具选择 加工平面、轮廓时,没有特殊要求,就选用已建立的 φ8 立铣刀,刀具号 T02;除加工平面和型腔外,还需加工 φ15 和 φ9 的孔,因对 φ9 孔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所以不能用立铣刀加工该孔,应选用 φ9 的麻花钻进行加工,刀具号为 T03。 螺纹尺寸较 大,选择铣削加工,考虑刀具强度、切削力的大小,所以选 φ2螺距为 的丝锥,刀具号为 T05。 刀具型号 刀具规格 刀具号 1) 钻 头 — φ8 T01 2) 立铣刀 — φ8 T02 3) 钻 头 — φ27 T03 4) 钻 头 — φ9 T04 5) 丝 锥 — φ27 T05 (4)走刀路线 1)钻 φ8 的通孔 加工 φ8 的通孔时,起刀点的坐标如图 240 所示: 毕业论文 25 图 240 加工 φ8 的孔 毛坯如图 241,加工路线如图 242 所示,加工结果如图 243 所示: 图 241 钻 φ8 的孔 毛坯 图 242 钻 φ8 的孔 加工路线 图 243 钻 φ8 的孔 加工结果 2)铣平面及 φ1513 的孔 毕业论文 26 图 244 铣(有凸台)平面毛坯 图 245 铣(有凸台)平面加工路线 图 246 铣(有凸台)平面加工结果 3) 钻 φ276 的孔 图 247 钻 φ27 的孔 毛坯 图 248 钻 φ27 的孔 加工路线 毕业论文 27 图 249 钻 φ27 的孔 加工结果 4) 钻 φ95 的孔 图 250 钻 φ9 的孔 毛坯 图 251 钻 φ9 的孔 加工路线 图 252 钻 φ9 的孔 加工结果 5) 攻螺纹 图 253 攻零件上表面螺纹毛坯 图 254 攻零件上表面螺纹走刀路线 毕业论文 28 图 255 攻零件上表面螺纹加工结果 ( 5) 切削用量确定 加工该平面时, 需加工一个 φ2 φ9 和 φ8 的孔,在加工孔时,应考虑其加工深度,加工孔径越深,主轴转速应越低,进给量越小。 但加工孔时,转速一般不宜过快,要求在 200 至 500 之间。 除加工孔之外,还需加工 M27,螺距为 的螺纹,经查询可知,丝锥的线速度一般在 127- 159r/min,进给量为 , 选用情况如表 210 所示: 表 210 刀具号 规格 /mm 主轴转速 r/min 进给量 mm/r T01 φ8钻头 300 T02 φ8立铣刀 800 T03 φ27钻头 300 T04 φ9钻头 300 T05 φ27丝锥 150 工序 2:如图 256,加工该表面的内型腔、外轮廓,钻 φ2810 的孔,攻螺纹。 毕业论文 29 图 256 (1)夹具的选择: 加工该零件的下表面及型腔、外轮廓及孔,工件规整,且为圆台类零 件,应选用三爪卡盘。 图 251 为加工该零件上表面的装夹简图: 图 257(空白处为待加工面 ) (2)工步设计 1)铣零件下表面的型腔,外轮廓 2)钻 φ2810 的孔 ( 3)刀具选择 加工平面、轮廓时,没有特殊要求,就选用已建立的 φ8 立铣刀,刀具号 T02;除加工平面和型腔外,还需加工 φ28 的孔,因对 φ28 孔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所以不能用立铣刀加工该孔,应选用 φ28 的麻花钻进行加工,刀具号为 T06。 刀具型号 刀具规格 刀具号 1) 立铣刀 — φ8 T02 2) 钻 头 — φ28 T06 (4)走刀路线 1)铣内 外型腔 图 258 铣下表面型腔毛坯 图 259 铣下表面型腔加工路线 毕业论文 30 图 260 铣下表面型腔加工结果 1) 钻 φ28 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