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政策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及企业创新绩效提升问题本科生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励 企 业 技 术创 新的政策 还 不完善,作用力度及限度不能 很 好把握,不能 满 足企 业 自主 创 新的要求。 小结 综 上所述,在市 场 机制 驱动 下,我 国电 子信息企 业 近年 来发 展迅速,有 很 好的 发 展前景。 而技 术创 新政策 经过 多年 发 展,也具 备 了完善的政策制定 框 架,在政策的激 励 及自身的努力下,企 业 技 术创 新能力有所提高,但增速 缓 慢, 创 新水平低,科技成果 转 化效率不高。 原因主要 体现 在政策 实 施 过 程多 种 多 样 ,缺乏 监 督 办 法, 导 致政策的效能 没 有充分 发挥 出 来。 如何改善政策的制定和 实 施方式以提高企 业 的 创 新 绩 效,是 亟 待 研 究解 决 的 问题。 第 2 章 技术创新政策效用与电子信息企业发展概况 13 14 第 3章 模型构建与数据分析的理论依据 技术创新政策概念界定 技术创新政策概念 技 术创 新政策,就是政府 为 了提高企 业 技 术创 新的速度、 规 模而采取的一系列公共政策的 总称 [14]。 国内 外 学 者 对 此普遍 没 有 争议。 但是,一旦涉及到技 术创 新政策的具 体内 涵,学术 界的 观 点就 产 生了分 歧。 大致 来说 ,存在以下 几种 代表性 观 点: OECD 组织 的科技委 员会认为 , 创 新政策一方面 与 政府在 经济 政策 问题 上的 认识 密切相关 , 另 一方面也 与它 的 总体 科 学 技 术 政策密切相 关。 发 展 创 新政策的目的是要把科技政策与 政府其他政策,特 别 是 经济 、社 会 和 产业 政策,包括能源、 教 育和人力 资 源政策形成一个 整 体 [15]。 英 国学 者 罗 斯 韦尔 ( Rothwell) 认为 , 创 新政策是指科技政策和 产业 政策 协调 的 结 合。 它 是一 个 整合 概 念。 其中,科技政策包括知 识产权 保 护 、 职业教 育、基 础 理 论研 究和 应 用研 究等,而 产业 政策包括 税 收 优 惠、投 资 激 励 、 产业 改 组 和 应 用 研 究等 [16]。 欧 洲 学 者 马 克道奇 逊 ( Mark Dodgson)等人 认为 , 创 新政策是一 个综 合的 概 念, 与解 决当 今世界重大 经济问题 密切相 关。 创 新政策的目 标 包括改 进 企 业 、 网络 、 产业 和整 个经济体创 新能力,是一 个 多目 标体。 同 时创 新也涉及到技 术 和信息在多 个 部 门 角色之 间 的流 动 , 创 新涉及到的不 仅仅 是技 术问题 ,而且包括了 许 多 组织与 管理 问题 , 创 新政策因而是一 个 有着更 为广 泛含 义 的范 畴。 因此,我 们应 把 创 新政策看作是政府 为 推 动 技 术创 新活动 的各 种 政策的 综 合,其中技 术 政策和 产业 政策中有 关 推 动创 新的政策 内 容,是 创 新政策的核心 [17]。 这种观 点 将 技 术创 新政策 独 立了出 来 , 并 且作 为 一 个独 立的政策 体 系 进 行 研 究。 归纳 起 来见 下表: 表 31 技 术创 新政策代表性定 义 来 源 定 义 OECD( 1982) 创 新政策一方面 与 政府在 经济 政策 问题 上的 认识 密切相 关 , 另 一方面也 与它 的 总体 科 学 技 术 政策密切相 关。 发 展 创 新政策的目的是要把科技政策 与 政府其他政策形成一 个 整 体。 Rothwell(1986) 创 新政策是一 个 整合的 概 念,是指科技政策 与产业 政策的融合。 Dodgson 等 (1996) 创 新政策是一 个综 合的 概 念。 创 新政策的目 标 包括改 进 企 业 、 网络 、 产业 和整 个经济体创 新能力,是一 个 多目 标体。 第 3 章 模型构建与数据分析的理论依据 15 技术创新政策分类 将 技 术创 新政策合理分 类 是 进 行政策 研 究的前提和基 础。 最新的 研 究成果是 Freitas和 Tunzelmann 从 知 识 目 标 、政策工具、政策 执 行三 个维 度, 将创 新政策分 为 六 类 : 使命型 与扩 散型、特定型 与 一般型、地方主 导与 中央主 导 , 并 建立了一 个 包含 46 个题项 的政策 规划编码框 架, 对 20 世 纪 80 年代早期至 20xx 年法 国 和英 国 的 149 项 政策 规划进 行了 编码 , 运 用主成分分析法 进 行分析, 研 究 结 果 论证 了三 维创 新政策的分 类框 架 [18]。 早期的 研 究中, Ergas 将 技 术 政策分 为 具有“集中”(政策制定、 执 行和 评估 的集中)特点的使命 导 向型技 术 政策和具有“分散”(政策制定、 执 行和 评估 的分散)特点 扩 散 导向型技 术创 新政策,把美 国 、英 国 和法 国 的技 术 政策 划为 使命 导 向型,而把德 国 、瑞士和瑞典 归为扩 散 导 向型 [19]。 Cantner和 Pyka在 Ergas研 究的基 础 上 从 政策演 进 的 视 角提出“政策特性 —— 市 场 距 离 ”二 维 政策分 类框 架, 从 而 将 技 术创 新政策分 为 基 础 I 型(非商 业 化政策)、基 础 II 型(技 术 愿景或 预见 政策)、任 务导 向型和 扩 散 导 向型 [20]。 电子信息企业相关概念 电子信息企业概念 中 华 人民共和 国 信息 产业 部 20xx 年 2 月公布的《 电 子信息 产业统计 工作管理 办 法》中, 对电 子信息企 业 有如下 阐释 : 电 子信息企 业 是指 为 了 实现 制作、加工、 处 理、 传 播或接收信息等功能或目的,利用 电 子技 术 和信息技 术 所 从 事的 与电 子信息 产 品相 关 的 设备 生产 、硬件制造、系 统 集成、 软 件 开发 以及 应 用服 务 等作 业过 程的企 业。 电 子信息 产 品包括电 子雷 达产 品、 电 子通信 产 品、 广 播 电视产 品、 计 算机 产 品、家用 电 子 产 品、 电 子 测 量 仪器 产 品、 电 子 专 用 产 品、 电 子元器件 产 品、 电 子 应 用 产 品、 电 子材料 产 品以及 软 件 产 品 [21]。 企业技术中心概念 由北京市 经济 和信息化委 员会 20xx 年 颁 布的《北京市企 业 技 术 中心 认 定 评 价管理 办法》可知,企 业 技 术 中心是企 业设 立的 研 究 开发 机 构 ,是企 业 技 术创 新 体 系的核心,是企业 技 术进 步和技 术创 新的主要技 术 依托。 其主要 职 能包括: 研 究制定和 组织实 施企 业 技 术创 新 战 略 规划 ; 组织开 展技 术开发 、 转让 、管理和服 务 ; 开 展 产学研 合作和 对 外交流;培育企 业 技 术创 新 团队 等 [22]。 电子信息企业创新绩效概念 企 业 的 创 新 绩 效主要是指技 术创 新 绩 效, 国内 外 很 少在企 业 技 术创 新 过 程中提到技 术创 新 绩 效 这 一 概 念 [23]。 通 过对国内 外相 关研 究的梳理 发现 ,技 术创 新 绩 效大多被定 义为 企业 在 进 行 创 新 时获 得技 术 的成效,主要表 现 在技 术创 新投入 与产 出之 间 的比 较。 国内 第一 16 个 提出技 术创 新 绩 效 这个概 念的是高建,他在 研 究中表明,技 术创 新 绩 效是指企 业进 行技术创 新 过 程的效率、 进 行技 术创 新 获 得的 产 出成果以及因技 术创 新 获 得商 业 成功所做出的贡献 ,包括 产 出 绩 效和 过 程 绩 效 [24]。 模型构建与分析方法 政策计量 政策 计 量是 对 政策文本的 测 量工具,通 过 收集 筛选 政策文本,制定政策 评 价 体 系 并对政策 赋值 , 从 而 将 政策文本量化, 进 而 达 到 对 政策 统计计 量的目的。 彭 纪 生等人在此方面的 研 究在目前 国内 的相 关研 究中具有 很 强的代表性。 由文 献 [4~7]可知,彭 纪 生等 对 收集到的 422 项 技 术创 新政策根据制定的量化 标 准一一 进 行打分,之后, 将 每年的政策得分 进行 叠 加, 获 得年度 数 据,此外, 还 要根据政策的 废 止、不同 时 期政策持 续发挥 效用等情 况再 对 年度 数 据 进 行适 当 的 调 整。 这 套 随 之形成的政策 计 量方法 为 之后其他 学 者 对 政策 测 量的深入 研 究起到了 很 好的 铺垫 作用。 多元回归模型 多元回 归 分析是用 来 描述相 关变 量之 间关 系的 统计 方法,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一 个 因 变量 与 多 个 自 变 量的相 关关 系。 多元 线 性回 归 模型 见 式( 31): )(1 ini ii xy    ( 31) 式中,  为 常 数项 , n ......, 21 为 回 归 系 数 , 误 差 项 i 是 随 机 变 量, 即弹 性,凡是不能被该线 性 关 系描述的因 变 量的 变 化,均由 误 差 项 i 承 担 ,且 0)( iE , 0)( iVar 。 建立回 归 模型后, 还 需要 对该 模型 进 行 拟 合 优 度 检验 、 显 著性 检验 和相 关 性 检验 ,以确 定模型的整 体 解 释 能力及可 靠 程度。 另 外,如果 变 量是 随 机的 时间 序列,必要 时 , 还应对 模型 进 行平 稳 性 检验。 当 模型通 过检验 后,就可根据回 归 模型求出回 归 系 数 及常 数项 的估计值。 从 而 将 自 变 量 nxxx ......, 21 与 因 变 量 y 之 间 的 关 系用公式表示出 来 ,同 时还 可 预测在 nxxx ......, 21 取 值 不同的情 况 下, 对 y 的影 响。 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柯布 道格拉斯生 产 函 数 最初是美 国数学 家柯布 ()和 经济学 家保 罗 •道格拉斯 ()探 讨 投入和 产 出的 关 系 时创 造的生 产 函 数 ,是以美 国数学 家 C. W.柯布和 经济学 家保 罗 . H.道格拉斯的名字命名的,用 来预测 分析 国 家或 区 域的工 业 或大企第 3 章 模型构建与数据分析的理论依据 17 业 的生 产 途 径 的一 种经济数学 模型, 简称 生 产 函 数。 目前是 经济学 中使用最 广 泛的一 种 生产 函 数 形式,其表 达 式 见 式( 32): ( 32) 式中, Y 是工 业总产值 , At 是 综 合技 术 水平, L 是投入的 劳动 力 数 ( 单 位是万人或人), K是投入的 资 本,一般指固定 资产净值 ( 单 位是 亿 元或万元,但必 须与劳动 力 数 的 单 位相 对应 ,如 劳动 力用万人作 单 位,固定 资产净值 就用 亿 元作 单 位), α 是 劳动 力 产 出的 弹 性系数 , β 是 资 本 产 出的 弹 性系 数 , μ 表示 随 机干 扰 的影 响 , μ≤1。 从这个 模型看出, 决 定工 业 系 统发 展水平的主要因素是投入的 劳动 力 数 、固定 资产 和综 合技 术 水平,其中 综 合技 术 水平包括 经营 管理水平、 劳动 力素 质 、引 进 先 进 技 术 等。 彭 纪 生等在 研 究 国 家政策 协 同 对 宏 观经济绩 效影 响时 借 鉴 了 Sun 等的建模思路, 将 政策 协 同引入到柯布 道格拉斯生 产 函 数 中 [25]。 在模型中, 国内 生 产总值 代表生 产 函 数 中的 Y,资 本存量代表 K, 劳动 力代表 L,他 将 政策分 为 政策力度、政策目 标 和政策措施三 个维 度,在政策目 标 和政策措施 维 度中分 别选 取政策 协 同 组 合代表 A( t) ,表示影 响 宏 观经济绩 效的自 变 量中,除了 资 本和人力投入的所有技 术 投入 [4]。 整 体 取 对数 后,建立的 计 量模型如下: (33) (34) (35) (36) 盛 亚 等 将 生 产 函 数 中表示 综 合技 术 水平的部分理解成全要素生 产 率, 即总产 品 与 全部要素投入量的比 值 , 认为 知 识产权 要素可以解 释 全要素形成的原因 [8]。 因此在 研 究中 将 知识产权 政策的 数 量、力度、目 标 及措施 对 技 术创 新 绩 效的影 响 加入到柯布 道格拉斯生 产函 数 中,作 为 A( t) ,建立 两 套回 归 模型。 其中, 选 取新 产 品 产 出比率 RNP 和 专 利授 权 量PT 作 为两 套回 归 模型中的 Y, 国 家 财 政科技投入代表 K,科技活 动 人 员数 代表 L,其建立的多元回 归 模型如下 [8]: (37) (38) (39) (310) 式中: TP 代表 RNP 和 PT 两个 技 术创 新 绩 效指 标 ,模型( 37) ( 310)分 别 用于分析政策 数 量、政策力度、政策目 标 和政策措施 对 技 术创 新 绩 效的影 响。 该 模型 与 彭 纪 生等的 研 究模型相比, 缩 小了 研 究范 围。 其 研 究 对 象 仅 是知 识产权这 一类 政策,企 业绩 效的 研 究也深入到企 业 , 从 企 业 的角度 选择 新 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