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我国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和对策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闭,带来了严重的失业现象,到 20xx 年 6 月美国的失业率已经达到了 %,其中 90%的失业使制造业的失业,而且美国兑中国的贸易赤字在过去纪念里也河南经贸毕业论文 4 大幅增加,中国由此累积了巨额的外汇储备,到 20xx 年 6 月 已经达到了 亿美元。 所以说,中国需要为美国的经济下滑和失业增多负责,美国政府必须给中国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来督促人民币升值。 (二)内因。 据 IMF 估算 ,20xx 年人民币相对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 的名义有效汇率下降了 6%,而根据胡祖六 (20xx)的测算 ,从 20xx年 2 月美元从其汇率的最高点贬值到 20xx 年 6 月 ,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已经下降了 11%。 自 1994年中国实施汇率制度重大改革以来 ,根据国际组织的测算结果 ,人民币一直存在低估的问题。 1980 至 1997 年我国 GDP 年均增长率达 %,20xx 至 20xx 年 ,尽管先后受到了 全球 金融危机、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同时陷于衰退 ,但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 7%到 9%的高速增长。 这无论是与同期发达国家比较 ,还是同发展中国家相比 ,都是领先的。 中国经济的稳定快速增长与世界 经济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 这就表明人民币有升值的趋势。 “ 购买力平价 ” 理论是一种重要的汇率决定理论。 该理论认为 ,购买力平价 (PPP),指一定时期内两种货币的汇率是由两种货币在本国国内所能购买的商品与劳务的数量来决定的。 也就是说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交换 ,实质上是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购买力的交换 ,长期均衡汇率是由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购买力对比决定的。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显示 ,20xx 年中国人均 GDP 按名义汇率 计算 为 1352 美元 ,但若按购买力平价方法折算则为 5791 美元 ,即名义汇率比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民币汇率低估 倍。 一般来说 ,购买力平价的计算仅涉及到可贸易商品 ,并且没有考虑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差异 ,因而容易高估发展中国家的币值。 但是 ,人民币币值即使没有 UNDP 估算的那样高 ,也不至于像现行的汇率那样低。 “ 国际收支决定论 ” 认为 ,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是影响汇率最直接的因素之一。 当一国有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时 ,对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的供给 ,本币对外贬值。 反之则会造成本币升值。 从 国际收支状况看 ,我国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收支从 1994 年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一直维持较大的顺差。 特别是近几年 ,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资本流入国 ,每年 FDI 高达 500 亿美元左右。 这种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状况使得我国近年来的外汇储备节节上升 ,已经超过了河南经贸毕业论文 5 满足正常支付所需的储备水平。 所以 ,根据国际收支状况 ,人民币也会产生升值趋势。 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影响分析 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调节机制传导的,而影响这一机制传递效果的因素很多。 在我国,由于加工贸易多是进口原材料和机械设备后在我国 进行生产然后再出口,因此进口的原材料在加工贸易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这也是由于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导致的。 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基础产业的迅速发展,出口产品生产所需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半成品将更多地由国内厂家生产,汇率的调整也将对其出口贸易产生一定的扩展效果。 本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表现为:当生产出口商品使用本国原材料时,本币国内价值贬值的情况下,本币汇率升值会使出口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出口减少;本币国内价值稳定的情况下,本币升值仍会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涨,导致商品的出口减少;本币国内价值升值, 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是否上涨及上涨幅度的大小,由本币国内升值使出口商品本币价格下降的幅度和本币升值使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上升的幅度共同决定,若前者大于后者,则引起出口增加;若前者等于后者,则不影响出口;若前者小于后者,则只会较少地减少商品出口。 而当生产原材料来自海外时,本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与进口原材料在出口商品生产中所占的比重高低成反比,比重越大,则汇率升值减少出口的作用效果越小;反之,效果就越大。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有利影响 第一,人民币升值可以改善贸易条件。 伴随贸易顺差急剧增加的同时, 我国贸易条件近年来正在不断恶化。 商务部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的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值在下降,即我国必须出口更多的商品才能换回同样数量的进口商品,国民福利向外流失。 近些年来,我国政府主导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居高不下 .进口的能源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所占比重,以及技术含量较高的化学制品、机械和交通设备等制成品进口比重大幅攀升。 近年来,大部分初级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美元单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20xx— 20xx 年,中国进口价格总指数上升了 19%,其中制成品上升 20%,初级产品上升 16%。 同时,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进口需河南经贸毕业论文 6 求的上升无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际原材料、技术密集型产品的价格,进一步造成贸易条件的恶化。 人民币升值将会降低进口产品价格,特别是原材料和高科技设备价格的降低,企业将会加速技术引进,提高生产效率,进行产品更新换代,实现产品动态比较升级。 同时由于进口产品绝大部分用于复出口。 故随着企业生产率提高,出口产品质最得到提高,有助于我国企业从产品产业链低端向中高端延伸,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这样会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世界资源,增加国民福利,总体上提升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 第二,人民币升值可以优化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 目前,中国的贸易结构很不合理,大多数企业都处在劳动密集型且技术含量不高的水平上,仅有的部分高技术、深加工出品的出口往往也存在加工过程短暂,增值不高的问题,真正体现技术水平和要素含且的高新技术设备和中间投入品等生产要素要从国外进口,加工收益近 80%属于外国产值的转移。 一方面是企业加工作业深度差,企业深加工链条短,进口原抖和部件大最侵占增加值的份额;另一方面,由于大量产品处于价值链的末端,普遍缺乏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容易受到跨国公司的制约,出现无自主产 权和技术空心化局面。 通过人民币升值的手段,可以最有效率地把制造业中那些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低的、管理不善地挤出去,这符合中国产业结构转变的发展方向。 同时。 人民币升值会引起行业内更加激烈的竞争,激励企业通过技术管理创新增强竞争力。 让那些富于创新、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强者变得更强,并且能减少无效率的企业在海外的相互恶性竞争,另外还能加快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从国际经验看,日本、德国等许多国家的国际品牌都是在本国货币升值的过程中慢慢成长起来的。 因为本国货币的持续升值让它们面临“优胜劣汰”的压力,从而不断激励企业 创新、再创新。 最终走向世界知名品牌之路。 可见,人民币升值对于推动我国企业贸易结构调整并激发其自主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人民币升值可以减少我国出口产品所遭受的反倾销诉讼。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数量扩张来实现出口导向战略,凭着价格优势迅速占领国际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中低端市场。 根据商务部统计资料显示,20xx20xx 年 15 月 日本进口的中国产品中,前 6 名商品分别为:电机、电汽河南经贸毕业论文 7 设备( HS: 85)、机器、机械器具及零件( HS: 84)、针织服装及附件( HS: 61)、服装 及附件( HS: 62)、玩具、运动用品( HS: 95)、塑料及其制品( HS: 39)。 上述前 6 名商品其进口额分别为 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 亿美元。 (见图 1)。 在其他发达国家的情况也是大致如此。 图 1 20xx20xx 年日本从中国进口的部分商品及构成 (资料来源 :商务部网站 ) 面对如此高的市场占有率,必然会加大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冲突。 近几年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受到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 通过人民币升值,适当提升出口产 品的外币价格,缓解国外市场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压力,同时适当削减外汇留成、出口补贴、贸易信贷等方面的出口扶持政策也有利于提高出口企业自身的竞争能力。 另外,人民币升值也可以提高国内非贸易品的价格,消除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扭曲,有利于各产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平衡发展。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 第一,将对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产品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价格远低于别国同类产品价格。 究其原因,一是我国劳动力价格低廉,二是由于激烈的国内竞争,使得出口企 业不惜血本,竞相采用低价销售的策略。 人民币一旦升值,为维持同样的人民币价格底线,河南经贸毕业论文 8 用外币表示的我国出口产品价格将有所提高,这会削弱其价格竞争力;而要使出口产品的外币价格不变,则势必挤压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这不能不对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 第二,不利于我国引进境外直接投资。 我国是世界上引进境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目前外资企业在我国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发挥。探讨我国人民币升值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和对策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